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低温对椰心叶甲成虫体内几种抗寒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抗寒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以短时低温处理椰心叶甲成虫,并以正常饲养的为对照,研究低温对虫体自由水、糖类(总糖、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诱导处理后椰心叶甲成虫自由水含量急剧下降,由67.10%下降到45.11%,总糖含量略微下降,由19.82 μg/mg下降到18.00 μg/mg;而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4种物质大量积累,其中,海藻糖由3.22 μg/mg上升到5.88 μg/mg,糖原由1.12 μg/mg上升到4.46μg/mg,甘油由11.45 μg/mg上升到15.10 μg/mg,脂肪由6.43%上升到8.14%.说明椰心叶甲对低温具有一定的应答反应,虫体抗寒物质应答系统为: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虫体有一定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2.
4株海洋红酵母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湛江特呈岛、东海岛及水产品市场采集海泥、红树叶、花、果、土壤、带鱼、章鱼、鱿鱼等样品,用于海洋红酵母分离;通过形态、培养特性观察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作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从样品分离菌中鉴定出4株海洋红酵母,分别是胶红酵母ZJZ1、胶红酵母ZJD2、粘红酵母ZJN5和红酵母ZJH8;4株红酵母均产生类胡萝卜素、粗多糖、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胶红酵母ZJD2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55.86 μg/g;胶红酵母ZJZ1产生的蛋白酶和维生素B6含量最高,为188.96 U/mL和1.14 μg/mL;粘红酵母ZJN5产生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最高,为9.89 μg/mL和6.65 μg/mL;红酵母ZJH8产生的粗多糖、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含量最高,为14.696 μg/mL、99.271 U/mL和1.913 U/mL。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农药呋虫胺在稻田中施用以后其有效成分呋虫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借助HPLC检测技术,通过添加回收率实验建立了呋虫胺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样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呋虫胺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1. 3%~96. 5%,相对标准偏差为1. 28%~3. 60%,呋虫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 0×10~(-9)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 05 mg/L,在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 05 mg/kg。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 22~3. 58 d,平均2. 31 d,在稻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 77~14. 74 d,平均8. 18 d,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 81~3. 71 d,平均3. 09 d。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信阳不同利用形式农业用地土壤的养分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方法]取耕作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质地、pH、全量N、P、K含量和速效N、P、K含量.[结果]大部分土壤为壤质土,土壤pH均低于7.0,土壤呈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均低于20 g/kg,处于较低的水平.绿化带速效氮、磷、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4、18.6、136.9 mg/kg;旱地土壤和稻田土壤速效氮平均含量分别为90.6和104.6 mg/kg,速效磷的平均含量46.5和42.3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90.6和104.8 mg/kg;茶园土壤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9.7、35.8、119.5mg/kg.[结论]可对信阳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2006-2012年每年秋收后,东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都对全县稻田土壤进行取样化验,共采集土壤农化样3 780个。化验结果表明,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6.78 g/kg、全氮平均为1.67 g/kg、有效磷平均为19.16 mg/kg、速效钾平均为88.42 mg/kg、pH值平均为5.23;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养分状况相比,目前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增幅大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巴西橡胶树胶乳RNA的提取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步骤多、时间长、保存条件要求苛刻等问题以及橡胶树胶乳远距离、长时间采样的诸多不便等问题,介绍一种具有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步骤少等优点的简易巴西橡胶树胶乳RNA提取方法和一种适于长时间保存胶乳的方法。该方法仅仅以DEPC水为提取液,提取的RNA浓度可以达到为0.722 μg/mL,纯度OD260/OD280在2.0~2.2之间,总RNA提取量为36.1 μg/mL,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RT-PCR和RACE的要求;对在冰上保存1~10 d的胶乳提取RNA,浓度在0.502~0.722 μg/mL之间,OD260/OD280在1.8~2.4之间,总RNA的提取量在20.8~35.44 μg/mL之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川佛手重金属含量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方法,并对川佛手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与安全评价。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 ICP-OES 方法测定其铅、镉、铜、汞、砷 5 种重金属含量。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对不同重金属元素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 Nemerow 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铅、镉和铜的线性范围为 0~1.00 μg/mL,砷和汞的线性范围为 0~0.1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检测限范围为 0.000 3~0.004 5 μg/mL,精密度实验 RSD 为 1.03%~4.39%,重复性实验 RSD<5.0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4%~101%。建立的 ICP-OES 方法可准确测定川佛手中 5 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铅、镉、铜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035、0.121、3.237 μg/g,汞、砷均未检出。铅-镉、铜-镉之间存在负相关,铅-铜之间存在正相关。30 个不同产地川佛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在中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范围内,综合污染指数为 0.316~0.518,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盐土(酸性硫酸盐土)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粒密度平均值为2.2g/cm3,剖面上不同深度间变化小,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平均土壤容重1.2g/cm3,大多数介于1.1~1.5g/cm3之间,属于粘质土壤;平均土壤含水量17.7%,不同土层无规律变化,剖面上绝大部分土层的土壤孔隙度在30%~60%之间,平均47.2%;土壤pH值为4.,平均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w为130.10g/kg;土壤水溶性盐分平均含量15.03g/kg(9.15~16.60g/kg),硫酸根含量w(SO42-)平均为0.990g/kg,远高于当地其它土壤;平均有效磷含量为3.690mg/kg;水解性氮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中分布无规律,平均值为49.02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平均值高达127.445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高,平均值高达118.740mg/kg,都明显高于其它土壤。  相似文献   

9.
香草兰为喜磷作物,从香草兰种植园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解磷微生物——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在 NBRIP 液体 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 5 d 后可溶性磷含量达 475.3 μg/mL,培养基 pH 下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 标记后的解磷菌株 V-29 及其与有机肥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和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接种 V-29 或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香草兰植株干重、土壤有效磷含量;移栽 4 个月后,标记菌株 V-29 在香草兰根际 土壤中的含量可达 106 cfu/g 土壤。由此可见,伯克霍尔德氏菌 V-29 可单独作为生物菌剂或与有机肥发酵制得微生物有 机肥后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减少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甲烷排放的10%~30%。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氧化是决定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其过程是在相关微生物参与下完成的,受多种环境条件影响。水分管理直接影响稻田土壤的通气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排放。本文综述了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并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等常用节水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湘、鄂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 μg/g),但明显高于世界水平(200 μg/g)。从土层来看,土壤氟含量0~5 cm土层最高,0~20 cm土层次之,20~40 cm土层较低。氟在茶树体内具有较强的累积作用,且茶叶中氟含量与叶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茶叶成熟度越高,氟含量越高。土壤中水溶性氟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  相似文献   

12.
刘杨  王昌全  李冰  李焕秀  杜倩  张伟 《茶叶科学》2010,30(5):343-349
通过叶面配合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2SeO3)和醋酸锌[(CH3COO)2Zn·2H2O],研究硒(Se)、锌(Zn)及硒锌交互(Se-Zn)作用对春茶硒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喷施Na2SeO3均能提高醇溶态、水溶态、盐溶态的硒含量,尤以200~400 μg/mL的硒处理对春茶中硒的含量提高效应明显,其中醇溶态硒占总量的比例最大,水溶态次之,盐溶态最小,且醇溶态、水溶态硒占总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20%~0.40%的锌对3种化学形态硒含量有显著的提高效应,而高浓度锌(1.20%)抑制3种形态硒的吸收;(3)低浓度硒(50 μg/mL)与不同浓度的锌配比,3种形态的硒含量整体都较低,醇溶态、水溶态硒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盐溶态,其余浓度的硒锌配比,硒的化学形态分布与单硒相似,200~400 μg/mL的硒与0.40%~0.80%的锌配合喷施,3种化学形态硒含量提高效应最明显,醇溶态、水溶态硒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又以200 μg/mL的硒与0.80%的锌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To determine biochemical changes during the germination of rice grains (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var. Mottaikaruppan) and to improve germination rate using gibberellic acid and surfactants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1.0 g/L) and Triton-X?100 (1.0 mL/L)], whole rice grains soaked in distilled water for 12 h at 30°C were germinated in the dark at 30°C for five days.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rate (77.1%) was obtained on the 5th day. An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reducing sugars from 7.3 to 58.1 mg/g DM (dry matter) was observed from the 1st day of germination. Free amino acids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increased to 3.69 and 5.29 mg/g DM, respectively on the 5th day of germination. Total protein content decreased from 100.5 to 91.0 g/kg DM during germination. Increases in amylolytic (1.1 to 190.0 U/g DM) and proteolytic (0 to 0.12 U/g DM)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during germin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c acid on the germination of rice grains were evaluated and 0.1 g/L was found to promote germination. When effects of gibberellic acid (0.1 g/L) and surfactants were evaluated individually and together,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was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experiment (grains germinated in distilled water), whereas giberellic acid and surfactants decreased the germination rate. Therefore, the flour obtained from the grains germinated for four days using distilled water to obtain high content of soluble materials and enzyme activities can be used in preparation of bakery items.  相似文献   

14.
不同沼液灌溉量下橡胶幼苗生长及土壤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沼液灌溉量下橡胶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土壤肥力特征,以便科学指导施肥,本研究以橡胶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7个不同沼液用量处理,分别为0 mL(T0)、471 mL(T1)、942 mL(T2)、1413 mL(T3)、1884 mL(T4)、2355 mL(T5)、2826 mL(T6),测定分析了不同沼液用量的橡胶幼苗长势及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表明:沼液灌溉有利于橡胶幼苗生长,不同处理间橡胶幼苗苗木质量指数大小顺序为:T4(1884 mL)>T3(1413 mL)、T5(2355 mL)>T2(942 mL)>T0(0 mL)、T1(471 mL)>T6(2826 mL),沼液施用量为T4处理时苗木质量指数最佳,株高、地径指标偏优,预示植株定植成活率高;同时施用沼液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并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法对试验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试验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T3(0.933)>T5(0.906)>T4(0.855)>T2(0.826)>T6(0.794)>T1(0.742)。研究认为,施加沼液可明显改良土壤化学性质,但过度施加沼液会降低苗木质量指数,且沼液量为1413~1884 mL时为最适灌溉量。  相似文献   

15.
崔广林  李隆云  谭均  张应  钮杰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2):2491-2498
建立川佛手重金属含量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方法,并对川佛手重金属含量进 行分析与安全评价。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 ICP-OES 方法测定其铅、镉、铜、汞、砷 5 种重金属含量。利用 SPSS 统 计软件对不同重金属元素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 Nemerow 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表明,铅、镉和铜的线性范围为 0~1.00 μg/mL,砷和汞的线性范围为 0~0.1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 检测限范围为 0.000 3~0.004 5 μg/mL,精密度实验 RSD 为 1.03%~4.39%,重复性实验 RSD  相似文献   

16.
为给邯郸地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依据,于2016-2017年选用高产小麦品种邯麦16号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测墒补灌处理(分别用W70、W75和W80表示,W70处理拔节期、开花期的0~40 cm土层目标相对含水量均为70%,W75处理均为75%,W80处理均为80%),以全生育期不灌溉W0和当地常规灌溉WN为对照,研究了拔节期、开花期测墒补灌对邯麦16号小麦产量及耗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N处理相比,W75处理的总灌水量明显降低,土壤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明显提高,促进了小麦对土壤水的利用;W75处理的总耗水量明显下降,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灌溉效率均显著增加。开花期依据土壤含水量补灌至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5%的水分管理措施,较传统灌溉明显降低了总耗水,同时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实现了高产、节水及水分高效利用,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测墒补灌处理。  相似文献   

17.
茶园土壤发育度与土壤及茶叶含氟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苏、浙、赣、闽、粤及海南6省31个茶园土壤母质、土壤和茶叶中不同形态氟的含量,得到母岩含氟量与诸多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含氟量的相关性,从而发现土壤含氟量与茶园土壤的红壤化程度及种茶后的剖面发育有密切关系,但茶叶的含氟量只与土中的水溶态氟有关。在土壤发育的生物学小循环过程中,茶树富集氟的作用显著,由此造成茶树老叶含氟大于茶园土壤,多数茶园土壤含氟大于母岩含氟,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氟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文还讨论了茶叶及土壤中的 F/Al 比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