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2,12(1):31-39
本文叙述利用多级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首先采用卫星磁带数据进行图象处理,在图象判读的基础上,提供了旺苍县的立地分区。进而利用航空象片进行立地因子的判读,按影响立地的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和评价立地质量。由于立地研究是以遥感图象为载体,所以在研究中立地分类与立地制图相结合。本文的最后部分还讨论了立地分类与评价在防护林工程中的应用。试验表明,本方法与常规技术相比,不仅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而且立地信息丰富,便于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立地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三级分类单位:(1)立地级,(2)立地类型组,(3)立地类型。首先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对所有立地因子进行筛选,筛选出的主导立地因子为 A 层厚度、石灰反应、土壤类型和有机质,然后用主导因子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共划分出四个立地级,11个立地类型组,进行方差分析检验证明,分类结果是正确的。依据 Storie 指数(SIR)原理,采用复合法提出了立地生产力的评价公式 SP=5(A+B+C+DX)。并计算出不同立地级的立地生产力的变动范围。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又对草甸黑钙土立地类型组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划分了三个立地类型并绘制了立地因子的等值线图和立地类型图。  相似文献   

3.
商品林建设基地的立地质量评价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龙竹造纸原料林基地的立地质量评价与类型划分为例,提出在商品林建设基地中,应针对发展树种和培育目标合理确定立地质量评价指标,根据树种的一物学特性和立地因子测定难易程序,结合林业生产定性初选立地因子,采用“数量化-Fuzzy聚类立地分类方法”评价造林地的立地质量及划分立地类型,对造林基地而言,将对基地建设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光玉      康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6):275-281
对国内外森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森林立地生产力评价指标可归纳为4类:林分高、林分的蓄积或者断面积生长量、林分特征和立地属性,基于4类评价指标产生了多种评价方法,不同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以立地指数评价最为常用。最后讨论了立地生长潜力评价方法、天然混交林立地生长潜力评价、区域性立地生长潜力评价研究及空间制图技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火地塘林场立地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火地塘林场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和土壤特征及其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火地塘林场立地分类单位和分类依据。将火地塘林场立地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区;4个立地类型亚区;20个立地类型组。按土壤厚度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并绘制了火地塘林场立地类型图。  相似文献   

6.
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学的发展历史及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论述了地形和土壤两大因素在局部立地类型划分和评价中的重要性。提出立地分类应遵循地域分异原则、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原则、简明实用原则。指出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森林立地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立地分类和生产力评价,为不同的应用目的开发专家系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林朵林场杉木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立地因子为依据,运用数量化回归方法,建立一系列方程,对广西林朵林场的林地进行杉木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是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所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对精度要求,选用适当方程。  相似文献   

8.
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植被途径、自然环境途径、综合途径分析和概述了森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和现状。详细介绍各学派的形成背景、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并对我国曾采用的各种森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方法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提出多因子、多层次、多目标和多功能的森林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代表了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湖南省衡南县各立地条件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油茶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2017年湖南省衡南县国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365个油茶林小班的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以冠幅为自变量,选择6个基础模型间接预估油茶果的单株产量,并将其作为油茶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指标,对衡南县油茶林各立地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及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油茶林生长影响最大的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和土层厚度,将其分别作为油茶林三级立地分类因子,可将衡南县油茶林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和36个立地类型。6个间接预估油茶果单株产量的基础模型中,Logistic模型拟合的确定系数(R~2=0.868)和预估精度(P=98.57%)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0.219)和残差平方和(SSE=1.974)最小,故将其作为油茶果产量预估的最佳模型,以其预估结果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立地质量等级Ⅰ为油茶种植最适宜区,其面积占比0.83%,平均单株产量为3.50 kg;立地质量等级Ⅱ为油茶种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57.46%,平均单株产量为3.07 kg;立地质量等级Ⅲ为油茶种植较适宜区,其面积占比39.75%,平均单株产量为2.95 kg;立地质量等级Ⅳ为油茶种植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1.96%,平均单株产量为2.64 kg。【结论】衡南县大部分地区适宜油茶生长,油菜种植适宜区及以上的面积占比高达58.29%,应作为衡南县油茶种植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立地条件的69块山苍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生长及经济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数量化理论I分析立地因子与山苍子树高之间的关系,评价山苍子立地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坡度、地貌、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坡向5个主导因子与山苍子树高数量化拟合复相关系数为0.47,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采用坡度、地貌和土壤厚度3个因子组合,可将立地类型划分为20个;对每个立地类型立地质量评价分析得出,研究区有75%的样地立地质量在中等以上。山苍子栽培在坡度26°~45°、丘陵和平原以及中厚土层(>40 cm)立地条件下生长和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立地分类。分类结果是:地貌是划分立地类型区的依据,岩性是划分立地类型亚区的依据,坡位、坡向是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依据,土壤是划分立地类型的依据。全县共分为两类立地类型区,四类立地类型亚区,每个亚区有29或16个立地类型。为宏观的造林规划,微观的经营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解析木资料,选用Chapman—Richards模型及Marquardt迭代法,分别拟合安远县杉木、马尾松多形地位指数曲线,编制成地位指数表,编表精度较高,可用于有林地立地评价,并为预测林地产量、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远县杉木、马尾松产量转换立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安远县杉木、马尾松地位指数表、数量比地位指数表及立地分类的基础上,用蓄积量作为评价立地质量的指标.并根据数量化理论,以生态立地因子为依据,分析本县主要用材树种——杉木、马尾松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地位指数的关系,结合蓄积量收获预估模型,预估杉木、马尾松的蓄积量,作为相同立地条件下杉木、马尾松生产潜力的估测值,进行多树种产量转换立地评价。为经营者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在航空象片上进行树高和冠幅的量测,通过其比值以判读森林立地指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立地指数测定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与立地制图相结合,充分地发挥航空遥感信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约1000块标准地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 Rupr.)的立地质量评价。在重温各种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广义数学模型出发,探讨了地位级和地位指数的实质。进而编制了大兴安岭落叶松人工林,中、南部和北部天然林以及石塘林等四个地位指数表。为便于宏观管理和立地质量比较,同时编制了地位指数级表。并在分析林型—地位指数级—地位指数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立地质量评价系列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Fuzzy数学原理,介绍一种按立地条件适宜度对杉木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和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确定立地因素适宜杉木生长的隶属函数,然后将林地的一系列立地因素数据转换为一组Fuzzy集合,从而根据Fuzzy贴近度原理,确定杉木林地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再以杉木的地位指数为依据,并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各林龄的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Fuzzy数学原理,介绍一种按立地条件适宜度对杉木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和杉木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立地因素适宜杉木生长的隶属函数,然后将林地的一系列立地因素指标数据转换为一组Fuzzy集合,从而根据Fuzzy滤波贴近度原理,确定杉木林地的立地生产力水平。据此,本文以杉木的地位指数概念为依据,再根据统计原理对不同林地各林龄的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项研究根据环境因子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了土壤水分与其它环境因子之间,以及刺槐人工林地的优势木平均树高与林地某些因子(地形、黄土母质类型和造林前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土壤水分因子是影响当地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受当地地形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该地区土壤水分等级表,和刺槐人工林标准林龄优势木平均树高的预测方程式。并编制了适合该地区的立地条件类型表,绘制了1355.0公顷面积范围内的立地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进行林地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林业区划成果和林业生产实际,提出了林地合理利用的适地适树、经济性和社会公益性原则,地质地貌的规划方法,并进行了科学计算,提出了林地合理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