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K Fu)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3部分组成,未见明显的中柱鞘和内皮层,具二原型木质部,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晶体;茎具大量薄壁组织,薄壁组织中有明显的分泌腔,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维管束呈环形排列或散布在薄壁组织中;叶柄的基本组织中具有裂生分泌腔,5~8束维管束呈弧形排列或散布在薄壁组织中;羽片叶上表皮的角质层厚,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有小叶脉产生.根、茎、叶木质部中的管胞主要是螺纹和孔纹管胞,有少量纤维.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开发利用半夏资源,采用石蜡切片对半夏营养器官进行了形态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层、皮层和中柱(五原型)3部分构成,无次生结构;珠芽和球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薄壁组织含大量淀粉粒和晶体,周木维管束数量少;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角质层较厚,气孔平列型,仅分布在叶的下表皮。叶柄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机械组织由厚角细胞组成,位于表皮下方,维管束三圈环状排列。  相似文献   

3.
黑穗醋栗叶柄由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等组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子叶和初生叶的叶柄各组成部分较简单;成长叶和成熟叶的叶柄组成较复杂,其表面除一层表皮细胞外,还有一层下皮;邻接下皮处有数层厚角细胞;薄壁组织中分布3个分离(近轴端)或连合(远轴端)的维管束;每个维管束的韧皮部外面有数层厚壁细胞,增加叶柄的机械支持作用。在同一叶柄的不同水平切面上,维管束的数目和排列不尽相同。但在同一品种的成熟叶叶柄远轴端与叶片基部相接处的结构特征和维管束排列形状常相同,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钾素营养提高玉米茎腐病抗性的机制。【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施钾后玉米茎髓组织和接菌后施钾与不施钾幼根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钾处理的玉米茎髓薄壁细胞,结构不规则,长边较长。而不缺钾处理茎髓细胞结构规则,呈长方形,整齐排列。缺钾导致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破裂,致使茎髓中维管束间失去连接细胞,支撑能力变差。另外,施钾有利于寄主幼根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细胞壁增厚,有效阻碍病原菌的入侵。而且施钾处理细胞中拥有丰富的高尔基体,可以产生大量分泌物将菌丝降解。钾素还有利于菌丝入侵部位乳突的形成及高电子致密物的积累,以阻止菌丝的扩展。【结论】钾素能通过稳定细胞结构,防止细胞间隙的扩大,加固细胞壁,来降低病原菌侵入的机率;通过形成位于胞间及胞内的闭塞物来限制病原物在寄主细胞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霍山石斛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石斛叶为等面叶 ,气孔四列型 ,仅分布于下表皮。平行叶脉 1 3条 ,大小相间排列于叶肉中。茎表皮为 1层较小的扁长方形或椭圆形细胞 ,外侧具金黄色角质层 ;基本组织中散生有 2 3条外韧有限维管束。根被由 4~ 6层薄壁细胞组成 ,外皮层、内皮层和中柱鞘均由 1层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相间排列组成 ,薄壁细胞为通道细胞。辐射维管束六原型 ,无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和辣蓼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叶的解剖学结构。[方法]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棉团铁线莲和辣蓼铁线莲的叶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二者的叶均为背腹型叶。上、下表皮均由1层细胞构成,角质层不明显。气孔均为不规则型,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棉团铁线莲的栅栏薄壁组织为双层,辣蓼铁线莲的栅栏薄壁组织为单层,棉团铁线莲和辣蓼铁线莲栅栏薄壁组织和海绵薄壁组织的厚度比分别为0.78∶1和0.47∶1。二者总叶柄结构相似,横切面上有数十个维管束,呈单轮环状排列,大小不等。二者小叶柄结构相似,横切面上棉团铁线莲有6个维管束,辣蓼铁线莲有5个维管束,且均呈单轮环状排列,大小不等。[结论]该研究可为铁莲属植物的引种驯化、新品种选育和园林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山离子芥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根次生结构具较厚的周皮,次生韧皮部中具发达的腔隙薄壁组织。茎的初生结构中,皮层和髓部具发达的腔隙薄壁组织;在次生结构中无周皮,表皮和皮层均存在。皮层中除具腔隙薄壁组织外,还分布有由异常形成层活动形成的壁非木质化加厚的厚壁组织,紧邻髓部的木质部中也有呈连续花环状分布的壁非木质化加厚的厚壁组织。叶片表皮细胞壁具非木质化加厚的特点,叶肉中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栅栏组织细胞3~4层,主脉维管束上下两侧均有壁非木质化加厚的厚壁组织,主脉维管束与上、下表皮间的薄壁细胞均含有叶绿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枳橙砧木对硼胁迫的反应,揭示缺硼对柑橘砧木细根根尖成熟区和中部功能叶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的方式培养枳橙砧木幼苗,试验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硼(-B)处理和施硼(硼酸含量为10 μmol·L-1,+B)处理。取枳橙砧木中上部的幼嫩叶片和细根根尖成熟区部分为观察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并结合透射电镜(TEM),研究缺硼对枳橙砧木解剖结构和亚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缺硼导致根部的皮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且排列疏松紊乱、细胞变形破裂,细胞间隙增大;同时,细胞质出现解体并伴随多种细胞器消失,细胞壁厚度明显增加;而加硼处理的植株根部薄壁细胞的形态则表现正常,细胞大小均一,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加硼处理的维管束细胞着色较深,形态正常,维管束的结构层次清晰,呈圆周状均匀分散在中央髓部周围。硼胁迫严重抑制了根部维管束发育,使其分化不明显、细胞体积小且排列无规则。缺硼的叶片纵切面加厚且不均匀,海绵组织细胞变形破裂,细胞间出现大的空缺,细胞数目多且体积大,使得海绵组织在叶肉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加硼处理的叶片纵切面各处厚度均一,表皮细胞形状规则排列紧密,栅栏组织细胞呈长圆柱形,细胞单层垂直分布表皮细胞之下,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栅栏组织下面的海绵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排列疏松,细胞间形成大小均匀的气腔。另外,缺硼导致叶片细胞中积累较多淀粉粒,叶片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加硼时分别提高35.3%和66.7%,而加硼处理的叶片细胞中则没有观察到有明显的淀粉粒存在;缺硼叶片的维管束中薄壁细胞出现变形、破裂等现象。【结论】缺硼破坏细胞内部结构,造成细胞壁加厚,叶片细胞内淀粉粒积累加剧;影响叶片中海绵组织细胞形态大小,细胞出现不正常增生,从而抑制砧木根尖及叶片中维管束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省广泛分布的山莓实地踏察和生态习性观察表明,山莓系荒地的一种先锋植物,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有阳叶、阴叶之分,是湖南省植被的一个广布种.叶的解剖结构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二面叶,由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叶柄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叶片显著特点为:第一,单细胞表皮毛的数量多于腺毛.腺毛头部大略为球形,多细胞柄部较长,由一行或两行细胞组成.第二,幼叶、阴叶栅栏组织呈“小丘”状,阳叶栅栏组织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孔隙度小,海绵组织疏松,气下室空腔大.第三,主脉、叶柄的厚角组织和薄壁细胞内多数有晶簇,成含晶异细胞.  相似文献   

10.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鸡屎藤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鸡屎藤主根和侧根均由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主根的周皮比侧根的厚约130μm,在主根和侧根的皮层薄壁细胞中都有棕色的含晶细胞,主根中的含晶细胞比侧根中的要多;茎由表皮、厚角组织、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13个维管束呈环状分布1周;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上表皮比下表皮细胞厚约28μm,叶肉中栅栏组织仅有1层,平均厚度44μm,海绵组织的平均厚度71μm,主叶脉中的维管束呈扇形排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白背天葵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效果及其机制,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Griess法检测白背天葵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及PGE2的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背天葵各极性部位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诱导的NO、TNF-α、IL-1β和IL-6的过量分泌和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白背天葵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PGE2的分泌。综上,白背天葵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通路活化,进而抑制炎症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丝瓜与伴矿景天间作对土壤Cd形态及丝瓜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盆栽实验将丝瓜和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间作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并向土壤添加钙镁磷肥或向丝瓜根际添加固镉菌剂,研究间作对土壤Cd的形态及丝瓜重金属积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瓜与伴矿景天间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丝瓜的结果数量,同时存在增大丝瓜果实中Cd含量的风险;通过施加固镉菌剂或钙镁磷肥增加了丝瓜的结果数,且丝瓜果实中Cd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定值。同时,景天和丝瓜对土壤Cd具有移除能力,丝瓜主要表现在茎叶对Cd的吸收,其中重污染土壤中的景天和丝瓜对土壤Cd的移除能力大于低污染土壤种植的景天和丝瓜。总体来看,丝瓜与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间作可用于低污染土壤进行边修复边生产。但是,由于存在较高食品安全风险,在间作的同时可采取施固镉菌剂或钙镁磷肥等措施来降低果实部分Cd含量。  相似文献   

13.
A new three-step permethylation procedure for humic acid frac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first step, carboxylic acid groups are methylated with diazomethane in dimethylformamide; in the second step, hydroxyl groups are methylated with methyl iodide and dimethyl sulfinyl carbanion in dimethylformamide; and in the third step, acidic groups hydrolyzed in the earlier steps are methylated with diazomethane. The resulting product is completely soluble in methylene chloride (a high degree of methylation has been achiev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莲蓬壳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莲蓬壳提取物分为正己烷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5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及对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莲蓬壳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同时还考察了莲蓬壳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莲蓬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于其他萃取相部位提取物;正己烷相提取物和二氯甲烷相提取物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It should be evident from this brief account that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in sections is an invaluable asset in the study of fractions isola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I have tried to indicate how the integrity of particles, purity of frac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new particles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its use. I have also suggested the desirability of a common terminology for all cytology -classic, electron-microscopic, and biochemical. Some have expressed the opinion that neutral terms such as alpha, beta, and gamma membranes (59) are more useful than ergastoplasm, Golgi apparatus, and so forth. As helpful as such neutral terms may be in describing intracellular structures, they do not appear to me to substitute for historically rooted cytological names. Note added in proof: Since this article went to press there has appeared an important article by G. E. Palade and P. Siekevitz (60). Thes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vesicles without granules found in the microsome fraction were "probably derived from the smooth surfaced parts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The latter were found to be continuous with the granule-studded membranes; "the two varieties of profiles represent local differentiation within a common system." The authors confirm the finding of Rouiller (18) and Novikoff et al. (7) of the dense bodies adjacent to the bile canaliculi and describe their presence in the microsome fraction as a "minor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6.
百合根系分泌物中不同组分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百合根系分泌物不同组分的化感作用,为揭示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水培法收集百合根系分泌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氯仿萃取及甲醇层析2种方法分离百合根系分泌物,获得不同组分;采用生物测试法,以萝卜为受体检测百合根系分泌物不同组分的化感作用。【结果】各组分对萝卜发芽率、苗高和苗鲜质量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而对根鲜质量均表现出促进效应;甲醇、氯仿和石油醚组分对萝卜发芽指数、发芽势、根长表现出抑制效应,而乙酸乙酯和乙醚组分则表现出促进效应;从化感效应指数来看,甲醇、氯仿、石油醚和乙醚组分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组分则表现出促进作用。各组分化感效应大小的顺序为甲醇组分>氯仿组分>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乙醚组分。各组分均导致萝卜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升高;各组分对萝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论】百合根系分泌物的不同组分均具有化感效应,其中以甲醇和氯仿组分的化感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7.
沼泽湿地开垦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开垦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磷(P)形态含量及组成的影响,采用Hedley分级方法对比分析湿地开垦前后及垦后弃耕土壤不同形态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3年(G3)时土壤总无机磷(TP1)上升这319.67 mg.kg-1,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无机磷增幅最大(P<0.05).而总有机磷(TPo)下降313.28 mg.kg-1.土壤无机磷含量随开垦年限增加而下降,耕作8年(G8)土壤中Resin-P、NaHCO3-Pi和NaOH-Pi分别仅为G3土壤的28.18%、42.87%和45.90%,耕作过程中土壤有机磷逐渐增加,但仅NaOH-Po升幅较大(P0.05).弃耕后土壤中P的组成向湿地状况发展,弃耕后除Conc.HCI-Pi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P形态均有所上升,但有机磷形态上升速度缓慢,开垦和弃耕过程中等活性P(NaOH浸提P)含量变幅最大;中等活性磷是三江平原湿地土壤P最主要的源和汇.  相似文献   

18.
19.
黑荆树皮单宁不同级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黑荆(Acacia mearnsii)树皮单宁进行纯化和分级处理,研究了分子量及其分布范围不同的单宁各级分与明胶反应、抑酶、抑菌等生物活性差异,探讨了反应体系的pH值及反应物的质量比等因素对单宁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子量大的单宁级分与明胶的结合能力强、对某些水解酶的抑制作用大;而分子量适中的单宁级分,对某些细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Five fractions of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hormone, ecdysone, separated from extracts of Bombyx have been detected by bioassay. Three of these have not been described heretof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