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主办的2001年(北京)海南无公害瓜果菜推介会于2001年1月18日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海南省共有29家企业组织了40个品种350多t产品参加推介会。 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宝岛,是瓜果菜常年生长的天然大温室。据海南省领导介绍,2000年全省冬季瓜果菜总产量达280万t,销售出岛量达182.7万t,大大丰富了首都等各大城市淡季的“菜篮子”、“果盘子”,同时也增加了全省农民的收入。 为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海南省大力发展了无公害农业。海南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公布了停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和推荐替代的中低毒农药品种。全省加大了农药市场管理力度,对查没的违禁农药进行销毁处理。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禁止滥用催长剂,努力提高瓜果菜的品质。从2001年起,全省16个主产市县开始对瓜果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量抽样检测,确保上市产品食用安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立317个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面积达2.5万hm2,约占全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的25%。 (本刊辑)  相似文献   

2.
蔬菜的无公害化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现阶段的无公害蔬菜主要指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蔬菜产品。实际上就是“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量不超标,不含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的最高残留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三废”及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污染不超标。  相似文献   

3.
蔬菜是大众日常消费量最多的副食种类,也是广大农民赖以增产增收的大宗农产品。病和虫是蔬菜生产的最大敌害,不少菜农因缺乏科学治理技术,“三天一遍粉,五天一遍汤”地滥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不仅增加了生产投入,还导致蔬菜产品残毒严重超标,成了被收缴、被罚款的亏“本”贴“息”产品。为了帮助广大菜农掌握科学防治技术,生产出安全无害的“放心菜”、“增收菜”,本刊现连载农业专家潘胜屏撰写的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讲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设施瓜菜等形式的新型农业发展极为迅速,设施瓜菜不仅可以实现反季节种植,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瓜菜,并且设施瓜菜的产量相较于普通种植模式高,总体上经济效益较高,部分地区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设施瓜菜种植过于依赖化肥农药,导致虫害抗药性增强,土地板结,部分地区的土壤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盐渍化。不仅严重影响了瓜菜的品质和产量,也使得农民在不得不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增加了种植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本文简要分析导致设施瓜菜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的因素,并具体探讨设施瓜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一个农业资源型省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绿肥资源丰富,病、虫、草害发生种类相对较少,农药和化肥施用水平较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巨大潜力。在农业部支持下,1988年自治区农业厅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全国无公害瓜菜研究协作组,正式开始进行无公害瓜菜生产技术研究。1998年,农业厅农业环境监测站结合农业部“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和自治区“无公害农产  相似文献   

6.
菜葫芦栽培管理技术“下野一号”菜葫芦,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1982年由日本引进种子。经山东省青州市王母宫镇大面积栽培。证明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其栽培技术是:一、品种选择。日本进口的“下野一号”一代杂二种,出芽享高,结瓜大,生长快,出条率高。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山东省茌平县按照“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围绕瓜菜、畜牧、林果、桑蚕、水产五大主导产业,实施重点突破,并选择瓜菜业和畜牧业为突破口,打响了重点突破多种经营的宏大战役,经过几年努力,茌平县的多种经营生产异军突起,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慈溪市蔬菜农药残留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慈溪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散户生产的叶菜类、果菜类、豆菜类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2年抽样检测,检测目标包括10种有机磷类农药和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了解慈溪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蔬菜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抽查样本中农药残留量检出率为14.08%,残留量超标率为4.69%。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残留量检出率为6.99%,超标率为0.70%,显著低于散户蔬菜的检出率(28.57%)和超标率(12.86%)。在16种检测的农药中,甲胺磷、毒死蜱、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明显高于其它农药。叶菜类的检出率为21.35%、超标率为7.87%,明显高于果菜类和豆类菜。从时间上看,农药残留并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综合各方因素,散户蔬菜是影响慈溪市蔬菜农药残留量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蔬菜的植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的蔬菜,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最高允许限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三废”,重金属及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不超标。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海南省冬季瓜菜农药减量使用的必要性,从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新型植保机械、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海南省瓜菜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儿年。城乡居民因农药残留造成中毒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结果。因此,推广无公害瓜菜生产,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已是势在必行。下面简要介绍瓜菜病虫害的无公害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瓜果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设施瓜菜种植的快速增长。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提升产量,设施瓜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农药和化肥,其残留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要提升设施瓜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促进有机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农田(水稻田、瓜菜地、芒果地),对农田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土壤21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田用药种类最少,其次为芒果地,瓜菜地最多。抽样检测分析,3种类型农田的土壤总体清洁,只有噻嗪酮和三唑酮2种常规农药检出超标。其中水稻田和芒果地只有噻嗪酮检出超标,瓜菜地噻嗪酮和三唑酮检出超标。  相似文献   

14.
澄迈县无公害冬季瓜菜生产起步尺,时间短,不完善。工作上采取禁售剧毒高毒农药办法遏制农药污染源头,初步建立了示范基地和检测体系,但也存在宣传与技术不到位,检测内容不完整和产业化水平代等问题。建议今后继续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以及完善检测设备和办好示范基地,并且以“龙头+基地+农民”的模式提高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傅成银 《油气储运》2006,(11):11-11
山东省鄄城县通过抓好示范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兴鄄”三个重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数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原则.扩大区域种植规模,初步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生产基地。瓜菜生产以扩大保护地栽培和提高瓜菜品质为重点,形成了以什集、鄄城镇、旧城为主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海南瓜菜田的33个表层土壤样品中18种有机氯(OCPs)农药残留,并对其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和初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中的OCPs检出率为90.9%,最高残留量为17.37 ng·g-1,平均值为2.30 ng·g-1;(2)18种OCPs均有检出,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硫丹类农药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3.6%、57.6%、54.5%;(3)DDTs是主要残留物质,占总OCPs残留量的54.6%,18.2%的土样可能有DDTs新的输入,土壤中HCHs主要来源于过去使用的林丹;(4)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标准相比,海南省瓜菜田土壤DDTs和HCHs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生态风险也较低。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滦县在“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精神指导下,加大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路南的小马庄镇、古马镇、茨榆坨镇等镇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瓜菜、花卉生产发展迅速,尤其棚瓜生产,一般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还创出了滦县品牌,远销津京。为推动滦县棚瓜规模化发展,高效防治棚瓜病虫害,促进棚瓜稳产、高产,应通过科学的用药方法生产无公害棚瓜,最终创出滦县棚瓜的优质品牌,实现了棚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菜篮子”和“果盘子”,通过基层调研和官方数据测算,每年冬季出岛瓜果菜占海南瓜菜生产总量的60%,年出岛量稳定在500万t以上,年出岛产值达到180个亿以上,给海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瓜果菜质量安全形势,促进全省瓜果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发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文章对2021年海南省出岛瓜果菜的总体情况(瓜菜出岛品种、产地分布、时间分布、销地布局及质量监测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全面掌握海南省出岛瓜果菜行业监管情况,并针对出岛瓜果菜监管行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南方栽培的蔬菜及水果作物中,瓜类作物是其中的主要种类,包括瓜菜和瓜果,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为确保佛山及周边地区瓜类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笔者对佛山地区瓜类作物田间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瓜类作物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有烟粉虱、瓜绢螟、瓜实蝇、黄守瓜、蓟马、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蚜虫等,并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农药减量增效关键技术,以期为瓜类作物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实施农药减量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秸秆一向被农民当成柴禾烧水做饭或焚烧掉,如今在苏北赣榆县,却发展成4亿元的秸秆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秸秆经济”。仅此一项,2001年可直接为赣榆县23万农户带来户均1 500多元的经济收入。 赣榆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每年可生产秸秆70万t。近年来,针对某些地方出现的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交通受阻等不良状况,该县依托传统的草编加工优势,变废为宝,引导农民利用当地丰富而廉价的稻草加工草帘、草苫等。 为实现麦草的转化增值,赣榆县又于1998年10月投资兴建了石桥草料有限公司,从日本购进全套麦草压缩设备,加工麦草出口日本、澳大利亚,带起当地6万农户巧增收,每年可加工麦草1 100多万kg,创汇100多万美元。在将花生秧、花生壳、地瓜藤等加工成粗饲料养猪喂鸡的基础上,该县还启动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工程,利用玉米秸等青贮氨化饲料发展养牛业。全县每年可消化秸秆30万t,加工饲草折抵现款超亿元,养殖肉牛10万头。全县有3万农户靠秸秆养牛走上了富裕路。 在变废为宝、造福于民的过程中,赣榆县还结合国家科技成果重点项目推广,实施灶房改造工程,于2000年10月投资建起了苏北首家秸秆气化站,利用秸秆制成生物燃气,让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绿色之火”。 (江苏省农林厅 ) 由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主办的2001年(北京)海南无公害瓜果菜推介会于2001年1月18日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海南省共有29家企业组织了40个品种350多t产品参加推介会。 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宝岛,是瓜果菜常年生长的天然大温室。据海南省领导介绍,2000年全省冬季瓜果菜总产量达280万t,销售出岛量达182.7万t,大大丰富了首都等各大城市淡季的“菜篮子”、“果盘子”,同时也增加了全省农民的收入。 为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海南省大力发展了无公害农业。海南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公布了停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和推荐替代的中低毒农药品种。全省加大了农药市场管理力度,对查没的违禁农药进行销毁处理。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禁止滥用催长剂,努力提高瓜果菜的品质。从2001年起,全省16个主产市县开始对瓜果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量抽样检测,确保上市产品食用安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立317个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面积达2.5万hm2,约占全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的25%。 (本刊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