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本国  王伯华 《蔬菜》1999,(11):19-19
黑木耳生产长期以来用椴木栽培,产量低、成本高、耗材大,每100kg木材只能生产1.5kg木耳。现在改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甘蔗渣代料栽培法,每100kg代料可生产干木耳6~10kg,单产提高4~5倍,代料速生高产栽培的技术是。一、栽培时间与培养料配制1.栽培的时间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牛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相比,具有原料丰富、节省木材、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的优势,但在黑木耳代料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产低、生物转化率低、杂菌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者没有掌握栽培技术的要点,生产管理不当。现将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灵芝代料栽培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湖生  余建美 《食用菌》2009,31(4):57-57
目前灵芝栽培的方式主要有短椴木栽培、代料栽培两种,其中短椴木栽培生物转化率低,需消耗大量林木资源,不适合保护环境的要求。代料栽培产量高,周期短,原材料来源广泛。近年来,我所开展了代料栽培灵芝生产,表现出灵芝菌袋发茵快,成活率高,芝盖大,色泽鲜艳等特点。现将灵芝代料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灵芝,俗称灵芝草,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在江西栽培灵芝有短段木熟料栽培和代料栽培2种生产模式。由于各地禁止砍伐阔叶林,栽培者大都采用代料栽培。现将我所多年总结的灵芝覆土栽培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香菇代料栽培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然而,长期以来,香菇代料栽培原料多以桦木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影响非林区发展。因此,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林业生产下脚料栽培香菇尤为重要。甘肃天水作为花牛苹果的故乡,苹果种植面积达10万hm2,每年修剪产生苹果树废枝条达3万多吨。因此,笔者开展了苹果树枝代料栽培香菇技术的试验,并总结出了适宜当地生产应用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黑木耳代料栽培隋进清,徐立(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153031)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由于专家和广大栽培者的共同努力,使栽培技术日趋完善。至目前,全国不少地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化栽培生产。由于黑木耳生长缓慢,好气性强,对温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菌龄银耳栽培种应用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冬秀  钟秀媚 《食用菌》2008,30(4):26-27
代料栽培银耳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到采收成仅35-40d,而适合代料栽培的银耳菌种,有效期一般15d,时限较短。  相似文献   

8.
吕本国  胥成刚 《食用菌》2000,22(1):31-31
黑木耳生产,长期以来用段木栽培,产量低,成本高,耗材大,每百公斤木材只能生产1.5kg。现在改用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稻草、甘蔗渣代料栽培:每百公斤代料可生产干木耳6~10kg,单产提高4~5倍,现将黑木耳代料速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时间 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生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改变原来一年长一季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温,早春气温低,可加温调…  相似文献   

9.
孙洁 《食用菌》2012,(4):39-40
代料栽培是黑木耳生产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它缩短了黑木耳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也使黑木耳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然而,长期以来,代料香菇生产多以桦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林木消耗量大,菌林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探索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代料,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和广大菇农参考交流。1选择品种选用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及适宜苹果枝屑代料栽培的优1  相似文献   

10.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1.
钟冬季  钟秀媚 《食用菌》2008,30(2):50-50
银耳代料栽培后,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到收获仅35~40d。而适合代料栽培的银耳菌种,有效期一般15d,时限较短。因此银耳制种技术,要求较多,笔者对生产适龄菌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丽萍  周新伟 《食用菌》2006,28(1):33-33
我县从1997年开始试栽代料黑木耳,通过试验、突破、完善三个阶段,到2004年全县种植代料黑木耳2000万袋。代料黑木耳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从事代料黑木耳生产多年,现将对代料黑木耳大田栽培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郝光明 《食用菌》2003,25(1):38-39
韩国栽培香菇有一定的历史 ,但都是段木栽培 ,用木屑代料栽培是近几年的事 ,且大都是从中国进口已发好菌的半成品出菇 ,代料规模栽培和花菇栽培还是空白。笔者应韩国土利荣农公司的聘请进行规模生产研究 ,历时三年。现将主要的技术总结如下 ,或许能为我国的规模栽培提供点借鉴作用(图 1)。图 1 冬季自动控温出菇棚内景1 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合理安排生产 ,一年四季出菇 ,这不仅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场地的利用率 ,还可四季出菇供应市场 ,满足消费要求。首先要选好中低温型和广温型菌株进行合理搭配 ,这对规模栽培来说不会因温型过窄而错过季…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15.
肖飞  熊飞  曾照胤 《食用菌》2020,(2):47-49,67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海拔悬殊,气候与生态环境特别适合生产优质香菇。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竹山代料香菇栽培快速起步、迅猛发展,不少企业、农户通过栽培代料香菇,实现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但也有一些企业、农户效益欠佳,甚至出现亏损。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笔者对竹山县代料香菇栽培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陈海荣  郁建强 《食用菌》1993,15(3):17-18
陈珏等曾报道菜子饼代料栽培金针菇,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为了考察菜子饼代料在栽培平菇上的可行性及其增产效果,笔者于1991年秋季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资源丰富的野草栽培毛木耳,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上的原料问题,为代料栽培食用菌开辟一条不受林木资源制约的新途径。经我场三年多野草荫棚筒栽试验及各示范点大面积生产,证明野草完  相似文献   

18.
刘世祥 《食用菌》1993,15(3):14-15
花菇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畸形菇,并不是香菇原有的形态。以菊花状的白色花纹菇为最优,它具有外形美观,肉质松嫩,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在国内外市场上最有竞争力。近年来,香菇栽培发展迅速,段木原料供不应求,代料栽培香菇则猛增,但代料长出的香菇质量差,价格低,不适应市场要求。为了提高质量,多产花菇,我们于1991年利用冬季低温、干燥的自然气候,采取保湿催菇、偏燥管理的方法进行多点试验,收到良好效果,每袋产干花菇25~50g,经济效益增加一倍以上。现根据我们的试验和调查资料,就代料栽香菇生产花菇的技术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吕翠兰  解思泌 《中国食用菌》1992,11(6):25-25,24
猴头菌的代料人工栽培,近几年发展很快,栽培方式和栽培容器各异,而且生物转化率低者40%,高者达90%以上,差异很大。为简化栽培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寻求稳产栽培模式提高生物转化率,本协作组自88年以来,结合生产采用不同容器和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以小袋立体栽培最好,且适合较大规模生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永秀  刘明河 《食用菌》1993,15(5):22-22
金针菇栽培由木屑料转为用棉子壳料,这是金针菇代料栽培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食用菌栽培面积的扩大,棉子壳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寻找新的代用料已是非产棉区食用菌栽培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自1991年开始用玉米芯、花生壳、稻草、麦秸、豆秸、啤酒渣等原料,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台黄金针菇,由省农科院提供。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