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水稻钵苗输秧拔秧机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研制的2ZPY H5 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在生产应用中出现的秧苗机械损伤问题,对其关键部件———自动输秧拔秧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秧苗倾角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秧苗拔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自动输秧拔秧装置的结构尺寸进行了参数优化。优化结果为:当输秧辊与拔秧辊的水平中心距h1为180mm ,输秧辊与上拔秧辊间的垂直圆心距h2 为12 0mm ,上下拔秧辊半径r为5 0mm时,秧苗拔取倾角β为13 7°。通过摄像设备对改进后的输秧拔秧装置的拔秧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被拔出的秧苗没有发生明显的机械损伤,达到预期的优化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绿肥在秧板田的应用,以紫云英为例,通过在碾庄镇李集村秧板田中的试验表明,秧板田种植绿肥可增强秧苗素质,提高稻谷产量;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地力,培肥土壤,并进一步介绍紫云英的种植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对机插秧秧苗的使用效果.试验表明:使用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不但显著改善机插秧秧苗素质,而且能有效提高机插秧适插秧龄弹性,使机插秧适插时间由普通的不足7d。提高到14d左右。  相似文献   

4.
插秧机秧爪结构对秧苗栽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机插秧的秧爪结构、秧龄、株距、秧盘形式和播种量等参数对秧苗栽插质量“漂秧率”、“漏插率”和“伤秧率”(以下简称“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秧爪结构对秧苗栽插质量“三率”影响特别显著,秧龄对漂秧率的影响特别显著,其他看不出影响;株距对漂秧率和漏插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播种量对漂秧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秧盘形式对伤秧率有一定影响,其他看不出影响.且钢板秧爪结构插秧机的栽插质量明显优于钢针秧爪结构插秧机的栽插质量.钢板秧爪结构插秧机对秧苗栽插质量影响顺序如下:秧爪结构>秧龄>株距>秧盘>播种量.  相似文献   

5.
吴崇友 《农家致富》2006,(12):23-23
“三夏”过后,水稻插播时节又将到来。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生产2ZU6型水稻播秧机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研制的产品,用于插播水稻钵体秧苗。该产品能实现行、株距基本准确的有序浅植。其采用后顶式取秧,取秧准确、脱盘迅速。定苗率高。对秧苗无损伤,移栽后无返青期。该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6.
王海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20-121
介绍了双季晚稻秧和直播田秧苗,单季粳稻秧和直播田秧苗,太湖糯秧和直播田秧苗的洪涝灾后异地匀秧匀苗补栽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摆秧苗与抛秧、常规秧相比,由于播种量高,秧苗素质稍差,返青活棵较慢。机摆秧本田期分蘖节位多,分蘖高峰期达5~10d,高峰苗数介于两者之间。栽培技术上,要酌情增施分蘖肥,适当提早搁田,在足穗的基础上,培育壮秆大穗。机摆秧拔节期单蘖叶面积1365cm2,与抛秧稻相似,但由于抽穗灌浆期通风透光好,叶片枯黄较慢,单茎绿叶数、叶面积均超过抛秧。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型水稻钵秧移植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2SP-10型水稻机制钵苗抛秧机、圆锥盘式水稻抛秧机、机械手式水稻钵秧移植机和2ZHB-6型水稻钵秧摆栽机等新型水稻移植机的性能特点、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宽带丢秧,省去了抛秧要求一抛二均三补的程序,较其传统栽培技术更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生态安全;在抛秧基础上改良的宽带丢秧技术的应用使秧苗在田间的分布更加均匀,群体结构更加合理。是水稻栽培技术中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的一项农业适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省工、节本、低耗、稳产、高产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途径,农业部南京农机研究所研制了水稻播秧机.水稻播秧机集移栽成行与抛秧浅植一体,与小苗带土插秧机相比,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下降、作业方便、秧苗栽深浅、无钩伤苗、栽插质量高.与抛秧机相比,秧苗田问分布均匀有序、通风透光、有利田间施肥、打药、收割等作业.为比较系统阐明播秧稻的生育规律,加快示范推广此项新技术,作者开展了机播秧对单季稻产量及生育特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旱秧绿3号专用肥,科学配人大、中、微量元素和调酸物质,满足30-40天秧龄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无需使用其他化学肥料,营养齐全肥效高,操作简便免培肥,安全可靠不烧苗。既满足秧苗营养所需,又有显促根、增蘖、壮苗之效,并且对土壤进行调酸,可大大减轻盐碱对秧苗的危害。肥料内含拌种剂一包,拌种后干籽落谷,不需浸种催芽,  相似文献   

12.
F A 旱地龙能减缓土壤缺水干旱胁迫下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 F A 旱地龙处理的秧苗叶片中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M D A 含量则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减少 M D A 的积累,是 F A 旱地龙提高旱育秧苗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FA旱地龙提高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物效果与生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A旱地龙能减缓土壤缺水干旱胁迫下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FA旱地龙处理的秧苗叶片中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MDA含量则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减少MDA积累,是FA旱地龙提高旱育秧苗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栽植缚苗 定植时将秧苗在往向上与垂直方向形成20-25度倾角,再把杆架或绳架接地点固定于离秧苗根部15-20厘米高的位置上。待秧苗成活后,在土壤稍干并苗内水分降低时,轻轻拉动秧苗,绑缚于架杆或架绳上即可。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插秧作业的关键在于与之配套的育秧方式。目前,广泛采用旱育拱棚盘秧,但这种育秧方式易发生水稻秧苗立枯病。防治秧苗立枯病的核心技术是床土调酸培育壮秧,盘育壮秧依赖于科学的床土配方和合理的通风炼苗等措施的落实。通过采用打孔通风炼苗的创新技术,实现拱棚昼夜自然通风,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使用水稻旱秧包衣种,不用进行药剂浸种消毒,并且在秧田期可不做化学除草,秧苗出苗齐、壮。水稻种衣剂是用吸水树脂、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等不同种类的药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干粉剂,它减少了秧苗期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真正起到了环保的作用。包衣方法和包衣种种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塑料软盘旱育抛秧是一项省工、省本、增效的轻型水稻栽培技术.福安市现有12万亩连晚稻绝大部分都选用如"特优63"等较迟熟组合,如稍不注意采用科学的软盘育秧技术,会造成秧龄偏长,秧苗太高,不宜抛秧.  相似文献   

18.
36%旱秧草克EC系淮阴市农科所针对水稻肥床旱育秧田草害研制成功的水稻旱秧田专用除草剂,为确定旱秧草克的除草效果及对秧苗的安全性,1999年我们做了旱秧草克防治旱秧田杂草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正确掌握旱育秧田的施肥种类和用量,笔者进行了不同含量和比例的旱秧青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水稻旱育秧专用肥"旱秧青"对稻谷出苗无明显影响,并能提高秧苗成秧率。不同氮、磷、钾比例的"旱秧青"以15:6:7配方为佳,表现为出叶速度快、单株带蘖多、茎秆粗壮、干物质积累多等健壮苗特征,每667m2用量以50kg为佳。  相似文献   

20.
秧好半年禾,多培育出潜蘖壮秧(秧苗已有分蘖潜伏在叶腋间,只是尚未长出,移入大田后就能迅速生长、分蘖,这就是潜蘖壮秧)是早稻抛栽的高产基础。塑料软盘育秧在苗期管理上应重点抓好“四保”。保温育苗 播种后及时用地膜进行低拱覆盖,膜的四周应封盖严密,防风吹揭膜,以利增温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