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基于每木调查,共调查杭州市老城区65条道路,取得18 251株立木资料,对杭州老城区行道树树种组成及数量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i-Tree模型对老城区行道树现状,主要包括树种结构、行道树健康状况、行道树林冠覆盖面积、行道树重要值与替换值及行道树的美学价值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行道树属于20科28属30种,其中,樟树占38.0%、二球悬铃木占31.4%,常绿与落叶树的数量比约为4∶3。行道树平均胸径为22.0 cm,老城区行道树胸径基本集中分布在15~40 cm(占63.8%),大胸径行道树主要分布于环湖区域和老城区中部,小胸径行道树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北。从区域上看,上城区树木质量高于下城区。老城区道路行道树林冠覆盖总面积为160.5 hm2,老城区平均每公里的道路被1.02 hm2的林冠覆盖,平均道路绿化覆盖率为35.3%,充分体现了老城区道路行道树的遮阴能力。根据i-Tree Streets模块估算的杭州市老城区行道树总美学价值总计2 642万元,二球悬铃木单株美学价值高达2 942.59元,行道树总替换值超过2.58亿元,其中替换二球悬铃木所需的费用占比最大,占总费用的42.2%。本文依靠翔实的现状调查,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老城区特色道路历史变迁,对杭州市老城区行道树现状进行分析评估,为城市行道树种植规划以及道路合理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城市树木健康评价的快速化、准确化及生产化,调查并分析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绿化树种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的生长、健康及管护现状,为构建精炼、全面的洋白蜡行道树健康评价体系及管护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北京市核心区11条主要街道的洋白蜡行道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构建健康评价模型,采用判别分析进行结果验证,将评价结果与评价指标结合建立洋白蜡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同时从生长状况、管护措施以及环境因子3个方面,分析胸径、树高、修枝留茬数量、防踩铺装等因素对洋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  研究区域中,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及濒死单株分别占总数的39.20%、41.26%、16.78%和2.76%;建立的BP神经网络健康预测模型中,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与总集的期望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72 0、0.997 6及0.995 3,均大于0.950 0,表明此模型能准确地反映洋白蜡行道树12个评价指标与健康评价类别的关系,可用于对同一地区其他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预测;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胸径、修枝留茬、防踩铺装、株距、树池面积、车道数及车道走向均对洋白蜡行道树的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影响(P<0.05),树高影响较小。当洋白蜡胸径为60~70 cm、树体无修枝留茬、树池铺装透水性好、株距为5~10 m、树池面积为1~2 m2、道路宽度适宜且为南北走向时,洋白蜡健康状况最好。  结论  研究区域内,洋白蜡行道树整体呈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保育保养潜力,部分受害严重,亟需处理。在洋白蜡行道树栽植及后期管护中,确保其修剪规范、铺装材料透水强、株距5~10 m、树池面积1~2 m2以及适宜的道路情况,是保证洋白蜡行道树健康状况良好的重要措施。图3表13参26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郑州市8个城区街道行道树的结构特征、配置模式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现有街道行道树树种39种,隶属于22科30属,其中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为1∶6.8;应用频度较高的行道树有悬铃木(Platanus hispanica)(48.46%)、国槐(Sophora japonica)(10.38%)、黄山栾(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8.85%)、女贞(Ligustrum incidum)(8.46%)、白蜡(Fraxinus chinensis)(6.54%),多样性指数为2.225;道路结构以一板两带为主,配置模式中单层模式占比66.91%;生长健康等级一般以上街道行道树占比83.48%。根据郑州市现状,采用增加树种数量、丰富配置模式、加强管理养护等措施,可以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南京典型林荫道景观效果差异,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林荫道的特点,建立了南京市典型林荫道景观综合效果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道路绿化覆盖率、行道树景观、健康度、人文/商业景观、物种组成和环境生态功能6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6条道路整体景观水平较好,除了新建的梦都大街外,其他景观等级都在Ⅲ级以上,其中建国前后修建的道路景观等级都达到了Ⅱ级。经过对16条林荫道的横向对比研究发现,通过保留生长时间较长的行道树、选择适宜的树种、增加物种丰富度和提高管理养护水平等四方面建设,能够促使新建的城市道路较快地达到林荫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明兰  王强  李亚东  高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68-16770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恢复力3个方面构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浙南海岸生态的健康状况。并提出根据准则层各因素的健康状况,综合诊断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等级的方法,试图弥补只靠一个数值判断健康水平的不足。该方法比传统方法信息损失量少,其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城区142条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调查资料为基础,重点研究符合游憩性质的道路路侧绿地、滨水绿地、游园绿地,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其群落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模型,对样地植物群落进行评分,确定景观等级。结果发现,Ⅰ级和Ⅳ级样地均占评价总数10.3%,位于中间层次的绿地约占总数的80%,说明南京市游憩型道路绿地的总体品质居于中档。此外,对南京市游憩型道路绿地存在的优劣势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型地区游憩型道路绿地景观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环杭州西湖4条道路的历史发展、道路形式及其行道树情况展开研究,基于每木调查法,对占行道树总数95%以上、合计1 986株二球悬铃木进行胸径、冠幅、株高、枝下高和健康程度等五项指标的测量,并比较分析不同道路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胸径、冠幅和株高的平均大小基本呈现北山街>杨公堤>南山路>湖滨路,只有杨公堤的平均株高略大于北山街;湖滨路的平均枝下高最高,而后为杨公堤、南山路和北山街,健康程度同样为湖滨路最佳,南山路、杨公堤次之,北山街相对较差。除平均值外,还分析了五项指标在4条环湖道路上的梯度分布,总结得出环湖道路行道树整体生长情况良好。研究认为,环西湖道路行道树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树种单一、枝干杂乱和部分树池使用不当等,基于此提出相应改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广东徐城行道树健康问题越发突出。为给徐城行道树的日常养护和精细化管理及热带滨海城市的行道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系统调查徐城28条街道的行道树结构特征,并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徐城行道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徐城行道树共有17科24属28种,种类较多的有桑科(3种)、棕榈科(3种)和大戟科(3种);从数量上看,榕属(3种)最多,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5∶2;徐城86.81%行道树处于健康与基本健康的状态,13.19%树木存在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健康状况较差的树种主要是阴香、秋枫、假苹婆、滇桂木莲和石栗。徐城行道树整体栽植结构有待提升,且骨干树种较少,整体冠幅和胸径水平较低,地面铺装、树洞和病虫害是引发徐城行道树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绿化树种国槐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管护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树木健康一级和二级诊断法,对生长在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内主要街道、胡同、绿地区域的国槐进行每木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3种方法建立健康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生长因素(胸径、冠幅)、管护措施(修剪方法、防踩铺装)、环境因子(与设施距离、遮荫情况)3个方面,进行国槐单株的健康评价,分析不同因素对国槐林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在研究区内的31 475株国槐中,健康单株占12.81%,亚健康单株占82.03%,不健康单株占5.16%。街道、胡同、绿地3个区域内的健康、亚健康、不健康3个等级的国槐数量均呈正态分布。生长在绿地区域的国槐健康状况较好;不健康国槐单株受害等级评价中,1级占29.51%,2级占36.97%,3级占23.66%,濒死占9.86%。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胸径、冠幅、防踩铺装、修剪方法、与设施距离对国槐健康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遮荫情况对国槐健康无显著影响。核心区内国槐的健康综合得分随胸径和冠幅增大而总体下降,在有机材料覆盖、修剪规范、与设施距离≥2~<4 m、无遮荫条件下健康状况较好。【结论】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国槐整体表现为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保育养护潜力,但部分不健康国槐受害严重,亟需处理。在国槐树木基部覆盖有机材料、规范修枝技术、确保与设施的栽植距离≥2 m和无遮荫,是国槐养护管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晰徐州侧柏人工林的健康状况,选取群落垂直结构、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更新、森林病虫害等级、森林火险指数等10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将森林健康分为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疾病5个等级,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现有相关数据,对60块典型样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总评样地中,优质样地占5.00%,健康样地占15.00%,亚健康样地占43.33%,不健康样地占30.00%,疾病样地占6.67%。徐州侧柏人工林的整体健康等级为亚健康,建议通过增加林下木本植物种类和数量、对密度过大的样地进行间伐及开设林窗等途径提高徐州侧柏人工林的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贵阳市行道树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贵州省贵阳市常用行道树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栽培管理特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贵阳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二球悬铃木、荷花玉兰、杜英、银杏、樟树等行道树在该评价体系中的分值较高,这与当前贵阳市应用最为广泛的行道树种类相符.本文试图为合理选择和应用行道树、行道树分级管理提供借鉴,也为保存和合理利用贵阳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行道树香樟在安康市的适应情况,对安康市中心城区行道树香樟进行数量、分布情况等抽样调查;并将影响安康市区行道树选择的诸多因素分为3个因素集11个因素,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并对其生物与生态学特征、美学价值、抗逆能力等指标做了调查测定及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香樟占安康市行道树总株数的24.92%;香樟树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秋色叶树种在杭州行道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主要道路秋色叶行道树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对行道树种在杭州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杭州市行道树中秋色叶树种有3万多株,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1种, 它们分别为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乌桕Sapium sebiferum, 银杏Ginkgo biloba,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珊瑚朴Celtis julianae, 榉树Zelkova serrata,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朴树Celtis sinensis,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等。悬铃木、银杏、枫香、无患子、水杉、乌桕、珊瑚朴、池杉、榉树和朴树等有较好秋色表现, 应大力推广。鹅掌楸做为行道树秋色表现不佳, 应选择适宜的道路环境栽种, 并加强养护管理。主要存在杭州市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主体行道树景观相似, 秋色叶行道树树种比例不合理, 配置模式简单且秋色叶树种分布不合理及道路环境恶劣等问题。建议挖掘本地秋色叶树种资源, 改变悬铃木一支独大的局面, 增加枫香、无患子、朴树、榉树、珊瑚朴等行道树的数量, 尤其是红色叶树种数量, 合理分配各秋色叶树种在城市道路中的比例, 使常绿与落叶合理搭配, 多采用复层结构, 合理分布不同秋色叶行道树, 注重树木本身生态习性, 加强养护管理, 尽可能创造适宜秋色叶行道树生长的道路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南京梅,尤以钟山梅,始盛于六朝。今日梅花山以"天下第一梅山"的面貌饮誉于世。钟山梅可应用于观赏、食用等方面。今后应进一步挖掘钟山梅资源,高度发展梅切花、微型盆景、梅食品等的生产,并选育优质的花果兼用型、行道树等品种,尽可能满足消费市场及城市绿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古树后备资源指树龄50~99 a的城市园林树木,是古树的储备资源。为建立客观、科学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古树后备资源健康评价体系,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内23株侧柏古树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应用健康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侧柏古树后备资源健康状况一般,处于亚健康状况的有19棵,健康侧柏仅有1棵,不健康侧柏有3棵;健康侧柏E3号生长势良好,胸径、树高年均生长量较高,根系分布较均匀,树干、枝叶无明显损伤;而不健康的W14号、W16号、W17号侧柏生长势较差,受相邻木遮阴影响严重,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较低;叶片、枝条和树皮枯损程度较大。本研究建立的侧柏古树后备资源健康评价体系,为古树后备资源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古树后备资源健康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及标准.全面调查了郑州市区的行道树绿化,在对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南京市主城区24条干道上的道路绿化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南京市现有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乔木树种有26科、69种,灌木19科、34种;出现频度最高的乔灌木分别为悬铃木42%、海桐64%;常绿、落叶树种的数量配比为1.00:1.24,其中乔木的常绿、落叶树种数量配比为1.0:1.3;乔木与灌木种类配比为2:1,数量配比约为1.0:3.2。为进一步做好南京城市道路绿地绿化景观建设工作,需要在充分考虑或体现或尊重南京的地域气候、人文历史条件等基础上,根据适生、功能、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进行道路绿化植物的合理配比。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金山区城区82条道路的23 853棵行道树,结果表明:目前金山区行道树树种比较单一,主要种植了11种行道树,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之比为3∶1,其中香樟、悬铃木的比例高达88%;石化中心城区的道路绿化形式以一板二带式为主,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在新城区道路中应用较多。在充分了解行道树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山区行道树树种以及选择,提出城市行道树树种应该多样化和特色化,以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阳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行道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合肥市环城高速范围内道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合肥市行道树有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2)合肥市树高在11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99株,只占行道树总数的8.7%,大部分树种的树高都在11m以下,特别是香樟和广玉兰树m高都在11m以下。3)合肥市胸径在31c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51株,只占到合肥市行道树总数的8.7%,其中以悬铃木为主,计9484株,占胸径31cm以上行道树的86.6%。4)合肥市常绿行道树共计78717株.落叶行道树共计47318株。常绿与落叶行王酋树的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