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检测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对反刍动物饲料产品(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全价配合料等)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鱼粉、肉粉等)共计300个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结果]牛羊源性成分检测合格率为99.33%。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260批次,牛羊源性成分合格率为99.23%;动物源性饲料产品40批次,均未检出牛羊源性成分。2个阳性样品均为牛源阳性。[结论]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实时PCR对陕西省7个地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原料)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调查.结果表明,235家反刍动物养殖场(户)合格率为98.72%,53家饲料生产企业合格率为96.22%,40家饲料经营企业合格率为100%;合计抽查328家饲料企业(场、户),总合格率为98.47%.400批次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8.75%.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364批次,合格率为98.63%;动物源性饲料产品36批次,合格率为100%.而其中不合格的5批次产品中2批次样品牛羊源性成分均检出,3批次样品仅检出牛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监测新疆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的牛羊源性成分,掌握动物饲料安全情况。方法:2006~2011年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新疆15地(州、市)的4432批反刍动物饲料及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进行牛羊源性成分的抽样检测。结果:结果表明,2006年共有4批产品被检出含有牛羊源性成分,其涉及所有抽检产品类别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3个环节;2007~2011年的抽检合格率均达100%。结论:说明新疆的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的牛羊源性成分呈现下降趋势,反刍动物饲料逐步向安全生产及使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产品的监督管理,农业部组织在部分省(区、市)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落实《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产品的监督管理,农业部组织在部分省(区、市)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监督检测。一、检测结果本次监督检测共抽检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样品4024批次,检出牛羊源性成分样品133批次,检出率为3.30%。鱼粉检出率为6.55%,其中进口鱼粉检出率为7.28%,国产鱼粉检出率为1.61%,产地不详的鱼粉检出率为12.5%。疯牛病疫区国家或产地不详的骨粉、肉粉、肉骨粉样品检出率为33.3%。反刍动物饲料样品检出率2.53%,其中配合饲料(含自配饲料)、精料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6.
含有牛羊源性成分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使用,一直被认为是疯牛病(BSE)传播的主要途径;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是防范疯牛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DNA进行定性检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1%,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部分省区的863批反刍动物饲料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筛查检测工作,取得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法监测反刍动物饲料与动物源性饲料中的牛羊成分,是当前一项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是防止疯牛病等烈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市场上牛羊肉食品的质量安全,促进草食动物养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各种检品的成分差异性较大,样品的均匀度不高,待检样品的取样量与检测值的相关性不强。为此,2008年和2009年,我们在对牛羊饲料与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成分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的同时,进行了不同称量对检测值的影响和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对比检测与研究。现将试验与检测的中的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性饲料对补充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癸的意义。但由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来源复杂、易传播疾病及易受微生物污染等特点,动物源性原料的使用给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来源,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成分和来源复杂。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所以,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的安全控制意义重大而紧迫。笔者指出,近几年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甚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十分严重,对此,各级饲料管理和检测部门应加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市场抽检力度.重点检查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因子、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率、产品标签。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媒体曝光,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整顿动物源性饲料市场秩序,加紧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订和修订,以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安全的物质保障。 文中笔者阐述了动物源性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剖析了导致危害的成因,并对安全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及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打击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牛羊源性成分的违法行为,切断疯牛病通过饲料的传播途径,防范疯牛病在我国的发生,确保牛羊安全和食品安全,对刍动物饲料进行牛羊源性成分的检测。然而牛羊源性成分检测步骤繁多,检测过程复杂,做好污染控制对检测成败至关重要。根据多年来从事牛羊源性成分检测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避免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及出现污染后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研究,其可以快速的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牛羊源性成分,避免了常规检测中大量阴性样品造成的巨大工作量,并首次对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推导出定量计算公式,且灵敏度比常规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菌渣配合饲料对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方法]选用体型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方差分析,两组牛试验初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饲喂菌渣配合饲料,对照组饲喂本场精料,试验期为90 d.[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牛与对照组牛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日盈利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利用菌渣配合饲料饲喂肉牛可降低肉牛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在舍饲育肥肉牛精料中找到合适的紫花苜蓿草粉替代量,降低饲养成本。[方法]将20%、15%、10%的紫花苜蓿草粉分别替代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中等量的精料,Ⅳ组(对照组)不添加苜蓿草粉,舍饲育肥肉牛。[结果]表明:在相同量的精料饲喂条件下,Ⅰ、Ⅱ、Ⅲ、Ⅳ组(对照组)日采食粗料的量分别为3.65kg、3.62kg、3.51kg和3.54kg,日采食粗料量Ⅰ组Ⅱ组Ⅳ组(对照组)Ⅲ组;经过50d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对照组)增重分别为60.5kg、59.5kg、56.5kg和57.5kg,Ⅰ组、Ⅱ组、Ⅲ组比Ⅳ组对照组分别提高3.3%、2.4%和-1.6%;育肥牛每增重1kg体重,Ⅰ、Ⅱ、Ⅲ和Ⅳ组(对照组)饲料成本总计分别为7.33元、7.49元、7.87元和7.99元。[结论]用15%~20%的紫花苜蓿草粉来替代等同量的精料舍饲育肥肉牛,可以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ADY)对西门塔尔育肥牛饲料消化率和日增重的影响。[方法] 选择西门塔尔肉牛30头,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B组、C组为试验组。A组牛饲喂基础日粮,B组每头牛每天基础日粮+饲喂10 g酵母菌1,C组每头牛每天饲喂基础日粮+10 g酵母菌2,分早晚2次饲喂。预饲期为5 d,正试期为28 d。利用粪便分离筛对育肥牛饲料消化率进行评估,并计算日增重。[结果] 试验第21天,C组上层粪筛滞留物比例显著(P<0.05)低于A组。试验第28天,C组中层粪筛滞留物比例低于A组和B组,并显著(P<0.05)低于试验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试验第28天,C组下层粪筛滞留物比例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第7天和试验第14天。2个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C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A组和B组。[结论] 日粮中分别添加2种活性干酵母可提高西门塔尔育肥牛的日增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消化率,酵母菌2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粉碎的饲料桑按15%比例与玉米秸秆共同发酵后制成混合发酵饲料,分析发酵产物的营养成分,评价饲喂混合发酵饲料对羔羊采食量、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3月龄断奶肉羊100只,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试验羊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混合发酵饲料(含15%饲料桑)、15%发酵玉米秸秆、15%饲料桑、15%玉米秸秆。试验期45 d。结果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相比,DM、Ash、E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CP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饲料桑相比,CF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相比,NDF含量差异显著(P<0.05);混合发酵饲料与发酵玉米秸秆相比,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Ⅲ组、Ⅳ组及对照组相比,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的只均增重、平均日增重、粗饲料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的DM、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NDF、ADF、Ca、P表观消化率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由15%饲料桑与玉米秸秆制成的混合发酵饲料,营养价值较发酵玉米秸秆和饲料桑有所提高;与饲喂基础日粮相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混合发酵饲料,可以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5种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饲料,进行不同配比花粉与豆粉混合饲料对意大利蜜蜂工蜂适口性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配比的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蜜蜂的取食量影响极大(P〈0.01),而且呈现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中油菜花粉含量越高,蜜蜂的取食量就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将16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饲喂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的一号开食料和二号断奶过渡料,对照组饲喂未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的三号开食料。60日龄时对犊牛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分析,每组屠宰3头犊牛,测定瘤网胃重及容积、瘤胃乳头高度及宽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瘤网胃重及容积、瘤胃乳头及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日增重和体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在7~40日龄饲喂一号开食料、41~60日龄饲喂二号断奶过渡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犊牛瘤胃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谷物全价饲料(谷饲)与50%牛奶+50%谷物饲料(半乳饲)对犊牛肉品质影响.[方法]选择日龄、屠宰体重和屠宰率相近的谷饲和半乳饲直线育肥的荷斯坦奶公犊各6头,分别对肉品质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组较B组犊牛肉的水分高0.35个百分点,蛋白质高0.25个百分点,脂肪、微量元素及胆固醇、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且均未检测出乳香味的呈味脂肪酸;两组犊牛肉的熟肉率、滴水损失、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A组较B组肉色红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谷物饲料育肥奶公犊可以生产出与半乳饲育肥品质相一致的犊牛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