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省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座谈会于一九七八年元月十三至十五日在潜山县召开。我省各产茶地区的有关部门和十四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的代表计六十三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一、我省茶树良种工作的回顾我省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是灌木型中、小叶种茶树,也有少量小乔木型中叶种。自1957年省农业厅组织参观团去福建省参观学习后,各级举办了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培训班,并开展茶树良种的宣传推广,1960年省农业厅又举办全省茶树良种繁育训练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茶叶学会茶类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学术讨论会,于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湘阴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科研、教学、农业、外贸、供销、生产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到会代表共五十九人。会议得到岳阳地区供销社、外贸局、农业局、中共湘阴县委以及县科委、县农业局、商业局、农副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的议题是针对我省茶类区划、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开展学术讨论;传达全国茶叶生产、茶树良种繁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期间,听取了湘阴县茶叶生产和茶树良种繁育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湘阴县  相似文献   

4.
1984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按照茶树良种审定条件,结合茶树在生产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认定了三十个传统茶树优良品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我省的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种属于第一批认定品种.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举足轻重,对全国第一批认定的茶树良种,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加速我国茶树良种化,以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发展茶叶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6.
为迅速改变我省茶树品种结构,加快良种推广步伐,七月二日至六日,省经济作物局在长沙召开了“全省良种茶树繁殖、栽培技术交流会”。来自茶叶主产地(市)、县的三十四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省经济作物局雷秉乾副局  相似文献   

7.
七月十日至十九日,中央农业部在我省召开了茶叶生产、茶树良种繁育工作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五个产茶省(区)农业局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及有关科研单位、院校的代表,共七十五人。  相似文献   

8.
我省茶区在选育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方面,具有较长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解放后,各地区在总结群众选种、用种经验基础上,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以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应用为主的研究,使无性系良种得到迅速发展。据初步估计,目前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栽培面积约占全省茶树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同时,随着无性繁殖法的普及应用,对于进一步开展无性系良种的选育发展,又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我省和我所对茶树  相似文献   

9.
3月22~25日,省经济作物局在武冈县召开了茶树良种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九个地(市)、部份县农业局和国营茶场、农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同志,共25人。会议期间,参观了三个社、队茶场的良种茶园。邵阳地区农业局和武冈县农业局介绍了发展茶树良种工作的经验,交流了茶树良种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杨阳 《茶叶通讯》1992,(2):22-25
茶树种质资源是供茶树品种选育和进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的原始材料,它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野生材料、近缘种和各种类型(人工、自然)的突变体等。近年来,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研究都集中在以提高茶叶品质为中心的内容上,而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茶树良种的选择标准和扩大良种的普及率。解放以来,我省的茶叶科技人员,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群众性的我省茶树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开展了研究利用,并取得了一些富  相似文献   

11.
120年来茶叶科技工作的成就改革开放20年,也是我省茶叶科技取得丰硕成果的20年。1.1茶树品种资源与选育种方面近20年我省取得长足进步。省茶科所1976年重新建立茶树品种资源圃与观察园,现已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茶树品种(系)832个,种质材料4000份,为进一步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安溪县茶科所通过考察、收集、保存了闽南乌龙茶品种资源64份种质材料;武夷山市菜科所,通过挖掘、整理武夷名机、单机,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材料216份。1984年和1987年,国家审定的茶树良种52个中,我省就占15个,同时还有省级审定良种11个。目前,…  相似文献   

12.
七月九日至十一日,浙江省茶树良种工作会议在新昌县召开。来自全省科研、教育、农业生产系统的茶树育种专家和育种工作者四十五名,其中有浙农大茶学系茶树育种专家刘祖生教授和中国茶科所副研究员陈炳环、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胡坪、吴银娥等。省农业厅经作局何子明副局长主持了会议并讲了话,毛祖法同志介绍了日本茶树良种工作的现状和茶叶生产见闻,并放了录像。会  相似文献   

13.
茶树良种是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基础。推广茶树良种是投资少,效果极为显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省已有无性系大叶型茶树良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尤其近十余年,这种良种茶园面积正在迅速扩大,在生产实践中,无论是茶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创造较好的水平,尤其是采用无性系大叶良种原料创制的名茶,在全国名茶评选中连连茯部优,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我省目前在生产中推广的无性系良种,品种不多,比较单一化。良种茶园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增加难度。 寻找更高水平的茶树无性良种,或适制无锡毫茶的新良种,并努力逐渐改变无性良种茶园品种单一化现状,这对我省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4.
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茶区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省茶树栽培地域广(除东山、平潭两海岛县外,县县(市)产茶),茶树品种资源及选育种经验丰富,茶树良种多(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21个),茶类较齐全,名优特产品多且销售量大等特点,为我省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为总结群众的茶叶生产经验,开展茶叶科学研究工作,建所七十年来,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经过全所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努力,我所开展了二百多项试验研究,取得了四十多项获奖成果.回顾我所在茶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成绩,主要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5.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我省安溪县茶农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技术成就,为加速我省无性系良种繁殖,扩大无性良种栽培面积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五”期间加速繁育福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武夷肉桂、八仙茶,积极扶持有希望的稀有茶树品种的繁育工作。加强茶树苗木的管理,育苗采取国营、集体、专业户三结合,建立高标准、种性纯的母体园 为加速改造换种,提供更多的良种苗木,使福建茶叶沿着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茶叶学会在湘阴县召开了茶类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针对该省茶类区划和茶树品种资源利用开展了学术讨论;交流了茶叶产、供、销和良种繁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茶类区划方案和茶树良种繁育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性系良种是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是发展名优茶的前提,是实施采茶机械化的条件。所以,推广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大力发展良种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省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繁殖、推广工作,90年代发展速度加快,先后选育出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18个,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300hm2,比1991年2460hm2增长24倍。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与茶园总面积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257%上升到1998年的1098%。1 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纵深发…  相似文献   

18.
信息汇摘     
▲ 郴县建成我省最大的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 11月下旬,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验收。这个场占地1200亩,包括良种母本园、苗圃和示范圃3大项目,每年可向社会提供600万株良种茶苗和150t优质茶。  相似文献   

19.
“茶园良种化”是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人认为我省旧茶园面积这样大,换植良种不可能,就是新辟茶园采用良种也相当困难,其任务是艰巨的。希望大家从现在起注意这项工作,把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作为我省茶叶生产现代化起步的一项工作,以便逐步实现茶园良种化。  相似文献   

20.
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1986年12月由农业部、湖南省农业厅、郴州行署、郴县人民政府联合投资建成的,1993年10月竣工验收、项目内容和质量完全合格。该场的建成为我省茶树良种繁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生产示范、加工销售系列化提供了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备、良种较多的基地之一。 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新建茶树良种母本园300亩,包括福鼎大白、白毫早、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