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9,(15):9-15
牧草捡拾打捆技术是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而圆捆机捡拾装置的捡拾质量是制约牧草现代化收获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以9YG-1.2型圆捆机捡拾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捡拾装置部件运动规律,分析各部件不同参数对捡拾装置捡拾质量的影响。通过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捡拾装置各部件运动状态进行仿真研究,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参数进行匹配优化。最终分析获得9YG-1.2型圆捆机捡拾装置各部件参数的最优组合:曲柄长度90 mm、滚筒半径163.5 mm、滚子半径16.1 mm、机构前进速度1.28 m/s、滚筒转速68 r/min、弹齿与曲柄夹角50°。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发现漏检率和弹齿最大加速度分别降低至0.677%和39 507.1 mm/s~2,相比原有机构优化13.5%和21.8%。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打捆机的工作效率,笔者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自走式打捆机控制系统,利用压力传感器作为打捆机圆捆仓的压力检测机构,将检测信号通过Modbus通讯协议以RS-485信号方式传送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当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后,PLC逻辑程序启动,完成打捆操作。结果表明:在打捆开始压力值为197. 5 kg、入网电机动作时间为8 s时,自走式打捆机的成捆率为100%,网包圈数为6. 3圈,单次打捆平均时间177. 4 s,圆捆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可满足现代化秸秆和牧草打捆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9YFQ-1.9型跨行式捡拾压捆机打结器架体在损坏后拆装麻烦、难于维修更换,造成窝工停工,生产率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应用TRIZ创新方法的理论,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描述和矛盾的分析,综合运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阵和发明原理,提出了对架体的创新设计,研究了切实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运用TRIZ可以大大地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蒿秆—浓缩饲料对后备母牛的生长发育及对头胎母牛乳产量的影响,我们用75头基本相似的5月龄红色草原品种母牛,分成5组(每组15头),进行了608天的试验。试验Ⅰ组(对照组)喂给试验所在农场现行标准日粮,其绿色和多汁饲料为了3.2%,蒿秆为8.5%,浓缩饲料为18.31%。2、3、4、5试验组日粮中绿色和多汁饲料分别为73.6、66.3、58.4和58.4%,蒿秆浓缩颗粒饲料分别为3.0、2.0、2.0和2.1%。给试验2、3、4组犊牛饲喂的颗粒饲料中750%为冬小麦秸秆,25%为燕麦粉和未加工的蒿秆,而试验5组犊牛获得的颗粒饲料组成相同,但在试验前用40%苛性钠对蒿秆进行了处理。日粮具有同等的营养水平,保证平均日增重为400~500克。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苜蓿草捆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国家牧草体系宁夏综合试验站试验地所种植的第二茬紫花苜蓿(金皇后)为试验材料,在其初花期刈割,并按照不同含水量、不同密度、不同CaO添加量进行打捆,贮藏360 d,定期取样.对不同处理草捆各贮藏期的样品进行霉菌数量和降解率测定,从而确定最适含水量、打捆密度、CaO添加量,为苜蓿草捆安全贮藏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知,处理5(含水量为20%,打捆密度为150 kg/m3,CaO添加量为2%)贮藏期内霉菌数量最少,消化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木薯秆粉代替部分山羊日粮中的粗饲料,观察其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开发利用木薯秆作为新的饲料原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Ⅴ(木薯秆粉为35%)在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上都优于对照组Ⅰ,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和血液生化指标上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木薯秸秆加工成干粉可以作为山羊粗饲料利用,对其生理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苜蓿打捆密度(50、100、150、200 kg·m-3)、打捆含水量(14%~16%、19%~21%、24%~26%、29%~31%)和防霉剂添加量(0%、1%、2%、3%)3个因素开展研究,筛选苜蓿草捆最佳的贮藏方式,为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对苜蓿打捆的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不同处理苜蓿草捆在贮藏360 d后,对其营养物质、饲用价值和体外消化特性3个方面综合研究,确定出苜蓿草捆的最适贮藏条件。试验一:通过不同试验处理对苜蓿干草营养影响试验,从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综合考虑,处理A10(打捆密度100 kg·m-3,打捆含水量24%~26%,CaO添加量3%)、A12(打捆密度200 kg·m-3,打捆含水量24%~26%,CaO添加量1%)、A14(打捆密度100 kg·m-3,打捆含水量29%~31%,CaO添加量2%)和A15(打捆密度150 kg·m-3,打捆含水量29%~31%,CaO添加量1%)在贮藏360 d的苜蓿草捆各项营养指标损失相对较少,其饲用价值也相对较高。试验二:通过试验一筛选出的4个较优处理,以A1(打捆密度50 kg·m-3,打捆含水量14%~16%,CaO添加量0)和A16(打捆密度200 kg·m-3,打捆含水量29%~31%,CaO添加量0)为对照。通过不同试验处理苜蓿干草体外消化试验,在体外培养48 h过程中,处理A14的产气量最高为53.13 mL,显著高于对照(P<0.05);A14的体外培养液在各个时间点的pH都低于其他处理,其pH平均值最低为6.64;A14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为61.05 mol·L-1,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1);A14的粗蛋白(CP)和干物质(DM)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81.21%和66.84%,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从营养物质、饲用价值和体外消化特性综合考虑,苜蓿干草在高水分(29%~31%)、中密度(100 kg·m-3)打捆,并添加2%的氧化钙防霉剂,在贮藏过程中营养保存最完好,饲用价值最高,体外消化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1进口型玉米青贮机 德国产E281青贮机。该机属于20世纪70年代产品(已停产),国内保有量最大。优点是不对行作业,留茬低,对倒伏秸秆适应性强;可反正转,堵塞后可打反转吐出堵塞秸秆;每天80-100亩(每亩667平方米)。缺点是对3米以上高秆玉米收获适应性差;秸秆压扁效果差,尤其对玉米籽粒收获后的秸秆压扁效果更差;饲草率为70%。由于市场上二手机居多,故障发生后维修不便,影响正常作业。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深下硬秆仲彬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琴  肖冰雪  郑群英  杨满业  张洪轩  刘刚 《草业科学》2012,29(11):1760-1764
模拟硬秆仲彬草(Kengyili rigidula)种子自然埋藏深度状况,设计0、1、2、3、4和5 cm共6个播深,研究了其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对播深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播深对硬秆仲彬草的种子萌发率、幼苗出苗率和种子休眠率有显著影响。硬秆仲彬草种子出苗率随播深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播深为1 cm时出苗率最高为78.4%,播深为2和3 cm时分别为63.2%和63.6%,播深为0时最低,为13.6%,与前三者有显著差异。硬秆仲彬草种子最适宜的播深为1~3 cm,0及4 cm以上播深不利于其出苗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来研制开发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秸秆氨化处理技术,可用于各种储料形式如堆放、袋装、筒装、地下仓储及捆装的秸秆的氨化.另外 ,这项技术很适合那些需要安全、经济、节省劳力进行氨化的农场或农户.这套氨化设施器具包括一个高压大容器、一个流量压力控制器、铅管、注氨器及喷头,其质量和安全性能完全符合日本相关的工业标准.一般一个直径1 2 m的秸秆捆需注入8 kg氨水,而只需1~2 min就可完成操作,大约10 t或40捆秸秆利用这套氨化设施可以在1 h内完成氨化.经过氨化的稻秆,其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由原来的40 %上升至60 %,其品质相当于优质青干草,大麦和小麦秸秆经过此种氨化处理后也有相似效果.经过为期3年对总共96头牛的饲喂试验研究表明,喂氨化秸秆可以取得较好的饲养效果,而其花费在整个饲养上的成本只占很小比例.■  相似文献   

11.
该机为悬挂式组合收获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拖拉机的动力、液压和承载能力,组成收获、摘果及粉碎抛洒组合作业机组。该机采用三连两辊式摘穗机构,配置了拨禾链异轮,秸秆粉碎机设有前置旋刀辊,可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粉碎质量。该机既可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收获、秸秆收集或还田,又可用于高秆青饲作物的收割、粉碎。  相似文献   

12.
钟方寅  郑琛  李发弟  刘婷 《草业学报》2014,23(3):205-214
试验选用6只体重28 kg左右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羯羊, 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设计, 通过消化代谢试验, 对向日葵秆和向日葵盘对绵羊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向日葵秆和向日葵盘风干样品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磷分别为90.73%, 5.72%, 0.89%, 30.15%, 53.09%, 39.40%, 11.61%, 0.84%, 0.13%和89.63%, 11.84%, 2.13%, 12.48%, 23.51%, 15.41%, 14.04%, 0.97%, 0.29%;向日葵秆和向日葵盘对绵羊干物质消化率、氮消化率、氮存留率、有机物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及消化能分别为61.61%, 65.37%, 34.72%, 65.19%, 48.18%, 44.89%, 29.10%, 26.07%, 8.75 MJ/kg和70.96%, 69.57%, 41.60%, 76.26%, 60.87%, 58.60%, 37.98%, 44.75%, 9.97 MJ/kg。饲粮中添加向日葵秆对绵羊瘤胃液中乙酸摩尔比及氨氮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对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摩尔比、丁酸摩尔比、其他酸摩尔比及瘤胃液中总氮、尿素氮、蛋白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向日葵盘对绵羊瘤胃液乙酸摩尔比、丙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对pH、总挥发性脂肪酸、丁酸摩尔比、其他酸摩尔比和瘤胃液含氮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日本每年都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其中主要包括约1100万t稻草和约140万t麦秸。这些作物秸秆的一部分被制成了草垫或粗饲料,而近半数的作物秸秆在收获后就地燃烧还田或直接翻人土层中还田。近些年,随着高效打捆机和草捆处理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作物秸秆逐渐开始作为一项地方性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物秸秆的氨化是一种有效利用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作物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秸秆被大量的饲喂牛羊,但因加工、储存方法和手段极其落后,绝大多数农户延用整秆饲喂的传统方式,大量的玉米秸秆通过牛羊踩踏后放弃,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养殖大户是通过普通铡草机粗加工后饲喂牛羊,由于普通的铡草机对玉米秸秆的蜡质层、坚硬的皮和结没有完全破坏,采食后消化吸收相当有限,营养损失很大。玉米秸秆的储存多是在房前院后、田间露天路旁堆放,时间长达4~8个月。风吹、雨淋、日晒以及灰尘洒落,导致玉米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据有关部门测算,其营养成分损失高达50%,且发霉变质,绝大多数达不到饲喂标准,牛羊采食率和消化吸收率低。  相似文献   

15.
一、机械性能转速提高 ,动刀数量增加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9ZPR系列圆盘式揉搓切碎机主要采用提高刀盘转速和增加动刀数量两种方法。二、带有强大的揉搓功能 ,提高了饲草的利用率在铡草机的作业性能指标中。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破节率要求大于60 % ,它对提高饲草的利用率是至关重要的。三、独特的喂入机构提高刀盘转速、增加动刀数量 ,具备了高速切碎的条件 ,同时还必须保证草料能够均匀快速地喂入。传统的喂入机构一般水平安装两支喂入辊 ,其传动一般利用链条式皮带 ,容易损坏。9ZPR系列圆盘式揉搓切碎机的喂入机构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及其青贮饲料干物质降解率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种阉公牛,应用尼龙袋技术,测定了玉米尊秆及其相应青贮饲料的干物质瘤胃降解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干物质瘤胃降解率(X)与秸秆青贮干物质瘤胃降解率(Y)二者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方程为:Y=0.4718+1.1620X(r2=0.9835,n=5)。  相似文献   

17.
强化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强化饲料加工技术。[方法]利用玉米秸秆通过物理化学方法生产牛羊强化秸秆颗粒饲料,探讨不同配方的加工工艺和设备配套效果。从而使秸秆成为可批量生产的饲料原料,解决秸秆不易储藏,不易运输的缺陷。本试验研制牛羊两种秸秆强化颗粒饲料,分别测定其成型率、混合均匀度和抗碎性能及容重等加工参数及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指标。[结果]牛饲料的成型率为95.42±0.22%、羊饲料的成型率为95.04±0.19%(P0.05);混合均匀度为牛2.7±0.26%、羊4.17±0.28%(P0.01);牛饲料的抗碎性为98.64±0.15%、羊饲料的抗碎性为98.12±0.23%(P0.05);牛饲料的容重为856.8、羊饲料的容重为854。牛饲料的含水率为11.5±0.97%、羊饲料的含水率为14.28±0.74%(P0.01);牛饲料的粗蛋白为9.04±0.11%、羊饲料的粗蛋白为9.64±0.11%(P0.01);牛饲料的粗纤维为22.7±0.16%、羊饲料的粗纤维为21.58±0.15%(P0.01)。[结论]本次试验将玉米秸秆制成了强化秸秆颗粒饲料,不仅减少了秸秆原料占地空间与资源浪费,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的副产品,而且降低了养殖成本,运输更加方便;并且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化,能够满足牛羊日常的营养需要,能够替代部分羊草。在玉米主产区可以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NaOH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优工艺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微波预处理玉米秸秆工艺,考察NaOH浓度、微波处理温度、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对玉米秸秆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600 W,微波处理温度为80℃,微波处理时间为20 min,NaOH浓度为2.0%条件下酶解率为36.6%,较未处理前提高了2.26倍。说明微波辅助NaOH处理玉米秸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卷烟厂对高温高湿废气进行处理时,废气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冷凝现象,粉尘黏附沉积在管道中,易造成管道堵塞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运用喷淋冷却加节流式气液交换器相结合的就地除尘方法对原除尘系统进行改造,除尘效率达到99%,系统运行稳定,有效解决了管道堵塞问题,为高温高湿废气的除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秸秆资源来源丰富 ,也是潜在能量资源。由于工业资源的开发 ,秸秆已不再是主要能源 ,因而出现秸秆被焚烧 ,严重地污染环境。在利用白腐真菌等一系列微生物处理下 ,使秸秆转化为猪饲料源的研究中 ,我们观察到白腐真菌通过其分泌的活性酶对影响猪消化吸收的木质素进行分解 ,降解率平均为 2 4 %以上 ,最高达4 5%。就木质素的降解使稻草秸秆的表观物理性状有何变化 ,我们对稻草秸秆处理前后的粒度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原料 :稻草粉 (将稻草粉碎成 1cm长的细粉 )、石灰水、多菌灵。1 .2 白腐真菌 :由本所收集、分离的菌株。1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