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粗饲料是自然界中存在极广而营养品质差异极大的一种饲料资源,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绝大多数反刍动物日粮的60%~80%。粗饲料品质和水平对反刍动物健康、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  相似文献   

2.
正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粗饲料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1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粗饲料又称粗料,是指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可消化养分含量低的一类饲料。现代饲料分类学中,凡粗纤维含量占干物质18%以上、消化能在10.45 MJ/kg以下的饲料,统称为粗饲料。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后,形成挥发  相似文献   

3.
正粗饲料面广量大,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反刍动物日粮的6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粗饲料饲用品质对反刍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精饲料的给量与成本。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证明要科学评定粗饲料的饲用品质,必须采用综合的整体指标。在综合指标中,  相似文献   

4.
正粗饲料是奶牛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占奶牛日粮的40%~70%,奶牛常用的粗饲料包括:青干草、秸秆类(玉米秸、麦秸、稻谷草)、秕壳类(稻壳、花生壳)和部分糟渣等。粗饲料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20%~50%),因此单胃动物对其利用率较低,而反刍动物因其瘤胃的特殊功能,对粗饲料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一、粗饲料的营养作用粗饲料除了提供常规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5.
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根 《饲料工业》2012,33(13):1-6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随着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有关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营养的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来源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对于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因此,对粗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显得尤为重要。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是了解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环节,是组织动物生产,制定饲养计划,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基础。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的张永根教授对国内外关于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在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希望能对业内相关工作者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不同的精粗比会影响到反刍动物生产的很多方面。本文从采食行为和粗饲料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辣木是一种未经充分开发的多功能树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以及营养丰富等特点。辣木富含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辣木粗蛋白水平为25%~3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8%~6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8%~46%,干物质含量为89%左右,其常规营养成分和苜蓿接近,是反刍动物优质的粗饲料来源。本文综述了辣木的生物学特性、瘤胃降解特性以及辣木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旨在为辣木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所谓粗饲料主要是指天然水分含量没有达到60%,粗纤维含量却不低于18%,基本上都是以风干物的形式进行喂养的饲料,比较常见的粗饲料有玉米秸秆、黑麦草、牛鞭草等。粗饲料是反刍动物不可缺少的日常吃食,因为它能够为反刍动物提供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由此保证反刍动物的健康成长。每种粗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其各自的饲用价值自然也有一定的差异。作为饲养人员来说,要充分地了解每种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饲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牛鞭草、黑麦草、玉米秸秆、稻草、甘薯蔓等5种粗饲料的12种营养成分,每种营养成分都选用了比较先进的检测方法,因此结果真实可靠,并在此基础上又对这5种粗饲料的饲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仅供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粗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小于45%,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并以风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粗饲料,可以改变其适口性差、消化率不高等缺点,降低粗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变其微观结构,提高反刍动物消化率及免疫力。文章就粗饲料原料种类、处理方法、微生物发酵粗饲料作用机理、菌种种类、生产工艺贮存方式以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当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其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随着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有关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粗饲料资源的不断开发。在原有粗饲料基础上,新的牧草资源、加工副产品等粗饲料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它们的合理使用方式和添加量都已被研究;②有关粗饲料品质评定的逐渐细化。粗饲料品质的评定已由早先的饲料相对值、饲料相对质量指数等发展到现在的饲料分级指数等,新的评定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③粗饲料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添加酶制剂、离子载体及补充快速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等都能有效提高反刍动物对纤维的消化率,而且它们的合理添加量也已被逐渐探明;④粗饲料资源的合理搭配和优化利用。各种粗饲料资源的合理配比和优化使用的研究,可以在保证动物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养殖效益;⑤特殊营养阶段粗饲料的合理利用。在奶牛或肉牛的特殊营养时期,如围产期合理有效地利用粗饲料或进行放牧,不仅可以使其在围产期前后保持较高的采食量,还可以在随后的阶段表现较好的产奶性能和生长性能;⑥粗饲料保存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制作干草和青贮料是保存牧草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牧草的不同收获阶段、不同的贮存方式及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对牧草保存的影响不断被研究清楚。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营养的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来源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对于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饲料分类法与我国饲料分类方法均将饲料中自然含水量低于45%,粗纤维高于18%的饲料划为粗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制得的干草(粉)、脱谷收得农副产品(秸杆、秕壳等)以及糟渣类、饼粕产物、草籽、油料籽实等饲料。这类饲料一般营养价值相对低,其主要利用者为反刍动物,利用的关键在于瘤胃微生物对粗饲料的摄取、消化、降解的能力。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对粗饲料的摄取、消化、降解的机理以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的利用效率一直是饲料科学和相关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即使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粗饲料依然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张吉鹤,2003)。为了科学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卢德勋教授(2001)在继承饲料相对  相似文献   

14.
《广东饲料》2021,30(7)
目前,针对反刍动物的粗饲料种类较多,主要包含了牧草类、青绿饲料、秸秆类等。对于奶牛养殖而言,粗饲料作为最基本的饲料之一,做好粗饲料加工工作是养殖奶牛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针对反刍动物粗饲料加工进行分析,并且以奶牛粗饲料加工为例探讨具体的加工方法,希望可以提升对粗饲料加工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到秸秆饲料化的营养工程技术,阐述了反刍动物粗饲料高效利用的技术。特别是介绍了美国苜蓿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相对值(RFV)的田间预测方法,并指出我国粗饲料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分级指数(GI)亦应建立类似的田间预测方法,以推动GI在反刍动物粗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纤维占粗饲料营养物质的40%~70%,除了作为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来源,还对维持动物的生产力和健康至关重要。提高纤维消化率已成为行业的关注热点,而粗饲料中木质纤维素复合物是影响反刍动物纤维消化吸收和能量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总结了提高饲料纤维利用率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高效处理方式,解析了各种生物处理方式的效果、关键作用点及优缺点,为深入挖掘提高反刍动物纤维消化率的创新型生产实践应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补添适宜的营养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从而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东饲料》2003,(2):1-3
粗饲料通常占反刍动物日粮成分的60%-70%,甚至更高,为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提供能量,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本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与饲养试验法在反刍动物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上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精粗比对反刍动物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精粗料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潜在的益处。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及影响因素作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在我国现有饲草饲料条件下,既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又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己成为目前我国反刍动物养殖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同精粗比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有重要影响,适宜的精粗比对高效利用饲料、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CNCPS评定反刍动物几种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大庆市、八五三农场、红卫农场和青冈县等地采集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5类14种25个样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并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粗饲料各种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CNCPS可对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进行较细致的评定,能更好地反映饲料的特性,为粗饲料的科学利用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