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兰属植物分布全球热带地区,南北纬27°以内,全世界有近110种。目前在我国发现有4种,即台湾香荚兰(Vanilla somai Hayata)、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S.C.Chen)、越南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Gagnep)和大香荚兰(Vanill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潮湿的热带山沟谷林下。商业栽培的香荚兰主要是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 Ames),以生产芳香的豆荚而著称。笔者结合研究工作,对国内外香荚兰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香荚兰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草兰 ,属于兰科多年生热带藤本植物。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化妆品、烟、酒、茶等的加香 ,还用于制药业 ,香荚兰具有补肾、健胃、消胀、健脾之疗效。我国于 2 0世纪 60年代引种香荚兰 ,90年代规模种植 ,且发展迅速。现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已种植香荚兰 2 0 0hm2 ,随着香荚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根腐病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据国内外记载 ,香荚兰病害已达 2 0多种 ,其中尤以根腐病、炭疽病、疫病危害严重。在云南西双版纳 ,根腐病已成为限…  相似文献   

3.
对无土栽培香荚兰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各养分含量也不同。施用A3营养液和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N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施用A1、A2和A4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N素缺乏;除施用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K素缺乏外,施用其余4种营养液配方K素存在高量;施用所有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的P素、Ca素和Mg素均为缺乏,其中Ca、Mg缺乏非常严重。各营养液配方下的香荚兰叶片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从养分含量方面分析,以A3营养液配方为基础,进行营养液配方调整比较适宜;从养分平衡状况来看,A2配方是这几种配方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香荚兰病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病害的危害性、病害种类;并着重介绍了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研究概况,包括病害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香荚兰种间对根腐病抗性的差异,以及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防治经验.作者提出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对于生物防治和着眼于增强香荚兰抗病性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也必须综合应用,可以早出成果.  相似文献   

5.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子兰、香果兰、香草兰 ,分布在南、北纬 1 5°~ 2 0°之间 ,海拔 70 0m以下地带。香荚兰原产于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印尼、科摩罗。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和福建。香荚兰是名贵的天然食品香料 ,经发酵生香的香荚兰制成的浸剂 [主要成分香兰素 ( 3-甲氧基 - 4羟基苯甲醛 )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烟、酒、茶、化妆品、医药等的加香上。我国从 2 0世纪6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开始引种试种研究 ,到 1 994年以后规模种植 ,但由于香荚…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荚兰(Vanilla jragrars)又名香草兰、香果兰、香子兰,是世界著名热带香料作物.经济价值很高,现已成为我省重点开发的高效农业产业,在西双版纳种植近千亩.在香荚兰的整个栽培过程中,病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环节,现就近年我们对香荚兰病害的研究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7.
香荚兰产业化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4个营养液配方、2种攀缘物及高度、2种无土基质配方和2种无土基质与土壤隔离物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于香荚兰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2个,进一步验证了有机基质有利于香荚兰生长发育,并提出"人工荫棚下香荚兰全新的仿生攀缘栽培技术"理念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8.
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Salisb.)Ames或V.fragrans Andrews)又名香子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哗呢拉,属兰科(Orchidaceae)香子兰属,是热带雨林下的攀缘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以内,海拔700米以下地区。世界香荚兰产地目前主要集中在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科摩罗、留  相似文献   

9.
茶叶儿茶素总量的硫酸-香荚兰素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66-9770
[目的]探讨硫酸-香荚兰素分光光度法检测茶叶中儿茶素总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对反应温度、显色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的研究,确定硫酸-香荚兰素显色反应体系为:吸取10μl茶汤,加入2.5 ml质量分数为1%的香荚兰素/乙醇溶液和2.5 ml质量分数为30%硫酸/乙醇溶液,在20℃下反应5 min后,反应液在50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差为0.055,变异系数为0.32%,平均回收率为98.29%。[结论]与盐酸-香荚兰素法相比,硫酸-香荚兰素法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香荚兰属Vanilla的新报道种--深圳香荚兰Vanilla shenzhenica Z.J.Liu et S.C.Chen在广东惠州的分布,对该种的形态以及在新分布地的居群大小、生境和伴生植物等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