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养猪法”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养殖技术,其核心是发酵床(木糠床)技术;发酵床结合特殊猪合,改善了猪的生长环境,使猪合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但在推广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猪合建筑结构不合理,环境通风不良、降温设施安置不科学,猪舍夏天热、冬季猪合湿度大等,给养猪生产造成损失。下面,就“自然养猪法”猪场的生产环境控制做一些探讨,给当前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春季天气寒冷,湿度较高,生猪的饲养管理重点应做好疾病的预防,确保生猪健康快速生长,以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防寒保暖猪喜欢干燥、温暖的环境,尤其是小猪,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体表沉积脂肪少,抗寒能力差,而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所以采取堵塞漏洞、圈合扣棚、挂好门帘等措施保持猪合温暖,同时保证合内环境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创造一个有利于小猪生长发育的环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强化猪舍通风 打开所有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可安装通风机、换气扇,增加猪舍的通风量,加快猪合的空气流通速度,防止猪合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实践中,新购进的猪与原存栏猪合栏,或猪进行调整合并时,须经较长时间的咬斗,才能逐渐适应新环境,这期间猪的生长速度大为降低,饲养实践中,猪合栏的方法不少,但效果好的不多,为了使猪安静地合栏。不发生咬斗现象,快速的生长发育,这里介绍一种生猪合栏的有效方法,供养猪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然养猪法”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养殖技术,其核心是发酵床技术。发酵床结合特殊猪合,改善了猪的生长环境,使猪合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具有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养殖等生产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优质肉猪配套组合性能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烟猪”、“杜莱烟猪”和“烟合猪”3个配套组合的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和产肉量指标组合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含地方猪血统的比重大小呈负相关,即“杜烟猪”最高,“烟合猪”次之,“杜莱烟猪”较低。肉品质量与生长性能呈反比,肉色、大理石纹、pH值、肌内脂肪、肌纤维粗细与肌肉嫩度均以“杜莱烟猪”最佳。  相似文献   

7.
生猪巧合栏     
林明 《农家科技》2007,(6):27-27
<正>养猪实践证明,新进猪与存栏猪合栏或栏舍之间的猪进行调整合并时,彼此不熟悉的猪需经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逐渐适应新环境,这期间,猪的生长速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猪中暑病多发于高温、高湿、闷热时节,轻者生长发育受阻、养殖成本增加;重者病猪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中暑病例,病情多急而危重,养殖场(户)一定要引起充分重视,千万别轻视防控。1.发病原因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1~24℃。当外界温度超过35℃,持续高温、高湿和闷热环境,即可引起中暑。中暑病为热射病和日射病的合称。在高温、高湿和闷热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新 《油气储运》2010,(7):13-13
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1)猪场规模虽小,但应注意猪场的内外环境,猪合要求通风、向阳、干燥。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猪种引进有便捷、准确的检测手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了120头大约克种猪的纯合度。结果表明:受检母猪FSHβ基因的BB纯合基因型频率为82.5%,AB杂合基因型频率为17.5%,未检测到AA纯合基因型,经计算B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表明,该批次大约克猪存在一定比例的内二元或内三元杂交猪,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再引种的纯度。该检测方法适用于区分国内地方猪品种和欧洲猪品种的纯合度,为引种种猪的纯合度检测提供准确的鉴定手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猪合建筑 良好的发酵床猪合;可促进猪的生长,减少猪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发酵床养殖区域不同,猪合建筑也不同。目前,国内育肥猪发酵床猪舍主要有顶棚卷帘式、双面坡开关窗式和塑料大棚式三种。顶棚卷帘式猪合四面通风,较适合南方地区。双面坡开关窗式在我国应用最多,适合于北方地区。塑料大棚式发酵床猪合在东北地区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2.
周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发病率的高低。创造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和舍内环境对猪的生长效益意义重大。也是我们养殖场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我们就此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猪的生长环境分外环境和内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周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发病率的高低.创造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和舍内环境对猪的生长效益意义重大,也是我们养殖场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我们就此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猪的生长环境分外环境和内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猪的生长. 一、外环境是指猪舍以外的外部环境 (一)村庄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相同品种和体重的4头育成猪,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周后,将其中2头猪置于湿热环境中,应用DSI动物生理参数无线遥测系统研究了猪的体温节律性.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下猪的体温和心率昼夜节律发生了明显变化,猪的体温最高并非出现在16:00~17:00,而是出现在22:00~23:00,且24 h内体温差达1.17 ℃;而猪的心率在24 h内无昼夜差异,呈现出持续性的高心率.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相同品种和体重的4头育成猪,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周后,将其中2头猪置于湿热环境中,应用DSI动物生理参数无线遥测系统研究了猪的体温节律性.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下猪的体温和心率昼夜节律发生了明显变化,猪的体温最高并非出现在16:00~17:00,而是出现在22:00~23:00,且24 h内体温差达1.17 ℃;而猪的心率在24 h内无昼夜差异,呈现出持续性的高心率.  相似文献   

16.
藏猪及不同杂交组合肥育与胴体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藏猪(Z)、成华猪(C)、杜洛克猪(D)、皮特兰猪(P)为杂交亲本,设置纯种ZZ及ZC、CZ、DZ、DCZ、DZC、PZC、PCZ等8个杂交组合,每组合选择8头,共测定64头试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结果表明:PCZ、PZC组合的日增重高、耗料指数低、达90 kg日龄短、瘦肉率高,而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较差;DZC、DCZ组合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略低于PCZ、PZC组合,而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肉质较好,是本次测定中较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技》1989,(6):20-20
<正> 四、饲养环境要合适育肥猪最好是按原窝群饲,每群最多也不要超过20—30头,群间体重差不超过5公斤。群太大时不易建立固定的位次关系,影响正常采食和增重。不伺窝的猪合联时,最好从断奶后就合群。群养初期要加强管理,可在猪身上涂擦异味物质,这样可以减少咬斗。圈养时每圈饲养头数要适当,每头猪应占有足够的面积,一般封闭式饲养每头猪占地面积木低于1.2m。影响生长肥育的环境,除饲养密度外,还有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微生物、尘埃,以及猪群环境等,其中温度是个重要因素,温度过高、过低对猪的生长肥育都不利。使猪保持最好的增重速度和生产成绩的温度范围叫“等热区”,在“等热区”的温度范围内,猪感觉舒适、生命力强,生产力高。猪的等热区因品种、年龄和体型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8.
环境、营养、防疫及品种是养猪的四大影响因素,据报导20~30%取决于环境工程。高温、高湿季节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有不良影响.热环境不仅包括空气温度.还包括太阳辐射,猪同伴间散发的热。过去在北方农村酷热季节6、7、8月份.对生长育肥猪的增重效果、房脊敞开式半封闭的育肥猪舍的小气候环境以及在这样猪舍内饲养育肥猪的增重效果如何未见报道。为此开展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9.
了解猪的消化生理特征,掌握其規律性,对探求猪的合理飼养很重要。 飼料在猪胃內的消化,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胃内消化,为分泌、运动及排空等相互联系的綜合过程,情况复杂。由于胃腺分泌胃液,使飼料的性质起了初步变化;胃的运动促使飼料与胃液混和,  相似文献   

20.
猪舍环境参数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适宜的畜舍环境是保障畜禽健康养殖的重要条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在2017年我国猪肉产量5 340万t,增长0.8%,生猪存栏量68 861万头,增长0.5%,我国是传统的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福利化的发展,在当前已经拥有了高产品种猪和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之后,猪舍内小气候环境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学者就开始建立家畜人工气候室,通过在畜舍中模拟自然环境的气候变化,研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家畜的生理变化规律,制定猪适宜环境参数并应用于生产管理,以较好的环境换取更高的生产效益。近年来,欧美国家更加关注饲养环境对畜禽精准饲养和动物福利与健康的影响。美国NRC(2012)提出了以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为变量的代谢能摄入量动态模型,实现营养供给的动态预测。我国生态气候复杂,生产要素的集成缺乏统一的环境基础,当猪舍环境较差时,会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并制约猪生长性能的发挥。文章以我国现有的猪舍内环境参数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环境参数标准与试验研究,比较并分析了国内外猪舍内环境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和饲养密度等适宜参数的异同;畜舍中温度主要影响猪的采食量进而对其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在高温环境中生长猪采食量降低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低温环境条件下生长猪增加的采食量,更多的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能量利用率因而较低;畜舍中的湿度往往是伴随着舍内温度产生的协同效应;猪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氮,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诱发疾病以及降低饲料转化效率。猪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在规模化猪场发展的前提下,群居会给猪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因饲养密度增加导致的应激,会破坏猪的生理机能、行为习惯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制约猪生长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