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0,(4):29-29
覆土是双孢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8,30(5):30-30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蘑菇生产乃需采用覆土出菇技术。不同的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目前,国外多数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覆土材料,成本较高,但双孢蘑菇产量高。国内的双孢蘑菇栽培由于栽培条件、栽培区域及运输成本因素的制约,一般都就地采用混合土或河泥砻糠土作为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有许多不足,如混合土(将表土15cm以下的细土与粗土混合)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其机理还不清楚。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ACC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与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简便快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ACC含量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可能具有乙烯合成的ACC途径。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利用ACC,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夏邑县采用立体床架式生产双孢蘑菇成为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结合多年在夏邑县的蹲点服务,总结了发菌期覆土调水的关键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根强 《食用菌》2004,26(3):25-26
双孢蘑菇生产是嘉善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2003年全县双孢蘑菇采收面积为3,200,000m^2,是浙江双孢蘑菇的重点产区之一,2001年受浙江省农业厅的委托,起草浙江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标准,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并将发布,现将无公害蘑菇生产操作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泥炭、棕壤土、泥浆不同配比覆土材料配方对双孢蘑菇出菇时间、双孢蘑菇产量、子实体大小以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泥炭+50%棕壤土覆土双孢蘑菇的综合指标较好,优于其它处理,故将泥炭与棕壤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再选用适当的覆土方式,可使双孢蘑菇人工栽培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泥炭覆土厚度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泥炭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覆土厚度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覆土厚度为5 cm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泥炭覆土厚度为4 cm时,双孢蘑菇子实体较大,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草炭+河泥覆土材料(A组)和纯草炭覆土材料(B组)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缓释剂对双孢蘑菇(As2796)进行覆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生物缓释剂对双孢蘑菇(As2796)的菌丝爬土和出菇快慢影响不显著,但是纯草炭覆土材料(B组)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生物缓释剂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及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覆土中硒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实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采用在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的方法,进行双孢蘑菇的栽培试验,测定了不同硒浓度处理下双孢蘑菇产量、子实体外观性状、主要营养成分和硒含量。结果表明,覆土中添加0.15 mg·kg-1~0.60 mg·kg-1浓度的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覆土中有效态硒与总硒含量,同时可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有机硒与蛋白质含量及子实体紧实度,而对子实体的粗脂肪、粗纤维、粗多糖、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为富硒双孢蘑菇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培养料和覆土的关键理化参数进行定期检测,采收保藏时需要对蘑菇子实体的品质进行检测评价。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过程耗时长,耗费人力、财力大。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具有检测分析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速度快、在线测定等特点。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双孢蘑菇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的基本检测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建模,近年来在双孢蘑菇栽培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双孢蘑菇生产中的指导意义和未来发展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现将覆土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覆土材料的准备①覆土材料的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一般用中壤土,也可用人工合成的营养土,但同样要疏松,有持水能力。目前,最好的覆土材料是泥炭土(也称草炭土)。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一种食用菌,子实体外形圆润、颜色洁白,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作为双孢蘑菇之乡,栽培双孢蘑菇已有十多年。在双孢蘑菇的生产中,通常使用塘泥黄土作为覆土材料,导致蘑菇沾上黄土而影响商品菇外观质量,使得不少商贩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漂白。同时,黄土持水率低,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4,(6)
对草炭土、发酵土和河泥砻糠土三种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覆土试验表明:在草炭土中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最快,菌丝长势浓密,且覆土至出菇时间最短;在发酵土中双孢蘑菇生长最慢,菌丝较密,覆土至出菇时间较长。双孢蘑菇单产最高的为草炭土,其次为河泥砻糠土,再次为发酵土,且各处理间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河泥砻糠土中双孢蘑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菌盖直径大、菇厚,单菇重。经济效益最高的覆土为草炭土,达到了69.435元/m2。  相似文献   

15.
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 ~ -17.28 kPa水柱牵力下的水份释放量,都随着覆土中泥炭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结果表明,100%、50%和30%泥炭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砻糠田泥覆土(P<0.05),并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而增高;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于第2潮菇原基形成期达最大值。覆土中的细菌数量随着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而增多,不同覆土的细菌数量与其中的蘑菇菌丝生物量正相关,覆土中的细菌与蘑菇菌丝存在营养共生关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蘑菇子实体形成量与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密切正相关,与覆土持水率(含水量)正相关;覆土层蘑菇菌丝生物量和持水率,是蘑菇覆土基质优化的重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草炭土对双孢蘑菇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草炭土和壤土为覆土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覆土处理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草炭土作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应与壤土配合使用.在覆土厚度3.3 cm(厘米)时,从不同处理的最大持水力,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产量和效益方面综合考虑,草炭土与壤土体积比以75:2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翟尚功  房丽婷  王敏杰 《食用菌》2023,(4):54-56+59
绿色无公害食品日益深入人心,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双孢蘑菇绿色生产凸显重要。探索总结一套高温消毒、菇床后发酵降低杂菌感染,减少用药,规范用药的双孢蘑菇绿色栽培技术,为常规双孢蘑菇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草炭和沙壤土为覆土材料,‘As2796’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双孢蘑菇沙壤土覆土中添加不同比例草炭对双孢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壤土中添加25%和50%的草炭作为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覆土的持水率达到34.6%以上,理化性状得到改善,覆土层菌丝生长健壮,商品性好,产量高,效益好;4潮菇产量达到12.38 kg/m2以上,纯收入达到86.42元/m2.  相似文献   

19.
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菇房中11种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特克多45%悬浮剂500倍液无论是覆土处理或转潮时喷雾覆土处理,均对疣孢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率分别达93.7%和89.1%,且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其它杀菌剂综合表现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欧美等国家消费者喜爱的食用菌品种,结合灌南县生产现状,我们从菌种选择、厂房建设、培养料隧道发酵、无菌播种、菌丝培养、覆土、育菇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