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章 《河北农业》2006,(11):25-25
一、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1、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水量过多,已变质、产生了大量杂苗,抑制了平菇菌丝的生长;菌种已老化,生活力差;菌种用量过少;培养料PH值不适宜。2、防治对策:选用新鲜未霉变的棉子壳,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一65%;选择健壮、种性纯、菌龄适宜的菌种;适当加大播种量,以12%~15%为宜;在配制培养料时,  相似文献   

2.
1栽培季节在6月份雨水较多时,选择地势平坦、不积水、干旱能浇水的砂性土壤玉米地进行播种. 2选择菌种要选用菌丝生长浓白、旺盛、整齐、生命力强、无杂菌感染、菌龄不超过40天的菌种. 3栽培料及配方①玉米芯(粉碎成颗粒)82%,木屑15%,磷肥2%,新鲜石灰粉1%;②大豆草(切成3~6厘米长)90%,木屑或米糠8%,石膏粉2%.  相似文献   

3.
银耳菌种是由银耳纯菌丝和耳友菌丝两种混合构成.用于生产的栽培种,其菌龄只有10~12天,比其他菇类菌种的菌龄短2/3.因此,银耳制种和育种技术性较强,稍有一个环节疏忽和失控就会出现弊病.这里介绍银耳制种与育种过程因失控而引起银耳生产出现的病态病理的表现,以及避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一、制备小菌袋按照主料棉籽壳90%,麸皮10%;辅料红糖占总原料的1%,石灰1%,石膏1%,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3%的比例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初期可以适当升温,保证菌种尽快萌发吃料。菌丝生长期间定期检查,及时拣出杂菌感染的菌袋。二、组合大袋1.大袋规格当菌丝长满菌袋7天后,整袋菌丝洁白均匀时开始合袋。大袋规格有扁径60厘米、70厘  相似文献   

5.
<正> 细质黑木耳商品性好,售价高,但抗杂能力差,栽培者多,成功者少。如何以棉籽壳代料立体规模栽培细质黑木耳,我们根据三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关键栽培技术,现简述如下。 (一)菌种要求和配方 选择菌种的标准是,菌丝旺盛,菌龄35~45天,发菌期间无污染,满瓶(袋)后有原基显现,出耳实验生物转化率120%  相似文献   

6.
正湘北虫草1号(审定编号:XPD009-2013)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长沙九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菌丝粗壮,洁白色,菌丝分枝能力强,转色快。在栽培过程中,在适宜的碳源、氮源、酸碱度(pH6~7)、含水量(60%~65%)、温度(18~23℃)条件下生长健壮,菌丝浓密,吃料快,10天左右能长满菌丝。现蕾早,且现菌蕾均匀。经40天左右长大后,呈金黄色或橘黄色,子实体长且粗壮,生物转化率40%左右。  相似文献   

7.
1 调节好栽培料的含水量 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5%,高于65%,菌丝内氧气疏通受阻,抑制菌丝的生长速度,装袋时,培养料装紧且压实均匀,以能通气为好,若松紧不一,则发菌不匀,出菇不齐.以手指压袋中间时,袋与料下陷后能立即复原为宜.  相似文献   

8.
以Au.793菌株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深层培养黑木耳菌丝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葡萄糖0.5%,麸皮4%,黄豆粉0.2%。同时确定了深层培养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工艺条件:温度28℃,培养基pH值6~6.5,罐压0.6kg/cm~2,通气量0.25~0.5v/v/m,搅拌速度500rpm,接种量10~15%,种龄48小时。用液体菌种进行代料栽培,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比传统的固体菌种迟缓期短,污染率低,生长快,可提前10~12天出耳。  相似文献   

9.
1.菌糠.栽培食用菌时,每100千克培养料可剩余60千克菌糠,菌糠是猪的好饲料.制法:将菌糠中的霉变料清除,选用菌丝多而粗白、菇味浓的糠块,晒干后粉碎.喂前每100千克菌糠加40千克米糠,加适量水拌匀,放入缸内发酵1~2天,待有香味时即可饲喂.  相似文献   

10.
1、菌糠饲料人工栽培食用菌时,每100kg培养料可剩余60kg菌糠,菌糠是猪的好饲料.其制法是:先将菌糠中的霉变料清除,选用菌丝多而粗白、菇味浓的糠块,晒干后粉碎.喂前每100kg菌糠加40kg米糠,用适量水搅拌均匀,放入缸内发酵1~2天,待有香味时即可饲喂.  相似文献   

11.
在杨树林下进行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结果表明:杨树林下培养料(60 %玉米秸秆+40 %稻壳)栽培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为34.7天d,发菌后现蕾时间最早为7.1d,现蕾后子实体个数多,子实体形态、整齐度较好,产量最高,折合每666.7m2产量2561.79 kg,可以作为在杨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栽培料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菌糠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利用食用菌菌糠,以杏鲍菇菌糠为试验材料,研究菌糠及其提取液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板培养基上,用60%、80%菌糠提取液代替P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汁,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PDA培养基)提高22.0%、25.2%(P<0.05),并可增强菌丝长势。用20%、40%、60%、80%菌糠代替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菌丝满袋时间和第1茬菇采收时间分别比对照(80%玉米芯)提前0、2、4、6d和2、4、5、7d。配方③(40%菌糠+40%玉米芯)前3茬产量最高,为233.4kg(培养料干质量200kg),比对照(80%玉米芯)提高10.5%(P<0.05),配方②(60%菌糠+20%玉米芯)、配方①(80%菌糠)前3茬产量分别比对照(80%玉米芯)降低4.2%、13.6%(P<0.01)。在发酵料栽培鸡腿菇时可以用杏鲍菇菌糠代替部分玉米芯,其最佳配方为40%菌糠+40%玉米芯。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球数量、菌丝球大小、菌丝球干重为指标,试验羊肚菌仿野生栽培中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菌种时,在15℃~25℃下,采用适宜的培养基为玉米粉4.0%、葡萄糖1.0%、黄豆粉2.0%、酵母粉0.3%,KH2PO4 0.2%,MgSO4 0.1%,CaSO4 0.1%。生产液体羊肚菌菌种具有发菌快,菌龄一致,能够快速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1.瓶装发酵料1厘米高。在培养基的上方离瓶口4厘米左右,装入1~2厘米的发酵料,再灭菌。因为发酵料本身是无菌的,接入菌种后,菌丝很快布满整个瓶的上部,菌丝同时吃料。这种方法优点是杂菌不易浸染培养基,并且菌种的菌龄一致。污染率可降至3%以下。2.麦粒发芽法。让麦粒发芽后再装瓶灭菌。麦粒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脂肪与蛋白质,当种子吸胀和细胞生理活性重新活化时,各种酶的活性增强,这些物质在萌发时被分解为简单结构的麦芽糖、蔗糖、氨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60-63
本试验在秀珍菇栽培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柴屑替代部分棉籽壳进行栽培,测定不同配方的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产量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漆酶活性。结果表明:配方4(棉柴屑40%、棉籽壳40%、麦麸18%、石膏1%、糖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原基形成天数最短,产量最高。不同栽培料配方的漆酶活性差异较大,但均表现为营养生长阶段较高,随菌龄的增长至子实体成熟,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得出,配方4是棉柴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的最佳配方,漆酶活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秀珍菇菌丝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一、配料及装袋1.菌种制备。生料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低温品种,所使用的菌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强,所制备的菌种栽培量要高于熟料和发酵料,播种量一般为生料的10%~25%。  相似文献   

17.
用稻草栽培巴氏菇(Agaricusblazei Murrill)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稻草栽培巴氏菇的技术。通过组织分离法培养种菌 ;用大麦粒制作栽培菌种 ;用稻草、米糠、鸡粪和其它配料做栽培料 ,堆积发酵。堆高 1.50 m,宽 2 m,长度不限 ,每 2 d翻堆 1次 ,共翻 4~ 5次 ;栽培料装入栽培床的厚度为 2 0 cm,其含水率为 6 0 %~ 6 5% ;料温 2 5℃播种 ,用量 3~ 5瓶 / m2 ;8~ 10 d后覆上消毒的稻田土 3~ 4 cm;4周后出菇 ;栽培料的 p H值 6 .5~7.0 ;出菇相对湿度为 90 %~ 95% ;采菇时洗净菇柄基部的泥土 ,纵切后以 6 0℃烘干 ;产量为 1kg/m2 。栽培料发酵与栽培时保温、保湿与适当通风的条件 ,是栽培巴氏菇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酵料、灭菌料、生料、发酵后熟料4种不同处理方式栽培料对平菇菌丝生长、发菌成功率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发酵料、灭菌料、生料3种处理方式相比,发酵后熟料栽培的平菇菌丝萌发较好、较整齐,发菌时间相对最短,为23 d,发菌成功率相对最高,为100%,生物学效率为50.0%,略低于灭菌料的52.2%;发酵后熟料的最适发酵时间为翻堆2次,此时菌丝长速最快,为0.72 cm/d,长势较强,略低于翻堆3次,生物学效率相对最高,为82.67%。因此,棉籽壳制成最佳的平菇培养料为经2次翻堆的发酵后熟料,此时菌丝生长快、长势旺,子实体产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19.
1.菌糠饲料 人工栽培食用菌时,每100公斤培养料可剩余60公斤菌糠,菌糠是猪的好饲料。其制法是:先将菌糠中的霉变料清除,选用菌丝多而粗白、菇味浓的糠块,晒干后粉碎。喂前每100公斤菌糠加40公斤米糠,用适量水搅拌均匀,放人缸内发酵l~2天,待有香味时即可饲喂。  相似文献   

20.
真姬菇菌糠栽培平菇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菇菌种B_2为试材,以真姬菇菌糠和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寻求真姬菇菌糠的再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配方4(木屑48%、真姬菇菌糠30%、麦麸20%、石膏1%、葡萄糖1%)的菌丝长势强,菌丝洁白、浓密、粗壮,满袋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子实体外观特征与对照接近;虽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在木屑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用一定比例的真姬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