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9,(22):34-40
为进一步提高微胶囊对乳酸菌的保护性能,以海藻酸钠和瓜尔豆胶为复合壁材,利用乳化法对嗜酸乳杆菌进行微胶囊包被,并通过测定微胶囊物理特性(包被率、粒径大小、外观结构)及胃肠道性能(耐酸性、耐胆盐以及肠道释放)等方面,评估微胶囊对目标菌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壁材包被率为(47.49±1.91)%,活菌数(荷载量)为(1.78±0.44)×10~9CFU/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SEM图像展示了复合壁材微胶囊更为有序致密的表面结构;胃肠存活率方面,复合壁材微胶囊显示出更佳的保护效果(P<0.01),胃肠液作用后目标菌活菌数均接近107CFU/g;释放性能方面,复合壁材微胶囊在进入肠液后2 h达到最大释放性能,保证了嗜酸乳杆菌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据此,复合壁材微胶囊对嗜酸乳杆菌有较好的包载效果并对其可以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预防犊牛腹泻复合微生态制剂3株菌种的配比优化。通过研究嗜酸乳杆菌、布氏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浓度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牛胆盐的耐受性及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确定其生物学特性;以大肠杆菌K99为指示菌,研究3种益生菌不同配比对大肠杆菌K99的抑菌效果,以确定其最佳组合。结果表明:(1)3种益生菌在不同pH人工胃培养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其中嗜酸乳杆菌、芽孢杆菌在pH为5时,存活率达到了118.75%、142.24%,布氏酵母菌对不同pH均表现成活率达到了100%以上。(2)3种益生菌在人工胃液中9 h存活率较高,与0 h的OD600相比,布氏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存活率分别为108.7%、129.73%、96.37%。(3)在含有不同浓度的牛胆盐培养基中,布氏酵母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较对照组的存活率最高为60.49%、85.1%、47.42%。(4)3株益生菌按照不同配比在培养12 h后,试验组第2、4、8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24 h后,试验组第3、4、5、6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8个处理组在培养12 h后对大肠杆菌K99的抑菌效果较好。综合分析,3株益生菌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牛胆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具对大肠杆菌K99、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特性。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布氏酵母菌最佳的优化配比为3:3:1。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豆皮果胶凝胶包埋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大豆皮低酯果胶的凝胶性,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包埋,考察不同凝胶组成对菌株的包埋率及其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情况以及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果胶凝胶包埋保加利亚乳杆菌,可以有效保护益生菌,并在人工肠液中将其释放,果胶质量分数及氯化钙浓度对包埋效果有影响,体现在二者交联形成网络结构的差异,网络结构越致密,包埋率及益生菌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越高,而释放率则越低。  相似文献   

4.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包埋剂,在其中加入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进行包埋,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合生元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控制性释放和储藏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g/100mL时,微胶囊的外观、粒径和包埋率均较好;在对得到的双层微胶囊进行人工胃肠道抗逆实验,发现双层包埋的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比较稳定,S.thermophilus 基本不被释放,而当双层微胶囊在人工肠液液中到150min后微胶囊已经完全崩解,乳酸菌释放完毕.通过对游离状态和双层包埋微胶囊菌体存活率进行计算,游离状态的S.thermophilus菌悬液经过冷藏,菌体存活率下降十分明显,未添加GOS的菌悬液在第13天菌体存活率仅有0.32%,而添加GOS的菌悬液活菌存活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14.64%;但双层微胶囊在添加和未添加GOS时,菌体存活率在整个储藏期内下降幅度均较小,在第17天时,菌体存活率依然能够达到93.64%和87.98%.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姬松茸多糖对雏鸡体内抗细菌感染的作用,试验分为7组,即姬松茸多糖低浓度大肠杆菌试验组(1组)、姬松茸多糖高浓度大肠杆菌试验组(2组)、大肠杆菌对照组(3组)、空白对照组(4组)、姬松茸多糖低浓度巴氏杆菌试验组(5组)、姬松茸多糖高浓度巴氏杆菌试验组(6组)、巴氏杆菌对照组(7组)。1,2,5,6组雏鸡分别灌服低剂量或高剂量的姬松茸多糖,3,4,7组雏鸡分别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4 d,之后除4组外,各组雏鸡分别感染大肠杆菌或巴氏杆菌,观察各组雏鸡的临床症状并记录体重变化。第28天后剖检,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进而研究姬松茸多糖对雏鸡抗细菌感染的效果。结果表明:经细菌感染后,口服高剂量姬松茸多糖组与其他各组相比,雏鸡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变化差异明显。说明口服高浓度姬松茸多糖能够促进家禽免疫器官的发育,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抗细菌感染,可应用到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应用中。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嗜热链球菌微胶囊的冻干保护剂进行了筛选,对冻干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冻干嗜热链球菌微胶囊对胃液、肠液和贮存等胁迫作用的抵抗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最优的复合冻干保护剂为甘油2%,脱脂乳6%,抗坏血酸0.6%,海藻糖9%|存活率为80%|(2)添加冻干保护剂的微胶囊经模拟胃液处理150 min后,存活率为61%|未添加保护剂的微胶囊存活率为51%|(3)在模拟肠液中,添加冻干保护剂的微胶囊完全释放仅需60 min,而菌液对照组需要120 min才能释放完全|(4)4 ℃条件下贮存60 d后,嗜热链球菌冻干微胶囊存活率为77%,未冻干微胶囊存活率为62%|(5)冻干微胶囊分别在-20、4、20、37 ℃贮存60 d后,活菌数仍能达到108 cfu/g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的冻干保护剂可以提高嗜热链球菌微胶囊的性能,增强嗜热链球菌对胃液、肠液和贮存等体内外不良环境的抗性。 [关键词]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有益微生物微胶囊的肠溶性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有益微生物包被成微胶囊后分别置于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进行肠溶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胶囊在人工胃液中1h基本不崩解,在人工肠液中15min能释放活菌数超过90%。将该微胶囊、未包被的微生物和土霉素分别添加于饲料中,进行108头35日龄断奶仔猪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包被的微生物组和土霉素组相比,微胶囊组日增质量显著提高,料肉比显著降低,且添加微胶囊组仔猪腹泻率为0。结论为该微胶囊可耐受胃液破坏,肠溶性好并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减少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预测硫酸小檗碱微球的体内释放效应,以及制备更加符合机体生理特点的微球制剂,以硫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以生理盐水、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为释放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了载药微球在1 h~48 h的药物累计释放度。结果表明,在释放试验的1 h~12 h,人工肠液中的药物释放速度较快,在12 h药物累计释放率达到57.18%,而在生理盐水和人工胃液中的药物释放速度较慢,累计释放率分别为23.07%和11.04%,至48 h,在人工胃液、生理盐水和人工肠液中的药物累计释放率分别达到24.99%、51.29%和91.01%。在人工胃液中符合Higuchi方程,在人工肠液和生理盐水中的释放行为符合一级拟合方程,表明硫酸小檗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及其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姬松茸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名贵真菌,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姬松茸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介绍了姬松茸所含的功能性物质及姬松茸多糖的功能,并就姬松茸及其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不但是一种美味的食用真菌,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作用一姬松茸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生长、降血脂、改善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近年来,人们对姬松茸提取物特别是姬松茸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研究表明,姬松茸多糖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增殖,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促进超敏反应的发生.Nakajima等(2002)研究发现姬松茸子实体沸水提取物可以刺激小鼠T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 β (Interleukin-1β,IL-1 β)和IL-6,且能刺激小鼠产生大量的抗体.刘常金等(2002)研究了姬松茸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姬松茸多糖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增殖,延缓其衰退,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发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对体液免疫的作用不明显.张卉等(2007)研究了姬松茸胞外多糖AbEXPI-a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发现此多糖可以全面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具有促进作用.可见,在不同的实验研究中姬松茸多糖的功能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使重组乳酸乳球菌在发酵生产后便于存储、运输,本试验利用可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AMJ399-LFBA/MG1363制备微胶囊,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胶囊化后重组菌的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通过对不同壁材及壁材浓度进行控制单一变量试验,测定其包埋量,以筛选出最佳壁材及浓度。通过模拟胃肠液环境试验,比较微胶囊释放率,并对不同壁材进行保存期试验,比较最低活菌数,利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使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微胶囊后进行验证。优化后的结果为:选取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作为壁材,在海藻酸钠浓度为2.49%,壳聚糖浓度为0.96%,CaCl2浓度为6.67%,凝固时间为57 min的条件下微胶囊效果最佳,预测包埋量为7.85×108 CFU/g。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稳定存在,在模拟肠液中可完全破裂,能释放出微胶囊内95%以上的乳酸乳球菌。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在4 ℃保存3周后,微胶囊中活菌数为1.41×107 CFU/g。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验证结果为微胶囊的包埋量为8.08×108 CFU/g;常温保存2周后,活菌数仍可达到3.89×106 CFU/g;ELISA方法检测微胶囊内重组乳酸乳球菌可见表达的牛乳铁蛋白肽,抑菌试验可见微胶囊内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的牛乳铁蛋白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可制备成为低成本、保存期长、耐胃液的微胶囊,为重组乳酸菌在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小檗碱生物利用度,并改善其对动物的适口性,采用醇提法从黄连中提取出小檗碱成分,以液中干燥法制备小檗碱成分肠溶微囊,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微囊形成的几个关键条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小檗碱成分肠溶微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小檗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1∶7,HPMCP∶丙酮乙醇混合液=1∶20,丙酮乙醇混合液∶液体石蜡=1∶5,司班80∶液体石蜡=6∶100。以此工艺制备3批微囊,其平均包封率为93.32%,微囊外观规整,呈现均匀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粒径大小在5~55μm,平均粒径为30.54μm;微囊在人工胃液中2h内溶出少于2%,而在人工肠液中2h释放达到97.343%,几乎达到完全释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酪酸菌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微胶囊化包埋酪酸菌,提高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选择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明胶、淀粉混合物作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颗粒.研究不同包埋剂颗粒内酪酸菌的生物相容性、容量、稳定性以及增殖效果,在模拟胃肠液的环境中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试验以及耐高温、胆盐试验.[结果]壁材对酪酸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增殖效果好.酪酸菌在包埋剂3内的活菌数由1.3×108CFU/mL增殖至1.3×1010CFU/mL,包埋率为83.4%;包埋剂4内的活菌数由3.3×108CFU/mL增殖至4.9×109CFU/mL,包埋率达99.5%.优选得出包埋剂4,其微胶囊颗粒的稳定性及耐热性好,微胶囊化酪酸菌经人工胃液处理2 h后,透光率仍为99.5%,后经人工肠液处理2 h,透光率降为29.7%,说明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肠溶性.耐酸性及耐胆盐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内酪酸菌的活菌对数值分别降低了1.1%和1.5%,试验前后活菌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耐胃酸性及耐胆盐性较未包埋的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酪酸菌经过包埋后显著提高了菌体的存活率,并具有良好的增殖效果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阳离子醚化淀粉/海藻酸钠/黄原胶/纳米TiO2/壳寡糖为原料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为控制沙门菌感染提供生物制剂。选用沙门菌SP4噬菌体,采用液滴法来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并对其效价、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黄原胶浓度、壳寡糖浓度、pH稳定性、热稳定性、模拟胃液稳定性、模拟肠液释放行为以及保存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为2.4%、海藻酸钠浓度为2%、黄原胶浓度为1%、壳寡糖浓度为0.6%时,微囊化SP4噬菌体微球外形规则,包封率为97.5%,在pH5.0~8.0、温度10~30℃、模拟胃液pH2.0、0~30 min和pH3.0、0~150 min噬菌体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模拟肠液中4 h,噬菌体完全释放,4℃环境下保存6周噬菌体效价无明显降低。综上表明,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显著提高了噬菌体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为进一步采用多因素试验制备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probiotics in the intestine of laying hens. [Method] The intestinal probiotics in laying hens at peak period were isolated using conventional separation method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arget strains and in vitro antibacterial effects were measured. Moreover, the safety test of chicks was conducted. [Result] Four strains of lactobacillu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jejunum of laying hens, including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acillus acidophilus, L. delbrueckii subsp. Delbrueckii and L.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 and their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s were 18.30, 16.07, 11.45, 17.26 mm, respectively. One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L. brevis, was isolated from the cecum, with the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 of 10.26 mm. Three strains of bacillu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ecum, including Bacillus subtilis, B. cereus and B. licheniformis, and their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s were 9.25, 8.46 and 8.37 mm, respectively. Daily drinking 2 billion units of viable bacteria was the safe dosage for chicks. [Conclusion] Eight strains of probiotics had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on Escherichia coli O_2, and had no toxic side effects to chicks. Lactobacillus had strong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E. coli O_2, while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bacillus was relatively weak.  相似文献   

16.
以产酸速度、pH2.5人工胃液耐受性、pH8.0人工肠液耐受性、0.3%胆盐耐受性,对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的298株干酪乳杆菌进行筛选,并对其在褐色活性乳饮料中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有1 1株干酪乳杆菌在脱脂乳中产酸速度显著快于其他菌株(P<0.05),其中IMAU60143、IMAU70020和IMAU10510具有优良的人工胃肠液和胆盐耐受能力(P<0.05),此3株干酪乳杆菌在褐色活性乳饮料中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其中IMAU70020于4℃贮藏28d活菌数仍大于5.0×108CFU/g.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地衣芽孢杆菌的抗逆性与益生性,研究通过5个试验评定地衣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酸性、耐胆盐、抑菌性和黏附性,于85℃水浴分别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5 min、7.5 min模拟制粒条件;利用pH值分别为2,3,4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的胆盐模拟肠液环境;抑菌试验测定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以蛋鸡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85℃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后活菌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25%(P>0.05);用pH值为2,3,4的胃液分别处理,与对照组相比活菌数分别提高0.77%(P>0.05)、1.54%(P>0.05)、1.34%(P>0.05);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和16.16 mm;在黏附性试验中,每100个蛋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平均可以黏附27个地衣芽孢杆菌。说明制粒过程、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影响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地衣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不能在蛋鸡消化道内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