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07-13708
[目的]为中药复方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灌胃给予中药复方多糖,其LD50为40.19g/kg,LT50为145h;微核试验表明,3种剂量组中药复方多糖均表现为阴性,且中药复方多糖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剂量关系。[结论]在动物体内摄入剂量小于30g/kg中药复方多糖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20只健康家兔,在4h内采血8次,每次2mL,总采血量为16mL,测定血液成分,结果表明,采血10mL,以后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容量显著降低(P<0.01),采血12mL后白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浆尿素降低不明显(P>0.05),随着采血次数的增加,血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逐渐减少,嗜中性白细胞中分叶核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幼稚型细胞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经口进入机体的亚硫酸盐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效应。[方法]以92只7~12周龄的健康昆明种小鼠为试材, 采用灌胃染毒法进行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的微核试验。[结果] Na2SO3能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且随剂量增高微核率明显增加(P<0.01)。时间效应关系的微核试验表明,Na2SO3染毒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制片,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不同,染毒后12 h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随染毒后时间的延长,细胞微核率增加,24 h达到高峰,与相邻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之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表明Na2SO3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有一定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亚硫酸盐是哺乳动物染色体断裂剂和基因毒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芜菁叶汁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KM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研究芜菁叶汁对60Co-γ射线照射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测定了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结果辐照前给叶汁组、辐照后给叶汁组和连续给叶汁组分别使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象、PCE微核率等明显高于s0Co-γ辐照组,其中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CE微核率等数据与60C0-γ辐照组的差异极为显著(P<0.001).表明芜菁叶汁对小鼠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森锰原药的致突变性。[方法]用KM小鼠进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结果]在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P〈0.01)。在Ames试验中,4株试验菌在0.1~1.0mg/皿的试验剂量下(活化或非活化)均没有引起自发回变数2倍增加。[结论]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评定标准,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结果均为阴性,代森锰原药未呈现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苜蓿皂苷(Alfalfa saponin)对X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选取雄性SPF级昆明系小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研究25、50和100mg/ml的苜蓿皂苷对X射线照射强度为4.0Gy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和不同剂量X射线对添加25mg/ml的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防性给予25mg/mL苜蓿皂苷,可显著减轻4.0Gy的X射线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和血小板(Platelets,PLT)数量的降低程度(P0.05),增加照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Bone marrow nucleated cells,BMC)数(P0.05),显著降低微核率(P0.05)。2)预防性给予25mg/mL的苜蓿皂苷,相同照射剂量的试验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随照射强度增加,25mg/ml的苜蓿皂苷保护小鼠受辐射损伤的能力下降。综上,苜蓿皂苷可缓解X射线对小鼠造血系统和染色体的损伤,苜蓿皂苷浓度与射线强度存在量效关系,需要根据不同的照射强度添加不同浓度的苜蓿皂苷。  相似文献   

7.
喹乙醇对小鼠血细胞及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小鼠灌喂不同剂量喹乙醇,按毒理学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并在饲养30d后测定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数.结果表明,当剂量超过120 mg·kg-1·d-1时,骨髓微核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网织红细胞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剂量为1 200 mg·kg-1·d-1时,红细胞数较阴性组和正常组显著降低;各试验组白细胞数虽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大剂量喹乙醇不但具有遗传毒性,而且可能会抑制小鼠骨髓的造血机能,导致其贫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猪苓多糖对环磷酰胺的抗突变作用,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以环磷酰胺(40mg/kg)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不同质量分数的猪苓多糖(400mg/kg、200mg/kg和100mg/kg)为试验组,经腹腔注射,连续给药5d,第6天再给阳性药物,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各剂量组均能降低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低剂量组猪苓多糖对微核的抑制率最大,为84.28%;高剂量组猪苓多糖对小鼠精子畸形抑制最强,为60.40%,并且能使小鼠产生多种类型的精子畸形。说明,猪苓多糖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所诱发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连翘苷对小鼠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为揭示连翘苷对动物细胞影响的机理及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1 500,1 250,1 000,750,500和250mg/kg的连翘苷1次,连续观察10d,记录小鼠死亡数,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连翘苷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然后给小鼠腹腔注射250,500,750和1 000mg/kg的连翘苷连续5d,取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组织和小鼠精子样品,检测连翘苷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肝细胞彗星试验细胞拖尾率和小鼠精子畸变率的影响。以腹腔注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和环磷酰胺的小鼠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连翘苷对小鼠的LD50为1 086mg/kg。连翘苷剂量≥500mg/kg时,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极显著提高(P0.01),1 000mg/kg时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分别达到最高值2.28%和18.94%;在受试剂量下,彗星电泳肝细胞DNA拖尾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连翘苷剂量≥500mg/kg时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结论】高剂量(≥500mg/kg)连翘苷能使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上升,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连翘苷对小鼠肝细胞DNA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周林频谱仪(WS-302)照射玻璃化冷冻前后小鼠桑椹胚,研究对其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在10%EG溶液中处理5min后移入EFS30中处理1min的二步法冷冻组,解冻后经照射5~20min后的胚胎发育率(95%~100%)与对照组(9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在EFS40中处理1min的一步法冷冻组的胚胎,照射后发育率由对照组的54%提高到97%差异极显著(P<0.01)。改用GFS40一步法冷冻的胚胎照射后的发育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冷冻前胚胎进行照射,其解冻后发育率(87%)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1.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辐射平衡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和分析了2005年8-10月份、2006年4-7月份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太阳辐射的变化,并通过归类对晴天、阴天辐射平衡分量以及反射率、净辐射率、有效辐射率的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日平均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分别为14.83、9.13、1.29、5.83M J.m-2;晴天,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阴天呈多峰曲线;油松林林冠有效辐射始终为正值;不同天气条件下反射率、有效辐射率呈“U”形变化;净辐射率变化趋势为白天高,早晨、傍晚低,晴天净辐射率为63.58%~65.08%,阴天净辐射率为56.36%~71.60%。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油松冠层的辐射平衡特征,采用辐射表定点观测方法,对油松冠层太阳辐射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系统性测定。结果表明:①晴朗天气、多云条件下的油松冠层太阳总辐射和试验区晴天太阳总辐射等3种不同测量环境条件下总辐射的差值较大,最大值分别为799 W/m2,499 W/m2和861 W/m2。②油松冠层的净辐射具有与总辐射相似的日变化规律,且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净辐射率的日变化趋势为中午高,早、晚低;晴天日间净辐射率较稳定,多云天气起伏较大。③太阳在油松冠层的不同位置辐射会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趋势,随着高度的下降,太阳总辐射、净辐射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太阳辐射是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区域气候与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探讨森林辐射长期变化特征,以期为气候变化、热带地区森林生产力、辐射能量平衡的研究以及辐射模型的建立和验证等建立研究基础。  方法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14年(2003—2016)辐射实测数据,对不同时间尺度的辐射各分量变化特征及其占总辐射的比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和林冠向上长波辐射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 268.8、3 151.5、513.8、12 468.6、13 299.3 MJ/m2。总辐射的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反,净辐射的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受大气状况的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年际变率较大,导致有效辐射的年际变率较大,而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年际变率较小;受研究区域特殊天气、季节性雾的影响,大气逆辐射日变化曲线在干季呈双峰型,雨季呈单峰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高于大气逆辐射,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林冠是大气的一个热源。净辐射占年总辐射的比率在60%左右,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占年总辐射的比率变化不大;净辐射占总辐射比率在昼间高,清晨和傍晚低,日变化曲线呈倒U型,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比率在昼间低,清晨和傍晚高,日变化曲线呈U型。  结论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辐射除受到太阳活动、云量和水汽等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区域小气候的影响,如季节性落叶和季节性雾。研究森林辐射特征的长期变化,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模型验证和森林生产力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用1984年4月—1985年3月分别在温室内外测定的太阳辐射资料,考虑了太阳高度、云量、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按季节建立了三个模式,可用来估算温室内的总辐射和漫射辐射的日总量。经检验,模式误差大约在5—8%之间。  相似文献   

15.
研究和讨论了沙区太阳辐射能,地表反馈,生理辐射等辐射能环 境的规律,勾画出了整个能流图谱,为发展沙产业和有效提高光合利用率提出了更大的能量空间。  相似文献   

16.
17.
短期UV-C间断和连续照射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利用紫外线C(UV-C)抑制幼苗生长的特性来培育壮苗,以普通日光灯照射作为对照,在UV-C总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设间断照射(8 min×2)和连续照射(16 min×1)2个处理,研究了短期UV-C间断照射和连续照射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C间断照射处理辣椒幼苗的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比连续照射处理和对照高,株高、全株鲜重及根系活力比连续照射处理和对照低;间断照射和连续照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在2~22 d比对照高,22~42 d比对照低。UV-C照射对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辣椒在UV-C辐射反应中的保护作用也不大。说明UV-C间断照射对辣椒幼苗的影响大于连续照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散射辐射地面测量中难以摆脱遮光装置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整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拟建立晴空条件下的散射辐射估算模型。具体方法是,选择晴朗无云的天气条件,在美国华盛顿州普罗瑟市郊无绿色植物覆盖的空旷场地上测试07:30—19:30(间隔15 min)的北向局部散射辐射数据(PARf-N)和总体散射辐射数据(PARf)。测试同时拍摄天空图像,并计算其灰度特征值(H)和颜色特征值(B)。结果分析表明:1)PARf-N与PARf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为0.768;2)天空图像的H值与PARf之间呈三次函数关系,r2为0.688;3)结合PARf-NHB值,及常见气象因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优模型引入了7个变量,其校正和预测相关系数及校正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51、0.958和27.897、25.526。研究表明该估算模型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预测性能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气象条件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对目前普遍用于黄瓜等蔬菜冬季栽培的日光温室内、外的辐射、湿度、CO2浓度等气候要素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在寒冷季节(1-2月)室内旬平均气温15℃左右,昼夜温度变化在10-30℃之间,不能完全满足黄瓜等蔬菜作物的需要;(2)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室内外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室内高湿、寡照及CO2的匮乏是制约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提高的重要因子;(4)在阴天(特别是连阴天)条件下,设法改善室内的光温条件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5)室内黄瓜上部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晴天呈双峰型,阴天则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20.
水稻辐射处理与外源DNA转导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水稻为受体进行的辐射处理与外源DNA转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探讨进一步提高外源DNA转导频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