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树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不易感染病虫害、易于养护管理、能自然繁衍成林。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调查,统计分析了新乡市的乡土树种,新乡乡土树种共47科109属148种(含变种),可以分为常绿乔木、常绿灌木、常绿藤本、落叶乔木、落叶灌木、落叶藤本6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生长型树种在新乡绿化中的应用范围,总结了新乡市乡土树种应用的特点,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调查了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化的19个样地,结果显示,园林植物共计56科106属148种,其中,乡土树种共计26种;乔木、灌木、草本之比为2.96:2.48:1;常绿与落叶植物比例,乔木层为2.23:1,灌木层为6:1;观花、观果、彩叶植物分别占42.6%、6.1%、18.9%;植物种植形式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垂直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道路绿化优化的策略,建议加强绿地规划布局的科学性,构建多种景观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确定园区27条主要道路的主调树种,做到“一路一树一景”,为该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校园内的绿化树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共鉴定树种52种,隶属于32科43属。其中乔木32种,灌木20种,乔灌木比例为8∶5。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分区域对校内的树种进行了统计,核对之后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在校园内的分布相对广泛,属于校园绿化树种优势类群。针对树木的生长情况,并从绿化树种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对校园绿化提出了相应规划建议:绿化树种应品种多样,选择易成活适应本地的树种;定期对树木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相应地做出有益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明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明城市绿道的植物多样性,于2016年4—8月采用生物群落典型取样法对三明城市绿道进行样方调查,统计分析绿道植物种类、生活型、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三明城市绿道共种植约338种植物,隶属85科213属;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种类比约为2.5∶1,其中乔木层的常绿与落叶的种类比为4∶3,季相景观较为明显;城市绿道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值分别是乔木层地被层灌木层,应用的乔木树种最为丰富,呈现出自然森林风貌。建议在现有植被基础上,增加灌木层、地被层的植物种类,以丰富三明城市绿道的中层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石家庄市的道路、公园、学校中的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石家庄市主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单株树木滞尘量都存有较大差异,乔木中,以侧柏、榆树的滞尘能力最强;灌木中,以大叶黄杨的滞尘能力最强;地被植物中白三叶的滞尘能力比早熟禾强。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点的滞尘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不仅与树种自身有关,还与其周围环境质量有关,如公路旁的榆树的滞尘能力比植物园里的同年龄的榆树的滞尘能力要强。同一树种不同径阶树木的滞尘能力也有一定差异。得出结论:不同类型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赣州市红旗大道绿化树种群落结构的研究分析,认为其绿化效果好,绿化树种群落结构有鲜明的特点。主要绿化建群种乔木及大灌木树种有4种,骨干树种突出、简洁明了而大气,其中3种(樟树、女贞、夹竹桃)是乡土树种,1种(银桦)是引种比较成功的树种;树种结构搭配科学合理,利于形成丰满的林冠层,形成了有效的防护噪音、粉尘的立体防护林冠;建群种的选择符合城市街道绿化抗汽车尾气污染、粉尘污染等抗污染的要求;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较合理,恰好能营造良好的春冬和夏秋道路绿化景观;开始绿化种植树木时,采用小规格(直径2~3 cm)、全冠树苗种植,树木生命力强,长时间生长旺盛;在节点上种植了具有赣南特色的乡土树种赣南种源的榕树(赣南榕树),也不失为赣州市红旗大道绿化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武威市绿化树种现状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武威市城区典型绿化区域对绿化树种构成、应用频度、生活型、开花特性、观赏特性、生态适应性及应用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威市建成区共有城市绿化树种113种(含变种、变型、品种),其中常绿树种18种,落叶树种95种;乔木48种,小乔木25种,灌木42种,藤本3种;观花树种50种,观叶类树种28种,观果类树种15种,观枝类树种6种;完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树种78种,基本适应25种,适应较差10种;栽植方式有孤植、列植、对植、丛植、丛植、群植等6个,配置模式有乔+灌+草、乔+草、灌+草、乔+灌、乔+乔等5个。根据应用频度、栽植数量、生态适应性、用途分为5类,其中基调树种5种,骨干树种15种,常规树种71种,试用树种10种,特用树种12种。  相似文献   

8.
以长沙市主城区42家单位133块有代表性的绿地及57条主要城市道路为调查对象,调查和记录乡土树种类、所属类型等。结果表明:乡土树种在所调查的城市绿地中共涉及49科168种。随着应用频数的升高,乡土树种的数目呈现下降趋势;绝大多数乡土树种应用的绿地个数在5个以内,而相对普及的乡土树种(出现于20个以上绿地)只占总数的13%左右。乡土树种在所调查的城市道路绿地中共涉及44科93种,应用于5个以内道路绿地的乡土树种有68种,6~10个的有11种,11~20个的有7种,21~30个的有5种,31~40及50以上的各为1种;出现频数在10个以内的乡土树种占总数的85%。城市绿地所应用的乡土树种类结构组成中,乔木种有97种,占总数的(不包括竹类)的58%,其中常绿乔木48种(包括针叶类),落叶乔木49种;灌木66种,其中常绿灌木47种,落叶灌木19种,占总数的39%。乔木树种的比例较灌木比例大19%。城市道路绿地应用的乡土树种数较之城市非道路绿地为少。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地调查和咨询的方法,对河北省承德市5大类(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落叶阔叶小乔木及灌木、竹类植物、藤本植物)76种绿化树种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化树种种类少,景观单调,出现单层次现象。并进一步对现有绿化树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承德市及周边地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徐州、宿迁和连云港3市近年来造林绿化工程中常绿树种应用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常绿树种应用频度在94.1%,其中乔木树种的应用频度达88.5%,一般常绿乔木的应用数量已占全部乔木数量的1/3至2/3。3市造林中使用的常绿树种有35种,其中乔木树种只有14种,灌木21种,乔木树种中女贞应用频度最高(75%),其次为雪松、香樟和广玉兰;灌木树种应用频度最高的为红叶石楠,其次为大叶黄杨和海桐;香樟在苏北地区冻害严重,生长势很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主城区主要绿化植物叶片含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比浊法消解和定容、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重庆市主城区3个污染级区域不同种类植物叶片的含硫量,以计算主要绿化树种叶片的吸硫能力,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树种叶片的含硫量>常绿阔叶树种>针叶树种;乔木叶片的吸硫能力>灌木吸硫能力。在研究的11种绿化植物中,日本珊瑚(Viburnum awabuki)和广玉兰(Mag-nolia grandflora)吸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廊坊市城市绿化树种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廊坊市城市绿化树种的调查分析可知 ,该市的绿化用树种有 35科 ,5 7属 ,共 82种 ,其中乔木 37种 ,灌木 4 0种 ,藤本仅 4种 ;常绿树种 12种 ;观花类 35种 ,花期主要分布在春夏两季。根据该市绿化树种现状特点 ,该文对绿化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云南崇明县城市绿化植物62科106属147种(含变种、变型),主要为蔷薇科、木兰科、柏科、木犀科、桑科和碟形花科等,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方面存在资源利用和分布不均,常绿落叶搭配不当,季相变化不明显,速生与慢生树种的衔接和应用不协调等问题。栽植规划应调整植物种比例,基调树种选择白玉兰、广玉兰、云南樟等基调树种8种,骨干树种选择云南松、华山松、昆明朴等10种,一般树种选择侧柏等针叶树种13种、红花木莲等常绿阔叶树种14种、鹅掌楸等落叶阔叶树种34种、旱冬瓜等沙针防护树种9种和紫玉兰、白兰花等木本花卉树种37种。  相似文献   

14.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树种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古运河城区段大水湾——便益门桥的绿地树种调查表明,共88种,分属43科、67属。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为1.44:1,常绿类树种与落叶类树种比为0.63:1,乔木与灌木比为1.5:1;观花树种42种,花期主要分布在3~7月。论文对绿地模式的功能定位、模式结构、树种配置等作了论述,并对进一步的绿地树种规划和完善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更有利于绿地生态效益、环保功能及保健功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科学配置降噪植物是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符合生长要求的道路两侧纯林带和混交林带的噪音测试,结果表明,常绿大灌木如夹竹桃、珊瑚树等是降噪效果好的树种,常绿乔木必须和常绿灌木组合才能起到更好的降噪效果,而落叶树种在冬季降噪效果明显减弱甚至消失.通过筛选最后优选出降噪效果好的树种10种,降噪效果好的植物群落模式3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浙江省杭州市10种绿化树种的滞尘量和叶片中N、S、Cl等元素的含量,比较了这些树种对大气中粉尘、氯化物、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净化能力。单位面积滞尘量最高的树种是朴树,N、S、Cl吸收最高的树种分别是乌桕、银杏和杜鹃;乔木树种的全氮含量、全硫含量、单位面积滞尘量都比灌木树种的含量高,但是全氯含量比灌木树种的含量低;落叶树种的各净化指标平均值都比常绿树种的高。  相似文献   

17.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群落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生态环境效应测试表明:绿地树木对空气微尘有着显著的阻挡、截留和吸滞作用,复层林分的滞尘效应优于园路近20个百分点、优于草坪10.7个百分点。绿地群落可较硬质园路区降低噪音约7dB,可较草坪区降低噪音约4dB;林带减弱噪音的效应与林分组成结构有关,一般以阔叶林减噪效果最显著,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低分枝、矮树冠乔木的减噪作用要比高分枝、高树冠的乔木明显。落叶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且常绿乔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乔木的71%、常绿灌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灌木的67%;不同类型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总体趋势为:落叶灌木 > 落叶乔木 > 常绿乔木 > 常绿灌木。    相似文献   

18.
对长沙市23条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带的植物组成及其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长沙市行道树绿带常用植物种类约有96种,其中约占总数29%的为高大乔木,且常绿树种的应用比例约为4/5;出现频率超过45%的树种有7种,即香樟、广玉兰、桂花、金叶女贞、红檵木、四季桂等,但香樟、广玉兰、桂花、悬铃木等树种的均匀度相对较低;(2)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应用的灌木有40余种,山茶、栀子、杜鹃、月季、紫薇等观花灌木较多,特别是山茶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所调查全部灌木植物总数的22.5%;(3)长沙市行道树的胸径径级结构分布比较合理,但树高等级上的分布相对不合理,且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的植物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4)在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观花植物种类有20种,观果植物8种,观叶植物11种,观形植物11种,且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色调为绿色,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之比为4∶1。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以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公共建筑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种类及配置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附属绿地共有植物21科27属29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乔木—地被”与“灌木—地被”方式为主,部分绿地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主要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为主,乔灌比为1∶0.3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数量比近2∶1,群落的季相变化不明显;以观叶植物为主(23种),观花植物为辅(6种)。并提出植物种类及配置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建筑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晋城市城区园林绿地树种及配置进行了调查,采取典型取样方法,对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居民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4种绿地类型进行实地调查。晋城市城区园林绿地树种共69种,乔木45种,灌木19种,藤本5种;常绿18种,落叶51种;观花22种,观叶52种,观果14种,观枝8种,观干1种。27种长势强,38种长势中等,4种长势弱。建议后续建设中乔木、灌木、草本、常绿、落叶合理配置,营造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生态景观,并加强后期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