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猪苓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蛋白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了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猪苓营养菌丝中的粗蛋白含量是32.5%,必需氨基酸含量是3.51%,氨基酸总量是10.09%;野生菌核中的粗蛋白含量是6.87%,必需氨基酸含量是1.53%,氨基酸总量是4.53%。营养菌丝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菌核。  相似文献   

2.
绒柄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绒柄肝菌子实体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其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多糖和甘露醇含量分别是31.84%、0.99%、8.56%、1.30%和0.90%。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3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0.68。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黑柄铦囊蘑[Melanoleuca arcunta(Fr)Sing]子实体中氨基酸、矿质元素、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3.01%;每100g子实体中矿质元素K、Na、Ca、Mg、Zn、Mn、V含量分别是2857.095,542.650,118.764,125.427,11.912,5.631,5.274和0.028mg;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多糖含量分别是33.829,3042,15.501,1.092和2.149g。  相似文献   

4.
猪苓发酵菌丝多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苓液体发酵干菌丝体为原料,研究分离提取猪苓多糖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2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30。浸提时间为2.5h,乙醇加量比例为1:3倍.pH值为7.0,多糖提取率可达28.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红汁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测定了红汁乳菇子实体中氨基酸、矿质元素、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3.26%;矿质元素K、Na、Ca、Fe、Mg、Mn、Cu、Zn含量分别是2435.55、158.71、22.70、226.12、29.62、4.02、3.90和17.34mg/100g;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糖含量分别是5.82%、29.12%、3.98%、7.68%和6.99%。  相似文献   

6.
竹荪深层发酵产物的氨基酸及其多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深层发酵竹荪菌丝体和发酵液的多糖组份及其氨基酸分析,表明竹荪菌丝体氨基酸含量为25.4%,较竹荪子实体含量13.8%高;竹荪菌丝体多糖由葡萄糖、甘露糖及半乳糖组成;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6mg/ml。多糖由一种单糖即葡萄糖构成。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三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干品)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以棉籽壳、玉米芯和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72mg/g、13.06mg/g和13.03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23%,42.27%和43.36%,鲜味氨基酸(Glu,Asp)占氨基酸总量的24.84%、25.88%和25.48%,甜味氨基酸(Ser,Gly,Ala)占氨基酸总量的16.27%,16.77%和17.04%,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比较接近,以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锌和硒含量在三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中无明显差异,但钙含量差异显著。在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中,VC,VB1和VB2含量相差无几,但VB2含量略低于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VC含量亦低于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和大球盖菇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白灵菇和大球盖菇干品中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每100g白灵菇和大球盖菇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219nag和19588mg。其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Olu、Asp)和甜味氨基酸(Set、Gly、Ala)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8%、20.44%、26.85%和48.03%、23.33%、18.03%。其中自灵菇蛋白质和粗脂肪低于大球盖菇,而粗纤维、多糖和色氨酸却高于大球盖菇。由此可知,白灵菇和大球盖菇是两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珍贵的食药两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优于白灵菇;而从对食品风味要求的角度分析,则白灵菇是风味最佳的珍稀食用菌。  相似文献   

9.
棉籽壳栽培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白口蘑和杏鲍菇干品中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67g/100g和12.72g/100g。其中,必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甜味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5,47%、21.06%、16,77%和43.24%、24.84%、16.27%。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5.28%、2.91%、53.74%、8.76%和15.4%、0.55%、52.1%、5.4%。铁、钙、锌和硒含量在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分别为33.21mg/100g、49.34mg/100g、37.08mg/100g、0.05mg/100g和2.9mg/100g、14,2mg/100g、38,01mg/100g、0.023mg/100g。VC、VB1和VB2含量在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分别为24,5mg/100g、0.248mg/100g、2.12mg/100g和25.3mg/100g、0.193mg/100g、1.43mg/100g。由此可知,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是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大白口蘑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  相似文献   

10.
棉籽壳栽培杏鲍菇和阿魏蘑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杏鲍菇和阿魏蘑干品中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阿魏蘑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72g/100g和19.55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G1u、Asp)和甜味氨基酸(Ser、Gly、Ala)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3.24%、24.84%、16.27%和40.97%、27.83%、15.96%。杏鲍菇和阿魏蘑的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5.4%、0.55%、52.1%、5.4%和25.6%、0.77%、49.7%、6.7%。铁、钙、锌和硒含量在杏鲍菇和阿魏蘑中分别为2.9mg/100g、14.2mg/100g、38mg/kg、0.023μg/g和3.3mg/100g、6.9mg/100g、78mg/kg0.040μg/go。VC、VB1和VB2含量在杏鲍菇和阿魏蘑中分别为25.3mg/100g、0.193mg/100g、1.43mg/100g和24.5mg/100g、0.248mg/100g、2.12mg/100g。由此可知,杏鲍菇和阿魏蘑是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阿魏蘑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  相似文献   

11.
灵芝子实体及其深层培养产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灵芝(G—6)子实体与发酵菌丝体的粗多糖、多糖组份、粗蛋白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发酵菌丝体中含有子实体中所具备的组份,但各组份在量上不同。菌丝体中的粗多糖及多糖含量均高于子实体分别为子实体的2.26倍、3.5倍。菌丝体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比子实体高2.47倍,且两者氨基酸组成不一致。其中子实体中必需氨基酸为总氨基酸量的58.4%,而菌丝体中必需氨基酸为总氨基酸的45.2%。  相似文献   

12.
草栽与木栽灵芝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比较了象草(Pennisetum purpurenum)栽培灵芝与 椴树(Tilia tuan) 段木栽培灵芝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象草栽培灵芝的营养成分接近甚至略高于段木培养的灵芝。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高度牛蒡根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海拔高度牛蒡根中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和无机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探讨各种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牛蒡根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9.89 %~12.19 %)、无机元素(10种)、蛋白质(1.9 %~3.1 %)、可溶性糖(11.6 %~13.9 %)等营养成分;随着海拔的增高,牛蒡根中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含量增加,而可溶性糖及脂肪含量则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工厂化栽培金耳的氨基酸特征,评价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工厂化栽培金耳的氨基酸组成的测定,并基于现行国际模式,采用系统的模型评价其蛋白质品质。试验结果:金耳的蛋白含量为9.2 g/100g(干重),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检测,半胱氨酸未检出),其中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达4.4785 g/100g(干重),占总氨基酸的比率达41.5%,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达4.9746 g/100g(干重),占总氨基酸的比率达46.09%;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为48.9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95.85%,均高于FAO/WHO的标准;但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异常丰富,赖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5.
真姬菇菇脚和菌糠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真姬菇菇脚和菌糠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的必须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真姬菇菇脚和菌糠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真姬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真姬菇菇脚和菌糠蛋白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1.50%和65.92%,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0.16%和38.65%,相对于鸡蛋蛋白(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8360和0.752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6.77和70.13,虽然菇脚和菌糠的蛋白质含量比均子实体低,但与子实体一样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尖孢镰孢菌侵染黄瓜抗感材料后根系游离氨基酸的差异,对黄瓜抗感材料进行接种,以接种灭菌水为对照,分析接种后8、12、16、20 d 根系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感病材料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抗感材料接种病原菌处理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均较对照增加,接种后8、12、16、20 d,抗病材料分别较对照增加9.37%、38.81%、33.09%、25.72%,感病材料分别较对照增加19.89%、49.49%、101.11%、208.96%,游离氨基酸总量受病原菌的影响表现为感病材料大于抗病材料。接种病原菌后,β- 丙氨酸、鸟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尿素、精氨酸和γ- 氨基丁酸在抗感材料中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子分光光度法、苯酚一硫酸法、氨基酸分析法及凯氏定氮法,分析比较了以芦笋老茎为主要基料栽培的姬松茸子实体和传统以稻杆为主要基料种植的姬松茸子实体中Ca2+、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芦笋老茎做基料培育的姬松茸中钙含量比普通姬松茸高66.71%,多糖、总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22.49%、6.3%、28.04%。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福建省3个菌株、适宜鲜销的香菇(Lentinus edodes)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及其种类,应用化学评分法、氨基酸评分、模糊评价法等6种国际通用的非生物学蛋白质评价方法,对3个香菇菌株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香菇菌株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6%、21.4%、24.6%,2号香菇菌株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6.53%和6.52%;3个香菇菌株均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3个香菇菌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相同,均为为蛋氨酸和胱氨酸。化学评分分别为63.92、63.75、63.44;氨基酸评分分别为82.01、79.51、82.44;3个品种香菇与标准蛋白(全鸡蛋模式)的贴近度分别为0.92、0.92、0.91。  相似文献   

20.
金顶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金顶侧耳菌株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鲜菇含水量为87.5%~89.7%;干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2.3%~47.9%、0.8%~1.9%、10.7%~14.9%和23.68%~25.42%;7种测试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含量丰富,其中精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接近或超过α-酪蛋白和卵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