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贾刚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22-5623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18个县347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小麦种植农户选择的小麦生产情况及影响种子选择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依然是高成本的生产模式,依靠小麦产量的提高依然是农民获得较高收益的重要途径,影响农民选择小麦种子的因素依然是品种产量、种子质量和熟人推荐,而种植优质小麦效益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焦作市是全国小麦高产地区之一,而且也是河南省和周边几个省份小麦种子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地。焦作市独有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自主研发推广的温麦系列品种优势、农民精耕细作打造出的技术生产优势、优质小麦品种享誉黄淮海麦区的市场优势,以及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对焦作小麦种子产业的大力支持,为创小麦种子名牌,创种子企业名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品种的优良特性有2个方面,一是优良的遗传特性,主要指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这是种子的先天特性,由种子培育实现,用品种优良来概括.二是优良的播种特性,主要指易于播种、出苗苗齐苗全苗壮、田间纯度好,这是种子的后天特性,由种子的生产加工实现,用种子优质来概括.优良的播种特性可以充分保持和发挥种子的遗传特性,其评价指标有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等等.在一个品种育成后,提高其播种特性更为重要,是保证农民朋友使用良种、发挥良种作用的重要措施.优质的种子必须从种子生产的源头抓起,从生产、加工、检验、包装、贮藏各环节做起,层层把关.科润种业本着对农民负责、对农业负责的态度,实施了小麦生产加工的系统质量管理工程,为确保小麦种子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关于小麦种子的诸多基本概念、质量及品质分级标准,并结合周口市小麦生产实际,提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及意见,对近年来当地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做简明介绍,提示购种注意事项,旨在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合理品种布局,以期推动周口市小麦生产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加大新品种筛选力度,保障品种利用安全;加强种子基地建设,保障小麦生产用种需要;做好种子检验工作,保证种子质量安全;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保证农民用种安全;开拓进取,科技创新促高产5个方面总结了2012年新乡市小麦产量提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阐述小麦种子质量、质量标准、品种利用原则及意见,旨在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合理品种布局,以期推动周口市小麦生产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是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市和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市,小麦种子基地建设呈现五大特点: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程序规范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繁育品种优良化,种子产销订单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存在着思想认识程度不够、种子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基地农民诚信度较低等问题,建议从重视品牌宣传、科学制订规划、争取财政支持等几方面打造优质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黄雨  张宏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46-48,159
为筛选符合当地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指导农民科学选择使用良种,2011年秋季蚌埠市面向种子企业广泛征集小麦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点统一方案对比试验。通过对28个小麦品种4个不同地点同一生产水平对比试验,从产量、熟期、株高、千粒重、赤霉病表现等方面比较各品种表现情况,试验表明轮选22和皖垦麦102小麦品种在各点试验中综合表现都较好,建议在蚌埠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区之一。1999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小麦亩产千斤市。几年来,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小麦产量高、质量优、品种好三大优势,积极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三优小麦"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和推进小麦种子产业化经营,在小麦生产上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由全国小麦千斤市变成了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  相似文献   

10.
王国霞  杨玉珍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06-8108,8111
为了解河南省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情况及基层农民对转基因农作物的认知情况,对河南省13个地县的50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作物品种的产量、种子价格、种子发芽率、粮食收购价格等几个因素是农民选择作物种子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河南省农作物品种中,主粮小麦、玉米品种中除饱受争议的"先玉335"外其他均不是转基因品种,大豆种子中也没有转基因品种,抗虫棉是典型的转基因品种;综合结果表明基层农民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相对缺乏,普遍认为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作物缺乏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江淮丘陵区水稻土小麦合理氮肥施用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施氮(N)量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集25株考种样,测定产量构成性状,并测定每小区籽粒产量。[结果]施用适量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2年试验小麦施氮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8.63%-34.09%和15.22%-30.80%,平均增产24.66%和22.32%;最高产量施氮(纯氮)量分别为185.9和189.1 kg/hm2;最佳产量施氮量相应为143.1和133.2 kg/hm2。施氮增收1 571-4 141元/hm2,产投比为2.33-8.68∶1[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江淮丘陵水稻土区,小麦氮肥(纯氮)的适宜施用量为16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钾能不同施肥量处理,研究了钾肥对冬小麦越冬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越冬率明显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增施钾肥提高冬小麦抗寒性,以促进其安全越冬。不同施肥量处理之间在主穗小穗数、有效小穗数、单株粒重等主要产量因素及小区产量上具有显著差异。冬小麦施用钾肥的适宜用量为75kg/hm2。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和硼肥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种量大,制种产量低是限制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以烯效唑、Openall、硼肥3种化学物质处理小麦不育系,旨在选择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的化学物质组合。结果发现,每公顷喷施烯效唑5%粉剂112.5 g和硼砂2 505 g,制种产量可提高22.2%,异交结实率提高6.6个百分点,开颖角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6):1928-1944
Based on the microdata of 705 wheat farmers in the Loess Plateau, this study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on farmers’ adoption of innovative seeds using a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rmers are generally ambiguity-averse and risk-averse. In addition, farmers with higher ambiguity aversion and risk aversion are less likely to adopt innovative wheat seeds, where their risk avers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Enhancing information access will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mbiguity aversion on farmers’ adoption of innovative seeds, and interlinked insurance and credit contracts will be beneficial to ease the adverse effect of risk aversion on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ve wheat seeds. Meanwhile, heterogeneit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mbiguity aversion and risk aversion on innovative seed adop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 among farmers with lower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The government can establish both ex-ante and ex-post relevant guarantee mechanisms to help farmers preferably cope with various uncertaint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mitting farmers’ ambiguity aversion and risk aversion to enhance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5.
小区种子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试验小区是选育良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的基地。小区收获是田间育种试验获得正确试验结果的重要环节。介绍了田间育种的机械化发展,并着重阐述了小区种子收获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中国小区种子收获机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超重力对小麦种子发芽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24h后在10000r/min条件下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5,10,15,20,25min共6个处理。处理后的种子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特性,包括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率(平均日数)、发芽值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发芽试验结束后,将幼苗移栽至大田,成熟后考种,统计分蘖数、株重、株粒数、株粒重、千粒重。结果表明:超重力处理可抑制除发芽速率外的发芽特性,而对于产量性状,除离心20min处理的株粒数显著低于对照外,对其他产量性状无显著影响。超重力处理有望成为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新方法,但能否广泛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沿淮流域稻茬麦高产高效生产,以期指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管理,进而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根据沿淮稻茬小麦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整地、开沟做厢、科学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环节进行探究。提出了沿淮稻茬小麦耐湿抗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沁阳市164个小麦种植户规模化生产现状问卷调查,分析了经营者的基本情况、种植现状及其生产成本与效益。调查显示小麦种植大户的单位面积效益较普通农户高20.3%,但种植大户的学历普遍较低,年龄差异较大,性别比例悬殊。要确保沁阳市小麦种植大户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合理确定种植规模、规范栽培技术、实施绿色栽培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选择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深耕整地、培肥土壤、适时播种、做好播前种子处理,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结构、加强小麦生育期的科学施肥、浇水管理、适时化学调控和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淮北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宁夏隆德县多个农户试验田进行沼液浸种、沼渣和沼液施肥、沼液防治病虫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使小麦产量平均增长14.7%,玉米产量平均增长18.0%,小白菜产量平均增长35.0%;用沼液、沼渣施肥比常规施肥使小麦产量平均增长23.3%,蒜苗产量平均增长13.8%,苦苣产量平均增长15.8%;沼液对西芹病虫害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4.2%,并且使西芹增产2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