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颜丽君  郑焕春 《食用菌》2004,26(4):25-25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近两年来人工栽培姬松茸发展较快,许多农户在春季接种栽培,夏季大面积生产,到本该出菇的季节却长不出菇或出菇很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对福建省主要几个姬松茸菌株在有机栽培过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和姬松茸11号是适合在莆田市进行有机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3.
芦苇栽培姬松茸的高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振兰 《食用菌》2005,27(2):23-23
姬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闽北栽培姬松茸走在全国前列,早在1993年就开始推广发酵料栽培姬松茸,但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生产格局。究其原因,除其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外,主要是许多菇农缺乏生产经验,栽培技术掌握不到位,成功率和产量都极不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变换栽培主料、改进栽培工艺,稳定了栽培的成功率,鲜菇产量高达6~8kg/m^2。本文报道芦苇栽培姬松茸的高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我们从福建古田县引进姬松茸 ,于2 0 0 1~ 2 0 0 2年在鄂东大别山地区的英山县、罗田县、麻城县、黄州区等 12个县市大面积栽培 ,并逐步推广到周围的河南、安徽等地。其产品进入国外市场 ,为大别山地区带来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生产季节选择与菌种生产姬松茸的栽培方法和技术与双孢菇相似 ,也可以参照双孢菇的栽培方法和技术进行生产。我国于1992年从日本引进姬松茸 ,目前国内姬松茸的生产也主要集中在福建。后来推广到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姬松茸的生产方式我们主要采用有室内床架式、室外畦式、大棚生产等几种。1 1…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松茸是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姬松茸栽培得到逐步推广,但栽培技术尚有待提高。该研究从驯化栽培史、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姬松茸栽培研究进展,旨在为姬松茸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姬松茸是一种集“天然、营养、保健”为一体的珍稀食用菌。国际市场以盐渍菇为主,国内市场以鲜菇为主,因此提高姬松茸盐渍菇的加工质量和鲜菇的保鲜期、货架期,就能提高效益。姬松茸盐渍加工能够调节生产的淡旺季,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我们经过研究,总结出一套姬松茸采后盐渍加工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栽培系统的改良和生产管理过程的有机化控制操作,生产出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机姬松茸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并符合出口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8.
芦苇粉熟料袋栽姬松茸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少风 《食用菌》2004,26(1):26-26
姬松茸(Agarisus blazel)又称巴西蘑菇、小松菇,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我市1994年推广发酵料栽培姬松茸以来。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生产格局。究其原因,除其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外,主要是许多菇农缺乏生产经验,培养料发酵技术掌握不到位,成功率和产量都极不稳定。1998年,我们在福建省农科院黄大斌等熟料栽培姬松茸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健 《蔬菜》2007,(3):14-14
姬松茸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被称为“健康食品”。位于福建省政和县高山区的杨源乡平均海拔860m,年均气温14℃,昼夜温差大,同时有丰富的稻草、毛竹等原料,非常适宜姬松茸栽培。2006年,杨源乡栽培姬松茸50000m~2,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9kg,按照每千克鲜菇4元计算,每平方米产值36元。姬松茸在高山区栽培产量高、效益好,是高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姬松茸高海拔山区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1.温度温度是姬松茸生长发育重要条件之一,菌丝在10~30℃内都能正常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2~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生产的关键技术,在于配料、灭菌、接种和温湿度控制等环节。姬松茸筐式栽培技术,主要针对姬松茸发酵料在农牧区分散栽培过时,在发酵料转运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筐式栽培正好解决了规模发酵与分散栽培的生产问题,为农牧区零星栽培姬松茸等食用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上彬 《食用菌》2009,31(4):42-42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通过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要求制造技术壁垒以限制进口,导致我国姬松茸产品出口受阻,国内市场价格下滑,干品价格为7-8万元,t,姬松茸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姬松茸产品要突破出口瓶颈,必须制定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使产品向绿色食品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2006年宁化县安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申报了“碧水”牌姬松茸绿色食品(干品),经省绿办专家1年多的检测、论证,产地水质、土壤和产品检测符合绿色食品A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猪粪渣栽培姬松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利用猪粪渣栽培姬松茸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产品主要营养成分和卫生标准。结果表明,利用猪粪渣培养料栽培姬松茸,平均单产达8.16kg·m-2,比牛粪培养料栽培姬松茸增产7.23%。  相似文献   

13.
岩金火 《食用菌》2004,26(6):33-34
根据苦瓜露地搭架栽培,姬松茸搭棚地栽法栽培的特点,两者结合为在苦瓜的棚架下空地垄畦上地栽姬松茸,即为姬松茸与苦瓜套栽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两者间的立体空间、生态资源,并形成了立体复合型生态结构。本研究笔者经两年来重复栽培,其效益比单项栽培提高50%以上,现已获成功。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稻草、五节芒和圆叶决明及羊粪为的培养料,通过配方设计,在北峰试验地返生态栽培姬松茸,通过对不同配方姬松茸子实体鲜重的产量显著性分析及脂肪酸的组成分析,筛选出适合仿生态栽培姬松茸的生产配方和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味道鲜美可口。目前,生产上的栽培品种,子实体菌盖均为浅褐色至褐色。1996年,从本所姬松茸栽培大棚菇床上发现一朵白色姬松茸,经组织分离获得纯种并进行多次出菇试验,子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孢蘑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姬松茸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设施,通过对环境条件的精确控制,进行了姬松茸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认为:姬松茸在利用草炭土作为覆土时易产生菌被,产量较常规栽培高,试验中的2号和3号菌株的表现较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我地姬松茸引种,适度栽培至推广已历经几年时间,姬松茸种植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现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1保湿和通风问题姬松茸是喜高湿菌类,因此对栽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一般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5%以上;同时姬松茸又是好氧菌,出菇期对CO2非常敏感,要求CO2浓度在30ppm以下,故需要保持菇房良好的通风透气即勤通风、增加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然而通风良好对保温不利,这就要求对菇床勤喷水(一天最少要喷水2次以上),同时对菇房地面进行浇水,菇…  相似文献   

18.
以杏鲍菇菌渣和玉米芯作为姬松茸栽培基质,设计同一碳氮比的8个栽培料配方进行姬松茸(A-5)常规栽培试验,以筛选一种最适宜姬松茸生产的栽培料配方,降低镉富集,改善品质。结果表明:配方T5(当菌渣添加17%时)姬松茸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3 293.35g)和生物学效率(38.70%)均达到姬松茸常规栽培料CK2(稻草45%、玉米芯30%、干牛粪20%、磷酸二氢钾2%,尿素、石灰及石膏各1%,其碳氮比为40∶1)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余配方;且子实体多糖得率(17.02%)显著高于其余配方;氨基酸组成与比例远超过理想氨基酸模式。同时子实体中镉富集量较CK2降低20.14mg·kg-1。研究结果可以为栽培姬松茸的基质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忠华 《食用菌》2011,(1):17-17
近年来,由于竹荪、姬松茸等食用菌价高畅销,2010年竹荪均价170元/kg。极大地激发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为了让广大农户掌握竹荪“三增加,建堆发酵”技术,大历镇组织创业意愿强烈的返乡青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姬松茸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配制度菌丝、覆土、出菇阶段的管理等技术阐述,总结姬松茸双季栽培高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