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一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河南汝洲某肉鸡场39日龄肉鸡发生一种以拉白色稀便并伴有呼吸症状及肾脏肿大为特征的疾病。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提取病死鸡肾脏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阳性,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为对某鸡场发生的呼吸道疫病进行确诊,并对致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本研究进行了发病鸡场临床诊断、病毒分离、分离毒株血凝试验、分离毒株RT-PCR检测以及序列分析等系列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病的临床特征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临床病料样品接种鸡胚后可引起鸡胚死亡以及"侏儒胚"等典型症状,分离毒株无血凝性,分离毒株经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特异性引物检测为阳性,且序列分析显示RT-PCR扩增产物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特异性核苷酸序列,表明引起鸡场此次疫病的致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疾病的特点,试验对分离株进行了病毒血凝特性试验、病毒干扰试验、鸡胚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随后采用RT-PCR技术对病毒的S1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并将病毒在传代Vero、BHK-21细胞系上盲传6代,同时提取细胞基因组RNA,采用RT-PCR扩增S1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能在传代细胞上进行适应培养,该地区流行的病毒株与H120同源性极高。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RT-PCR反应体系中同时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流感病毒(AIV)、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等6种呼吸道病原的RNA或DNA为模板进行扩增RT-PCR。结果显示,6种病原都扩增出了相应大小的特异性产物,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混合感染时上述6种病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鸡IBV、NDV和AI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初步建立了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333bp(IBV)、438bp(NDV)和196bp(AIV);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ng/μLAIV、1ng/μLNDV和10ng/μLIBV的c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3种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对哈尔滨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例进行解剖检查,统计分析病变规律,并应用RT-PCR方法对疑似病例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检测,以掌握哈尔滨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情况,可进一步补充和丰富黑龙江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规模化鸡场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RT-PCR反应中同时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流感病毒(AIV)、鸡新城疫病毒(NB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坡液囊支原体(MS)6种呼吸道病原的RNA或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显示,6种病原都扩增出了相应大小的特异性产物,表明建立的复合RT-PCR方法可用于混合感染时上述6种病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不对称RT-PCR结合芯片技术鉴别4种禽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非对称RT-PCR和基因芯片两种技术,构建可同时区分AIV的H5、H7、H9血凝素亚型和N1、N2神经氨酸酶亚型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新城疫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基因芯片。分别T/A克隆部分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H5、H7、H9亚型HA基因,N1、N2亚型NA基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p基因、新城疫病np基因、鸡传染性法氏囊A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制备探针,纯化后点于氨基修饰的载玻片上,制备基因芯片;常规方法从待检样品中提取RNA,用Cy3标记引物进行RT-PCR,将荧光素引入PCR产物中;并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发现检测探针可特异性的与相应的标记样品进行杂交,呈现较强的杂交信号;该方法可以准确进行4种主要禽病的鉴别诊断和禽流感主要流行亚型鉴定,对感染样品和现地样品检测结果与RT.PCR、鸡胚接种有较高一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6%。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用于同步鉴别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及现地主要流行的禽流感亚型,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对送检的一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气管黏膜弥漫性出血、肺脏出血为主要剖检变化的病例进行诊断,本试验采集病死鸡组织样本进行RT-PCR以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可以扩增获得528 bp、740 bp的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确证该病例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从浙江省某肉鸡养殖场发生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经1%胰酶处理后,该病毒尿囊液可以凝集鸡的红细胞,而未处理的病毒尿囊液则无此凝集活性;该分离株对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10日龄鸡胚的致病变率达100%;通过鸡胚矮小化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分离株能引起鸡胚和病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RT-PCR可扩增出768 bp片段,测序比对结果证实分离获得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HZ13株。  相似文献   

11.
两株禽源野生动物冠状病毒分离株S1基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从野生禽类动物孔雀和鹧鸪的喉气管拭子中各分离到1株冠状病毒,经RT-PCR检测成功扩增出S1基测序后和GenBank上报道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这两株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存在密切的亲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中134bp的保守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IBV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3.5×10~1拷贝,与禽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IB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荧光PCR试剂盒对临床表现为消瘦和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患鸡病料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阴性,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荧光PCR检测为阴性。结合患鸡精神沉郁,极度消瘦,腺胃肿大如球状等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表明该患鸡发病主要病因为感染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从华南地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料中,分离到6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这些分离株进行鸡胚矮小化试验、新城疫病毒干扰试验、血凝特性试验、鸡胚气管环感染试验、S1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均对鸡胚有明显的致矮小化作用;对新城疫病毒有明显的干扰作用;无直接血凝性,经10g/L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的红细胞;对鸡胚气管环有明显的感染致病变作用;利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分离株的S1基因,与参考株S1基因序列比对,其中1株(GD-09II)属于Mass型,剩下5株与LX4型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为跟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流行情况,2015年我们从在江苏某养鸡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群采集分离到1株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在鸡胚上连传6代出现鸡胚典型病变,死亡鸡胚全身出血明显,未死鸡胚发育受阻,呈明显的侏儒胚、蜷缩。分离株S1基因RT-PCR扩增可见到清晰的1. 7 kb左右大小的条带,与引物设计的预期结果相符,与Gen Bank中的IBV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进化树看,分离株属于IBV当前主要流行的QX型。电镜下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 nm,有囊膜和纤突的冠状病毒粒子;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特异性地被该分离株的高免血清所抑制;对热、酸碱、胰酶有一定耐受性,对脂溶剂敏感,符合鸡传染性支气管关病毒(IBV)有囊膜的特性;该分离株的最小致病量为102. 0EID50。该毒株灭活苗0. 25 m L/只免疫即可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符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中国养禽业的疫病之一。本研究通过临床表现、解剖症状、病毒干扰试验、鸡胚的特征性矮小病变、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试验等方法确认分离到的病毒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C株N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四川省一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的雏鸡病料中成功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命名为SC。病毒经鸡胚传代、血凝试验监测和负染电镜检查证实为IBV。自接毒鸡胚尿囊液中提取RNA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得到了IBVSC株mRNA6 cDNA(编码N蛋白)。应用DNAstar5.06,Clustal1.8分析软件将克隆测序的N蛋白基因与Genbank中11株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和同源性分析,发现IBV SC株变异独特,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参考毒株。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2月份,广东省台山市某养殖场所饲养的黄羽肉鸡发生了一种以呼吸困难、潜伏期短、发病速度快为主要特征的疫病;以支气管有粘液或干酪样物为主要剖检病变。无菌采集病鸡的肝脏,接种麦康凯琼脂平板和血平板培养基均未见细菌生长。将采集的气管、脾脏、肾脏等组织用PBS充分研磨无菌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连续培养5d,鸡胚呈侏儒状。根据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设计引物,以收获的鸡胚尿囊液提取的RNA为模板,经过RT-PCR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判定为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实验室诊断技术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等进行综合分析,将此次疫病确诊为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各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料中,分离到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病毒形态观察、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的干扰、鸡胚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血凝特性试验、病毒理化特性测定等生物特性鉴定及IBV N基因特异性片段的检测.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60~120 a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粒子;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分离株的传代物均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动物回归感染死亡鸡肾脏病变明显,表现肾脏肿大、花斑肾现象,输尿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无直接血凝性,经1%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分离株对乙醚和氯仿敏感;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分离毒株进行扩增,结果均扩增出特异N基因核酸片段.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方法,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基因进行引物和探针设计,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同时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检测方法特异性好,不与其他相关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灵敏度可达到10-4 ng/μL,与国标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达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