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作物种植范国不断缩小,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提升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耐盐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耐盐转基因植物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耐盐转基因植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室内、室外2种方法对棉花耐盐性进行鉴定.室内耐盐鉴定主要是通过双层滤纸法和沙培法2种方法,对芽期、苗期耐盐性进行筛选鉴定.室外鉴定主要通过盐池和海边重盐碱土鉴定方法分别对苗期、成株期耐盐性进行鉴定.鉴定、筛选出了耐盐品系盐1032、盐1129、盐2018,同时发现棉花新品种中棉所76耐盐性明显超过对照,并对耐盐品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水稻耐盐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土壤盐渍化正吞噬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另一个全球性问题。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是植物育种工作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寄希望于基因工程培育耐盐品种。科研工作者已经鉴定和克隆出一批耐盐碱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利用已成为培育耐盐水稻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耐盐相关基因转化,已经获得了一些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水稻。本文就植物耐盐机理、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转耐盐基因水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北省滨海盐碱地主要盐分离子含量的检测数据,利用总盐含量与各盐分离子的回归关系,根据土壤中阴阳离子电荷平衡组配化学试剂,形成贴近自然环境下滨海盐碱地盐分实际的化学试剂配方,并将该配方应用于小麦芽期耐盐性的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小麦芽期耐盐时,该配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6%,同时选择0.5%总盐水平作为小麦芽期耐盐鉴定的盐分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小麦材料进行耐盐等级评价,相关耐盐鉴定的结果与小麦田间实际表现吻合,进而说明该配方有效.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准确、高通量地进行植物耐盐性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耐盐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离子平衡、渗透调节、活性氧清除和分子水平5个方面,并对红树耐盐适应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良特性。了解甘薯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耐盐机制,筛选耐盐种质资源,培育耐盐品种,对提高盐碱地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甘薯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耐盐性评价指标、耐盐性相关基因挖掘以及提高耐盐性的途径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甘薯耐盐相关的研究进展。在甘薯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方面,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强耐盐、中度耐盐、弱耐盐及盐敏感甘薯种质资源。在耐盐性评价上,将众多指标归结为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两大类。在耐盐性相关基因挖掘上,总结了参与盐胁迫响应的基因,如C2结构域脱落酸相关基因IbCAR1、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基因IbPSS1、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IbSnRK1、甘薯R2R3-MYB基因IbMYB308、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基因IbTPS等。在提高耐盐性的途径上,总结了现阶段常采用的2种方法,即施用外源物质及培育耐盐品种。目前甘薯的耐盐性在生理代谢、耐盐基因挖掘等研究中取得诸多成果,但在提高甘薯耐盐性途径上研究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开展甘薯耐盐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盐对植物的伤害主要是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植物可以通过离子泵的活动和膜的选择吸收来避免危害 ,或通过离子的调节吸收、渗透调节和渗透质的合成来增加耐盐性 .耐盐细胞系是一个较好的研究细胞水平上耐盐机制的实验系统 .本实验以小麦 81392 2耐盐细胞系为材料 ,通过比较它与原始型在不同盐浓度下溶质积累的差异来探讨溶质积累与耐盐性的关系 ,旨在为耐盐机理的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一些资料 .1 材料与方法材料的培养及处理见文 [1].脯氨酸含量测定参照张殿忠等方法[2 ] .用Z - 80 0 0日立原子吸收计测定Na+ 和K+ …  相似文献   

8.
盐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主要引起植物对土壤水分、养料吸收障碍,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离子毒害、光合作用减弱等不利影响.柳树可适应各种不良生境,作为抗逆性强的园林树种,对美化环境和改善土壤均有积极作用.从柳树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及耐盐响应机制2个方面展开讨论,总结了耐盐品种的选育以及柳树耐盐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子技术培育耐盐柳树品种,为沿海耐盐林木和沿海滩涂开发提供有利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一种提高作物耐盐能力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应用。通过对沿海滩涂盐碱地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耐盐和解盐试验对分离纯化出的根际微生物进行耐盐促生筛选,得到高耐盐活性促生菌B7。对B7的16S rDNA、生理生化性质及促生能力进行测定,最后采用培养皿法和盆栽法对B7提高黄瓜耐盐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菌株耐盐度为6%,利用B7制备的微生物菌剂能在盐胁迫下显著提高黄瓜的耐盐能力,减缓盐害现象,增加生物量,达到促进黄瓜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植物耐盐生理及耐盐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对盐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就植物耐盐生理和耐盐基因两个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这对植物抗逆育种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盐害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农作物的产品品质和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通过调控耐盐相关基因的表达,能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能力。近年来,人们克隆了许多与耐盐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渗透调节物合成基因、耐盐相关蛋白类基因、保护酶相关基因、转录因子的调控基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棉花基因工程中的研究应用等方面的一些进展,并对棉花耐盐基因工程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王新宇  于涛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28-229,232
综述了盐生模式植物盐芥耐盐机制研究的组学研究进展,对盐芥耐盐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将促进植物耐盐机制的深入认知。  相似文献   

13.
番茄耐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盐渍化土地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培育耐盐番茄是降低盐渍化土地对番茄产量影响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番茄耐盐性的鉴定指标,国内外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番茄耐盐育种方面的主要进展,并指出了番茄耐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玉珍  刘永信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43-9546
东营市有盐渍化土壤面积44.29万hm^2,盐生植物种类200多种。介绍了东营市的主要耐盐植物种类,有耐盐药用植物、耐盐蔬菜、耐盐绿化树木、耐盐工业用原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并且对耐盐植物的开发及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牧草抗旱性和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就干旱对牧草的影响和盐胁迫下牧草的生理反应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作了概述,并提出了牧草抗旱和耐盐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响应,分析自交系和杂交种耐盐差异。在耐盐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综合分析玉米自交系幼苗期对盐胁迫响应速度和植株体内Na+、K+离子含量,利用耐盐自交系为亲本,为筛选出耐盐的杂交组合。【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GEMS46以及B73×GEMS46 杂交种为材料,进行耐盐性鉴定,分析比较自交系和杂交种在耐盐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和最终差异,研究自交系对盐胁迫下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玉米幼苗在3叶1心时用150 mmol/L NaCl处理植株是一个比较合理浓度;利用盐胁迫后植株的鲜重和干重以及植株Na+、K+离子含量是衡量植株耐盐性的较好的指标。在盐处理后,耐盐自交系的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与杂交种变化趋势相同,耐盐自交系和杂交种前期对盐胁迫的响应较快,后期生理指标变化平缓,植株体内积累Na+离子较小,表现为耐盐性。【结论】在耐盐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综合分析玉米自交系幼苗期对盐胁迫响应速度和植株体内Na+、K+离子含量,利用耐盐自交系为亲本,可以较快地筛选出耐盐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构建各种cDNA文库是目前发现新基因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法.cDNA文库主要包括cDNA全长文库、cDNA差减文库和cDNA均一化文库等类型,各种文库的原理、构建方法和适用范围都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通过构建各种cDNA文库、获得大规模高质量EST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分离克隆抗逆相关基因已经成为研究植物耐盐机理的重要途径.旨在对cDNA文库的主要类型及其构建策略,以及cDNA文库在盐生植物新基因筛选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论述,并对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创造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我国盐碱地的面积、类型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就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创造和利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以及面临的难题。以期对耐盐水稻育种研究工作形成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了营养琼脂培养基、改良的GM培养基以及十分之一改良GM培养基在10%粗盐的选择压力下对嗜盐及耐盐菌的分离效果,用筛选出的最佳培养基对塔里木盆地40多种土样的嗜盐及耐盐菌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嗜盐及耐盐菌主要是一些贫营养类群,十分之一改良的GM培养基分离效果最好。塔里木盆地的嗜盐及耐盐菌其数量在103~105cfu/g之间,且表现为农田>荒漠>沼泽沉积物,植物根际>林地,而不同菌落的种类表现为农田>沼泽沉积物>林地,植物根际>荒漠。分离得到的嗜盐及耐盐菌数量与土样中养分及盐分离子的含量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不同生境下的嗜盐及耐盐菌可能具有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杨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盐胁迫对杨树的危害及杨树耐盐机理,并对近年来杨树基因工程采用的耐盐基因类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