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油锯及其它用途的单缸二冲程发动机,在我省林区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热机工作效率低及不易起动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生产及机械使用寿命都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油锯等单缸发动机的化油器温度的变化,对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生产效率、耗油量及机械使用寿命均有较大影响。对此,我们用051、YJ_4 油锯,在化油器与机体连接处加设防热装置进行切削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方林区由于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出现伐区资源分散,原木生产比重增加的趋势。如黑龙江省1988年伐区原木装车量为313万m~3,占伐区木材装车量的27%。随着伐区原木装车量的增加,其装车方式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简易行走式装车设备。如南岔、柴河,大海林、桃山等一些林业局,在J-50型拖拉机上安装木  相似文献   

3.
林海明 《森林工程》2005,21(1):12-14
皆伐作业通常采用油锯伐木,少数采用弯把锯。这是因为油锯的综合效益比弯把锯好。这里通过对两种伐木机具在人工林皆伐伐区中进行了三大效益综合评价和在天然林皆伐伐区中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油锯是木材生产的主要工具。合理使用油锯对完成伐区生产任务和降低伐区生产成本都有很大作用。油锯零部件损坏是油锯消耗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1993年对苇河林业局冲河林场10台油锯的266个损坏零部件进行了统计,其金额为9068.60元。现归类分析这些零件的损坏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1 零部件损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伐区木材生产中,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以前只确定原木产量、伐区作业质量、原木伐区成本三项经济技术指标。由于直接产出性指标比重较小,难以直观、准确地综合评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1984年以来我们实行原木等级品率和伐区原木产值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碎木机是纤维板厂、制材厂、造纸厂、木片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它可将制材板皮、板条子、伐区剩余物——枝丫、小径木切削加工成木片,因此,碎木机是木材废料和林区剩余物综合利用的重要设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碎木机主轴则是传递运动和承受外力的主体,因此,主轴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应具有较好的抗断裂性能。友好厂Ⅱ号碎木机系瑞典50年代生产的年产18000吨硬质纤维板成套设备主机之一,1984年8月实施第一次技术改造,1988年2月,使用43个月后,主轴在A—A截面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木材采运作业有原条集运材和原木集运材等多种方式,近年来,原条集运材比重占采伐量的80%左右。伐木和打枝:主要使用油锯。伐木工伐倒相当于拖拉机一次集材量后,用油锯打枝。树倒方向根据风向、立木倾斜情况和便于捆挂等因素来撑握。打枝留楂长8-10厘米。集材拖拉机到后,伐木工帮助捆挂。伐木和打枝的劳动生产率为:云杉林伐区,原条平均材积0.16立方米时,每班22-25立方米;原条平均材积0.47立方米时,每班37-43立方米。伐区不进行清林工作,认为留下采伐剩余物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和珍贵树种幼苗的遮荫。  相似文献   

8.
油锯伐木的生产率和耗油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东北林区实地测定了几种主要型号国产油锯的伐木生产率、伐木耗油率、锯切生产率和锯切耗油率四项指标。测定数据表明,树种、单株材积、伐区作业条件、采伐方式、油锯性能及锯手熟练程度等因素对四项指标的影响极大,不同情况下的差别最大可达1.67~5.12倍。  相似文献   

9.
冬季伐区内使用冻板道是东北内蒙林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伐区木材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本文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和伐区作业实际,对伐区内林道结构合理比重的计算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80年至1983年间,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四大林区贮木场原木纵向选材输送机输送的原木,随机抽样统计结果得出: (一) 目前东北、内蒙古林区贮木场原木纵向选材输送机上原木线载荷的分布律,是符合皮尔逊(K.Pearson)Ⅲ型曲线分布; (二) 当置信概率取90%时,大兴安岭林区的原木线载荷q=0.0031—0.0722,小兴安岭林区的原木线载荷q=0.0040—0.1369,张广才岭林区的原木线载荷q=0.0043—0.1730,长白山林区的原木线载荷q=0.0031—0.1338。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呼伦贝尔林区的木材生产,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伐区林木减少,采伐坡度变大,集运材距离增大。为使木材生产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如下措施:以大面积择伐、渐伐代替原来的皆伐;小型拖拉机与索道集材相结合;以装载机(也可以用现有机械改装而成)代替原来的人工装原木等。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油锯是我国北方林区进行主伐作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之一。据1981年统计,吉林林区使用油锯进行主伐的比重已达90%以上,油锯的保有量为2296台。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森林资源状况和机械采伐比重的变化,林区对油锯的需求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研究油锯需求量与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不仅可为油锯的生产、使用部门提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各主伐林场的伐木工人在使用油锯伐木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并大胆改制了油锯锯链,创造出一种切削效率较高的新型锯链——直齿和刨刀式混合锯链。该锯链综合了直齿锯链和万能锯链的优点,在生产现场中非常适用,很受林区伐木工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伐区常用采集运作业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盛梅 《森林工程》2005,21(1):57-59
通过对我国南方人工林伐区常用8种采集运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作业模式Ⅱ(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船运木材)为最优作业模式,作业模式Ⅲ(油锯采伐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为次优作业模式。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采集运作业模式时,采伐方式宜选油锯皆伐。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应提倡选用架空索道集材;集体林区当集材距离小于1 km时,应选用手板车集材,否则选手扶拖拉机集材。  相似文献   

15.
产品质量是衡量企业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伐区的主要产品是原木,原木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现对太自林业局原木质量试作如下浅析和预测。一、本局原木质量的现有水平目前,常用原木质量指标有:等级品率、等内品率、次小材品率三种。根据统计资料,太白林业局“六五”期间上述三项指标实达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呈跳跃发展。等内品率由1981年的91.8%上升到1985年的92.2%。原木质量水平主要由森林资源条件、自然地形和伐区工艺水平所决定。由于本局处于秦岭林区,它和同处秦岭林区的森工系统其它林业局条件基本相似,因而相互是可比  相似文献   

16.
合理采伐是为了充分利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纠正过去那种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错误方针,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而搞好伐区作业质量,又是伐区生产过程中把森林利用放在森林培育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现就太白林区把森林采伐利用的过程作为扩大再生产、提高森林生长率、扩大森林覆被率,进一步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公益效益的问题,仅从搞好伐区作业质量,以达到采育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方面,谈一些看法和意见:一、深刻的教训太白林区位于秦岭西部,总面积为27万公多顷,有林地面积17.46万公顷,总蓄积  相似文献   

17.
陈守谦  王平 《林业科学》1995,31(2):177-180
油锯是林区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动力工具,从人类工效学的角度来看,油锯的剧烈振动直接影响着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回顾了国产高把油锯振动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论述了十几年来我国高把油锯减振研究过程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减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郑涛 《森林工程》2011,27(1):34-38
伐区木材生产过程对原木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原木直径、垂直度、削度、枝桠与节子、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美学等特性对锯材产品最终的加工价值、产量、产品质量与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伐区各个作业工序对原木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原木品质的对策。同时,在归纳总结锯材对原木特性与质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原木品质对锯材质量与出材量的影响,提出提高锯材质量及出材量可采用的制材新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19.
遵照毛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川西林业局先后在过熟林区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油锯210台,截至1974年底止,油锯采伐量占年生产任务的63.4%,台年产量1,200立方米左右(病腐率占40%左右未算产量),连续7年超额完成了国家原木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20.
据伊春林区调查,仅有85%的小规格材和60%的枝丫材运出伐区利用,其余部分都遗弃在伐区。伊春林区一年约有60多万 m~3的采伐剩余物,所以搞好伐区剩余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伐区剩余物利用的主要途径有小规格材的加工利用、枝丫材生产和利用、发展林化产品、改革烧材结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