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银杏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形态及叶柄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还有相当部分的楔形叶、蒲扇形叶和心形叶,亦有少量的畸形叶,共5个类型;银杏叶片叶裂的深浅、叶裂数的多少是其在进化过程中系统发育的表现,在长枝的中上部叶片反映出原始性:在相近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银杏雌株长枝上叶片长和叶裂深显著小于雄株,而长枝粗长比显著大于雄株。银杏长枝上的叶片形状和叶柄维管束的形状有较多的类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学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银杏叶柄维管束周围树脂道就是“脂隙”或“油状空隙”的话,其有无不能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3.
选择少分枝株形与正常株形银杏,通过比较两者树形结构、叶片形态特征、叶片超微结构、叶产量和药用成分等,分析不同株形银杏株高、银杏叶产量及药用成分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少分枝银杏株高较高,叶片大且肥厚,叶片中叶绿体体积较大,淀粉粒数目较多.少分枝银杏单株鲜叶产量达1.51 kg,每公顷叶片产量可达2 137.43 kg以上,较正常株形分别提高12%和116%.然而,少分枝银杏叶片中主要药用成分总黄酮醇苷、总萜内酯含量均低于对照株形叶片中含量.在2种不同株形的银杏嫁接苗叶片中,少分枝银杏叶片总黄酮醇苷和萜内酯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株形.综合而言,少分枝株形可显著促进银杏叶片发育和叶产量,但叶片的药用成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选取12株已知性别成年银杏和27株未知性别银杏幼苗为材料,将成年植株与幼苗的叶形特征及SCAR标记特异带进行协同分析,探索成、幼年银杏间性别特征在形态和分子水平上的偶联关系.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长枝叶片叶形间的稳定差异规律表现为雌株的叶形指数(叶宽/叶长)和叶裂指数(叶裂/叶长)均大于雄株;在成、幼年植株叶形分析基础上,假设了幼苗中的扇形、多裂扇形和蒲扇形叶植株为F类,可能为雌株,假设幼苗叶不规则形、楔形和翅为M类,推测其为雄株;用SCAR-GBA组引物对27株银杏一年生实生苗DNA组进行扩增,经3次重复,其中M组12株幼苗中有11株获得了与成年雄株一致的特异带,F组15株中14株没有雄性特征带.分子技术研究结果与幼苗叶形判断假设之间的吻合率达92.6%,二者之间的偶联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叶形特征对银杏幼苗进行早期性别鉴定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银杏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bilobaL .)又名公孙树、白果树、鸭脚子树、灵眼等,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株高30~4 0m。雌、雄异株,雌株大枝开展,雄株大枝向上伸展,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片扇形,顶端常2浅裂。花单性,异株,罕见同株,花球状,生于短枝叶腋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贵州木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利用形态标记对23份木薯种质进行了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3份资源在株型、主茎外皮和内皮颜色、株高、主茎高、茎粗、主茎节间长、第1分枝角度、成熟功能叶颜色、叶片裂叶数、裂片叶形、叶柄颜色、叶脉颜色、叶柄角度、裂叶长度、裂叶宽度、花萼颜色、子房颜色、蒴果长度、蒴果直径、块根分布、结薯集中度、块根形状、块根缢痕、块根外皮和内皮颜色、块根肉质颜色等方面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对23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筛选获得了6个高淀粉种质和7个高鲜薯产量种质,为木薯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贵州木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利用形态标记对23份木薯种质进行了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3份资源在株型、主茎外皮和内皮颜色、株高、主茎高、茎粗、主茎节间长、第1分枝角度、成熟功能叶颜色、叶片裂叶数、裂片叶形、叶柄颜色、叶脉颜色、叶柄角度、裂叶长度、裂叶宽度、花萼颜色、子房颜色、蒴果长度、蒴果直径、块根分布、结薯集中度、块根形状、块根缢痕、块根外皮和内皮颜色、块根肉质颜色等方面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对23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筛选获得了6个高淀粉种质和7个高鲜薯产量种质,为木薯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雌雄银杏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两种不同树龄的雌雄银杏植株叶片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CAT、POD活性均大于雌株叶片,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是雌株大于雄株。这表明不同性别的银杏叶片在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可为叶用银杏资源的优选及银杏的合理栽培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元宝枫叶片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物候区27个产地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叶片采样分析,分别测定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裂长、裂宽、叶长宽比、叶裂长宽比、叶基角等叶片生物学参数,为元宝枫种群演化、分类、培育、良种筛选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7个种源间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12%~21.89%,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面积,表明不同种源间元宝枫叶片叶面积差异最显著。叶片各形态性状之间关系复杂,大多两两间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说明元宝枫叶片部分形态性状间关系密切。不同种源元宝枫叶片的形态与各地某些地理、环境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随纬度的增加元宝枫叶片的叶长有显著减短的趋势,但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的升高叶长显著变长,说明南方地区的元宝枫叶片叶长比北方地区较长,且越往南形态表现越为明显;叶片面积随温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变大,即越温暖湿润叶片越大,反之,叶片就小;随着维度与海拔的升高,叶柄减短,年均温越高叶柄越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元宝枫叶片性状变异主要表现为3个综合因子,即叶片大小因子、叶片形状因子、叶柄因子。聚类分析将27个种源划分为4个种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观赏植物苦梓含笑的叶部变异规律,对昆明树木园栽培的10株苦梓含笑95片叶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变异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苦梓含笑叶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性状均有变异,且都表现为株间变异大于株内变异。从叶部形态变异来看,叶片毛被颜色、叶片形状A、叶片形状B、叶片基部形状和叶片顶端形状等5个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629%~30.252%,其中叶片毛被颜色发生的变异最大。从叶部大小和数量变异来看,除基中宽变异不显著外,叶柄长、叶宽、基长等12个性状的变异均显著或极显著,变异系数为11.036%~46.951%,其中叶面积的变异最大。苦梓含笑叶部变异主要发生在株间,为优良单株存在的可能性及其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苦梓含笑叶片形态、大小和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集中于叶片毛被颜色、叶片形状A、叶片形状B、叶片基部形状、叶片顶端形状、叶柄片长比、基顶长比、叶宽、叶长、叶长宽比、叶面积、基顶宽比、叶脉角等13个性状,重点观测这13个性状就能掌握主要的形态、大小和数量信息,能快速准确地开展形态学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二),银杏叶药用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银杏叶药用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工艺、测定技术以及影响银杏叶药效成分的内外因素(品种、季节及树龄等),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银杏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银杏管胞分子的变异性和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应用HACCP管理体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对银杏袋包茶生产中的原料工序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建立了标准的受控指标和操作规程。采取定量和定性的检查、测试、执行等措施,使银杏袋包茶的生产始终保持安全、卫生、质量稳定状态,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  相似文献   

14.
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银杏(GinkgobilobaL.)幼叶为材料,采用压片法首次对来自4个国家的‘塔形银杏’(Fistigiata)等21个银杏观赏品种进行系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 8sin 12st。②对其中已知性别的15个观赏品种和未知性别的6个观赏品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6个未知性别的观赏品种进行了性别鉴定。③雄株染色体相对长度在4.37%~17.12%之间,而雌株染色体相对长度4.31%~15.34%之间。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83.33%,观赏品种的核型属于较不对称的3B型。④核型进化分析表明,观赏品种染色体平均臂比或长度比较银杏原种有较大变化。‘垂乳银杏’(Tit)、‘金兵普林斯顿’(Prhacetonsentry)和‘叶籽银杏’(Yeziyinxing)的染色体长度比大于3.2,而‘圣克鲁斯’(SantaCruz)平均臂比最大为3.2。本文对银杏的起源、演化及观赏品种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银杏种壳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取银杏种壳中部样品 ,用XL3 0ESEM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银杏种壳有其特殊的结构。①种壳与银杏木质部结构一样 ,由管胞组成的厚壁结构 ,而不是由导管组成 ,其排列方向与种子长轴平行 ;②管胞长度为 79.7~1 86 0 μm,远小于一般单纤维长度 ;③外壳分布着较多的穿孔 ,孔径为 1 .1 9~ 4.0 6μm ,是种子与外界交流的通道 ;④管胞内、外壁的穿孔不同 ,内壁有一层膜状结构 ,其作用类似于筛管中的筛板 ;⑤管胞壁由纤维组成 ,呈螺旋状横向排列。  相似文献   

16.
银杏半同胞家系综合评价与苗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个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利用各家系种子、苗期的形态、生 化等数量性状的大田观测数据,通过R型因子法将所有参试性状划分为4类:叶形及生化因子、生长量因子、叶肉因子以及抗性因子。分别采用R型因子法及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对40个家系进行了综合评判,评选出了一批在苗期数量性状上表现优良的家系,这些家系可以作为叶用银杏家系选择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银杏品种的确立和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杏事业的发展,银杏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当前的银杏品种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混淆不清的问题。该文针对这一情况,就品种概念、品种命名、品种类型、应用分类、品种选育等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的陈述并提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19.
以40个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银杏期期叶片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在叶片的形态性状、解剖结构性状以及生理生化性状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而且银杏叶片的形态性状、生化性状在不同家系间的变异有随苗期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这些变异为叶用银杏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