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葡萄籽对多浪羊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5只3月龄体重(20±1.5) kg的健康多浪羊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羊,单栏饲养。葡萄籽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A组)、4%(B组)、8%(C组)、12%(D组)、16%(E组)。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结束后屠宰,采集十二指肠食糜,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结果】(1)样品测序覆盖率98.22%~98.82%,各组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25个样品测样出现了1 038个OTU,统计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2)门水平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A组和B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与C组、D组、E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Aeriscardovia为A、B、C、E四组第一优势菌群,占比最高,而D组第一优势菌群为毛螺菌科NK3A20属(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结论】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葡萄籽不影响多浪羊肠道细菌多样性,但影响部分菌群丰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放牧与舍饲条件下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方法】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健康的舍饲夏洛莱牛(CB组)和放牧夏洛莱牛(CG组)各5头,分别采集CB、CG组每头夏洛莱牛的直肠粪便,提取微生物总DNA,通过Illumina HiSeq 测序技术,分析10个粪便样品的菌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所有样本共检测出1 089个OTUs(CB:1 044、CG:1 087),归属于12门24纲33目57科170属的细菌。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2组中均为优势菌门,其次为疣微菌门、放线菌、广古菌门和变形菌门,在科水平的优势菌依次为瘤胃球菌科、理研菌科、毛螺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拟杆菌科等;其中CB组中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理研菌科、消化链球菌科丰度显著高于CG组(P<0.05),CG组中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的丰度显著高于CB组(P<0.05)。【结论】舍饲夏洛莱牛和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纤维消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复合益生菌对超早期断奶(7 d)杜藏乳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丰度的影响,以减轻乳仔猪断奶应激,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7日龄杜藏乳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ZM组)随母猪哺乳,试验I组(ZD组)哺喂代乳粉,试验II组(ZY组)哺喂代乳粉+复合益生菌,试验周期21 d。试验结束当天(28日龄)收集乳仔猪粪便,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粪便样品的菌群结构组成。【结果】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ZM组、ZY组和ZD组杜藏乳仔猪粪便样品共有OTU为327个,ZM组的特有OTU为247个,ZD组的特有OTU为84个,ZY组的特有OTU为96个。在门分类水平上,ZM组杜藏乳仔猪粪便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门为厚壁菌门,ZY组和ZD组为拟杆菌门;ZY组和ZD组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分别为0.77和0.92,较ZM组(1.76)分别下降56.25%和47.73%。在属分类水平上,ZD组和ZY组杜藏乳仔猪粪便样品中的优势菌属为普氏菌属_9,ZM组则为乳杆菌属;ZD组杜藏乳仔猪粪便中布劳特氏菌属、肠球菌属和吉氏副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其他2个处理组显著上升(P<0.05,下同);而ZY组杜藏乳仔猪粪便中普雷沃氏菌科_NK3B31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厌氧弧菌属、罕见小球菌属、瘤胃菌科_NK4A214群、瘤胃菌科_UCG-005、未明确普雷沃氏菌科及Family_XIII_AD3011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ZD组。【结论】在杜藏超早期断奶仔猪代乳粉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有效提高其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同时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产短链脂肪酸相关菌群的相对丰度,即复合益生菌具有潜在促进营养物质代谢和抗炎症的功能,可缩短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由哺乳型向饲料型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合作猪夏季和冬季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特征.【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夏季和冬季半放牧饲养的6月龄健康合作猪的粪便菌群结构特征.【结果】合作猪冬季与夏季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β多样性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为夏季合作猪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优势菌门,unidentified_Clostridiales细菌属和Terrisporobacter为夏季合作猪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的优势菌属.菌群组成差异分析显示,在科水平,夏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冬季合作猪(P0.05),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夏季合作猪(P0.05);在种水平,拟普雷沃菌309(Alloprevotella_sp_feline_oral_taxon_309)、梭菌属细菌ID5(Clostridium_sp_ID5)、柏林密螺旋体菌(Treponema_berlinense)和溶纸梭菌(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在夏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冬季合作猪(P0.05);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revibacter_ruminantium)、瘤胃菌属细菌YS3(Rumen_bacterium_YS3)以及毛螺旋菌科细菌YE64 (Bacterium YE64)在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夏季合作猪(P0.05).【结论】合作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与其适应不同季节气候和饲草种类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哺乳仔猪的盲肠菌群结构、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盲肠黏膜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对仔猪肠道产生影响的途径。[方法]试验选取6窝(每窝10头)体重相近(约1.51 kg)的新生仔猪,采用窝内分组法将每窝仔猪均分为对照组和乳铁蛋白组。在仔猪出生后1~7 d,每天对2组仔猪进行3次灌喂,其中乳铁蛋白组仔猪每次灌喂8~12 mL的乳铁蛋白溶液,使每天乳铁蛋白的有效灌喂量达到0.5 g·kg~(-1),对照组仔猪灌喂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主要检测盲肠内容物中菌群门水平和属水平的变化情况、短链脂肪酸水平以及盲肠黏膜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乳铁蛋白干预提高了盲肠菌群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 1;在试验8 d时,乳铁蛋白提高了哺乳仔猪盲肠菌群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并降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拟杆菌、瘤胃球菌、丁酸弧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韦荣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试验21 d时,乳铁蛋白降低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乳杆菌、罗斯氏菌和瘤胃球菌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乳铁蛋白增加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提升盲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论]早期乳铁蛋白干预可以改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调节盲肠黏膜的免疫反应,有利于哺乳仔猪的后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miR-146a作为抑炎因子,仍然不清楚其是否参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互作,进而影响肠道稳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miR-146a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肠道miR-146a特异性敲除小鼠(CKO鼠)及对照小鼠(Flox鼠)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空肠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结果】测序共获得1 134个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包括37门、80纲、161目、198科、261属、117种的细菌;Flox组和CKO组小鼠的空肠微生物中共有46个相同的OTUs;各组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是优势菌门;2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整体相似,但CKO组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的平均相对丰度高于Flox组(P=0.067),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lox组(P<0.05),其他层级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miR-146a敲除可改变宿主肠道梭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荷斯坦奶牛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差异,本试验于宁夏某规模化荷斯坦奶牛场不同群体牛舍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利用16S rDNA测序测定其细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的OTU数目与Alpha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的Beta多样性差异明显,高产泌乳牛舍土壤与低产泌乳牛舍土壤的细菌菌群结构较接近。不同群体奶牛牛舍土壤的优势菌门 (丰度>10%)基本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与厚壁菌门,泌乳牛舍土壤中放线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牛舍土壤(P<0.05),哺乳犊牛岛土壤中软壁菌门与Gemmatimonadates的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牛舍土壤(P<0.01)。不同群体奶牛牛舍土壤中优势菌属(丰度>3%)差异明显,各牛舍土壤的优势菌属中,ProteiniphilumFermentimonasTruepera等蛋白质降解菌在非泌乳阶段牛舍土壤中的丰度较高;脱硫杆菌属、盐单胞菌属、硫碱螺旋菌属等嗜盐碱的菌属在干奶牛舍土壤与断奶犊牛舍土壤中的丰度较高;不动杆菌属与鞘脂杆菌属等致病菌在高产泌乳牛舍土壤中的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小麦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开展盆栽培养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物炭对小麦根内、根际和空白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根内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显著(P<0.05)低于根际和空白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即植物根系能够过滤和筛选部分微生物在其根内定殖生长,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是小麦根内环境中的优势菌门。生物炭能够显著(P<0.05)影响小麦根内和根际微生物组的结构组成。在根内,加生物炭显著(P<0.05)提高了疣微菌科(Verrucomicrobiaceae)和Luteolibacter属细菌的相对丰度;在根际,加生物炭条件下相对丰度显著(P<0.05)上升的微生物菌群包括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环脂酸芽孢杆菌科(Alicyclobacillaceae)、LuteolibacterTumebacillu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小坂菌属(Kosakonia)、溶杆菌属(Lysobacter)、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Blastomonas、马赛菌属(Mssilia)、原囊菌属(Archangium)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整体来看,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处理更为敏感,生物炭添加会显著(P<0.05)影响小麦根际的标志微生物种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微生物多样性,为青贮饲料的生产和贮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甜高粱青贮饲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甜高粱青贮饲料中细菌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优势菌属主要为乳酸杆菌属、肠杆菌属、乳球菌属、棒状杆菌;真菌群落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结论】不同处理的甜高粱青贮饲料之间微生物菌群组成相近,但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青贮菌剂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藏猪和DLY猪结肠的消化酶活性、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为2种猪的生产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5头同一天分娩的藏仔猪和杜洛克×长白×约克三元杂交猪(DLY猪),饲养至210日龄,称量藏猪和DLY猪的体质量,并计算2种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将藏猪和DLY猪屠宰后采集结肠粪便样品,分别利用Elisa试剂盒、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藏猪和DLY猪结肠消化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分析2种猪结肠中以上差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LY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藏猪(P<0.05)。藏猪与DLY猪结肠中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藏猪结肠的6种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DLY猪(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相较于DLY猪,藏猪结肠中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科分类水平上,藏猪的普雷沃氏菌科、月形单胞菌科、红螺菌科、弯曲菌科、阿克曼氏菌科和紫单胞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LY猪,而瘤胃球菌科、梭菌科、消化链球菌科、肠杆菌科和浮霉状菌科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LY猪(P<0.05)。在属和种分类水平上,共有8个菌属和4个菌种在藏猪和DLY猪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藏猪的月形单胞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弯曲杆菌属、马赛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以及纤维杆菌、普拉梭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LY猪,而梭菌属、艰难梭菌属、埃希氏菌属和大肠埃希氏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DLY猪(P<0.05)。藏猪结肠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DLY猪(P<0.05)。在藏猪和DLY猪结肠中,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和丁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与丁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厚壁菌门和梭菌属相对丰度与乙酸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月形单胞菌属相对丰度与丙酸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藏猪和DLY猪结肠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均存在差异,表明藏猪和DLY猪结肠微生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影响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中国沙棘生长的关键光合指标、生理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并对中国沙棘苗木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的整地方式和保水措施。【方法】以天山北坡前山带不同整地方式和保水措施下种植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设置水平沟整地、穴状整地与覆膜、膨润土的不同组合处理,分析不同造林技术对中国沙棘生长指标、光合特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水平沟整地的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显著高于穴状整地(P<0.05),覆膜、膨润土的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2)影响中国沙棘生长的关键生理指标为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光合指标为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土壤含水量指标5月土壤含水量、8月土壤含水量;(3)水平沟整地-覆膜-膨润土处理的评分最高,水平沟-覆膜处理次之;其造林成活率分别为80.63%、72.26%。【结论】中国沙棘在天山北坡前山带造林的综合配套技术为水平沟整地-覆膜-膨润土综合技术、水平沟整地-覆膜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荟萃分析(Meta分析)研究日粮中添加乳酸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肉鸡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参考。【方法】从国内外数据库中共检索出符合分析要求的24篇文献,包括25项试验,8 702个研究对象。采用Review Manager(version 5.3),计算各生长性能指标的标准化均数差SMD(乳酸杆菌组和对照组均数的差值除以两组标准差平均值的商),根据不同研究使用的样本数量、指标测定的标准差,确定不同研究结果的权重值,汇总多个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根据I 2统计量对纳入文献的生长性能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通过漏斗图及egger检验分析纳入文章的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由于本次分析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连续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乳酸杆菌菌种进行亚组分析,探讨不同乳酸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效果。 【结果】从试验全期来看,饲粮中添加乳酸杆菌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SMD=1.53,P<0.001),显著降低料重比(SMD=-1.50,P<0.001),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470)。分别分析肉鸡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的生长数据发现,乳酸杆菌显著提高肉鸡前期平均日增重(SMD=1.05,P<0.001),有提高后期日增重的趋势(SMD=0.52,P=0.090),显著降低前期料重比(SMD=-1.31,P<0.001)和后期料重比(SMD=-0.94,P<0.001)。从SMD的数值上可以看出,乳酸杆菌对肉鸡前期的促生长效果优于后期。漏斗图及egger分析表明,前期F/G(P=0.012)和后期ADFI(P=0.006)偏倚性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指标的偏倚性不显著(P>0.05);敏感性分析发现,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分析结果稳定。异质性检验发现,各生长指标存在显著异质性(P<0.001),根据乳酸杆菌菌种进行亚组分析,可降低Meta分析结果的异质性。亚组分析显示,植物乳酸杆菌对肉鸡全期日增重(1.98,P<0.001)和饲料转化效率(-1.66,P<0.001)的促进作用优于干酪乳杆菌(0.51,-0.68,P≤0.02)和约氏乳杆菌(1.15,-0.16,P ≤0.02)。【结论】Meta分析表明,乳酸杆菌可改善不同阶段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不同乳酸杆菌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植物乳杆菌的促进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及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喷雾塔进行定量喷雾,测定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处理24 h后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LC20及LC50。利用这2个浓度处理多异瓢虫成虫,逐日记录成虫的存活情况以及产卵量、卵孵化率。【结果】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的LC20及LC50分别为2.29和12.51 mg/L。经这2个浓度环氧虫啶处理后,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缩短(P<0.05),产卵前期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与LC20处理组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LC50处理组产卵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2个处理组(P<0.05)。【结论】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与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添加甜叶菊渣对绢蒿青贮发酵品质及苦味掩盖(去除)的影响,为新疆天山北坡绢蒿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伊犁绢蒿与甜叶菊渣为原料,按照鲜重质量比10∶0(CK处理)、9∶1(T1处理)、8∶2(T2处理)、7∶3(T3处理)混合袋装青贮发酵60 d,分析营养成分、有机酸含量、发酵品质及小鼠饮水的数据(水饮用量、浸提液饮用量)。【结果】各混合比例青贮的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丙酸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着甜叶菊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各混合处理的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和粗灰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2、T3处理的乙酸和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差异不显著(P<0.05);公鼠和母鼠均对T2处理浸提液饮用量显著高于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鹰嘴豆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作用,为鹰嘴豆抗性淀粉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用鹰嘴豆抗性淀粉干预,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分别对照组和模型组,监测其体重、饮食、排泄等体征变化,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统计肝脏指数、腹腔总脂肪系数和肠道菌群数量。【结果】与高脂组相比,鹰嘴豆抗性淀粉+高脂组体重增加量、饮食、排泄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增加(P<0.05);肝脏指数和腹腔总脂肪系数显著降低(P<0.05);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显著降低(P<0.05)。【结论】鹰嘴豆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小鼠体重、饮食、排泄具有调节作用,对小鼠血清的血脂成分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蛋氨酸羟基异丙酯(HMBi)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补充反刍动物日粮中缺乏的蛋氨酸(Met),尽管HMBi拥有过瘤胃特性,但仍有部分在瘤胃中降解.研究拟探究HMBi对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体重在(101±10)kg的84日龄断奶后荷斯坦母犊牛并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PC,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喂竹叶提取物后伊犁马挤奶期间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饲喂试验期对伊犁马挤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4匹伊犁母马,其体型结构相似,胎次相近,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竹叶提取物,0~20 d为第1阶段,21~40 d为第2阶段,41~60 d为第3阶段。采集马匹挤奶期间心率变异性指标。将24匹伊犁马随机分为对照组0 g/d;试验Ⅰ组10 g/d;试验Ⅱ组20 g/d;试验Ⅲ组30 g/d四组,分析不同时期和剂量的HRV差异性。【结果】第3阶段SDT HR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2和第3阶段RMSSD均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3阶段SD1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3阶段SD2极显著高于第2阶段(P<0.01),且第2阶段又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1)。第3阶段VLF极显著高于第1和第2阶段(P<0.01);第3阶段的LF和HF两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P<0.01);第3阶段TP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P<0.01)。对照组Mean HR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5);第Ⅱ组SD2极显著高于第Ⅳ组(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D2和VLF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LF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中HF、TP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对照组LF/HF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结论】伊犁马补喂竹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马匹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其挤奶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苜蓿盲蝽危害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罩笼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苜蓿盲蝽刺吸危害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茎叶比、干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苜蓿盲蝽虫口密度与受害紫花苜蓿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0.001),对照组紫花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羔羊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营养改变、环境应激等多因素互作所致的新生和断奶时期危害羔羊生长的临床常见病之一。对断奶前后腹泻羔羊的生长生理与肠道菌群变化与其同期健康羔羊进行比较。为不同生长阶段羔羊腹泻的针对性防治研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在对羔羊腹泻进行临床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断奶前(31—4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断奶后(60—7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分成4组进行生长生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测定。采集直肠粪样,用16S rRNA测序进行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比较分析。【结果】(1)断奶前健康与腹泻羔羊体重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腹泻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且腹泻羔羊的体温、脉搏和呼吸频率也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2)断奶前腹泻羔羊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白细胞总数极显著高于健康羔羊(P<0.01),尿素氮、肌酐、磷、血糖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炎性因子IL-4、IL-6、IL-8显著高于健康羔羊。(3)断奶后健康羔羊与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共有OTUs占比较断奶前上升近一倍。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健康与腹泻羔羊的肠道菌群PCoA分布差异显著(Weighted UniFrac Adonis和Anosim检验水平,P<0.05),而断奶后组间差异不显著。门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黏胶球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属和梭菌属显著升高(P<0.05),而艾克曼菌属、脱硫弧菌属和丁酸弧菌属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瘤胃球菌属显著下降(P<0.05),而脱硫弧菌属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前腹泻羔羊主要发生蛋白质和血脂降低;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的生理变化以尿素氮、肌酐和血糖等指标的下降为特点。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失调变化明显;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炎症反应等变化明显。这些差异可能与断奶所引起的日粮组成结构和环境因素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