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多穗型小麦品种高产栽培的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以钱江2号为代表的多穗型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揭示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穗型小麦品种取得5.25t/公顷的产量水平,其阶段叶面积系数为:年内1以上,拔节期为3以上,孕穗期为6左右,齐穗期不低于5,开花灌浆期稳定在4.5左右。且具有相应的干物质增长系数。其适宜群林结构为:基本苗195万/ha。年内苗675-750万/ha,最高苗控制在825-900万/ha之间,争取达到基本苗以19  相似文献   

2.
麦油两熟制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期为25~30d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复合群体中,小麦基本苗是复合群体的主体,对麦油两作产量效应显著;花生密度对花生产量作用明显,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在小麦90~270万株/hm2基本苗范围内,每增加15万苗,花生平均减产18kg/hm2;小麦花生两熟制一体化栽培高产复合群体指标为:小麦基本苗165~195万/hm2,花生13.5~16.5万穴/hm2。高效复合群体最优组合为:小麦基本苗120万/hm2,花生播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3.
豫粳6号高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分蘖力物强、穗多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应为: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建立高质量的群体。9750kg/hm^2以上水平的产量结构应为:每公顷有效穗数345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6.5g以上。主要技术措施有:旱育长龄健根多蘖壮秧;扩行缩墩减苗;适时适度搁田;均衡施氮,前后期施氮比例为  相似文献   

4.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穗分化提前3~5d;分蘖质量和数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冬前、返青和拔节期的增蘖幅度依次为11.5%、30.3%和10.6%;成穗数增加9.7%;扩源增库效果显著,拔节到抽穗期主茎叶面积增加11.5%~30.4%,各器官物质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产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成穗数增加52.5万/hm2,穗粒数增加4.6粒,每公顷净增产1306.5kg,增产幅度22.6%。  相似文献   

5.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在宁夏淡灰钙土地区条件研究,其最适播种量99~159kg/hm^2。合理群体结构:基本苗225万~300万/hm^2,最高总茎数1200万~1350万/hm^2,分蘖成穗率达50%以上,收获穗750万/hm^2以上,每穗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0g,增产4.9%~8.9%,增加效益525.60~974.40元/hm^2。  相似文献   

6.
本文于1988~1990年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对影响淮北地区麦套棉花产量和效益的人为可控因子中的施纯N量、P2O5量、K2O量、密度、化控5个因子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明确了对产量和效益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密度>氮肥>钾肥>化控>磷肥,并得到了达到最高产量和效益的最佳组合方案:每公顷施纯N180~195kg,P2O530~60kg,K2O150~165kg,移栽密度5.25万~5.51万株/hm2,缩节安用量30~45g,于盛蕾期、盛花期或封顶时化调2~3次。为生产上制定技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两系晚杂培两优288进行了旱育抛栽密度、氮肥施用量及氮肥运筹比例等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培两优288在浙江常山旱育抛栽种植,抛栽密度以25~35苗/m^2为宜,纯氮用量应控制在150.00~168.75kg/hm^2;氮肥运筹要注意穗粒肥的施用,其中基肥、蘖肥、穗粒肥之比以3.5:3.5:3.0为宜。  相似文献   

8.
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和调查,分析了黄淮冬麦区超高产条件下的品种特征、育种方向和栽培环境。作者认为在超高产情况下,大穗型品种具有更大的产量潜力;近期内应选用大穗较多穗型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模式为:480~520万穗/hm2、38~42粒/穗、45~51g/千粒;进一步的育种目标为选用大穗少穗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模式为:400万穗/hm2、50粒/穗、55g/千粒。栽培土壤环境背景值应为:有机质>1.2%、速效氮>70mg/kg、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10mg/kg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沿海垦区稻茬啤麦以18万/667m^2基因苗及施氮量15kg/667m^2时产量最高;并以基本苗18万/667m^2、施氮15-18kg/667m^2为最佳组成,其穗粒结构合理,倒伏风险小,有效穗46万-50万/667m^2,每穗实粒22粒,千粒重41g产量可达40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棉、蒜、瓜复合套作高产栽培技术刘水东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226541棉花、大蒜、西瓜复合套作,一般每公顷可产皮棉ll25ks,蒜苔2250kg,蒜头1.05万kg,西瓜5.25万kg,总产值7.5万多元,公顷纯收入一般可达5.25万多元。1种植规格一般...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9号的示范推广,本文以扬农啤9号为材料,设计了4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的栽培试验,于2011至2012年在江苏省方强农场农科所进行,大麦生育过程中定点调查越冬苗、返青苗、高峰苗、穗数等茎蘖动态,成熟后调查产量要素及产量,分析密度和施氮量对扬农啤9号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施氮15.0kg/667m2,基蘖肥:拔节孕穗肥比为6:4,16万/667m2基本苗,扬农啤9号的有效穗55万/667m2左右,每穗实粒22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产量可达42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武粳15机插秧生育动态指标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粳15穗型大,高产稳产,作小麦茬塑盘育秧机插栽培,基本苗6.5—8.0万,10-11叶期够苗,高峰苗28万左右,成穗率75%左右,一生总叶片18叶,播种至齐穗107d,全生育期159d.产量构成要素:有效穗20—22万/667m^2,每穗总粒13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g以上。高产精确栽培应抓好培育壮秧、大田沟系配套、整地平实、优化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科学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13.
平衡施肥对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麦区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粒、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了小麦量水平,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24.3-56.8%;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1.9886-4.2656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377.12-389.15kg/hm^2,N:P2O5:K2O=1:0.5:0.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2002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浙粳20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经浙江省金华市1999年和2000年两年区试 ,平均单产为453.05kg/667m2,比对照秀水11增产11.05 % ,其中1999年增产达显著水平 ,2000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59.8kg/667m2,比对照秀水11增产11.3%。两年区试结果 :平均全生育期127.4天 ,与对照秀水11相仿。平均每667m2有效穗24.17万 ,每穗总粒数82粒 ,实粒数75.5粒 ,结实率92.1 % ,千粒重25.2g。抗性鉴定结果 :高抗稻…  相似文献   

15.
徐长青  桑乃军 《大麦科学》1999,(1):33-34,39
如东5号大麦播量6.5 ̄9.0kg/亩,一生总用氮基肥占50% ̄60%、苗肥占20%、拔节孕穗肥占20% ̄30%,可获得400kg/亩以上的产量水平。播量降至4kg/亩时,有效穗明显不足,难以获得高产。随着播量增加,一生总出叶数减少,有效穗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和推广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96年在定西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小麦比露地栽培每公顷增产966kg,增产38.2%。插穴密度每平方米28穴以上,雨水入渗率达97.2%。栽培上每公顷施N,P2O5养分总量135kg,播种450万至600万粒,每穴株数15~18,选择矮秆、增产潜力大、抗病、后期落黄好的中晚熟品种。采用集雨补灌,每公顷增产382kg,水分生产效率为9.6kg/hm2·mm。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克丰6号小麦新品种施肥对产量的效应及其对农艺性状为异的影响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克丰6号小麦新品种,平均单产5141.6kg/hm^2,若栽培技术得当,公顷产量可达5958.0kg;(2)施肥对该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异影响大小顺序为:穗粒数〉无效小穗数〉有效小穗数〉株高〉千粒重〉容重。  相似文献   

18.
汕优136系用珍汕97A与广亲和恢复系T136配组育成,该组合穗大粒多,其高产栽培策略,必须以增穗、增粒为中心,提高结实率,稳定千粒重。在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的基础上,适宜栽插密度为25万~28万穴/hm2,基本茎蘖苗80万~100万/hm2,施氮量240~260kg/hm2,肥料运筹上控制中期施肥,增加后期施肥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毒化学去雄剂PCZ的两种剂型PCZ—2和PCZ—4.于小麦主茎旗叶抽出时以4个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小麦自交结实率低于10%、异交结实率高于50%的浓度和剂量为:PCZ—2的浓度为0.5%.每有效穗用量为0.4、0.6和0.8ml以及浓度为0.6%.用量0.4ml;PCZ—4的浓度为0.5%.用量0.6ml1.2品种3个施用时期的试验表明.两剂型的最佳施药时期皆为主茎旗叶抽出时,不同品种对PCZ的敏感性有差异.PCZ比2000mg/kg乙烯利处理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0.
汕优10—35     
汕优10—3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986年湖南省邵阳市农科所从温州市农科所引进,1987年推荐参加邵阳市早稻良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优质、田间抗性好。根据区试结果汇总,该组合平均亩产459.97kg,最高亩产达519.25kg,居中熟组7个参试品种(或组合)的首位,比对照1T,光增产6.94%,比对照2竹系26增产9.73%。平均株高76.7cm,每亩有效穗25.5万,每穗总粒数95.2粒,每穗实粒数78.0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0g,出糙率7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