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放牧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松辽黑猪3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舍饲和放牧的方式进行生长育肥试验,在松辽黑猪体重达到100 kg时屠宰测定其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放牧组松辽黑猪日增重、料重比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血清中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滴水损失、失水率、嫩度值等指标放牧组与舍饲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放牧能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选择生长发育良好25 kg左右的松辽黑猪60头,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放牧与舍饲饲养。当体重达到100 kg左右时进行屠宰,测定两种饲养条件下的胴体性能和肉质品质。结果表明:放牧组背膘厚与板油率低于舍饲组,差异显著(P0.05)。放牧组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间隙高于舍饲组,差异显著(P0.05)。放牧组大理石纹评分、熟肉率、肌内脂肪、失水率、滴水损失、剪切力与舍饲组差异显著(P0.05)。放牧可显著影响松辽黑猪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选择松辽黑生长育成猪50头和200头,分成舍饲组和林地放牧组,进行饲养育肥性能测定。舍饲组按常规全期饲喂全价配合精饲料;放牧组则先在舍内育成至体重达40kg后,白天林地放牧,早晚各补饲一次精饲料,直至达到育肥体重。饲养试验结束,各饲养组选取4头(2公2母)体重100kg左右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做胴体肉质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舍饲组为736.5g;放牧组为467.5克,差异极显著(P<0.01),而放牧组则每增重1kg比舍饲组少耗精饲料730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放牧组为70.71%,比舍饲组的69.21%高,差异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放牧组为4.92%,舍饲组为3.60%,差异显著(P<0.05),其他胴体肉质指标如眼肌面积、背膘厚、瘦肉率及肉色、PH、失水率、嫩度等,两种饲养方式,差异均不明显,但放牧饲养组要比舍饲组,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吉林延边  相似文献   

4.
放牧对松辽黑猪生长肥育及胴体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松辽黑生长育成猪200头,分成舍饲组和林地放牧组,进行饲养育肥性能测定。舍饲组按常规全期饲喂全价配合精饲料;放牧组则先在舍内育成至体重达40kg后,白天林地放牧,早晚各补饲一次精饲料,直至达到育肥体重。饲养试验结束,各饲养组选取4头(2公2母)体重100kg左右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做胴体肉质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舍饲组为736.5g,放牧组为467.5g,差异极显著(<0.01),而放牧组则每增重1kg比舍饲组少耗精饲料730g,差异显著(<0.05)。屠宰率放牧组为70.71%,比舍饲组的69.21%高,差异显著(<0.05),肌内脂肪含量放牧组为4.92%,舍饲组为3.60%,差异显著(<0.05),其它胴体肉质指标如眼肌面积、背膘厚、瘦肉率及肉色、pH、失水率、嫩度等,两种饲养方式,差异均不明显,但放牧饲养组要比舍饲组有改善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舍饲与放牧条件下藏猪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测不同饲养方式对藏猪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舍饲(10头)和放牧(8头)饲养的藏猪共18头,于300日龄左右屠宰,并测定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舍饲组藏猪活体重、胴体重、活体背膘厚及屠宰后背膘厚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头、肾、胃、皮重率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肝重和花板油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大理石纹评分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肌肉剪切力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组藏猪肉色评分均为3分左右,属于优质猪肉。综上表明,舍饲可提高藏猪的个体体重和胴体重,增加肌内脂肪含量和大理石纹评分,改善肌肉嫩度。考虑到放牧饲养藏猪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建议在推广藏猪舍饲模式的同时,可以适当放牧,保持藏猪原有的习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长白×沙子岭二元杂种猪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长×沙二元杂种猪60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饲养在同一栏内,进行为期122 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屠宰4头猪测定猪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分别比高水平组高1.08个百分点、0.7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硬脂酸含量,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分别比低水平组高2.80个百分点和2.3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肉豆蔻酸、月桂酸含量,高水平组分别比中、低水平组高0.69个百分点和0.75个百分点、0.05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分别比低水平组高3.66个百分点和2.7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高、中水平组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高于低水平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水分、粗灰分及矿物元素的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3组均未检测出砷、氟,铅含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放牧条件下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开展季节性舍饲喂养,结果表明:舍饲组成、幼年母羊和当年羔羊体重比放牧组分别增加12.86、12.47和5.27kg;羊毛长度除当年羔羊两组间基本相等外,舍饲组成、幼年母羊比放牧组分别长1.08cm和1.06cm;舍饲组仔畜成活率、繁殖成活率和成畜保活率分别达到100%、94.90%和100%,比放牧组分别提高5.32、16.83和3.6百分点;舍饲组公母羔羊平均初生重为4.06kg±0.67kg,比放牧组提高26.88%;两组绵羊期末体高、管围变化不大,舍饲组胸围、体斜长比放牧组增长幅度明显;舍饲组各年龄段羊毛产量分别达到5.24、4.61和3.77kg,比放牧组分别提高57.83%、52.15%和39.11%,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河西绒山羊舍饲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放牧条件下的河西绒山羊中进行了季节性舍饲喂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舍饲组绒山羊成、幼年羯、母山羊体重比放牧组分别增加3.34,3.29和2.9 kg。舍饲组仔畜成活率、繁殖成活率、成畜保活率分别达到98.6%,96%和99.5%,比放牧组分别提高5.3,12,1.5个百分点。舍饲组各年龄段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436.4,349.7和352 g,比放牧组分别提高32.4%,13.1%和15.6%(P<0.0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将3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分别按有机舍饲和有机放牧方式饲养,测定牛奶脂肪酸组成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放牧组的反10,顺12-C18:2共轭亚油酸(CLA)含量显著高于有机舍饲组(P0.05);有机放牧组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C16:0含量(P0.05)、木蜡酸C24:0含量(P0.05)均显著高于有机舍饲组,但有机放牧组牛奶中的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低于有机舍饲组(P0.05);有机放牧组牛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肉豆蔻油酸C14:1含量(P0.01)和神经酸C24:1含量(P0.01)极显著高于有机舍饲组,有机放牧组ω-3PUFA/ω-6 PUFA比值显著高于有机舍饲组(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圈养和放养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以及肉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用30头(99.0±3.0)kg去势松辽黑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喂相同日粮,自由采食,试验期75 d。结果表明:与圈养组相比,放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放养组的胴体重和瘦肉率分别显著提高了5.42%和6.06%(P0.05),背膘厚度显著降低了11.95%(P0.05);放养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P0.05),含量达4.03%;剪切力明显降低了2.84%(P0.05);放养组肉质中铅、砷、铬、镉的平均含量较低,且含量远远低于国家猪肉卫生标准。综上可知,适当的林下放养增大了松辽黑猪活动空间,改善了生长环境,促进了猪只快速生长,提高了屠宰性能,提升了猪肉品质,降低了肉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体重(11.00±3.00)kg的3月龄霍尔巴羊,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放牧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舍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舍饲组屠宰率、净肉重、肉骨比、眼肌面积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内脏比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舍饲组羊肉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维生素B6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由此可见,舍饲养殖显著提高霍尔巴羊的屠宰性能。 [关键词]养殖模式|霍尔巴羊|屠宰性能|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环县绒山羊冬季饲养效果,把6月龄的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和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杂种一代羔羊(简称F1代羔羊)作为试验对象,以环县农民群众传统采用的饲养模式——放牧加少量补饲(简称"放牧+补饲")作为对照,采用全舍饲方式对两个试验群体进行60d的育肥试验,综合测定绒山羊羔羊的生长结果、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群体内,全舍饲组的育肥末重、育肥期增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放牧+补饲"组(P0.01)。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全舍饲组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是102.5g、10.75kg和47.66%,分别较"放牧+补饲"组提高了87.2g、3.46kg和12.54%。F1代羔羊全舍饲组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是117.2g、11.71kg和49.62%,分别较"放牧+补饲"组提高了96.7g、4.16kg和13.83%。全舍饲组的失水率和嫩度显著低于"放牧+补饲"组(P0.05),其它肉品质指标在全舍饲和"放牧+补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和F1代羔羊全舍饲组的纯收入较"放牧+补饲"组同类型羔羊分别提高了110.2和75元。因此,较传统饲养模式,全舍饲育肥能够明显增加环县绒山羊羔羊冬季生长效果和产肉性能,改善部分肉品质,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肉品质的影响,获得江城牛最优肉品质的饲养方式。选取年龄在2.5岁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24头江城牛,其中公牛9头、母牛15头,根据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公牛3头、母牛5头),第1、2组舍饲,在自由采食全株玉米青贮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分别补饲肉牛精料补充料2 kg(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1 kg(浓缩料组),第3组在人工草地上放牧饲养(放牧组),饲养90 d后从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组分别选4头,从放牧组选6头,公母各半,共14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江城牛的肉品质。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肉品质有一定影响,补饲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后,江城牛在失水率、剪切力、粗脂肪、粗蛋白质方面与放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成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眼肌面积、背膘厚度、大理石花纹等表现为补饲了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的牛肉品质优于放牧组。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补充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后,在肉品质方面,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组优于放牧组。说明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补充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改善江城牛的肉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江城牛的合理饲养和提高肉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肉品质的影响,获得江城牛最优肉品质的饲养方式。选取年龄在2.5岁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24头江城牛,其中公牛9头、母牛15头,根据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公牛3头、母牛5头),第1、2组舍饲,在自由采食全株玉米青贮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分别补饲肉牛精料补充料2 kg(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1 kg(浓缩料组),第3组在人工草地上放牧饲养(放牧组),饲养90 d后从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组分别选4头,从放牧组选6头,公母各半,共14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江城牛的肉品质。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肉品质有一定影响,补饲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后,江城牛在失水率、剪切力、粗脂肪、粗蛋白质方面与放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成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眼肌面积、背膘厚度、大理石花纹等表现为补饲了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的牛肉品质优于放牧组。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补充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后,在肉品质方面,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组优于放牧组。说明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补充精料补充料和浓缩料改善江城牛的肉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江城牛的合理饲养和提高肉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年龄6月龄左右的努比亚黑山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2组,育肥期65d后进行屠宰测定和肉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屠宰率、净肉率以及羊肉中蛋白质、粗脂肪、18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舍饲组(43.6%)高于放牧补饲组(38.35%)5.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而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放牧补饲组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羊肉中微量元素铁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47.02%,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铜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64.71%,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努比亚黑山羊采取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方式羊肉主要营养指标相当,其中放牧补饲育肥羊肉中所含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更丰富。山羊适度放牧补饲育肥是目前一种可行的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灵芝和猴头菇菌糠对大沙二元杂交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35 kg左右的大沙二元杂种猪45头,随机分成3个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每组15头,公母比例一致,进行为期146 d饲养试验。试验分前后2期,对照组全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前期和后期日粮中分别添加15%和30%灵芝和猴头菇菌糠,试验2组日粮在试验前后2期另外还分别添加了1%、1.5%的益生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抽取4头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沙二元杂种猪日粮添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糠"或再额外添加益生菌明显降低了肌肉的失水率(P0.05);显著提了高肌肉中谷氨酸、蛋氨酸、α-亚麻酸含量(P0.05);同时还显著降低了肌肉中金重属汞的含量(P0.05)。表明大沙二元杂交猪日粮中添加芝和猴头菇菌糠能有效改善猪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75 kg左右的松辽黑猪6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2%由维生素C、维生素E、甜菜碱、牲血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进行生长肥育试验,在体重达到120 kg左右时每组随机选取3头屠宰测定各项指标,研究复合添加剂对松辽黑猪肌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肉色评分、肉色红度(a)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0.64%和8.39%(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21.87%(P0.05);pH45 min、pH24 h、滴水损失24 h、滴水损失48 h、滴水损失72 h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17.55%、11.01%、43.64%,差异显著(P0.05);尿素氮的含量低于对照组33.97%,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低于对照组20.16%、50.79%,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能够改善松辽黑猪肉色、改善肉嫩度、提高肌肉系水力,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32头65 kg左右的"长白×沙子岭"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的中草药调理剂、复方肉质调理剂和益生素添加剂,进行饲养试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群的肉质有了明显改善,失水率降低、贮存损失减少,肌内脂肪含量增加,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特别是能增加肌肉中神经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猪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羊肉营养成分、脂肪酸含量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将10只平均体重(29.45±3.28)kg,生长发育正常的3月龄左右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中草药添加剂饲喂90d。试验结束后每组分别选择3只羊屠宰,测定肉羊背最长肌中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含量和重金属残留。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粗脂肪含量降低2.02g/kg,粗蛋白、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0.85、0.06和3.95个百分点;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4.04个百分点,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2.48和0.13个百分点,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硬脂酸含量降低14.38%,亚麻酸含量提高13.89%,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羊肉中未检测到重金属残留。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改善羊肉营养价值,提高羊肉品质和风味,肉品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西门塔尔牛的产奶量、乳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后期产奶量、日采食量、体重接近,胎次相同、精神良好、体质健康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8头.舍饲组每天饲喂2次,放牧+补饲组每天放牧8 h后补充1.0 kg/天·头混合精饲料,试验30天.结果显示,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