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水稻》2021,51(5)
研究不同床土调制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粒滚粒水稻床土调制剂的秧苗素质最佳,株高、茎基宽、最长叶长、第一叶鞘高、单株分蘖、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都高于其他4个处理;叶龄、最长叶宽、根数也都达到壮秧标准。其次是禾美家水稻壮秧剂单株分蘖与粒滚粒相同,叶龄、最长叶宽、根数均高于其他4个处理;株高、茎基宽、最长叶长、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仅次于粒滚粒。金米海壮秧剂的叶龄、根数仅次于禾美家,株高、最长叶长、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均低于粒滚粒和禾美家;茎基宽、最长叶宽、单株分蘖都高于CK。绥禾农科水稻壮秧剂叶龄与金米海基本相同,茎基宽、最长叶宽、单株分蘖均低于粒滚粒和禾美家;最长叶长、根数、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均高于CK,但这一调制剂较其它4个处理秧苗矮,株高未达到壮秧标准,第一叶鞘也短,说明此种调制剂对秧苗的生长起到了矮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合理的次级评价指标和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低氮(45 kg/hm2)、中氮(180 kg/hm2)和高氮(270 kg/hm2) 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416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植株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低氮下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程度表现为最大,单株籽粒重次之;中氮和高氮处理水平下单株籽粒重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基因型间差异明显,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高效和低效的较少。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A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株高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U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籽粒重和每角粒数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HI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茎基粗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3对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为材料,研究了始花期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大豆制种母本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对不同异交率母本的结实率影响不同,高异交率不育系绥农8BC10的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低异交率不育系绥农14BC8和吉林47BC7的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T4处理(133.33kg·hm-2)时结实率最高.追施氮肥对父本结荚数影响不大,其中绥农14追施氮肥后结荚数减少,且在T5(166.67kg·hm-2)施氮量时达到最小,绥农8和吉林47的结荚数随着施氮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另外,追施氮肥对不同细胞质类型母本结荚数影响较大,绥农8BC10在T5处理(166.67kg·hm-2)时结荚数最高,吉林47BC7随着追肥量增加结荚数也增加,在T4处理(133.33kg·hm-2)时达最高,而绥农14BC8的结荚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不同氮肥追施量对大豆父本结荚数影响不大,而对母本结荚数和结实率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3和2004年,在盆栽条件下以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设计9个氮肥处理,研究施用氮肥对抽穗期12个根系性状的影响及根系性状与氮素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度间单株不定根数的差异较小,其余11个根系性状以及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年度间差异均很大;氮处理对抽穗期12个根系性状以及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年度与氮处理对单株根干重、单条不定根粗、单条不定根干重、单株根系α-NA氧化量、单株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以及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各施氮处理中,增施和早施氮肥能显著增加单株不定根数,施氮量较少且作1次施用时,氮肥作基肥施用的处理单株不定根总长度和根干重最大,施氮量较多且作2次施用时,以基肥+保花肥施氮组合的单株不定根总长度、根干重、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抽穗期单株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干重、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591^**~0.850^**)。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肥料种类及其相互配合追施提高花生产量的效应,确定适宜的追施肥料种类和配施方式,为花生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覆膜滴灌条件下,于花针期设置追施氮、钙、硼肥及其相互配施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追施氮、硼、钙肥相比,三种肥料配合施用后单株果针数、结果数和荚果干重分别增加了18.61%~24.0%,12.50%~23.00%和12.13%~21.60%,进而提高了产量,且氮、钙和硼肥配合施用促进了花生的地上部干重、主茎高和分枝数,有利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故以花针期追施一定比例的氮硼钙肥或氮钙肥能够有效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氮肥与根瘤菌配施对南疆春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最适合南疆地区的氮肥和根瘤菌配施方案,设置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与3种根瘤菌(SMH12、T6和SN7-2)拌种的田间试验,研究主栽大豆品种新大豆8号结瘤情况、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施氮及接种根瘤菌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瘤数、根瘤干重、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不施用氮肥不利于大豆生长,供应量过高影响大豆生长代谢、根瘤形成,单施氮肥增产有限,增产幅度为9.41%~14.24%.在相同施氮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可使植株各生长指标显著提高,表现为SN7-2>T6>SMH12>CK,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比仅施氮肥增产11.5%~46.3%.N1处理接种SN7-2根瘤菌的效果最佳,产量高达5 115.3 kg·hm-2,比CK增产31.65%,能明显提高大豆根瘤数、根瘤干重以及单株和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是提高南疆大豆结瘤生长和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豆追施硝酸磷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初花期追施硝酸磷肥试验结果表明:硝酸磷肥增加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英数,提高光合强度,加快鼓粒速度,提高百粒重及产量。增产幅度为23.67-57.34kg/667m^2,纯收入增加5.34-43.34元/667m^2。生产上在底施纯氮2.1kg/667m^2的基础上,于初花期追施硝磷肥20kg/667m^2为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9.
氮素施用方式对春小麦花后叶片衰老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进一步了解氮肥运筹对春小麦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将151.5kg/ha的追氮量分别采取三叶期与孕穗期的不同追氮比例(分别为7:3、5:5、3:7),研究春小麦开花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开花后旗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净光合速率、旗叶气孔导度、POD活性都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单株成穗数表现为7:3处理的最高,但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不利于最终产量的形成;5:5和3:7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大,但3:7处理的产量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由此可见,适当加大生育中后期追氮比例可明显延缓春小麦叶片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增加籽粒灌浆期光舍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在江西棉区油棉双移栽种植制度、沙质壤土和中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于2008~2010年连续3年设置不施含氮肥(ck)、施无机态氮150、300、450、600 kg/hm2和施有机与无机态氮搭配300 kg/hm26个处理,进行氮肥经济高效施用技术定位试验,在此基础上,再于2011~2012年插入当地生产上常规密度和当地生产条件下杂交棉密度试验最佳密度的两个代表密度进行氮肥与密度互作试验。结果表明:两年的试验结果基本相似,一是施氮对棉花生育期略有影响,而密度对生育无明显影响;二是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其株高、单株成铃数、单位面积成铃总数、果枝数、单铃重均相应增加,单株果枝数略有减少,但密度增加株高变化不明显,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降低;三是子棉产量均以高施氮水平和高密度较好,随着施氮量增加子棉产量显著增加,随着密度增加子棉产量略增加;四是施氮处理产值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且以施氮量增加产值略增加;五是不施氮处理的效益出现较大的负值,其他处理有较小的效益;六是氮增效以低氮处理大,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是综合产值、效益与氮增效等指标认为,适宜施氮水平为300~450 kg/hm2,种植密度为34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追施氮肥对小偃22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给小偃22及其同类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施肥依据,以小偃22为材料,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单施或同时追施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追施氮肥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均对小偃22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追施氮肥处理的平均单产比对照提高11.3%.追施氮肥对产量的效应与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有关.拔节期追施氮肥增产幅度比孕穗期高2~4个百分点.以拔节期37.5 kg/ha与孕穗期75 kg/ha增产幅度最大,比对照增产15.4%.追施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两个方面,成穗数平均比对照提高11.5%,以孕穗期追施氮肥对成穗数影响最为明显;穗粒数平均比对照提高6.9%.追施氮肥可明显促进主茎节间的生长,节间总长比对照增加7%,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节间的影响与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有关.追施氮肥可使单株成穗数比对照提高11.4%.追施氮肥对功能叶面积的影响与叶位和蘖位及追施氮肥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根瘤菌在大豆生长发育中对大豆氮素营养的作用。[方法]以铁丰31号大豆为试验品种,采用不同的氮肥施用方式和接种根瘤菌进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接种根瘤菌加氮肥花期追施(施纯氮量:20.25 kg/hm2)情况下,铁丰31号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以及产量高于其他4种处理的结果。[结论]大豆生产过程中在接种根瘤菌的同时,开花期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生物炭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大豆黑河43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常规施肥中混施生物质炭27 kg·hm-2(B1)、54 kg·hm-2(B2)、81 kg·hm-2(B3)及108 kg·hm-2(B4) 4个水平,对大豆地上、地下部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入生物质炭对大豆各生育时期株高、茎粗、根长、根系体积、鲜重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7.58%~13.13%、6.52%~29.62%、-9.65%~0.78%、17.78%~68.41%、-26.84%~59.79%(地上鲜重)、1.43%~62.88%(地下鲜重)、9.09%~51.49%(地上干重)、-14.07%~62.26%(地下干重)。鼓粒期和成熟期各生物炭处理大豆株高显著提高。各生物质炭处理大豆茎粗均增加。B3处理大豆地上鲜重、干重、地下鲜重、干重以及根长增幅最大。生物质炭通过使大豆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提高来使单株产量提高,继而...  相似文献   

14.
在磷、钾肥常规用量条件下,氮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氮肥施用量范围内,棉花杂交种盐杂3号的株高、单株成铃数、产量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后,虽然铃重增加,但单株成铃数、产量则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从而确定在中上等肥力的沙壤土和较高栽培管理技术条件下,子棉目标产量5000kg·hm^(-2)时,以施纯氮350kg·h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夏玉米群体结构和氮肥利用情况,探索节肥、高产、高效的夏玉米氮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等氮量下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均追施氮肥处理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增产101 kg/hm2。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LAI,使LAI峰值从吐丝期后移至灌浆期。施氮肥可增加夏玉米SPAD值,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提高各生育时期玉米SPAD值;吐丝期追施氮肥可提高株高、茎粗、穗位高。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32.3%、60.9%;氮肥用量相同时氮肥适当后移分别提高10.5%、1.3%。吐丝期施氮增加夏玉米成熟期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减少子粒的氮素积累,导致氮收获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6.
氮用量对花生结瘤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用量对花生结瘤、氮素积累、根瘤固氮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比较了3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根瘤数随生育期推进而增多,施氮量越低根瘤形成越早,且数量增加较快。同一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间单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达差异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增加根瘤数和根瘤干重逐渐减少。增施氮肥有利于花生氮素的吸收积累,花生的氮素吸收总量和氮肥利用率在一定范围内均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氮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而下降。花生根瘤固氮量及其占植株总吸氮量比例随着氮用量提高而逐渐降低。相同施氮水平和生育时期,远杂9102结瘤数和根瘤干重高于白沙1016和鲁花12,且随生育期延长差异越来越大,生育后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氮素吸收总量和根瘤固氮量以远杂9102最高,白沙1016次之,鲁花12最低。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肥料处理水稻种子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微生物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用浸种或拌种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微生物肥处理的秧苗普遍生长整齐、健壮、无病,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按本田0.5kg/667m^2的用量用复合微生物肥拌种,可增加单株根数1.7条,可增加百株干重3.2g。可在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18.
为在苗期可通过根系形态数量性状对氮高效小麦品种进行鉴别,利用营养液培养法,在正常氮(5mmol·L~(-1))和高氮(45mmol·L~(-1))处理下,研究了黄淮平原区18个主栽小麦品种苗期氮素利用效率与根系形态数量性状的关系;通过干物重和氮积累量与根系形态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供试小麦品种植株氮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划分不同氮效率类型。结果发现,在两种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根干重、茎叶干重、单株干重、根氮含量、茎叶氮含量、单株氮含量、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可作为氮效率评价指标。小麦的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与植株氮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育种早期筛选高氮效率材料的指标。不同氮效率类型的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均表现为氮高效型氮中效型氮低效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麦幼苗植株氮积累量和根系形态数量性状的预测模型,拟合精度在91.91%以上。小麦不同氮效率类型间的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单株根尖数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生产上可根据小麦苗期根系的主要形态数量性状判断其氮效率高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向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主序及各枝序分枝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逐渐降低,施氮量过大则又略有回升.主序籽粒约占产量的1/4时,单株产量最高.(2)在不同氮肥用量下,上部分枝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类似于主序,而中部分枝则与全株一致。(3)在分枝产量构成因素中,氮肥对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最大。(4)主序及上位分枝中氮素的累积量受氮肥用量的影响程度较小,而中下位分枝则较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影响大豆产量的栽培因子——肥水、化控、化调、掐顶对大豆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养分(NPK)吸收、生化指标、株型性状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肥水促进中期中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花期肥水促进中后期上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磷肥,显著促进大豆相应生长中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追施氮肥不仅氮素含量增加,还有“以氮促磷”、“以氮促钾”的作用,并呈现出随着追肥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趋势;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是初花至花后10d,比对照增产15.6%~24.2%。多效唑化控,株高降低,叶片变小,籽粒产量有增有减。试验6种生长调节剂,“华孚”增产显著,增产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