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采用郊野实地调查与室内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考察研究小兴安岭的野生植物,并对该区域野生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研究,为小兴安岭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60余种野生植物,属于30大科48属,没有中国专有的属,在植物的分布类型上,以世界分布为主。因此,小兴安岭的野生植物有十分丰富的种类,区系地理成分也有很多种类。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省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大型真菌107种,分属于25科56属,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20种,占18.69%)、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14种,占13.08%)、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11种,占10.28%)、红菇科Russulaceae(10种,占9.35%),以上4科仅占琅琊山大型真菌总科数的16%,而种数占全部种数的51.4%;优势属有鹅膏属Amanita(8种,占7.48%)、栓菌属Trametes(7种,占6.54%)、乳菇属Lactarius(5种,占4.67%)、小皮伞属Marasmius(5种,占4.67%)、红菇属Russula(5种,占4.67%),共包括30种,占全部种数的28.04%.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世界性分布成分(66.07%)、泛热带分布成分(19.64%)、北温带分布成分(10.71%)、东亚分布成分(1.79%).琅琊山大型真菌主要是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其次是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这种分布状况可能与该地区的气候、地理和植被等自然条件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性分布种(70.09%)、温带分布种(14.95%)、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4.02%)及中国-日本共有种(0.93%)等4个分布类型,表现出一定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霸王岭地区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种,分属于84科,166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69科144属219种,表现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在种子植物的地理区系分布方面,该类型群落的种子植物的科和属的地理区系分布类型都有10种,总体而言都是以热带区域的分布类型为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特征;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原则,群落中的植物以高位芽的生活型为主,尤其是中高位芽生活型种类最多;群落中植物的叶的特征是以革质、全缘、单叶、中型叶为主,体现了该地区群落的气候和水热条件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火地塘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地塘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丝膜菌科、多孔菌科、鬼伞科、马勃科、红菇科、蘑菇科、球盖菇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杯伞属、小皮伞属、马勃属、小脆柄菇属、丝膜菌属、丝盖伞属、小菇属、乳菇属、红菇属、花褶伞属、环柄菇属、蘑菇属、环锈伞属、韧革菌属、灵芝属、蜡伞属、马鞍菌属;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 (1) 广布成分(46.1%);(2) 泛热带成分(6.1%);(3)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0.7%);(4) 北温带成分(130%)4个分布型。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保护区有大型真菌51科109属183种,其中子囊菌8科11属16种、担子菌43科98属167种;优势科属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为鹅膏菌科、伞菌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等11科,含4种以上的属为鹅膏菌属等6属;从属的组成上来看,缙云山大型真菌的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以世界分布属为主(77.06%),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14.68%)和北温带分布属(8.26%),符合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地区的特点,并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6.
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 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物11种,未见有害检疫种. 北京湿地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类群变化及中生和旱生植物扩散;湿地水陆过渡带面积大小是造成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区类型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入侵种尚未造成明显危害,但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文献统计、数据分析及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初步确定该地区大型真菌的区系特征,将为本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经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共有大型真菌59科,207属,1 133种,分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其中,10种以上(含10种)的科有24科,共926种,占总数的81.73%;5种以上(含5种)的属有57属,共880种,占总数的77.67%。同时,就内蒙古地区的1 133种大型真菌进行区系地理成分分析后将其划分为15个分布型,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大型真菌种类组成丰富,优势科、属作用明显,区系特征表现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小兴安岭莎草科植物资源,为小兴安岭莎草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方法,对该区莎草科植物属种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该区共有莎草科植物6属83种(含变种),且优势属明显,寡种属占总属数的50.00%。在属的分布类型上,以世界分布为主,且无中国特有属。[结论]小兴安岭莎草科植物组成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文成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踏查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群落类型,设置了13个面积为400 m2的常绿阔叶林样地,并对样地内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群落学的样方调查。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铜铃山常绿阔叶林样地内的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显示:①铜铃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调查所得共有植物172种(含种下等级),隶属56科、10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50科96属164种;②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广布最多(30.36%),泛热带分布其次(25.00%);属的分布类型主要为泛热带分布(15.68%),东亚及北美洲间断分布次之(14.71%),中国特有成分缺乏;种的分布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最多(52.90%),其次为东亚分布(39.00%)和热带亚洲分布(8.10%);③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成分可以划分成9个分布亚型,其中以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分布最多(45种)、华东-华南(至西南)分布次之;④铜铃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成分多样,具有明显华东山地植物区系特征。由于20世纪60、70年代曾有砍伐,导致现在恢复的常绿阔叶林下层草本植物相对单一,种的地理成分类型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辽宁及新疆土壤中分离到293株放线菌,筛选出对瓜类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69株,其中高拮抗活性菌株13株。通过对13株拮抗放线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属于链霉菌属的8株,属于链轮丝菌属的4株,属于放线多孢菌属的1株。链霉菌属与链轮丝菌属的细胞壁类型均为Ⅰ型,放线多孢菌属的细胞壁类型为Ⅳ型。  相似文献   

11.
四川大蚊属三新种(双翅目:大蚊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蚊属新种记述(双翅目:大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记述食植瓢虫属EpilachnaChevrolat,1 837三新种 ,即网纹食植瓢虫E .dictyodromasp .nov .、峨眉食植瓢虫E .omeiensissp .nov .和勺端食植瓢虫E .arytaenoideasp .nov . 模式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带织蛾属在中国已记载9种,均为Meyrick在1894年至1936年期间发表,其中Periacma conophanta Meyrick已移至斑织蛾属,本文记述中国该属5新种和1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记叙了采自我国海南的毛纹赤眼蜂属,此为本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同时描述2个新种:长柄毛纹赤眼蜂C.longiscapiformus,sp.nov.和长索毛纹赤眼蜂C.longifuniculatus,sp.nov.,并附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记述隐脉叶蝉族Nirvanini 1新属1新种,即:长索叶蝉属,新属Longiconnecta gen.nov.和斑缘长索叶蝉,新种L.marginalspota sp.nov.,新属以Nirvana basimaculata Wang et Li,1997作为模式种,同时建立3新组合,即:基斑长索叶蝉,新组合,L.basimaculata(Wang et Li)comb.nov.、白翅长索叶蝉,新组合L.albula(Cai et Shen)comb.nov.和黄色长索叶蝉,新组合L.flava(Cai et He)comb.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7.
对河南省叶蝉科昆虫进行系统分类,共记述河南省分布的18个亚科86属209种,其中包括7个新种,即宽板短头叶蝉(Iassus latus Shen et Cai,sp.nov.)、刻缘短头叶蝉(Iassus acutangulus Shen et Cai,sp.nov.)、突缘短头叶蝉(Iassus flangus Sh...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秽蝇属5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记述中国云南省秽蝇属5新种;钩尾秽蝇Coenosia hamaticauda sp.nov.,束秽蝇Coenosia sponsa sp.nov.,膜尾秽蝇Coenosia vesicicauda sp.nov.,狭叶秽蝇Coenosia angustifolia sp.nov.,和离叶秽蝇Coenosia sparagmocerc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了分布于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直翅目蚱科尖顶蚱属Teredorus昆虫种类共计22种,其中有2个新种,即太白尖顶蚱Teredorus taibeiensis sp.nov.和短背尖顶蚱Teredorus brachinota sp.nov.,并有1个新组合,即格尖顶蚱Teredorus graveli(Gunther,1939)com.nov.,同时提供了尖顶蚱属昆虫的分种检索表和分布地区。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采自云南的黄蚜小蜂属Aphytis chrysomphali-种团的2个新种———滇黄蚜小蜂( A.dianensis Gao et Li, sp.no v.)和拟日黄蚜小蜂( A.pseudoajp onicus Gao et Li, sp.nov.)。详细记述了成虫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并附有特征照片;编制了chrysomphali-种团中国所有已知种类的检索表。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