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雅轩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67-9469,9477
分析了园艺植物的设计理念及其在居住区植物景观中的配置原则,进而以西南地区的园艺植物为例阐述了造园手法,重点分析了园艺植物在转角处、景观组团、小区园路、私家花园的植物配置方式,旨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居民心理预期的农业化小区景观.  相似文献   

2.
园艺疗法不仅是一门通过植物和园艺操作来改善人们生理和精神状态的治疗技术,更是一门集园艺、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中国的园艺疗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学科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本文搜集整理了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相关培训机构的园艺疗法课程设置、学科体系、实践方式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初步总结了园艺疗法学科体系框架,为园艺疗法在国内的教学、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系统完善的园艺治疗学科体系应至少包括3大板块,即园艺学、心理学与医学和园艺治疗学。园艺学是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和工具,人们通过各种植物、优美的大地景观和多种类型的园艺操作达到身心愉悦的康复效果;心理学与医学是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中的支撑和保障,只有充分掌握了治疗客户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才能达到开出正确的处方;园艺治疗学则是关键与核心。  相似文献   

3.
园艺一词,包括“园”与“艺”二字。园,通常包括果园、菜园、花园、公园等;艺是指以上诸园植物的生产、栽培及管理等方面的技艺。园艺学就是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技艺的科学。 近十几年来,园艺学科的发展很快,展望未来,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进步和突破。 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康复花园和园艺疗法的主体都是利用植物或植物环境来促进人在其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为研究植物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笔者叙述了康复花园与园艺疗法的概念;分析了康复花园与园艺疗法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15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植物环境与人身心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中国在该研究领域晚于国外,目前处于从理论阐述、科普宣传向对其作用机制与构建体系研究转变的过程。今后仍需加大投入,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缩短中国在该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植物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康复花园和园艺疗法的主体都是利用植物或植物环境来促进人在其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为研究植物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笔者叙述了康复花园与园艺疗法的概念;分析了康复花园与园艺疗法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15 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植物环境与人身心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中国在该研究领域晚于国外,目前处于从理论阐述、科普宣传向对其作用机制与构建体系研究转变的过程。今后仍需加大投入,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缩短中国在该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果树是中国园艺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果树的花、叶、枝、果实、根等可用于食疗、观赏,同时对果树进行种植、施肥、采摘等果园活动也是园艺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果树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观赏价值,详细介绍了果树的色彩、叶型、树型、花型、果型在园艺疗法中的具体运用,以及果树食疗和果园活动中的园艺疗法,以期为中国果树功能价值开发提供新思路,为丰富园艺疗法理论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 《北京农业》2013,(29):33-35
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它可简单地解释为利用园艺进行治疗。台湾称其为园艺福祉,日本称为园艺疗法,韩国、美国称为园艺治疗。美国园艺疗法协会对其作如下定义: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古埃及医生在诊治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时,会开出一些奇怪的草药,也会在处方末尾写上"在花园中散步",  相似文献   

8.
选择搭配具有疗养功效的园艺植物进行屋顶花园设计,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效果和功能特性,从而达到家庭保健的功能。综述了园艺疗法的作用原理和优势,详细介绍了针对老年人、康复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的屋顶花园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研究现有设计基础上,对靓园——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花园进行设计。花园的设计通过对康复活动的参与式观察,收集并研究使用后反馈信息,通过多次进行设计改进以迎合自闭症儿童的园艺疗法对康复花园的环境需求。尝试从康复活动的角度带入新的康复花园设计过程改进思路。设计过程改进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园艺疗法花园来研究设计过程结构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现阶段也开设了许多朝鲜族民俗村、采摘园等农村旅游区,但关于设施园艺设计的研究十分匮乏。本文通过对设施园艺的本土化设计与延边地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前期研究,发现延边地区亟需设施园艺本土化设计,提出了设施园艺设计应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民俗文化元素、绿色种植与本土植物种植等理念,更加科学化的设计以保证设施内的植物四季长青,规划设计出适宜于延边地区特色的本土化设施园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索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法,从园艺疗法的植物、水体、空间和设施四个微观方面探索其与休闲农业的有效结合,对园艺治疗康复效果和"园艺疗法+休闲农业"新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总结出"园艺疗法+休闲农业"模式的优点,即具有提高参与性、节约土地资源和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的优点;同时,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学科体系与学科渗透机制、理论结合实践的"园艺疗法+休闲农业"模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福州市5所疗养院植物配置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园艺疗法的植物造景建议,以期在保障疗养院植物景观效果的同时,还能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正>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芦恒路1398号电话:021-64290017上房园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华东地区最早成立以引进、驯化和推广应用新优园林观赏植物品种,同时规模化生产新优花木为主的综合性园艺企业。由园林植物研究所、600亩的专业种植合作社、植物造景科普教育基地、家庭园艺、装饰园艺和园艺质材等板块组成。采用组纵培养技术为主,配合播种、扦插等形式规模化生产各类花木容器苗600余种,收集种质资源1500余种。开辟了专项立体花坛、水景景观、轻质屋顶花园营造、岩石园、芳香保健园等新型  相似文献   

14.
呼万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92-8794
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园艺疗法的研究文献,对园艺疗法的概念和类型,园艺疗法的发展和研究进展,以及其功能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了中国目前园艺疗法的研究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希望以此作为日后研究园艺疗法的基础,能够为园艺疗法应用场所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园艺疗法是集医学心理学园艺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的特殊学科,它是以改善残疾人、老人精神病患者以及现代社会突出表现的人体亚健康状态为目的的方式方法。在园艺疗法学科技术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使两者结合恰到好处,发挥其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园艺疗法概论》作为国内新近开设的本科教学课程,其教学方法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构建传递式、分析式、研究式、实践式"四位一体"教学创新体系,就是其中的有益尝试。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因"材"施教,基础理论部分采用传递式教学法;国内应用与产业发展部分采用分析式教学法;原理部分采用研究式教学法;园艺疗法园规划设计部分采用实践式教学法,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园艺疗法在生态旅游中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竹泉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介绍了园艺疗法的起源,分析了园艺疗法在景区中的应用及园艺疗法对都市人们的精神和健康等方面的疗效,同时,提出园艺疗法在景区中的几个基本原则以及园艺疗法在现在新兴旅游模式中的营造,并对园林疗法在生态景区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南京江宁锁石生态旅游观光农庄规划中,强调园艺疗法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介绍了园艺疗法的起源,分析了园艺疗法对都市人们的精神和健康等方面的疗效.提出了园艺疗法在园林规划中的几个基本原则以及园艺疗法在园林规划中的作用.对园林疗法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起源于17世纪末的园艺疗法集园艺、医学、心理学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对残疾、精神病、智力低下、高龄老人等患者均有不同的疗效,是现代医学的补充和完善,我国园艺疗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分析园艺疗法的概念、产生、发展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园艺疗法研究发展的建议:1)开设《园艺疗法》课程;2)引进园艺治疗师这一职业和创立园艺疗法协会;3)充分利用现成的各种景观元素来提供主动的疗效;4)建立园艺治疗庭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园艺疗法的诞生、发展和运用,并结合目前我国园艺疗法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目前我国园艺疗法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地方的人文经济的差异性提出了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园艺疗法的思路,同时也结合苏南地区园林建设、乡村旅游开发以及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等方面的特色,深入挖掘园艺疗法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为建设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园艺疗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