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课题研究旨在针对人工输精后的28~45 d的奶牛,分别采用PAG-ELISA方法和B超检测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比较实验结果,评价PAG-ELISA检测方法对配种28~45 d的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AG-ELISA妊娠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2%、100%、100%、97.4%和98.1%,Kappa为0.952。PAG-ELSIA检测方法和B超妊娠诊断结果符合率高,可用于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2.
选取273头荷斯坦奶牛,在人工输精后的28d和75d分别采用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AG)ELISA和直肠检查的方法进行妊娠诊断,比较PAG ELISA和直肠检查法的结果,旨在评价PAG ELISA对配种28d的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AG ELISA法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75.5%、86.5%、100%和90.5%,与75d直肠检查结果相同,可用于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妊娠诊断对于母牛保胎、分群管理及提高繁殖效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及时发现空怀牛并及时实施第2次配种,试验对配种后30~45 d未返情的奶牛采集血样,应用早孕因子(PAG)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表明:应用PAG 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后,奶牛的平均空怀天数下降22.67 d,产犊间隔下降36.82 d。说明使用PAG 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能够及时发现空怀牛并实施第2次配种,能够极显著降低奶牛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P0.01),提高奶牛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 15,ISG15)、2′-5′寡腺苷酸合成酶1(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1,OAS1)和S-腺苷甲硫氨酸基区域蛋白2(Radical S-adenosyl methionine domain containing 2,RSAD2)对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价值,为其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6头青年母牛分别于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后0d、18d、21d、28d采集外周血,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ISG15、OAS1和RSAD2在18d外周血总白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0d)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技术对血清孕酮(18d、21d)和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glycoprotein,PAG),(28d)进行了检测。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综合评估了三个候选生物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统计学指标,并与孕酮检测和PAG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了同步比较分析。对ISG15、OAS1和RSAD2三者的分析结果表明,ISG15与RSAD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和100%,具有最优的诊断价值;以血清中孕酮含量作为参考指标时,AI后21d妊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18d相比较优,分别为88.9%和94.1%,但诊断效能不及ISG15、RSAD2二者联用;PAG ELISA最早于AI后28d可做出诊断,且相对于ISG15-RSAD2联用其诊断的特异性较低,为94.12%。综上所述,利用ISG15和RSAD2基因不仅可望在AI后18d成功实现妊娠诊断而且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建立奶牛新型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奶牛配种后,及时且准确了解奶牛的妊娠状况至关重要。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可显著缩短平均育种间隔,提高奶牛养殖效率。随着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不断发展,检测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AG)逐渐被人们重视,尤其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得到更多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国外已有PAG ELISA牛妊娠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怀孕早期PAGs,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而国内现存的试纸条准确率低。本文综述了传统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和PAG ELISA方法的发展现状,对ELISA检测方法在动物繁殖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用兽用B超仪对224头奶牛在配种后30d内进行了B超扫描早期妊娠诊断,探索了应用兽用B超诊断奶牛早期妊娠的准确率,描绘了奶牛妊娠典型影像图特征。结果表明,奶牛配种30d内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比直肠检查方法提前30d以上,诊断准确率达98.83%。本试验为牛场应用B超仪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妊娠相关糖蛋白(PAG)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相关糖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 glycoproteins,PAG)是反刍动物妊娠后外周血液出现的特异性蛋白,在妊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生产上通过检测PAG在血清中浓度能够进行奶牛的妊娠诊断。作者综述了PAG的发现、分离纯化及其在奶牛体内的代谢水平和近年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应用兽用B超仪对224头奶牛在配种后30d内进行了扫描早期妊娠诊断,探索了兽用B超诊断奶牛早期妊娠的准确率,描绘奶牛妊娠典型影像图特征。结果表明:奶牛配种30d内,应用B超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比直肠检查方法提前30d以上,诊断符合率达98.83%。本实验为牛场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奶牛早期和超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采用多肽合成仪合成了早孕因子(EPF)的部分肽段(MC29),将MC29与载体蛋白BSA连接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EPF抗血清,用EPF抗血清阻断ELISA对6头奶牛进行超早期妊娠诊断。结果表明:妊娠10~21d的4头奶牛血清检测均为阴性,2头未妊娠奶牛血清均为阴性,该结果与输精2个月后的直肠检查和B超鉴定的结果相一致。说明应用EPF抗血清进行阻断ELISA可以准确的进行奶牛超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0.
对126头奶牛在配种20~60d进行B超妊娠检查,结果显示20~22d、23~25d两个时间段的诊断准确率比较低,分别是47.62%、76.19%;在26~28d诊断准确率较高,为9048%,诊断怀孕准确率100%,诊断空怀准确率90.91%;29~31d、32~60d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因此得出中等性能B超早期妊娠诊断的最佳时间段为29~31d。在20~28dB超早期妊娠诊断效果青年牛要好于经产牛。同时,还对B超妊娠诊断的判断标准、注意事项以及B超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准确、快速、操作便捷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是规模化奶牛场提高繁殖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采用ELISA试剂盒(牛快速可视孕检试剂盒),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对北京市房山区某规模化牛场的荷斯坦奶牛的168头份血样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55~60d的直肠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奶牛的空怀检测准确率为97.68%~98.52%,怀孕检测准确率为98.51%~98.83%。ELISA检测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措施,对规模化牛场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妊娠相关糖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glycoprotein,PAG)是由胎盘组织产生并释放到母体外周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在妊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母畜妊娠早期诊断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奶牛伤害小、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间接检测方法上,如检测血液或乳汁中孕酮等激素,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血液中PAG的检测就是一种主流的方法.作者现就PAG的功能、生化特性、母畜怀孕期间PAG的浓度变化及其在反刍动物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兽用B超诊断仪对180头配种1~35 d的母猪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描绘了妊娠母猪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探索了兽用B超诊断妊娠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应用B超可在配种后第18天时探测到圆形的孕囊,在28 d后可100%探测到含有胚斑的不规则形状的孕囊。本试验为猪场应用B超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奶牛早期妊娠的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实时B超对不同妊娠日龄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检查。早期妊娠检查声像图特点主要表现为胚囊、胚斑和胎心搏动。配种后33 d声像图可以清晰显示胚囊和胚斑,配种后40 d确诊率可达100%。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简便、有效、快速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是奶牛场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实验室检测技术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底,对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旗下的8个奶牛场,配种后28~33d的牛只采集的尾根静脉血液,共计6 200头份。通过"优孕凯斯"检测技术确定牛只是否妊娠,并将其结果与牧场55~60d的孕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孕凯斯"检测技术对空怀牛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9.36%,对怀孕牛检测准确率达到93.16%。"优孕凯斯"检测技术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一项新技术,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DG29定量ELISA检测技术在奶牛妊检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DG29检测技术对180头配种后28d及以上母牛进行妊检。结果检出空怀47头,怀孕133头。其中怀孕牛中11头的蛋白浓度低于该妊娠阶段的正常值,存在流产风险,即怀孕*(可疑)。在配种后60d利用B超进行复检,与B超诊断结果相比,DG29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122/122)、81%(47/58)、92%(122/133)、100%(47/47)和94%(169/180)。提示DG29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应用于牧场可以降低空怀成本,增加收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使用B超对75头妊娠44~108d的奶牛进行胎儿性别诊断,主要以形态学上脐带根部区域是否存在生殖结节为判定标准。除1头妊娠44日龄母牛因胎儿小和1头妊娠81日龄母牛子宫下垂没有取得诊断结果外,其余73头均取得了诊断和产犊结果。结果表明:总的1次诊断准确率为87.7%(64/73),诊断结果为雄性的准确率(97.0%)显著高于诊断结果为雌性的准确率(80.0%)(P≤0.05)。在首次性别诊断后10d,随机挑选10头进行2次诊断,其准确率为100%(10/10)。台式(6/8MHz线阵探头)和便携式(5MHz凸阵探头)B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无差异(P>0.05),每头牛诊断平均需3min左右,但便携式B超使用更为简便。对诊断为雄性胎儿的6头奶牛进行了人工流产,均在流产10d后恢复到正常泌乳曲线,首次观察到发情的时间平均为流产后36.2d,平均配妊时间为流产后46.3d。研究表明,奶牛胎儿性别诊断的最佳时间窗口为妊娠61~80d,其诊断准确率较高(2次检查准确率为100%),人工流产后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选取湖北省某猪场培育的黑猪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B超对配种后25~30 d的母猪受孕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妊娠25~30 d的图像最适合受孕情况的判断,便携式B超检测早期受孕的准确率高达100%,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说明便携式B超用于母猪的早期妊娠检测具有诊断快速、安全快捷,无组织损伤和无放射危害等优点,对提高母猪利用率和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应用B型超声波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技术,试验在上海市选择5家猪场应用兽用B超仪,对13 598头经人工授精的母猪采用"24~28 d首次诊断、31~35 d复诊"的技术模式进行妊娠诊断,探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各猪场24~28 d妊娠检出率处于79.11%~94.16%之间,平均为85.19%;31~35 d妊娠复检率处于2.94%~17.20%之间,平均为10.92%;5家猪场空怀检出率最低为2.61%,最高为5.03%,平均为3.89%。后续跟进显示,应用B超测孕的总失误率在0.07%左右。综合来看,应用B超测孕技术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适合在更多规模猪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B型超声断层扫描仪对279只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羊和87只自然交配波尔山羊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在胚胎移植后20~100d试验羊妊娠断阴性(B超判断未怀孕)的准确率为100%,正常交配羊妊娠诊断阳性(B超判断怀孕)的准确率为100%;部分胚胎移植后20d左右的受体羊出现假阳性,这可能与胚胎移植后胎儿发育停止或出现流产或手术造成的粘连有关。试验证明,在胚胎移植(2~8细胞胚胎)30d以后进行B超妊娠检查不仅可准确判断妊娠情况,而且能得到胚胎移植羊流产或妊娠中止的数据,试验说明,B超妊娠诊断是目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