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对等位酶分析(Allozyme analysi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分析和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分析等四种方法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另外,概述了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提出分子生物学在遗传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是由Williamsc和Welsh发展起来的一项研究遗传物质本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克服了从表型、染色体和蛋白质水平研究物种遗传多样性所固有的缺点,并具有相对简便、易操作、省时省力、无需设计引物和产物遗传多样性丰富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研究中。笔选取了3个鸭种,用RAPD技术研究其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其种质、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保护鸭种质资源和分析鸭配套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陈立红  闫伟  徐燕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0):2214-2220
 【目的】鉴定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Cg))菌种,分析土生空团菌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影响土生空团菌遗传分化的因素。【方法】采用形态特征结合PCR方法,从分离自6种寄主植物的27个中国菌株和来自法国的5个Cg菌株中鉴定出20个Cg菌株。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随机扩增片断多态性DNA(RAPD)两种分子标记方法对这20个Cg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PCR-RFLP方法以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20个Cg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用3种内切酶(EcoRⅠ、HinfⅠ和MboⅠ)酶切,酶切图谱显示菌株间有明显差异。RAPD方法用经过筛选的随机引物(5'-CGCACCGCAC-3')对20个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在300~2 000 bp范围之间,共产生19个多态性位点。根据电泳图谱上DNA带的数目、位置及强度进行数值化,用聚类分析软件计算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根据遗传距离构建20个菌株的系统聚类图。【结论】来源于不同寄主及地域的20株Cg有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环境和寄主对Cg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维护物种稳定、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物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表型水平、染色体水平、等位酶水平、DNA水平介绍了果树资源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只有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更为全面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果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三类遗传标记技术相比,具有因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而在植物的任何生长阶段都可检测,遍布整个基因组,多态性高,检测手段简单迅速,无基因多效性,能够明确辨别等位基因,实验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最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s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微卫星DNA技术(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ymorphism,简称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分类学及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图谱的建立,基因定位与辅助选择育种,指纹图谱应用于作物品种鉴定等研究方面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鸡种类繁多,研究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不仅能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对起源、进化、分类鉴定及遗传育种等都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遗传多样性检测提供了更直接、更精确的方法,即直接通过分析DNA水平的序列变化检测动物遗传多样性,DNA分析方法已成为目前最有效的遗传分析方法,避免了根据表型性推断基因型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对近3年来中国鸡种在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蛋白质水平、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综述,为中国优质地方鸡种的培育和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ARDRA(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mplif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和RAPD技术,对7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这7株菌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其遗传相似性来看,来源于希腊的Ag6、Ag8与来源于中国的Ag9、Ag10、Ag15、Ag21和AgT明显地分聚为两个菌株簇。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颁布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生物物种资源”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及其遗传材料,除了物种层次的多样性。还包含种内的遗传资源和农业育种意义上的种质资源。“遗传资源”是指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基因和DNA水平)的材料;“种质资源”则是指农作物、畜、禽、鱼、草、花卉等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  相似文献   

9.
孙林  耿其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793-3798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深入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推进.概述了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常用标记方法,包含形态标记、染色体标记、生化标记及DNA分子标记.同时,归纳了影响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家蚕RAPD、AFLP和SSR标记的研究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PD、AFLP和SSR标记系统在家蚕遗传学研究中各自适用领域,为其在种质资源研究中选择适合的分子标记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PD、AFLP和SSR 3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15个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同时对3种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SSR标记位点的期望异质性(He)最大(0.40),AFLP标记位点的He最小(0.25),但AFLP有最高标记指数(MI,15.60)和最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Ai,74.75)。【结论】SSR比AFLP和RAPD的信息含量高,使得它最适合用于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AFLP的检测效率高即能够在1次PCR扩增反应中检测到最多的DNA带型,非常适合于种质鉴定与保护和构建连锁遗传图谱。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生物多样性已经减少和面临严重的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文章简述了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利用情况,详细介绍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染色体)标记、生理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方法。迄今为止,任何一种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都存在各自优点和局限性,还找不到一种可以完全取代其他方法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等位酶技术、蛋白质测序、DNA测序、RFLP、SSR、ISSR、RAPD、AFLP、SNP等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综述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在我国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种亲缘关系和分类;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林木育种、遗传改良;生境影响及群落的更替演变规律;探讨濒危物种的保护机制)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选用来自全国各地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地方品种中有代表性的材料,分析其在等位酶、细胞器DNA RFLP和细胞核DNA RAPD标记位点上的群体遗传表现。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在上述标记位点上的综合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栽培大豆,二者的综合遗传丰富度和遗传离散度分别为180(95.2%)和154(81.5%)及0.2891和0.2091。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群体在所分析的大多数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明显,其中差异较大的标记位点有Idh1、Aph、Idh2和Dia(等位酶);cpⅠ、cpⅢ、mtⅣa和mtⅣb(细胞器DNA RFLP);OPAP4-8,OPAP5-1,OPAP9-8和OPAP20-8(细胞核DNA RAPD)。这些标记位点可作为进化的标记性状,以研究大豆的起源和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外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遗传资源是关乎生物安全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资源,强化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是维护一国生物多样性安全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并总结了3国的法律保护经验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糯玉米(waxyCOrn)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SSR扩增结果,对影响SSR—PCR的包括模板浓度、Taq酶的选择和用量、Mg2+和dNTPs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确定糯玉米SSR—PCR分析的最适扩增体系为:总体积20μl.1μl模板DNA(20ng/μl)、1UTaq酶、0.5umol/L引物、1.5mmol/LMgCl2、0.2mmol/LdNTPs、1XPCR—buffer。该反应体系可用于糯玉米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长兴、八里店、双浦和湖南醴陵 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线粒体 DNA(mtDNA)D-loop 序列进行 PCR 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研究 4 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黄尾鲴线粒体 D-loop 序列长度为 1 038~1 093 bp,碱基 A+T 含量(65.3%)显著高于 C+G含量(34.7%),平均转换 / 颠换比值(TS/TV)为 4.6。在 128 条黄尾鲴的 D-loop 序列中共检测到 101 个变异位点,包括 97 个简约信息位点;界定了 19 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5、12、4 和 2;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 0.226~0.915 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 0.00640~0.01433 之间。4 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 0.03782 ~ 0.88756,遗传分化系数为0.78903(P<0.01),群体内变异占整个遗传变异的 21.10%,其中长兴群体和八里店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结论】4 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黄尾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的信息可为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黄尾鲴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野生荔枝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荔枝是荔枝的野生群体,它具有多种优良的园艺学性状、丰富的植物学性状及DNA遗传多样性、很好的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基因源和土壤适应性,是荔枝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是荔枝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野生荔枝表型多样性、等位酶水平及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多样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遗传多样性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从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DNA分子4个方面介绍了食用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对DNA分子标记即RFLP、RAPD、SCAR、SSR、AFLP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其在食用菌遗传多样性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按照空间尺度可以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和现状,从三个层次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评述,其中着重讨论作为基础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基因研究历史回顾 1 1953年Watson和Crick研究清楚了DNA的结构。随后几年专家们搞清楚了细胞内遗传信息(DNA)的储藏、复制以及世代传递等问题。现在重点集中在对遗传标记进行研究,即对限制内切酶片段(RFLP)的研究。1985年Jenreys等发现的DNA指纹图(Genetic fingerprint)作为RFLP技术的另一方法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