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凋落物分解作为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对氮(N)、磷(P)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响应,以宁夏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和赖草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使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N、P添加各4个梯度,均为纯N、P含量,N1、N2、N3、N4添加量分别为0 g/(m2·a)、5 g/(m2·a)、10 g/(m2·a)、20 g/(m2·a);P1、P2、P3、P4添加量分别为:0 g/(m2·a)、4 g/(m2·a)、8 g/(m2·a)、16 g/(m2·a)。结果表明:(1)短花针茅和赖草凋落物分解过程分为快速分解和缓慢分解两个阶段,两个物种的分解速率存在差异性,短花针茅和...  相似文献   

2.
高寒金露梅灌丛生物量及年周转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样方调查与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以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多年累积枝干、地下生物量和当年新生枝叶量及6-9月冠面长度、宽度和高度为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金露梅灌丛与草本植物在样地所占比例,估算其年净初级生产量及年净固碳量。结果表明:2004年金露梅灌丛地下实际周转量为53.7 g/m2,周转率为26%;当年新生枝叶量为41.0 g/m2,年净初级生产量94.7 g/m2;以草本植物与金露梅灌丛在样地所占比例为60%和40%进行估算,2004年金露梅灌丛草甸总净初级生产量为858.3 g/m2,固碳量481.9 g/m2。  相似文献   

3.
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开展氮素添加实验,设置6个氮素添加水平,氮素类型为硝酸铵(NH4NO3):对照(N0),1.5 g N/m2(N15)、3.0 g N/m2(N30)、5.0 g N/m2(N50)、10.0 g N/m2(N100)和15.0 g N/m2(N150)。利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研究贝加尔针茅、羊草和冷蒿3种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 3种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C残留率的季节变化与植物残留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呈释放模式。2)贝加尔针茅各器官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为3.79~5.75年。羊草各器官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为3.12~6.34年。冷蒿各器官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为2.69~6.82年。3)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速率对氮素添加响应不同,初始化学组成不是控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影响因子。4)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性,冷蒿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著相关。5)本试验进行期间,氮素添加对各器官凋落物分解无一致影响,仅个别施氮水平对不同器官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在氮素添加背景下,凋落物分解受到时间、分解底物类型及氮素输入水平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退耕草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密度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为退耕地“碳汇”功能评估提供依据。2008年在兰陵溪流域退耕草地设计对照区(A1)、莎草无凋落物区(B0)和莎草双倍凋落物区(B2),于2008-2015年每年3月底分层采集实验区0~30 cm土样,测定SOC密度值。结果表明,1) 农地退耕后,SOC的累积与分解平衡被打破,农地-草地演替过程中发生了“碳汇”作用,SOC达到新的平衡需12年,年碳汇速率为263.5 g/m2;2) 2008年SOC密度为B2(5504±245 g/m2)>B0(5476±267 g/m2)>A1(5392±306 g/m2),2015年变化为A1(6022±298 g/m2)>B0(5963±315 g/m2)>B2(5807±274 g/m2),植物种类和凋落物数量影响显著(P<0.05);3) 2008-2015年间,A1和B0区SOC密度持续增加,B2发生了波动性变化,下降之后又持续增加,A1更有利于SOC的积累;4)植物种类和凋落物数量主要影响0~20 cm层SOC密度的变化,20 cm以下影响不显著。农地、草地不同深度层SOC密度差异显著(P<0.05),农地-草地演替过程中,SOC年累积量差异显著,空间分布格局也由农地模式转变为草地模式。  相似文献   

5.
天然羊草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讨天然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草地合理利用途径,对坝上羊草草地2005年和2006年地上生物量动态进行了观测记录。结果表明:草地群落和羊草种群生长前期地上生物量呈由慢到快增长的季节性变化,且均在8月10日左右达到最大值;羊草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增长期都集中在生长季初期;群落和羊草地上生物量增长动态均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2005年群落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85.20 g/m2,羊草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75.62 g/m2;2006年群落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126.94 g/m2,羊草地上生物量保护指标为103.56 g/m2。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施尿素量(0,2,5,8 g/m2)下无芒隐子草草坪生长期内色泽、株高、叶宽、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全氮及绿色期的研究表明,施尿素可显著提高草坪植株和叶片的生长速率,提高植株全氮含量,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速度,改善草坪色泽,并且可显著延长草坪的绿期(P<0.05)。在尿素用量上,5和8 g/m2处理下的草坪质量显著高于0和2 g/m2,主要表现为草坪色泽生长季内都保持在6分左右,并至少使草坪绿期延长18 d。但与0 g/m2相比,8 g/m2处理增加草坪修剪次数6次,提高草坪管理成本1倍以上;而5 g/m2处理只增加草坪修剪次数2次,可减轻草坪管理强度,减少管理成本。因此,5 g/m2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添加鲜羊粪对盐碱退化羊草草地的影响,以黑龙江省西部中度盐碱退化羊草草地为试验对象,分析不同鲜羊粪添加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盐碱特性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羊粪添加量1.25 kg/m2、2.50 kg/m2、3.75 kg/m2、5.00 kg/m2共5个处理,羊粪添加处理持续60 d。结果表明:随着羊粪添加量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和群落盖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施用羊粪2.50 kg/m2时,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单位面积鲜重增长了92.64%,干重增长了62.11%;添加羊粪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羊粪添加量为2.50 kg/m2和5.00 kg/m2时,0~1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羊粪添加能够显著改善盐碱退化羊草草地的土壤团聚体组成(P<0.05),增加5~10 mm粒径...  相似文献   

8.
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CO2释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灌丛(GG)、丛内草甸(GC)和裸地(GL)的CO2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G、GC和GLCO2的释放速率均呈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进程,最大释放速率出现在15:00~17:00之间,最小值在7:00前后出现,白天释放速率大于夜晚;CO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生长期CO2释放速率明显高于枯黄期,且均表现为正排放,8月为CO2释放高峰期,释放速率GG>GC>GL(P<0.01);2003年6月30日至2004年2月28日,高寒灌丛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量为3088.458±287.02g/m2,丛内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量为2239.685±183.68g/m2,其中基础土壤呼吸CO2的释放量约为1346.748±176.24g/m2,分别占GG和GC释放量的43.61%和60.13%;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主要受地表和5cm地温制约,而季节动态与5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观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在5类草地植物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其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8月下旬达生物量峰值。5种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以山地草甸(100.24 g/m2)最高,其他依次为山地草甸草原(71.24 g/m2)、山地草原(70.20 g/m2)、高寒草原(52.40 g/m2)和山地荒漠草原(20.44 g/m2);用Logistic方程模拟的地上生物量增长曲线表明5类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均未达到其环境最大容纳量。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土壤平均含水量的累加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在各种类型草地中,不同土层含水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不同,根系主要分布层内的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1,3,4,5和8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1~8年0~100 cm土壤平均SOC含量分别为4.519,4.865,5.120,5.348和3.334 g/kg,各土壤剖面SOC含量主要集中在0~40 cm深度内,分别占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69.7%,65.8%,73.8%,70.0%和67.2%,SOC含量自40 cm以下急剧下降。2) 1~8年0~100 cm土壤平均SOC密度分别为1.148,1.217,1.231,1.398和0.840 kg/m2,表层0~40 cm约占54.8%~61.8%;0~100 cm SOC含量及其密度均以种植5年苜蓿地最高,依次为8年(19.9 g/kg和5.04 kg/m2)<1年(27.7 g/kg和6.77 kg/m2)<3年(29.7 g/kg和7.26 kg/m2)<4年(30.4 g/kg和7.38 kg/m2)<5年(32.2 g/kg和8.53 kg/m2)。3)3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加深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表层(0~10 cm)及次表层(10~20 cm)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酶活性主要集中在0~20 cm深度内,表现出表聚性。  相似文献   

11.
草毡寒冻雏形土有机质补给、分解及大气CO2通量交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草毡寒冻雏形土生物量及土壤有机质,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该区域作用层与大气CO2通量。结果表明:地下90%生物量集中于0~10cm的表土层,年总净初级生产量约935.0g/m2;土壤有机质含量在6.401~7.060%之间;净CO2通量呈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 化规律;5月中 旬到9月底为CO2的净吸收(780gCO2/m2),其中以7月最高,净吸收量明显高于非生长季的,10月到翌年5月初CO2的净排放量(383gCO2/m2);全年固定碳高达397g/m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西宁地区白马牙玉米不同播种量对植株密度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在播种量为4.5,9.0,13.5,18.0g/m~2,行距为60cm下点播,乳熟期收割时植株密度分别为8.3,14.1,29.8,38.9株/m~2,差异极显著,鲜重分别为7.0,10.1,14.2,13.9kg/m~2,以播种量13.5g/m~2的鲜重产量最高,与4.5,9.0g/m~2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兽药散剂中非法添加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清瘟败毒散和苍术香连散两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利巴韦林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显微检查法初筛,对阳性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1~1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添加平均回收率在91.74%~98.50%之间,变异系数在0.08%~0.58%之间,检测限为1~2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上述两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利巴韦林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微生物发酵中药渣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发育的影响,为中药渣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85 d的健康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米糠(对照组)、2 kg/t中药渣制剂(由黄芪、当归、熟地黄和白芍等组成,中药渣组)和2 kg/t发酵中药渣制剂(发酵中药渣组)。从产前21 d开始饲喂,到产后21 d结束。分别于妊娠110 d、产后21 d时测量母猪背膘厚,记录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和母猪产后发情间隔;记录仔猪初生窝重,7、14和21日龄窝增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并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仔猪断奶窝增重显著增加(P0.05),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仔猪1~14日龄、1~21日龄腹泻率显著增加(P0.05);与中药渣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仔猪7日龄窝增重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呈升高趋势(P=0.053)。由此可见,围产期母猪饲粮添加中药渣制剂虽然造成哺乳仔猪一定程度的腹泻,但可促进其生长发育,添加发酵中药渣制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草地生态系统的现存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明确其变化与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和人为干扰(放牧压,施肥量等)之间的关系,1974-1994年,每年4-11月,在位于日本中部那须地区的国立草地研究所人造围栏放牧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每个不同放牧条件(牧压或施肥量)下分为4个亚区,每个亚区内放牧一周,四周为一个巡回放牧周期.测定了单位面积内主要牧草的地上现存生物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974-1981年的8年间,放牧压分别为轻度和重度的两个放牧区内地上现存生物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变化范围为:重度放牧区180~260 g/m2,轻度放牧区200~360 g/m2.1982-1989年的8年间,上述放牧样地分成了放牧压相同,施肥分少量和大量两个放牧区进行了同样四周为一个巡回放牧周期的放牧试验.其地上现存量的变化范围:少肥区为150~380 g/m2,多肥区为240~360 g/m2.每一年中不同放牧条件下地上现存生物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5,6月份,最小值均出现在11月份.用复合回归分析求得了对现存生物量和气温,放牧压(或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多项回归方程式.用协方差分析明确了放牧压力,施肥量以及季节和年度的变化对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积雪对藏北高寒草甸CO2和水汽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于2002和2003年冬季运用涡度相关法测定藏北草甸在有积雪和无雪条件下的CO2和水汽通量。结果表明:在同一层次CO2浓度,在有雪时CO2浓度低于无雪时,其中只有20cm和160cm层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同一层次,前者的水汽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后者(P<0.01);积雪时,CO2通量与5cm土温相关不显著;高寒草甸CO2交换量,随着积雪时间的延长呈线性降低,而高寒灌丛和沼泽则相反;沼泽和草甸在有雪时,CO2通量值极显著高于无雪时(P<0.01),而灌丛在这两个条件下CO2通量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寒牧区燕麦人工草地的营养物质产量及其光能转化率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杨发林  胡自治 《草地学报》1991,1(1):106-111
本文探讨了高寒牧区燕麦人工草地的营养物质产量动态、热值动态及其光能转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地地上部分的净营养物质产量为粗蛋白质89.63克/m2,粗脂肪30.33克/m2,无氮浸出物603.43克/m2,粗纤维331.80克/m2,粗灰分75.26克/m2,钙2.05克/m2 及磷1.35克/m2。以能量表示的燕麦草地全草层的净初级生产力为27229KJ/m2·年,为太阳总辐射的0.654%,其中地上部分为0.548%,地下部分占0.106%;对可见光生理辐射的转化率全草层为1.308%,地上部分为1.098%,地下部分为0.213%;对生长季生理有效辐射转化率全草层为2.083%,地上部分为2.351%,地下部分为0.456%。同时,作者探讨了燕麦草地的适宜刈割期。  相似文献   

18.
大豆播种密度对籽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早熟18大豆品种不同播种密度对籽实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与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籽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依次为-0.963 8,-0.970 6和-0.966 3,与茎数/m2、荚数/m2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依次为0.985 3和0.971 7.茎数/m2与荚数/m2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3 7,P<0.01),荚数/m2与单株籽重、单株荚数和单荚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依次为-0.967 6,-0.963 5和-0.946 2.播种密度(以株距表示)与茎数/m2补偿效应呈显著直线回归关系(P<0.05),与荚数/m2,籽实重/m2补偿效应均呈极显著三次抛物线回归关系(P<0.01).单位面积籽实重随株距增加而变化的回归方程为: W=404.270 0-0.301 7 h 4.706 1 h2-1.965 1 h3(r=0.850 3,P<0.05),以10株/m2(h=20 cm)的籽实产量最高,达427.3 g/m2,高于、低于此播种密度,单位面积籽实产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19.
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宁夏荒漠草原植物枯落物分解规律,以赖草(Leymus secalinu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及其混合物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网孔分解袋法,调查了不同处理植物枯落物分解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植物枯落物分解率均呈现出前期显著增加、中期平缓变化趋势,但后期受网孔影响较大。70 d和210 d时,4 mm和2 mm网孔中分解率均表现为混合物最高,胡枝子居中,而赖草最低;但在0.01 mm网孔中,仅210 d分解率表现为混合物和胡枝子较高,而赖草最低。并且,140 d时仅4 mm网孔、280 d时仅2 mm和0.01 mm网孔中3种处理植物枯落物分解率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随网孔减小,赖草和混合物枯落物则延长,而胡枝子枯落物则缩短。研究表明,210 d是3种处理枯落物分解率显著变化的重要节点。不同处理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显著不同,并且受到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及温湿条件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