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红矮A与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在福安作早稻种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主要介绍了红优2155在福安作早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天优2155是用不育系天丰A与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早籼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12年在龙海市东泗乡作早、晚稻试种,表现生育期短,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粒并重,后期转色好,产量中等等特点。主要简述天优2155在龙海市种植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2007年早季引进杂交早稻组合金优2155、T78优2155、中优2155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结果表明:T78优2155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不易倒伏,可作为上杭县南阳镇早杂优主要推广品种;金优2155、中优2155可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4.
M优215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三明市农科院合作,用水稻三系不育系M20A与早熟恢复系明恢2155配制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通过近几年对该品种父母本特征特性的观察和在福建省沙县的试制种研究,总结出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早籼三系杂交稻红优2155是福建省万佳禾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早籼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经长汀县2a种植及2013年早杂优品比试验,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适宜长汀县低海拔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介绍了红优2155在长汀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福两优2155是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用86315S与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早籼两系杂交稻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简述了福两优2155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明恢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良籼型恢复系,利用它与多个三系不育系配组育成的11个品种先后19次通过品种审定,其中5个当家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6多万hm2。分析了明恢2155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并就明恢2155及其杂交稻品种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天优2155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籼型杂交稻天优2155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上杭县3 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好,适宜在上杭县低海拔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介绍了其在上杭县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天优2155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中抗稻瘟病、丰产性较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天优215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M优2155(M20A/明恢215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的三系杂交早籼水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引进在安溪县种植,表现丰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等特性。总结M优2155在安溪作早稻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配合力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5已通过广西区、福建和陕西省品种审定,T78优2155已通过广东梅州市、广西区和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冠层氮素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冬小麦冠层不同层次氮素及NRA分布规律,解释冠层氮素垂直分布差异的内在原因,对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叶片含氮量沿冠层垂直分布呈明显的梯度,自冠层顶部向下逯层降低。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籽粒蛋白含量高的中优9507上部层次梯度大于籽粒蛋白含量低的京冬8号,下部层次则反之,后期中优9507与京冬8号下部层次的差异更为明显。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也自冠层顶部逐层降低,但其梯度变化趋势与含氮量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中优9507NRA高于京冬8号,其垂直梯度值也高于京冬8号相应梯度。京冬8号上部叶片NRA与叶片含氮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植株的氮素状况,而中优9507上、中部叶片NRA均可以反映其植株氮素状况。二者下层叶片NRA都表现出与叶片氮素消长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油菜杂交种和常规种干物质积累及营养吸收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油菜杂交种黄杂1号和常规种中油821为供试材料。结果指出,黄杂1号各生育期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变化与中油821相似,为由弱变强的上升过程,但均大于中油821。另外,两品种各生育期植株氮、磷、钾浓度变化亦相似,为由高到低的下降过程。虽然黄杂1号在大部份生育时期各器官的氮、磷、钾浓度高于中油821,但中油821在五叶期的氮、盛花期和终花期的磷、抽薹期以前茎叶以及盛花期后分枝的钾浓度比黄杂1号较高。  相似文献   

14.
优质面包专用小麦新品种中优9507配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用优质面包小麦中优 95 0 7与普通小麦京冬 8号和京 4 11进行配粉 ,测定粉质仪参数和面包、面条、馒头加工品质 ,结果表明 ,在中优 95 0 7中搭配 2 0 %的京冬 8号或 10 %的京 4 11,其湿面筋含量、粉质仪参数等仍然达到强筋粉的标准 ;中优 95 0 7为优质面包、面条和馒头兼用型品种 ,京冬 8号不适合制做上述三种食品 ,京 4 11的馒头加工品质较好 ;用 5 0 %的京冬 8号或 4 0 %的京 4 11与中优 95 0 7搭配 ,面包评分仍然超过 85分 ;用 5 0 %~ 6 0 %的京冬 8号或 80 %的京 4 11与中优 95 0 7配粉 ,可显著改善二者的馒头品质 ;用 90 %的京冬 8号或 5 0 %的京 4 11与中优 95 0 7搭配 ,可显著改善二者的面条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5.
品质和产量同步改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本研究利用来自CIM-MYT的优质小麦叶考拉F70(Yecora F70)进行品质育种,先后育成优质面包小麦品系京771和中作8131-1、中优9507、中优206等三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中优206较好地实现了优质和高产的结合.中作8131-1及其衍生系已成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的重要优质源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Yecora F70及其后代在品质育种中应用的最新进展,目的是为中国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种子管理及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用优质面包小麦中优9507和中优9701的4个杂交组合CA9614/中优9507、CA9614/中优9701、中优16/津麦2号//中优9701和中优9507/CA9640的46份高代品系,研究了毛细管电泳在鉴别亲缘关系很近的小麦品种中的应用潜力及醇溶蛋白组成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醇溶蛋白毛细管电泳分离峰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其选择历史一致,说明毛细管电泳是小麦品种(系)鉴定的有效方法.来自于同一F3或F4株系的亲缘关系很近的杂交后代在6~8 min或10~12 min的分离峰中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毛细管电泳能够用于鉴定亲缘关系很近的品种.品质表现一致的材料其醇溶蛋白组成无明显共性,说明醇溶蛋白组成对小麦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揉面特性等品质性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土培、水培和田间试验以及同位素10硼技术,研究中油低芥2号和普通油菜中油821的硼素营养,结果表明:中油低芥2号比中油821对硼素更敏感,缺硼时缺硼症状出现早,死苗和茎裂严重,植株硼浓度,硼吸收量小于中油821,产量降低幅度大于中油821;而施硼对植株硼浓度和硼吸收量接近或大于中油821,菜籽增产率大于中油821。10硼试验表明,中油低芥2号植株的各层叶片硼浓度均高于中油8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