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玉米秸秆的整株收获还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现有的几种秸秆收获装备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耗能高和可靠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一种状况,设计了一种适宜于玉米联合收获机安装的秸秆铺放装置开仓机构,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选择.该机构由间歇运动机构、行程放大机构以及仓门打开机构组成,能够将割台下收集的秸秆铺放至地面.其参数选择兼顾农机和农艺的要求,整个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符合目前玉米秸秆整株收获及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装配需要,是一种秸秆整株收获的可行设备.  相似文献   

2.
带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收获机割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秸秆处理设备主要是秸秆还田机,其锤爪式设计消耗动力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秸秆粉碎装置,它安装在玉米收割机的割台上,位置在摘穗辊的下部,采用定刀和动刀相结合的粉碎结构,具有节省动力、节省空间和结构简洁等特点。安装了这种粉碎装置的玉米收获机割台能适应全国大部分的玉米收获,可避免或减少焚烧秸秆现象,对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生物质秸秆固化成型的一些理论研究以及发展秸秆压块饲料的意义,以秸秆压块机的设计为主,确定了秸秆压块机的整体设计方案.根据整体方案和设计制造的样机,对不同物料以及同种物料的不同颗粒度状态进行对比压块试验.以稻壳压块和玉米秸秆压块燃料为研究着眼点,对稻壳玉米秸秆的结构特性、压缩特性、流动规律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成型玉米秸秆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分别对稻壳和玉米秸秆机械压扎成型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薛荣 《农业工程》2015,5(1):76-78
根据山西省玉米种植情况,设计一种具有一次性切割、输送、揉丝和收集功能的玉米秸秆收获机,并分析了该设备的效益。实践证明,该玉米秸秆收获机解决了季节性与年度饲草不平衡的问题,是真正适合农民及饲养用户使用的机型。   相似文献   

5.
新型弹齿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是一种针对我省的玉米垄作种植模式,造成机收后大量的散碎秸秆落入垄沟而无法有效收集利用研究出的仿形弹齿式玉米秸秆捡拾装置。用以捡拾玉米收获机收获后散落在田间的玉米秸秆,经过多次试验对秸秆捡拾装置的一些重要结构进行了反复的改进和完善,最终成功完成了本项目。实现了对物料捡拾干净,遗漏少,输送均匀连续,可靠性好的要求。本文就结合试验与国内外同类技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此项报告,为捡拾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垄作玉米双轴高低刀秸秆粉碎还田机与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前轴采用长短锤爪相结合的方式,后轴采用固定动刀,一次作业相当于传统秸秆还田机两次作业,用于垄作玉米等作物秸秆切碎还田作业,变换动刀也可用非垄作作物。本文重点介绍了该机的设计依据、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立轴式玉米秸秆切碎还田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双立轴式玉米秸秆还田装置,阐明了其工作原理,测定了动力间距与切断长度及物料量,动力速度与剪切功率之间的关系。试验证明,动力间距决定了秸秆切断后的基本长度,要满足超长率小于105,动力速度要达到26-30m/s。研究结果对玉米秸秆还田机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中还田机械设备种类单一和玉米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地下灌溉复合管成型装置。提出玉米秸秆还田的新方式,将作物秸秆粉碎与土壤按不同比例掺量混合,挤压形成空心圆管状的复合管材,应用时采用一次性浅埋,一年或一季后直接全量还田。依据农机农艺融合,提出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方案,介绍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搅拌部件、螺旋挤压成型部件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计算挤压成型部分物料输送功率,确定满足工作的结构要求及满足农艺要求的装置结构。基于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进行玉米秸秆复合管成型试验。台架试验表明:在含水率20%~26%的区间中,保证玉米秸秆复合管满足性能要求,即复合管密度不小于1.30 g/cm3时,随着含水率的递增,玉米秸秆成型密度先递减再递加,且成型密度离散性越来越小,玉米秸秆复合管性能更加稳定。当混合物含水率在26%,绞龙轴转速在488 r/min,物料喂入量在170 kg/min时,既保证玉米秸秆复合管出料的连续性,且出料速度相对较快。满足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农艺要求,为玉米秸秆还田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玉米秸秆资源丰富,本文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秋收后玉米秸秆利用率较低,而北部坝上地区畜牧厂及养殖户在冬春交替时节,饲料短缺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玉米秸秆辊轧机的设计原理,通过该机具对秸秆进行加工、打包,运往坝上,能够部分缓解坝上地区饲料短缺现象,增加养殖户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但是有的秸秆还田效果不  相似文献   

11.
粉碎玉米秸秆的压缩特性对玉米秸秆饲料化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研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结合自制压缩装置,对不同筛网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品种:SC704)进行压缩试验,深入研究含水率、粉碎粒度、压缩速度对粉碎玉米秸秆压缩特性的综合影响。根据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原理设计试验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建立了最大压缩力与含水率、粉碎粒度、压缩速度之间的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碎玉米秸秆压缩至300kg/m^3时,含水率对粉碎玉米秸秆可压缩性影响极显著,粉碎粒度及压缩速度对粉碎玉米秸秆可压缩性影响显著;最大压缩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粉碎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压缩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玉米秸秆收储、利用难及现有秸秆收获机械可靠性低、适应性差等问题,从切割揉碎打捆理论与试验研究角度,探明秸秆切割揉碎打捆作业技术。设计了一种对田间直立、铺放或散状整株玉米秸秆可一次性完成切割、揉碎、输送和打捆作业的牵引式玉米秸秆切割揉碎方捆打捆机。对牵引架、切割揉碎装置、网筛式物料导流装置和压缩打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开展了样机试制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样机破节揉碎率91.3%,成捆率99.0%,秸秆捆密度167 kg/m3,规则秸秆捆率95.6%,秸秆捆抗摔率93.5%,样机作业性能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研究成果实现了直立、铺放或散状整株玉米秸秆切割、揉碎和打捆一体化技术融合,可为秸秆打捆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产量大,秋季玉米收获后可还田作业时间短、秸秆腐烂慢,为秸秆还田带来困难。为满足东北地区秸秆快速还田和腐烂要求,研制了一种秸秆混肥还田机,可将粉碎秸秆或站立秸秆切碎收集,并与N肥混合后被输送到还田机的一侧,或成条堆放在田间,或喂入到由铧式犁开出垄沟内。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秸秆粉碎捡拾和输送装置进行了参数设计和实体建模,利用有限元ANSYS Workbench对所设计的粉碎刀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了其结构的合理性,并通过分析粉碎刀的秸秆粉碎过程和运动轨迹确定了当粉碎刀受力最小时的最佳排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当秸秆粉碎捡拾装置转速为2250r/min、还田机前进速度为1.27m/s时,秸秆还田率为95%,秸秆剪切长度合格率为95.5%,秸秆混肥不均匀度为20.5%,作业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为秸秆混肥还田机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宋振强  张智芬 《农业工程》2013,3(5):110-112
阐述了秸秆铺放式玉米收获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介绍了整机、传动系统及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设计了秸秆铺放器,给出其二级传动方案,最大限度地简化了传动路线,降低了功耗,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该机可一次性完成摘穗、果穗输送、剥皮、集箱和秸秆切碎成条铺放等工作。田间试验和检测证明,该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了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和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5.
刘晶 《农业工程》2021,11(12):42-44
我国是农业大国,年产出农作物秸秆量较大,其中玉米秸秆产量最大,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该文在分析玉米秸秆生产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玉米秸秆生产沼气的研究概况,阐述了玉米秸秆生产沼气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干发酵技术及混合物料发酵技术,并对玉米秸秆生产沼气前景做了展望,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秸秆利用技术的发展,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质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玉米秸秆在肥料、饲料、能源和工业造纸等方面的利用及秸秆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玉米秸秆青贮收获、穗茎兼收等机械化收获方式做了探讨。机械化收获是玉米秸秆有效利用的前提,对解决玉米秸秆浪费、提高秸秆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世杰 《农业工程》2012,2(2):83-86
玉米秸秆收获机可在田间一次性连续完成玉米秸秆切割、整机输送、喂入、揉丝和物料收集等作业。该文主要介绍了4GRS-1000型玉米秸秆收获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切割器、转筒、揉搓机和揉丝机等关键部件结构及性能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对机组前进速度、机具的稳定性做了一定的分析。该机可由36.7~44.1 kW拖拉机悬挂,揉丝长度可调整,田间性能测试表明,整机的性能参数满足了设计标准,符合青贮收获机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关注的重点。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论述了从玉米秸秆中提取纤维素的现实意义,介绍了从玉米秸秆中提取纤维素的方法,着重阐述了如何利用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并探究了高压蒸煮法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不同反应时间、压力和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对玉米秸秆提取纤维素效果的影响,为工厂化提取玉米秸秆纤维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三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达1.53×107hm2,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秆量超过1.1×1 011kg。但是,东北玉米秸秆的总利用率不到5 0%,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燃烧掉,在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的同时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也可以解决中国因秸秆过剩而产生的堆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合理耕层构建中深耕改土、间隔耕作、秸秆还田农业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一次作业可完成防堵深松、清垄、混埋及镇压等多功能秸秆混埋还田联合作业机。通过对关键部件防堵深松装置、清垄装置和混埋装置等结构优化设计和运动分析,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和参数,以及各部件的配置关系和整机性能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在前进速度为5km/h时,秸秆覆盖量为1.0kg/m2;秸秆混埋深度为15.43cm时,混埋率为95.06%,碎土率为96.02%。该机作业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东北平原构建合理耕层配套机具的设计、改进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玉米茎秆粉碎破茬机,对其工作原理和整机结构进行了阐述和说明。研究设计了其主要工作部件,并对其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和结构运动参数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田间性能测试表明,该机具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