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山野菜之一,以嫩芽为食用部分. 蒌蒿以地下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种子难以成熟.目前生产中多采取在野外挖掘蒌蒿根茎在棚室中栽培的办法.此法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篓蒿种苗的供应,是当前蒌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种苗速度快,繁殖系数高,又不造成资源的破坏,是较为理想的繁殖方法,可实现蒌蒿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2.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ez)别名蒌蒿苔、藜蒿、水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用,其营养丰富,且具有一种清香脆嫩的特殊风味。一般每年3~4月上市,是一种珍贵的时令野生蔬菜。现在,南方许多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保护地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方却鲜有种植。蒌蒿采种较困难,人工栽培多采用地上茎和地下根茎进行繁殖。在试验中发现,蒌蒿的嫩枝在水中很容易生根,为此以土壤扦插为对照,研究了蒌蒿嫩枝在水中扦插的可行性,为蒌蒿在北方的推广提供新的繁殖途径。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野生蒌蒿的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虹  彭国良  方俊华 《蔬菜》2005,(6):14-15
蒌蒿别名野黎蒿、水蒿、艾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营养十分丰富。蒌蒿根、茎、叶都可食用,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茎。蒌蒿的食用在我国历史长久,但只局限于野生蒌蒿,进行人工栽培在近两年才兴起。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人工引种栽培面积较大,但在福建还较少见到。厦门市农科所于2002年7月开始引进野生蒌蒿栽培,现将栽培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供交流推广。  相似文献   

4.
蒌蒿(Artemisia slengensis Turcz.),别名芦蒿、藜蒿、香艾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在我国分布较广,几乎遍布全国。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安徽、云南等地已有人工栽培。蒌蒿的食用部分为地上嫩茎及地下根状茎,质地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清香味。蒌蒿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平抑肝火等功效。  相似文献   

5.
藜蒿(Artemisia arborescens)又名蒌蒿、芦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其根和嫩茎供食,味道清香、鲜美、脆嫩爽口,且药用价值很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举了藜蒿的多种治疗和保健功能,有"采其根茎,食之可清火败毒"之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藜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可平抑肝火,治胃气虚弱、浮肿等症,还可预防牙病、喉病、  相似文献   

6.
蒌蒿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ez)别名蒌蒿苔、藜蒿、水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鲜嫩茎杆作蔬菜用,其营养丰富,且具有一种清香脆嫩的特殊风味[1].一般每年3~4月上市,是一种珍贵的时令野生蔬菜.现在,南方许多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保护地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方却鲜有种植.蒌蒿采种较困难,人工栽培多采用地上茎和地下根茎进行繁殖[2].为大量繁殖这种野生蔬菜,促进蒌蒿在北方的人工保护地栽培,特进行了蒌蒿的扦插繁殖研究,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蒌蒿又名芦蒿、水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野生种分布广泛,其嫩茎是主要食用器官。明朝期间,南京市民即采摘蒌蒿食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苏首次进行蒌蒿人工栽培,现栽培面积在1000公顷左右,其他地区,如浙江、江西、云南和安徽等也已经开始蒌蒿的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8.
蒌蒿,又称蒌蒿苔、黎蒿、水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高档野菜品种之一,以鲜嫩茎杆作蔬菜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蔬菜。我县近年来在维桥、淮河、马庄等乡进行了大棚蒌蒿的栽培试验示范,取得全面成功,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蒌蒿嫩枝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ez)别名蒌蒿苔、藜蒿、水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用,其营养丰富,且具有一种清香脆嫩的特殊风味.  相似文献   

10.
蒌蒿的保健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霞  刘海军 《蔬菜》2004,(2):38-38
蒌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ez)又名芦蒿、黎蒿、水蒿、水艾等,为菊科蒿属植物。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台湾省均有野生分布,尤其在东北、华北、华中低洼潮湿的沟边、荒滩、水边等地分布较多。早在明朝,人们在每年清明节前就将蒌蒿作为“贡品”送给皇帝享用,从此以后,人们逐渐形成食用野生蒌蒿的习惯,如今成了现代都市人生活的新食尚。一、 蒌蒿的特性蒌蒿属宿根草本植物,须根系着生于根状茎节上。根状茎生长于地下20 cm土层内,其长度可达30~70 cm,茎上有节,每节可发须根和新芽、地上茎杆直立,高60~120 cm。单叶有柄、互生,叶长5~10 c…  相似文献   

11.
蒌蒿及其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蒌蒿及其栽培张道宽宋佩扬管建国(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10038)收稿日期:1995-08-12,修回时期:1995-11-09。蒌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别名芦蒿,水蒿、香艾蒿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蒌芦谐音...  相似文献   

12.
蒌蒿别名芦蒿、藜蒿、水蒿、香艾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开始人工种植,已成为一种地方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别名菊小茼天牛、菊虎等,属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菊花、紫菀等菊科药用或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蒌蒿等蔬菜种类,可对蒌蒿的留种与生产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13.
蒌蒿别名芦蒿、藜蒿、水蒿、香艾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开始人工种植,已成为一种地方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别名菊小茼天牛、菊虎等,属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菊花、紫菀等菊科药用或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蒌蒿等蔬菜种类,可对蒌蒿的留种与生产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14.
正蒌蒿是江苏省灌云县的特色产业,当地已形成"基地+农户+经纪人+网点+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蒌蒿一年可采收2~3茬,效益是种植常规蔬菜的2倍。蒌蒿又名芦蒿、狭叶艾、水蒿等,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地下根茎越冬,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极强;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食用,口感外脆里嫩,纤维感少,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15.
武汉蔡甸区蒌蒿(藜蒿)高产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蒌蒿(Ar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别名藜蒿、芦蒿、水艾、水蒿,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器官为地上嫩茎和地下匍匐茎。由野生草本植物驯化而来,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苏、湖南、江西、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塑料大棚藜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藜蒿,又名蒌蒿、芦蒿、泥蒿、水蒿、柳蒿芽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我国从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都有野生藜蒿分布,常生长在荒滩、荒坡或岸边、沟边及田间地头。藜蒿以根茎和嫩茎供食用,味道清香,肉质脆嫩,营养丰富,可凉拌或炒食。长江流域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野生藜蒿一般在元宵前后(2月)开始上市,2~3周后就因为开始老化不堪食  相似文献   

17.
萎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别名藜蒿,是云南省的特产蔬菜,主要生长在滇中,滇西一带的井旁或渠边。每年春季采摘嫩茎炒食或凉拌,品质鲜嫩,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据清代吴其所著《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蒌蒿其叶似艾,叶白色,长数寸,高丈余,其根生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由此可知,蒌蒿很早就是一种野生蔬菜。近年在昆明市郊区开始进行人工栽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四百余亩。产品从l月份开始上市,一直供应到4~5月份,为春淡季增加了花色品种。一、蒌蒿的主要营养成分与生长特性 蒌蒿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可食…  相似文献   

18.
藜蒿(蒌蒿)是野生菊科植物,是以根和嫩茎供食的一种野生蔬菜.近年来,由于国内消费者的不断增多,野生的藜蒿已供不应求.因此,人工栽培藜蒿已在一些地方兴起,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藜蒿适应性广,再生力强,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嫩茎为主要食用器官。近年来,武汉市、南京市、江西省及安徽省等地开展了蒌蒿的人工栽培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蒌蒿人工栽培历史较短,国内对蒌蒿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扦插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很有必要。笔者对不同品种、不同扦插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蒌蒿的高效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水蒿、蒌蒿、芦蒿、泥蒿、柳蒿、香艾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南方特色蔬菜作物[1,2].野生藜蒿在我国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河汊岸边与沼泽地带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我国于20世纪80 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藜蒿[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