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芦笋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从1991年开始,由来收白芦笋逐步转为来收绿芦笋,产品通过低温冷藏,空运或集装箱海运,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逐年上升。由于芦笋嫩茎含水量较高,呼吸作用强,采收后不耐贮藏,给芦笋的鲜销和速冻带来了许多困难。芦笋存放1-2天,纤维老化,颜色变浅,笋体萎蔫,失水严重,甚至开始腐烂,因此,如何搞好绿芦笋的保鲜加工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课题。l原料采收的要求绿芦笋是利用其出土部分的嫩茎,一般加工长度为17-24cm,来收长度为27cm。鲜芦笋采收时,要求绿色笋体连同地下部分的白茎一起采收,用特制的小弧形刀,于笋的…  相似文献   

2.
芦笋根据培土与否及笋体的色泽分为白芦笋与绿芦笋,随着人们口味的改变和对两种芦笋的营养价值比较,绿芦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绿芦笋除国内鲜销外,大多被企业收购后速冻加工出口,各地在大规模发展芦笋生产时,也多是作为这些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 绿芦笋栽培 芦笋育苗结束后,要按栽培目的分别进行绿芦笋栽培和白芦笋栽培,本讲着重讲述绿芦笋的定植及当年田间管理;采收嫩茎开始年及以后每年的田间管理;绿芦笋小拱棚栽培;嫩茎采收后的各种老化与保鲜加工。  相似文献   

4.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绿芦笋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无公害设施、露地绿芦笋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绿芦笋经多年种植后出现病虫害严重、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集成优良品种、护根育苗、深耕定植、地面覆盖、持续采收等技术,能实现绿芦笋优质栽培。河北省是全国绿芦笋主要产区之一,面积仅次于山西和山东省,位居全国第3位,截至2015年底,全省芦笋面积保持在1.33万hm~2(2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6.7万t,主要种植区域为唐山、邢台、  相似文献   

6.
芦笋罐头是世界市场畅销的高档保健食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浙江地区制罐的芦笋基地,比较分散,从采收、收购、集中、运输到进厂,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进厂后由于采收高峰和加工能力的矛盾不能立即加工完,需要有一段贮藏时间,以往,由于没有采后处理,经过运输和贮藏,芦笋品级降低,有些甚至失丢食用和制罐价值,浪费了原料,提高了成本,是芦笋加工单位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国外在芦笋保鲜条件下已有很多报道,本文旨在结合当地生产特点提供在目前条件下简单易行的采后处理技术,延长贮藏期,节约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芦笋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  相似文献   

8.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芦笋可分为白芦笋与绿芦笋。富阳自1986年开始引种芦笋,以采收白芦笋为主,1993年开始逐渐转为采收绿芦笋。  相似文献   

9.
张洪路  李强 《蔬菜》2002,(11):27-27
嫩绿芦笋水分含量较高,很容易失水老化,给鲜销带来麻烦。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并保证符合产品销售质量,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日益需求。具体加工保鲜技术如下:一、采收标准一般鲜销芦笋嫩茎的初加工长度为24~27cm,采收长度则应为27~30cm。采收时间一般宜在上午9时以前。采收后应剔除病笋、畸形笋、散头笋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细小笋。二、工艺流程初加工→冲洗→分级→切割→捆扎→包装。三、初加工把芦笋切成长24~27cm的小段,并去除粘附在笋体上的泥土;然后,将笋头朝上放置于塑料筐内。经挑选,将直径为1cm以上,笋体呈翠…  相似文献   

10.
<正>1出口椒标准出口韩国红鲜椒收购标准:鲜椒为鲜红色,含水量不低于60%,无霉变、无病椒、无花斑、无杂质、无绿顶、无黄梢。出口韩国干椒收购标准:干椒为紫红色,果长7.5cm以上,横径2.5cm以上,含水量不超过18%,无霉变、无虫伤、无花斑,无水泡椒。2品种选择露地栽培干鲜两用辣椒应选择中早熟或中熟、生  相似文献   

11.
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其嫩茎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有抗癌、降血脂、调节机体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所谓绿芦笋,就是芦笋生长过程中不培土,让嫩茎见光后采收,笋体青绿色浓,条形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大棚栽培绿芦笋可以大大减轻芦笋病害的发生,促使春笋提早采收,较露地春笋667m~2产量增加40%~50%,产值翻番,实现了春笋冬季采收、春节前后上市,既丰富了春节蔬菜市场供应,又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宣城市四季康蔬菜有限公司自2011年开始引进美国格兰德F1芦笋品种,在安徽省敬亭山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绿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丽萍  赵婧 《蔬菜》2017,(4):50-52
为了有效抑制芦笋茎枯病和木蠹蛾的严重发展态势,正确实施"无公害绿芦笋生产技术规程",在实际生产中,规范了从品种选择、育苗播种、定植时间、定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直至采收各个环节的栽培方法及操作标准,保障鲜笋高产、质优、无公害。  相似文献   

13.
绿芦笋大棚早熟栽培,可在已培育2~4年的根株上于1~3月扣棚,比露地生产提早采收20~30天,增产增效显著。1土壤选择芦笋为多年生深根作物,喜阳光,有肉质贮藏根,故种植土壤必须地下水位低,阳光充足。如果在土层深厚、排灌好的沙质土壤上种植,有利  相似文献   

14.
芦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其嫩茎质地细腻,风味芳香、顶尖紧密、纤维少质脆.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江苏泰州地区绿芦笋的栽培水平,作者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开展了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该文从地块和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苏中地区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第三讲 绿芦笋栽培2.2 采收年以后每年田间管理:全部管理工作与本讲座(5)的第2条内容及本讲座(6)的全部内容基本相同。但在采收前的管理(2.1.2条)中除①清园和②施肥外,还要增加③土壤消毒:芦笋从开始采笋以后,每年不论有无茎枯病发生都应在清园和施肥后进行一次土壤消毒或称土壤施药。主要做法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芦笋田地面。  相似文献   

17.
芦笋做为一种多年生明星蔬菜,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除大量白芦笋加工制罐出口外,绿芦笋鲜食也有逐渐兴起之势。吉林省栽培芦笋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芦笋的逐步了解和认识,到1991年10月份的统计,全省已栽植绿芦笋40亩左右。长春、浑江、吉林、四平、白城和扶余等市均有少量绿芦笋在早春上市。从而,结束了吉林省无芦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全州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州县2013年引进绿芦笋品种试种,3年来,其宿根生长良好,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芦笋的播种育苗、选地整地、种植、田间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与培土、支架、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嫩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绿芦笋在全州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州县的绿芦笋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贮藏采收质量要求 1.1 采收标准 成熟的果实应为鲜红色,果柄呈黄褐色,含糖18%,果粒着色均匀(应适当晚些采收).进贮藏库的红提葡萄,在采前10~15天停止灌水. 如采前遇雨推迟采收期7~10天,在采收时,不能带露水采收.采收时选择无病叶的果园,要看好叶面有无病害.叶子有病的果园,果穗上潜伏霜霉病,白腐病等病菌,贮后易干梗、皱皮.  相似文献   

20.
正1采收试验认为,猕猴桃最适宜的采收指标为:(1)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6.2%~7.5%;(2)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为21周左右(约147天);(3)果实硬度8.2 kg/cm2。采收时应剪短指甲、戴手套,要轻采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发生,尽可能避开雨天、雾天、带露水的清晨进行采收,应在气温较低的傍晚或无露水的早晨采收。2分级和包装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挑选、分级、以便预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