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料栽培滑菇的发菌后期,逐渐在料面上出现一层表面光滑、具光泽、有韧性、红褐色或褐色角质化的腊状物。我省菇农称之为腊层,有的也称腊质层。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和有关试验,就腊层形成同菌丝生  相似文献   

2.
刘勤  王尚堃  王汝长 《蔬菜》2004,(1):28-28
一、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 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 ℃,以22~24 ℃为宜。二、菌丝未满袋就出菇1.原因 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2.对策 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栽培,确系低温栽培的,要加温培菌,发菌温…  相似文献   

3.
用常规法栽培草菇,一般产量较低,生物效率只有17~25%。笔者经过实践,采用以下“五法”,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一是选配好培养料。用纯棉籽壳或纯稻草作栽培料难以获得高产。主要原因是纯棉籽壳透气性较差,不利于发菌;纯稻草养分较低,且易失水,影响二茬菇产量。笔者用一层稻草(经过石灰水浸泡处理)一层棉籽壳(或油菜籽壳渣),两层菌种,在林菌树下作畦栽培,先后采菇3次,生物学效率达32.5%。二是覆土。覆土有利保湿和促进菌丝生长,并可支撑子实体发育,减少幼菇枯萎。覆土中的养分亦可为草菇利用,起到部分补肥作用。覆土时间可分两种:一种是在菌丝长满料面时进行,一种是在  相似文献   

4.
平菇收过1~2批菇后,整理料面,除去老菌丝,停水几天(让菌丝恢复并积累养份),然后每天喷水2~3次,等一周后,将栽培料面(床栽)用刀子分割成33cm~2大小的菌砖,把料砖放在凉水中浸泡一小时,然后放回床面。经过3天,料面即可出现菇蕾。通过浸水的菌砖出菇齐,生长快,比常规栽培生物效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5.
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滑菇(Pholiota microspora)菌株,并研究培养温度、栽培料配方、搔菌处理和开袋时间对滑菇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最佳菌株为ph0012;最佳栽培料配方为51%木屑、30%银耳菌糠、18%麦皮,1%石灰;适宜的菌丝培养温度为22~25℃,出菇温度为15~17℃;搔菌和不搔菌处理,对滑菇产量无显著影响;适宜的开袋时间为接种后第90天;生产性栽培的第一潮菇平均产量为每袋186.38 g。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生料和发酵料配合使用的半生料大田栽培大球盖菇技术,包括生产季节安排和对菌种要求,栽培前的大田和栽培料的处理,铺料、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环节。栽培主料无需发酵,就能使菌丝快速生长,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市棚式栽培食用菌比较普遍,本文主要介绍棚式栽培金针菇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菌丝迟迟长不满不能解袋出菇 1.1 主要原因 ①菌种用量少。②菌丝长到2/3时,因袋内氧气不足,影响了菌丝的长速。③发菌期培养温度不适或袋料过干、过湿或污染严重,影响了菌丝的正常生长,延长了菌丝生长期。 1.2 处理办法 ①接种量7%~8%增加到10%~12%。②菌丝长到1/3时,把扎口解开,增加向袋供氧气,加速菌丝生长。③发菌期保持菌袋温度19~20℃,保证含水量70%,争取30~35天让菌丝长满袋。④把杂菌污染处理在最佳的状态,一是在拌料时每100kg培养料加入50%的多菌灵0.01%,生石灰2%~3%,石膏1%,充分搅拌均匀;二是进行熟料栽培,把料袋装锅在100℃下灭菌8~10小时;三是把全部接种用具放入接  相似文献   

8.
姜泽之 《食用菌》1992,14(3):23-24
绝大多数食用菌都是腐生菌,因此长期来人们都是用固体栽培料种菇.如果能够开拓以液体栽培料种菇,则必将大大地增加菇类产量,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菇类食品.笔者根据菇类具有嗜湿性的生物学特点,开展了液体栽培料种菇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量、质量和固体栽培料基本相同.而且具有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时间早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胡贵权 《食用菌》2001,23(4):11-11,21
荆蘑2号是本研究所选育的一个双抱蘑菇优良菌株。经大面积栽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菇形、菇质、产量等方面都比较理想。为了便于广大蘑菇栽培户了解该菌株,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 主要特性1.1 菌丝生长势强 该菌株的菌丝在 9~32 ℃下均能生长,最适为 23~28 ℃;结菇温度10~24℃;最适 14~20℃。菌丝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在麦粒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强壮、有菌被出现;在粪草培养基上,一般不结菌被。1.2 菇质好 菇形圆正,菇体白色.无鳞片,菌盖厚,柄较短.菌肉组织结实…  相似文献   

10.
平菇CCEF2004是我所1992年从法国引进的几个品种中,经驯化选育获得的一个优良平菇菌株。两年多的试验表明,它具有抗杂菌能力强,发菌速度快,耐料大含水量,出菇转潮快,菇质鲜嫩,孢子量少,产量高等优点,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气生菌丝生长较旺盛。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菌盖直  相似文献   

11.
较高海拔床霜姬松茸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 ,我地海拔 50 0m左右山区床栽姬松茸出现菇床上有长菌丝但不出菇的奇怪观象。笔者经过初步调查研究后 ,认为关键是料发酵不良与栽培期不适 ,以致原基无法形成 ,导致几乎不长菇。因此要求菇农栽培时要掌握各环节的技术关键 ,做到防患于未然。1 症状表现 笔者调查了 10个不长菇乡镇的 6 9个菇棚 ,发现大部分菇床培养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湿现象 ,有的料甚至变黑发臭 ;覆土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干现象 ;观察培养料发菌情况 ,绝大部分菌床上菌丝长势不旺盛 ,有的局部菌丝尚未定植 ;有的菌床杂菌、病虫害处处蔓延。故大多数菇床不出菇 ,极少…  相似文献   

12.
袋式栽平菇虽然是个好方法,但在大面积生产中由于装料松紧度和料含水量不一,常常会出现菌丝生长慢或中途停止生长,培养料变酸,杂菌污染率高。我们采用菌袋通氧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发菌成功率达100%,不仅缩短了发菌时间,且可提早20天左右出菇,产量提高20%,具体方法如下:(一)装袋接种用厚5丝米、宽23~30cm,长40~50cm 的聚乙烯薄膜料筒作栽培容器。装料前要准备好长50~60cm,直径3cm 的塑料管或竹筒作通气管。配方可因料而异,采用常规制备。装料时把通气管竖放在塑料袋中央,底端塑料袋口撮台并塞入通气管口内,先撤一层菌种,再放一层培养料,边装边压实直到装满袋,拔出通气管,向空洞内塞菌种,再在袋口撒一层菌种,撮合袋口塞入中心孔内,最后用卫生纸将两头孔塞严。每个塑料袋装干料1.5~2公斤,用种量10~15%。  相似文献   

13.
国平2号是我菌协专家小组从国平1号平菇的一变异菌株中经组织分离选育出的一个黑色优良新菌株。经2年的多点栽培实践表明,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发菌快,转潮快,出菇早,菇形美观,口感风味好,耐高温,韧性好,耐运输,菌盖色黑亮丽,产量高,市场俏销,是春、秋季平菇栽培的一个优良品种。一、形态特征菌丝生长粗壮浓白,爬壁力强,生长速度快,接种后5~7天菌丝长满管。早秋发酵料袋栽,菌丝15~17天满袋,18~20天现蕾,转潮4~6天。菇体蓝黑色,袋栽子实体丛生大朵、肉厚,菇盖直径8~24cm,柄长2~3cm…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云 《食用菌》1992,(1):10-11
在食用菌生产中,将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瓶或深层通气发酵的方法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以下优点:①培养时间短.培养一瓶固体菌种,一般需25~40天,而制备液体菌种只需2~7天;用液体菌种作原种和栽培种,可缩短生产周期30~50天.②发菌时间短,菌龄整齐.液体菌种中含有许多小的菌丝球和菌丝碎片,可随培养液渗入到固体培养料的深部,形成许多生长中心,菌丝可多点同步增殖,因而菌龄较整齐,生长旺盛,与固体种相比,发菌期可缩短10~20天.③使用液体菌种可通过拌料等多种形式接种,接种均匀,快  相似文献   

15.
滑菇反季节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玉谦 《食用菌》2001,23(5):17-19
滑菇栽培在东北地区主要采取春天接种、秋冬季出菇形式、为适应春季市场对滑菇鲜品的需求,笔者探索了冬季接种春季出菇的反季节栽培。通过小试和中试,选出了适合反季节栽培的滑菇品种03号,与参试的其它品种相比较,具有发菌快、出菇积温少、蜡层薄、出菇号、转潮快、菇质好等优良特性,小试平均单产1590g,中试平均单产1049g,在反季节栽培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6种食用菌在液体和栽培料培养时产漆酶能力和产酶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凤尾菇、秀珍菇和鸡腿菇均在第6天左右达到酶活性峰值,金针菇酶活性持续增加,在第10天达到峰值。在栽培料培养条件下,风尾菇、秀珍菇和鸡腿菇均在大试管中长至一半时达到酶活性峰值,金针菇酶活性持续增加,在原基形成时达到峰值。在2种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的凤尾菇、秀珍菇、金针菇f198、鸡腿菇漆酶活性均较高,而生长速度慢的白玉HM03和滑菇漆酶活性较低,漆酶产生规律相同,产漆酶能力较强的菌种菌丝生长较快,产酶高峰多出现较早,而产漆酶能力较弱的菌种菌丝生长较慢。以上结果说明食用菌中漆酶在菌丝生长速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为以后食用菌提高其生长速度、定向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汉方浸膏4号药渣栽培榆黄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正鲁 《食用菌》2010,32(5):41-41
以汉方浸膏4号药渣为原料采用熟料袋栽法栽培榆黄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培料组分药渣含量的提高,榆黄菇菌丝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降低。当栽培料组成为药渣30%,棉子壳60%,尿素2%,过磷酸钙1%,玉米芯4%,玉米粉3%时,榆黄菇菌丝的生长速速、长势、鲜菇产量均高于纯棉子壳料,生物转化效率达106.7%。  相似文献   

18.
香菇液体菌种研究进展与栽培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可武  方忠王 《食用菌》1995,17(4):14-16
近年来,我国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与应用有了新的发展。栽培香菇使用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有许多优点,如菌种可用工业化进行大量生产,培养周期短,长速快,菌龄整齐,接种后菌种在料内分布均匀,发菌点多,菌丝长满料的时间短,出菇快。香菇液体菌种的应用,可促进香菇栽培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红兵 《食用菌》2002,24(6):4-4
春季由于环境温度低 ,菌丝生长慢 ,出菇少 ,经济效益低。要解决这一难题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石灰 拌料时石灰用量 ,由 3 %提高到 5 % ,料的 p H值为 8~ 9,既可抑制杂菌生长 ,又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2 直接装袋 生料拌好后不经发酵直接装袋。这样能使袋内培养料产生较多热量 ,从而加快发菌速度。3 提高接种量 装袋时适当增加用种量 ,变 3层接种为 4层接种。中间菌块适当增大 ,菌块要紧贴塑料袋 ,一圈 4~ 5块。袋两端的菌块可稍小 ,每端 6~ 7块。扎口后 ,用直径 10~12 mm的棍在袋两端的菌种处各扎 4~ 5个通气孔 ,孔的深度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秀珍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秀珍菇为试材,研究了31种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秀珍菇菌丝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宜秀珍菇生长发育的最佳碳氮比的栽培料.结果表明:秀珍菇菌丝在31种碳氮比栽培料处理上均能生长,且都能形成子实体,但存在差异.在碳氮比为67:1~69:1的栽培料处理上菌丝生长最好,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洁白浓密.在所设置的处理间,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增加趋势,当碳氮比达到69∶1时生物学效率达最高峰,此后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逐渐下降.综合考虑营养生长和生物学效率二方面的因素,最适宜秀珍菇生长发育的碳氮比为68∶ 1~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