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大杜岔三元杂种猪和杜岔二元杂种猪的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杜岔的平均日增重为708.3±49.4g,比杜岔猪的663.3±88.1g提高6.78%,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4.1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眼肌面积增加7.24cm2,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胴体瘦肉率提高8.0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证明,大杜岔三元杂种猪比二元杂种猪表现更强的杂种优势,生产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胴体瘦肉率达到57.85%,较能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和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动物蛋白质,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南方不同季节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猪的效果,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每一试验阶段分别选择20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猪2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猪,其中1个组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另1个组采用高床漏缝栏饲养。第1阶段试验在高温季节(2008年8—9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腹泻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3.48%,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1.30%高2.18个百分点。第2阶段试验在低温季节(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高床漏缝栏组腹泻率低于发酵床组,差异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为5.21%,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3.04%高2.17个百分点。高温与低温季节使用发酵床饲养20妇保育猪的对比结果显示,高温季节的采食量高于低温季节,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在日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料重比低于高温季节,差异极显著;呼吸道病发病率,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腹泻率比高温季节高,差异极显著;高温季节猪的死亡率是3.48%,比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死亡率5.21%低1.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选用胎次、分娩日期、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杜洛克一长白一大白杂交哺乳仔猪36窝,334头,随机分为3组,2个试验组分别口服0.5%和0.8%的稀盐酸。2个试验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7.86、19.48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低9.82、10.68个百分点;试验前期(0-20日龄),2个试验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9.65、14.21个百分点,后期(21-35日龄)分别高12.50、17.61个百分点,全期(0"35日龄)分别高10.64、15.4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试验1、2组及对照组的料重比分别为0.23、0.22、0.30,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选择松辽黑猪新品系后备育成猪和长白山野猪与松辽黑猪的杂交一代育成猪各20头,开展饲养试验、屠宰测定、肉质分析以及氨基酸、脂肪酸、血液相关指标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日增重:松辽黑猪新品系要比长野猪杂交一代高5.49%,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提高19.15%,差异显著(P〈0.05)。长野松杂交猪的瘦肉率比松辽黑猪新品系低3.8%,差异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松辽黑猪则比长野松杂交猪提高32.25%,有极呈著差异(P〈0.01)。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含量松辽黑猪比长野松杂交猪高15.43%,差异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含量松辽黑猪则比野松杂交猪高23.15%,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三碘甲状原氨酸(T3)含量,长野松杂交猪比松辽黑猪提高了98.4%,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白蛋白和谷草转氨酶含量长野松杂交猪显著高于松辽黑猪(P〉0.05),胆固醇含量长野松杂交猪则比松辽黑猪降低了10.9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皮杜--长大杂交组合猪的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选用皮杜杂交公猪、杜洛克公猪与长大母猪杂交,测定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皮杜长大组窝产活仔数11.1头,21日龄育成数10.3头,优于杜长大组。皮杜长大与杜长大猪肥育期日增重分别为743g和728g,料肉比分别为2.83和2.89,结果相近,皮杜长大略好。皮杜长大的胴体瘦肉率达到66.6%,比杜长大高出近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测定了莱芜猪与鲁育大约克猪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较高,30~100kg日增重663.89g,料重比3.34。宰前活重101.78kg,胴体瘦肉率50.94%,肉色3.83、大理石纹3.75,pH5.97,肌内脂肪3.68%。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腰大肌较高,分别比背最长肌提高6.34%(P〈0.05)和133.08%(P〈0.05),油酸、蛋白质和干物质以背最长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腰大肌提高19.40%(P〈0.05)、8.01%(P〈0.05)和10.49%(P〈0.05)。  相似文献   

7.
选用21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早期断奶仔猪160头,按窝别、性别和体重分为2组,即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卵黄抗体粉剂。试验表明,21~35日龄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15g(P〈0.05),采食量高2.4g·d^-1(差异不显著),料重比下降,腹泻率下降9.9%(P〈0.05)。35-70日龄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6.5g(差异不显著),采食量下降15g·d^-1,料重比低,腹泻率下降1.5%(P〈0.01)。  相似文献   

8.
选取初始体重为25kg的杜×大×长三元健康生长猪176头及初始体重为50kg的杜×大×长三元健康育肥猪144头。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日粮按照NRC(1998)营养需要量推荐配制,试验组在NRC推荐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上降低4个百分点探讨低蛋白质日粮对生长猪和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猪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46g,提高幅度为6.82%:料肉比比对照组低10.96%:增重成本节约0.89元/kg体重。育肥猪试验1组日增重较高.比对照组增加23g.提高幅度为3.09%。试验2组与对照组日增重相当;试验1组、试验2组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15%和3.2%;试验1组、试验2组增重成本分别比对照组节约0.44元/kg体重和0.49元/kg体重;试验组瘦肉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从各指标的趋势上看.试验组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选择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獭兔种母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A、B、c3个试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养殖场现有日粮(蛋白水平为15%),试验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18%、20%的日粮,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对窝产仔数、初生窝重没有明显影响,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泌乳力、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等有明显影响。B组的泌乳力、断奶窝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6%和1573.42g;断奶个体重,A组和B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分别高30.9%和47.4%,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比A组高12.6%,C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断奶成活数、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A、B、C、D4种方法对仔猪黄、白痢进行预防,结果表明:B、C、D3组比A组发病率分别减少51.73、61.33和64.81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降低8.91、14.13和18.2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B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A组10.69%,差异显著(P〈0.05);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分别高于A组20.68%、21.24%,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的发病率均极显著地低于B组(P〈0.01),C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5.22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D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9.3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B组9.02%、9.53%,差异均显著(P〈0.05);D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C组0.47%,但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预防和治疗费用B、C、D3组分别比A组低1.04、0.71、0.64元/头,其中以B组费用最低,仅为0.09元/头。  相似文献   

11.
研究测定了鲁育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达100kg活体瘦肉率长白猪最高,为65.22%,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2.31%(P〈0.01)和2.48%(P〈0.01)。3个猪种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杜洛克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滴水损失最低,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肉质良好。每100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但3个猪种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也以大约克最高,且与长白猪差异显著,比杜洛克和长白猪分别提高0.94%(P〉0.05)和1.00%(P〈0.05)。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3个猪种差异显著。棕榈酸和油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和长白猪提高4.48%(P〉O.05)和16.73%(P〈0.05)、23.89%(P〈0.05)和56.19%(P〈0.01),杜洛克油酸含量比长白猪提高26.07%(P〈0.05);亚油酸含量长白猪最高,比大约克和杜洛克分别提高183.08%(P〈0.01)、63.94%(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炎夏日粮中添加小苏打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小苏打抗泌乳牛热应激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炎夏每日饲喂80g小苏打的试验组,泌乳牛平均每天产标准乳20.1kg,乳脂率3.41%,而对照组泌乳牛平均每天产标准乳18.5kg,乳脂率3.34%。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奶量8.6%,差异显著(P<0.05),提高乳脂率0.07个百分点。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奶牛每天多盈利2.22元。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河西绒山羊舍饲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传统放牧条件下的河西绒山羊采取季节性舍饲喂养,结果表明:试验组山羊成、幼年羯、母山羊体重比对照组增加3.40,1.48,2.04和1.43kg。试验组仔畜成活率、繁殖成活率、成畜保活率分别达到98.6%、96%、99.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3,12.0.1.5个百分点。试验组各年龄段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493.51,.453.62,333.23和343.16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7.82%、39.39%、6。51%、18.73%,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及育肥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初始体重为25kg的杜×大×长三元健康生长猪176头及初始体重为50kg的杜×大×长三元健康中猪144头,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日粮按照NRC(1998)营养需要量推荐配制,试验组在NRC推荐的日粮粗蛋白水平上降低4个百分点探讨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和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猪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46g,提高幅度为6.82%;料肉比比对照组低了10.96%;每kg增重成本节约了0.89元。育肥猪试验一组日增重较高,比对照组增加了23g,提高幅度为3.09%,试验二组与对照组日增重相当;试验一组、试验二组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15%和3.2%;试验一组、试验二组每kg增重成本分别比对照组节约了0.44元和0.49元;试验组瘦肉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从各指标的趋势上看,试验组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长白猪和大白猪的正反交为母本与杜洛克公猪杂交,试验表明,繁殖性能除了产后仔数之外,其他性状都是长大母猪优于大长母猪产活仔数,初生体重28天龄头数,个体重及哺育率,长大母猪比大长母猪分别降低2.95%,提高4.86%,0.22%,0.48%和2.75%,以上各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肥育性能各性状都是杜长大猪优于杜大长猪,日增重,饲料报酬,瘦肉率,杜长大猪比杜大长猪分别高3.67%  相似文献   

17.
选用48头54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氮高磷日粮(16.8%和0.56%)和低氮低磷日粮(14.5%和0.46%),预试期为7d,正试期为22d。试验结束时,测定不同氮、磷日粮水平添加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等必需氨基酸对其生产性能、氮平衡和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日粮粗蛋白含量降低2.3个百分点、磷降低0.1个百分点,补加适量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摄入氮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粪氮显著下降(P〈0.05);与高氮高磷日粮组相比,能量、蛋白和磷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8.
选用48头54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氮高磷日粮(16.8%和0.56%)和低氮低磷日粮(14.5%和0.46%),预试期为7d,正试期为22d。试验结束时,测定不同氮、磷日粮水平添加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等必需氨基酸对其生产性能、氮平衡和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日粮粗蛋白含量降低2.3个百分点、磷降低0.1个百分点,补加适量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摄入氮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粪氮显著下降(P〈0.05);与高氮高磷日粮组相比,能量、蛋白和磷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9.
选取日龄和体重相似的60头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组内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头试验猪。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μg/kg(以铬计)的吡啶甲酸铬,预试期7d,试验期60d。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300μg/kg(以铬计)的吡啶甲酸铬,可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5.04%(P〈0.05)。料肉比降低4.01%(P〉0.05);同时可以使屠宰率和贮存2d的肌总色素两指标分别提高0.91%和0.24%;吡啶甲酸铬可显著提高胴体瘦肉率4.92%(P〈0.05)和眼肌面积5.32cm。(P〈0.05),同时显著降低背膘厚0.35cm(P〈0.05)。吡啶甲酸铬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并明显降低料肉比。改善育肥猪的胴体品质.因此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吡啶甲酸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立  金邦荃 《养猪》2000,(3):28-29
本试验将定远猪分别与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杂交,对所产F1代肉猪作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分析比较,结果发现,(1)要交F1代猪眼肌面积增大,眼肌重增加,前者分别比定远猪对照组提高0.91 ̄9.34cm^2,后者分别比对照组高20-47%,达到显著水平;(2)各杂交系胴体瘦肉量增国极显著(1.92 ̄3.17kg,P〈0.01),其肉详细交对照组提高7.85 ̄9.53个百分点;(3)杂交F1代猪皮重均明显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