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湛江市本地甘蔗渣、桑屑枝条、土沉香渣等秸秆资源,降低赤灵芝生产对木材原料的依赖,通过研究3个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品质(多糖、三萜)、抗氧化活性等,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良赤灵芝栽培配方。结果显示,添加了甘蔗渣的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75 cm·d-1),孢子粉产量最高(14.45 g/袋),且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也高于其他2个配方。添加土沉香渣的配方3,菌盖直径(7.55 cm)、子实体鲜质量(36.79 g/袋)、总产量最高,但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不如其他2个配方。添加了桑屑的配方1,赤灵芝的总抗氧化活性稍高于其他2个配方,但无显著差异。3个配方下子实体的三萜含量高于孢子粉,而孢子粉的多糖含量高于子实体。综合分析,配方2是实现梅灵3号灵芝孢子粉高产的较优栽培配方,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平丝变色卧孔菌(Physisporinus lineatus)子实体采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组织分离得到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驯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平丝变色卧孔菌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88 mm·d-1;酵母浸粉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为5.21 mm·d-1;温度为3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6.13 mm·d-1;在添加CaSO4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25 mm·d-1;在C/N为15∶1、45∶1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分别为5.17、5.02 mm·d-1;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90 mm·d-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平丝变色卧孔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温度和pH分别为可溶性淀粉、酵母浸粉、30℃、7。首次成功驯化平丝变色卧孔菌,接种92~105 d后收获子实体。研究结果可为平丝变色卧孔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不同处理时间的桑黄菌丝为试材,采用0.1%秋水仙素诱变桑黄菌丝研究其诱变下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期获得生长快且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菌种,以期为桑黄菌株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后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诱变酶解桑黄菌丝20 min获得的再生菌株20-1生长速率最快,增加了366.67%;三萜和多糖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10-5,分别增加了1069.73%和281.85%;多酚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5-1,增加了530.56%;黄酮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30-1,增加了3771.43%。  相似文献   

4.
依据杏鲍菇Pe528的生长条件,以粤北地区主要农副产品桑木屑、蔗渣为主料制定栽培配方。采用室内层架熟料袋栽法栽培,综合比较杏鲍菇Pe528在6种配方培养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子实体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F3(甘蔗渣7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和F5(桑木屑40%,甘蔗渣3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较适合杏鲍菇栽培,所栽Pe528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且菌丝粗壮、浓密、洁白。  相似文献   

5.
桑黄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萍  陈艳秋 《食用菌》2006,28(4):8-10
对延边大学农学院食用菌实验室分离得到的7个桑黄菌株进行了种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母种、液体、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上的菌丝日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桑6、桑7菌丝浓密、粗壮、长速快,有子实体原基形成,是人工驯化栽培首选菌株且桑6优于桑7。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健壮的原种培养基为荞麦粒培养基:平菇培养料的最适水分含量是60%,菌丝生长快而健壮: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迭162%的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1。  相似文献   

7.
10个杏鲍菇菌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杏鲍菇菌株进行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多糖含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这10个被试菌株中,农杏为综合性状最优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容重大、多糖含量高,是做为栽培菌株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年生和两年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一年生、两年生桑黄(Phellinus baumii)子实体水提物中的粗多糖、醇提物中的黄酮和三萜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生长年份子实体水提粗多糖和醇提物体外刺激淋巴细胞生长、抑制L1210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一年生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黄酮、三萜和水提物中粗多糖的含量略高于两年生桑黄;当水提粗多糖浓度为10 μg/mL时,SH2-W对体外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高于SH1-W,当浓度为50和200 μg/mL时,两组样品间无显著差异;两种桑黄醇提物对体外肿瘤细胞L1210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相同剂量下,两组样品间无差异; 相同浓度下SH1-E对H2O2的清除率高于SH2-E,但两组样品DPPH·的清除率和还原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培养基的成分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粉、豆饼粉、酵母膏、麸皮和蛋白胨有利于桑黄的生长。桑黄适宜生长的葡萄糖浓度15~30g/L,蛋白胨浓度15~25g/L。进一步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桑黄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0,玉米粉20,麸皮10,豆饼粉5,此培养条件下桑黄摇瓶发酵菌体生物量为(21.66±0.5)g/L。  相似文献   

10.
以桑黄(Inonotus sanghuang)菌种为试材,采用PDA培养基为对照,设计5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为木屑100g,马铃薯1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0g,水1 000mL,pH自然,为桑黄母种最适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玉米芯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芯为主要配方原料,研究其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多糖含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70%、棉子壳14%、麸皮9%、玉米粉3%、糖1%、石灰粉1%、石膏1%、磷酸二氢钾1%为最优配方,农杏为最优菌株,生物学效率达58.5%,多糖含量达1.56%。  相似文献   

12.
长根金钱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3种斜面培养基上组织分离长根金钱菌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比在牛粪玉米粉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快(平均6.907mm/d)。分离子实体的菌肉、菌柄内部组织块均能较好地获得纯菌丝,且以分离菌肉部位最佳,其菌丝浓白、长势旺盛。孢子、菌丝经湿微镜镜检和子实体形态观测,证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为长根金钱菌(Oudemansiella radicata)。  相似文献   

13.
用木屑及麸皮为原料设计10个配方、再选用11种不同树种树枝分别对树舌灵芝进行栽培试验,测定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形成情况、产量、物料消耗。结果表明,在10种麸皮添加量的配方中,树舌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麸皮最适添加量为5%-10%,树舌灵芝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及生物学效率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95%,麸皮5%;在11种树枝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最快的树种是苦楝树,子实体产量最高的是枫树。  相似文献   

14.
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树桑黄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须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少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桑树桑黄发酵菌粉多糖、黄酮含量均高于子实体。桑树桑黄发酵菌粉黄酮含量为3.97%,多糖含量为12.8%;子实体黄酮含量为0.1%,多糖含量为4.76%。  相似文献   

15.
对采自江西省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桑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分离的菌株为锦带花桑黄。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该菌株的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确定该菌株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生长温度为27.5℃,最佳碳氮比为5∶1。经正交试验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菌株最适培养基为红糖20 g·L-1、酵母浸膏2 g·L-1、KH2PO4 0.5 g·L-1、琼脂20 g·L-1,菌丝生长速度为5.38 mm·d-1。  相似文献   

16.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10,(7):167-168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麸皮饱和溶液,比较灰树花一级种生长情况;同时以北方常用的木屑培养基为对照,添加不同比例玉米面和麸皮,比较灰树花栽培种生长情况及后期子实体原基出现情况。结果表明:添加8%比例麸皮的培养基中一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中配方3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且子实体原基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桑黄新菌株"桑-S"的综合经济性状,以国内生产使用的其他桑黄菌株桑-H、桑-R、桑-Z、桑-JT、桑-AJ为对照,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大棚栽培的桑黄新菌株桑-S的经济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新菌株"桑-S"对绿霉菌抵抗力强,生物转化率最高达5%,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桑黄多糖含量高,达4.76%,黄酮含量为4.34%,粗三萜含量为1.85%,总氨基酸含量为9.73%。表明该桑黄新菌株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丰产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朱斌  颜延宁 《北方园艺》2011,(23):150-152
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锰离子对双孢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和栽培料中加入50~200 mg/kg锰离子可促进双孢菇菌丝的生长,锰离子的添加量为150 mg/kg,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栽培料中加入150 mg/kg锰离子比对照产量提高12.1%;添加150 mg/kg锰离子双孢菇的子实体的固形物含量最高,但子实体中锰离子的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以黑木耳和黄芪为试材,木屑培养基为对照,设置4个黄芪添加量处理,探讨了将黄芪添加到培养料中对黑木耳生长发育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了黄芪对黑木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以期为中药黑木耳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添加黄芪后对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15%黄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添加10%黄芪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黑木耳子实体中的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且黑木耳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三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但黄芪中的特征物质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未在黑木耳子实体中检测出来。综上,培养料中添加黄芪可以促进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提高黑木耳营养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培养基对桑黄菌丝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在PDA、GPY、GPC、麦芽、麦麸以及胡萝卜培养基等6种基本培养基上接种桑黄进行发菌培养,并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含水量、干湿重及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优培养基。结果:6种基本培养基均能被桑黄利用,其中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GPY和麦麸培养基的菌丝体黄酮含量整体较高,培养至第15天,胡萝卜培养基上的菌丝体黄酮含量增加显著,跃居第一,6种培养基上的菌丝体黄酮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