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84年于全国二十三个省(区)采得521份小麦秆锈菌夏孢子标样、成活鉴定了291份。其中只鉴定出21C3、34C1、34C2、34C4和116等五个生理小种。其所占频率分别为:70.5%、11.3%、16.4%、0.3%和1.4%;34号小种群较往年比,虽有上升的趋势.但仍以21C3为优势。生理小种鉴定除采用常规方法外,主要应用寄主叶片高体培养鉴定法。  相似文献   

2.
1959~1965、1973~1985年的二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共鉴定10068份小麦秆锈菌的夏孢子堆标样,鉴定出我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34C4、40、116、194、207和柯太1型等十六个小种。除了17、21、34、40和116五个小种之外,其余十一个小种都是近二十年当中发现的。在这十六个在锈菌小种中,21号和34号两个小种群是主要流行小种群。21号小种群是优势小种群、其次为34号小种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87.1F、11.8%、其它各小种只占1.1%。从1963~1965、1973~1985年间,21号小种的出现次数明显地在递减;而21C3小种自1963年发现以来,直到1985年,一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况;21C2、21C1则呈下降的趋势或出现频率始终不高。在流行的年份或地区里34号小种群有明显上升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在抗病品种上所分离到的小种,多为34号小种群内的各小种。40号小种出现的频率很低,七十年代以来只有1983年于云南省红河州农科所发现一次。116号小种自1982年发现以来,出现频率一直很低。生理小种34C2、34C4、40和 116虽各年出现频率很低,但对我国大多数生产品种或抗源材料有很强的致病力,所以对这四个小种的消长动态,尤其是北方春麦区和云南的德宏、红河和文山各州,特别需要注意。当前作为鉴别我国秆锈菌小种有效鉴别寄主有十个品种,其中包括国际鉴别寄主中的马阔斯(Marquis)、履浪斯(Reliance)、库班卡(Kubanka)、浮纳尔(Vernal)、爱因亢(Einkorn)等五个品种和五个辅助鉴别寄主:免字52、华东六号、明尼2761、欧柔(Orofen)、和如罗(Rulofen),以及应用对我国现行各小种都具有抗性的品种和Sr单基因系来侦察新致病类型的出现。我国小麦秆锈菌主要流行小种对Sr单基因品系:Sr7a、7b、8、9a、12、14、17、23和29是有毒的;而对Sr11、15、21、22、24、26、27 TmP和Tt—2是无毒的。本文还对当前抗源的布局和如何控制在锈病的流行,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3.
1986年从全国采集到小麦秆锈病标样175份,繁殖存活125份,成活率为71.4%。在185个菌株中鉴定出21C3、34C2、34、34C1和34C35个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各为75.7%、14.6%、4.3%、3.8%和1.6%。21C3仍为当前优势小种,34C2居第二位。小麦秆锈菌的离体叶培养通过3年对比试验,已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4.
小麦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在选用鉴别寄主,小种分类和命名等问题上,一直都存在问题。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可说至今并没有完全解决。Stakman 和 Levine 在1922年首次在小麦秆锈病方面发表了鉴定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的检索表。他们确定了12个鉴别寄主来区分菌株的致病力。小种是按前后鉴定的程序以编  相似文献   

5.
小麦秆锈病菌是专化性寄生菌 ,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生理小种之间在形态上虽无明显区别 ,但在致病专化性及其它某些性状上却明显不同。本文报道了对我国目前流行的小麦秆锈菌 3个主要生理小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种类及一些酶的活性、同工酶组成差异的研究结果。1 材料和方法1 1 秆锈菌生理小种我国目前流行的 3个主要生理小种 2 1C3,34及 34C2 ,分别用近年发生频率较高的致病型2 1C3CKR ,34MKG及 34C2 MFR进行。1 2 秆锈菌夏孢子扩繁及萌发各致病型经单孢分离后 ,在冬麦 70 1成株上隔离繁殖。夏孢子萌发用直径 1 5cm…  相似文献   

6.
1956—1965、1973—1976年的十四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共收集了8490份夏孢子堆时期的标样,经过在温室的苗期鉴定,共鉴定出我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有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40、194、207和柯太1型等14个区系。除21、34、40等3个区系以外,其余11个区系都是新发现的. 在14个秆锈菌小种区系中,21号和34号小种群是主要的流行小种群。21号小种群是当前的优势小种群,出现频率为88.63%,其次为34号小种群,占8.56%,其它区系共占2.71%. 在1963—1965和1973—1976年间,21号小种的出现频率显著地在递减,而21C2和21C3两个区系的出现次数则在上升,尤其是21C3,自1962年以来有上升的趋势.21C1自1961年至现在,出现频率始终不高。在34号小种群内,以34和34C1的分布面较广,出现频率较高.1974年后,34C1似在逐步上升。34C2这个区系出现频率虽很低,但毒力很强,它不次于40号小种。在大流行年,34号小种群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近几年来,在抗病品种上所分离到的区系,34号小种群内的区系占有多数。40号小种出现的频率较低,近几年来,没有分离到这个小种。但40号小种是毒力极强的区系,它和34C2一样,多数的生产良种和抗源,对它们都是感染的。所以对这两个区系的消长情况,特别需要提高警惕。当前作为鉴别我国秆锈菌小种区系的15个鉴别寄主.包括我国3个增加的辅助鉴别寄主在内,似还不能完全反映出我国秆锈菌生理小种区系的复杂性。今后需要在抗病品种、后备品种、抗源和Sr基因品种中筛选一套能适合我国的鉴别寄主。我们将历年来经过鉴定的标样,制成表8,即标样品种部分名录,共包括13个菌系,1578个品种。可供育种单位参考。最近由国外引入矮秆和半矮秆的抗源材料,已经在一些地区发生秆锈病,因此,应用时需要注意. 本文对避免南北抗源单一化作了讨论,希望地区抗源多样化和避免南北东西抗源的统一化,以控制秆锈菌优势的形成,避免和控制秆锈病的流行。小麦秆锈病,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是小麦三大锈病之一。我国主要的常发地区为东北、内蒙和西北春麦区,其次为江淮和东南沿海各省的秋播麦区,此外还有云南德宏、文山和四川甘孜等自治州。根据不完全的记载,东北春麦区于四十二年(1923—1964)中,曾发生九次大流行和中流行,流行的年份为1923、1934、1937、1948、1951、1952、1956、]958、和1964等年份,1960年辽宁发生一次中流行。东北春麦区1923年小麦因秆锈病损失14.7亿斤,1948年减产11.2亿斤。江淮一带于1956和1958年两次大流行,仅江苏和安徽两省损失达20亿斤。福建自1949至1966年的17年中,曾发生6次大流行(1950、1952、1958、1959、1964、1966)。国外小麦生产国家的锈病流行情况,亦复如此。1950—1954年因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15B的突然袭击,连续三年,造成美国和加拿大小麦生产上很大的损失。仅美国于1953和1954年,普通小麦减产达25%,硬粒小麦减产为75%。再如澳大利亚西部的广大麦区,因品种过于单一化,1963—1964年因秆锈菌小种21—ANZ—1.2和21—ANZ—2出现数量上的优势,使当时该地区的当家良种,丧失抗性,造成极大的减产。国内外在锈病流行史上,由于生理小种区系的改变,使抗锈的生产良种丧失抗性而造成减产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我们分析锈菌生理小种的区系消长的动态是为了了解“敌情”,以便打一个有准备的仗。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广大麦区,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大力推广抗锈良种,改革栽培制度,抑制当前小种的流行区系在数量上形成优势,控制了锈病的流行。不过品种抗锈稳定性受锈菌生理小种区系变化的制约,小种区系的变化又因品种选择性而发生发展,所以品种的抗锈性只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没有永恒不变抗锈性的品种,。因此,凡是小麦主产的国家,都要分析研究本国的锈菌小种区系的类群、变异和消长动态,以便为抗源鉴定、育种、品种轮换和布局等做好先行和提供依据。本文总结我国1956—1965年和1973—1976年计十四年间,关于小麦秆锈菌小种区系的类群和消长动态的研究结果,以供有关单位的参考,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RFLP区分中国小麦秆锈菌不同小种及致病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PstⅠ和HindⅢ),分析了中国小麦秆锈菌新致病型21C3CTR(p11),普通致病型的小种21C3,34,34C2和致病型21C3CKH,34MKH,34MKG,34C2MKR的限制性酶谱。结果表明:供试秆锈菌的基因组DNA经过同一酶切后,不同小种或致病型都出现了相同限制酶谱带,而特定酶/小种(或致病型)组合又都有特异酶谱带。计算了小种间或致病型间的共有DNA片段的比率。初步说明了RFLP可以作为深入探讨小麦秆锈菌种内不同小种、致病型间以及新致病型DNA差异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小麦秆锈菌116号生理小种是1982年从湖南怀化县的南大2419生产田采得的,继我国已发现过的40号生理小种之后又一个对浮纳尔(Vernal)具有较强致病力的生理小种。 在1952—1957年间,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合作时曾发现过116号生理小种,但没有其它致病力方面的记载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秆锈菌的3个生理小种与感病品种浙麦1号为试材,进行了小麦秆锈菌单小种与混合小种侵染的流行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种混合接种较同期的单小种接种的普遍率和严重度高;不同处理的流行曲线为近似的S形,曲线方程为Y=1[1-M×exp(-N×t)],流行曲线下面积为nA=∑i=112(yi+yi-1)(xi-xi-1),且小种混合接种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最大;小种之间在流行学上存在着互补和拮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大豆疫霉菌 (phytophthora sojae)的生理分化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毒性分析到分子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小种鉴定中发现的无毒菌株的成因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1.
普通小麦品种Rulofen是我国小麦杆锈菌的鉴別寄主。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Rulofen无毒性的小麦秆锈菌的三个生理小种21C3、34、34C2对Rulofen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Rulofen所含的抗秆锈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Rul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三个供试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6.其抗性效应为;-;1~ 或1X~=-x~- ,因环境条件的影响,Sr6的抗性反应型不稳定;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34和34C2三个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30,其抗性效应为2=、抗秆锈病基因Sr6和Sr30对我国的小麦秆锈菌小种34类群都具有进一步的区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通小麦品种Rulofen是我国小麦秆锈菌的鉴别寄主。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Rulofen无毒性的小麦秆锈菌的三个生理小种21C3、34、34C2对Rulofen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Rulofen所含的抗秆锈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Rul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三个供试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6,其抗性效应为;-;1#+(+)或;1X#+(=)—X#+(-),因环境条件的影响,Sr6的抗性反应型不稳定;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34、34C2三个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30,其抗性效应为2#+(=)。抗秆锈病基因Sr6和Sr30对我国的小麦秆锈菌小种34类群都具有进一步的区分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73年在辽宁、江苏两处共收集到小麦秆锈菌夏胞子堆标样1,144份,经繁殖存活和鉴定的标样共402份,分离出21、21C_1、21C_2、21C_3、34、34C_1和34C_2 7个小种区系。在7个区系中,它们的出现率:21C_3占75.8%,21C_2占15.7%,21占32%,34占25%,34C_1占1.7%,21C_1和34C_2各占0.5%。21C_3是当前小麦秆锈菌优势区系。根据标样上秆锈菌小种区系的鉴定结果,近年来生产上所用的品种大多是不抗当前流行的21C_3和21C_2两个区系的,为使小麦生产获得相对稳定性起见,加强这些品种的抗秆锈病的性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的群体结构,对采自陕西关中8个点40个小麦田间的节节麦锈病标样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分离到的40个小麦条锈菌菌株在19个中国鉴别寄主上共鉴定出6种生理小种共30个,包括CYR34(25%)、CYR33(5%)、CYR32(35%)、Hy-30(5%)、Hy-101(2.5%)和Su11-24  (2.5%);未知小种10个(25%),CYR34和CYR32比例较高,为优势小种类型。在28个小麦Yr单基因系上鉴定出33个不同的毒性类型VP1~VP33,对其中23个Yr基因表现有毒性。因此,节节麦上的小麦条锈菌小种类型和毒性类型均很丰富。  相似文献   

15.
根据 A.L.Hooker 等提出的鉴别玉米小斑病菌 T、O 两个生理小种的方法与标准,本试验供试的5个菌株(3个来自我国,2个来自美国)中,有2个菌株(51号和1221号)属于 O 小种,1个株菌(1220号)属于 T 小种,其余2个菌株(4号和41号)既不属于 O 小种,也不属于 T 小种。因此,鉴别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需要另建立一套新的方法与标准。小斑病菌的菌核形成和分生孢子梗上着生的孢子数,不是小种和菌株的稳定性状,不能作为鉴别生理小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本试验中,用了对鉴别寄主洛夫林10有毒力的菌株8个和对它无毒力的菌株3个,分别对叶锈菌的8个鉴别寄主作了周年的重复鉴定试验,观察环境条件对鉴别寄主对叶锈菌的反应的影响。在8个鉴别寄主中,只有丰产3号和洛夫林10号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菌株的反应不同。丰产3在3—10月都表现为感病,但在11月—1月,在短日照,低温(12.4—14.4℃和弱光照(4069.6—7658Lux)情况下表现为抗病,因而小种60被鉴定为20。洛夫林10与菌株79—15—1结合,在1—2月,在短日照,低温(12.9—15.3℃)和光照7132.2—9448.3Lux情况下表现为感病。在5—9月,在长日照,高温(16.5—25℃)和半遮阴的光照(4566.6—9419.5Lux)下则表现为抗病,小种61相应地被鉴定为60。但洛夫林10与其他6个有相同毒性公式的菌株结合,则在5~9月却表现为感病。因此洛夫林10在不同条件下表现为抗病或感病,决定与不同菌株相结合。在本试验中也观察到具有相同毒性公式的菌株其致病性并不相同。也观察到来自同一菌株的不同单孢子堆的夏孢子所繁殖的培养物的致病性也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17.
玉米小斑病是是中国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并有逐渐加重趋势,损失严重.笔者从广东省甜玉米主产区采集了4个有代表性的小斑病标样,分离提纯病原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并结合病菌生物学特性,对分离出的4个甜玉米小斑病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表明:4个甜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的孢子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完全一致,孢子表面褶皱较多,孢子萌发方式大多数均由一端萌发.结合崔洋、刘克明等对玉米小斑病3个生理小种扫描电镜观察,4个标样菌株孢子符合O小种特征,因此,认为广东省甜玉米主产区的小斑病病原菌是同一生理小种类型(O型).  相似文献   

18.
C型雄不育玉米组培筛选专一性抗病株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养2个C型胞质雄不育玉米杂交种的胚性愈伤组织时,加入玉米小斑病菌专化侵染性C小种两个菌株C7和C87-200的混合毒素,筛选出抗毒愈伤组织,经继代分化,获得抗病雄性不育再生植株。发现花粉育性和抗病基因不连锁,其下一代R#-1穗行仍表达抗病及雄性不育性状。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从河南省4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140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有T、C、S、O等4种生理小种,但各小种在地区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中,O小种是河南省各玉米产区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且在豫南分布最广泛,其次是C小种和S小种,T小种的比例最小。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南地区,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  相似文献   

20.
2008~2009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2009年在中国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共分离得到356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4个中国小种。其中ZA、ZC和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4.83%,19.38%和16.57%。ZB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9.27%,其次是ZC1(5.62%),再次是ZA1(5.06%)、ZA33(5.06%)和ZA49(5.06%)。从总体上看,不同地区稻瘟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