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尿道下裂是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最常见一种,手术的修复方法有多种,尤其是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既往多先行阴茎矫形,再行二则尿道成形手术。为使患者阴茎皮肤保持完整,笔者采用阴囊带蒂皮管穿过阴茎皮下隧道行一用修复治疗尿道下裂36例,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36例,年龄5~18岁,平均8岁。其中阴茎阴囊型15例,阴囊型15例,会明型6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硬外麻或全麻,先在耻骨上行膀眈造疼使尿流改道,阴茎头部缝一针丝线作牵引并向上翻起固定。于阴茎腹侧距冠状为上方正常尿道外四处作一“入”形切…  相似文献   

2.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科的一种常见畸形。由于手术效果不太满意,故新的手术方法不断出现,近几年来采用一期尿道成形方法日益增多;另一趋势是将尿道口修整至阴茎头正常位置。1991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带蒂阴囊正中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10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均获得满意效果。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1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0例,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年龄15岁,其中≤10岁者6例,11~15岁者4例。12 手术方法及效果 (1)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自尿道下裂口插入…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会阴型除外)采用带蒂色皮内板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仍有不少技术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是对60例患者的治疗体会。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60例,年龄1.5~31岁,平均8.6岁。阴茎型16例,阴茎阴囊型33例,阴囊型11例。(因会阻型采用其它方法治疗而未列入本组范围)。1.2治疗方法手术前彻底清洁阴茎及阴囊皮肤,清洗肠道。术中采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均取平卧位,手术分如下步骤进行:(1)阴茎下曲矫正:距冠状沟约0.2cm处作整齐的包皮环状切口,彻底切除阻茎腹侧的纤维索带和挛缩的阴茎筋膜,使下曲的阴茎充分…  相似文献   

4.
膀胱粘膜是后尿道修复的一种较理想材料,1992~1996年采用该材料对6例外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患儿进行了尿道修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级6例.年龄6~13岁,平均8岁;术中测量尿道狭窄段长度为26~5.3Cm,平均4.ICm:l例伤后曾行膀胜造梁术、2例曾行尿道会师本,3例在外院行尿道吻合术;其中l例并发尿道会阴接。1.2手术方法基础加硬外麻醉后.取膀优截石位;下腹正中切口显露膀联,清除膀优造病四周围由芽组织,打开膀眈;会网部“n”形门口,显露尿道球都.在尿道探子指引下,切开闭锁段远瑞尿道.并向闭锁段近端…  相似文献   

5.
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技术改进及疗效.方法:对Hautmann设计的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改进,应用于11例膀胱癌根治术的尿流重建.离回盲部20 cm截取长50 cm回肠段,呈M形排列,先浆肌层连续缝合,再阻断血供后将肠管对系膜缘纵行切开,作全层连续缝合成球形代膀胱;输尿管不作粘膜下隧道移植,而是乳头状直接缝合于两上角,伸入代膀胱1 cm,尿道与最低处耳状肠片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 h,术后平均随访25月,排尿11例白天自控,9例夜间自控,10例排尿造影无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吻合口漏1例,无肠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改进后的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无返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是膀胱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我院自 1992年 2月至 1997年 12月对 2 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和丝裂霉素 C交替膀胱灌注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其方法、疗效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年龄5 7.2岁 ;单个肿瘤 2 2例 ,多发肿瘤 6例。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上皮癌。癌细胞分化 : 级 7例、 级 15例、 级 6例 ;按 Je- Wett- Marshall分期 :A期 10例 ,B1期 15例 ,B2期 3例。2 8例中行肿瘤粘膜下切除 +基底部电灼烧 19例 ,膀胱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并术后灌注治疗及预防浅型膀胱肿瘤复发体会。方法:对45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5~1.0cm,深达浅肌层。术后第1周开始用羟基喜树碱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然后每4周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45例手术顺利,随访6月~3年,复发9例,复发率20.0%。结论:经尿道电切并术后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较好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前臂皮瓣及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虎口及大鱼际区的缺损,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并获得功能恢复、外观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青壮年,男4.女3,年龄14~36岁。急诊创伤4例,虎口挛缩3例。其中1例合并先天性伸拇短肌缺如,1例为拇指汗腺错构瘤切除缺损。除2例因创伤范围较大应用前臂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及虎口大鱼际撕裂缺损外,其他5例均应用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及虎口缺损.虎口挛缩病例切断拇收肌横斜头,用克氏针弯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癜风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据报道[1 ] ,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 .1~ 2 .0 %。本中心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2月应用自体表皮移植配合内服中药治疗白癜风患者 2 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7例患者均系本中心门诊病人 ,其中男 16例 ,女 11例 ,年龄最大为 45岁 ,最小为 16岁 ,平均年龄 2 3岁。病程最长为 15年 ,最短为 1年 ,平均 7年。临床分型 [2 ] :局限型 2 3例 ,节段型 2例 ,泛发型 2例 ,均为稳定期。皮损分布于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2 7例患者共有皮损 43处 ,最大面积约 12 cm× 9cm,最小面积…  相似文献   

10.
足部尤其是足底及跟部软组织大块缺损的修复比较困难,以往常采用肉芽创面皮片移植,或传统的随意型皮瓣的方法修复。前者易导致疤痕挛缩,肌牌粘连,且不能负重;后者存在长宽比例所限及转位困难等弊端,已日益不符合足部修复的要求。本院自1992年始,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创面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53岁,平均32岁。其中汽车轮辗压伤3例,石块砸伤回例,火车轮撑伤1例,足部软组织缺损都不同程度累及足底和跟部,合并肌位或骨关节外露。采用同侧小腿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数量的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内膜球囊损伤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EGM-2培养基培养7天,获得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高细胞数量移植组(5×105个细胞)和低细胞数量移植组(2×105个细胞),将相应数量的内皮祖细胞重悬于100μL生理盐水中移植至兔内膜球囊损伤血管局部,对照组仅注入100μL生理盐水。同时用CM-DiI标记内皮祖细胞移植,进行细胞示踪。4周后,处死动物,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M-DiI标记细胞的分布,并测量各组内膜损伤血管再生内皮覆盖率和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发现荧光标记的内皮祖细胞分布在血管的中膜层、新生内膜层和内膜表面。内皮祖细胞移植可显著促进内膜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以高细胞数量移植组为著,同时内皮祖细胞移植也大大减少了新生内膜的形成。结论内皮祖细胞移植可修复内膜球囊损伤血管,高细胞数量移植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经阴茎背浅静脉麻醉行包皮环切术,文献已有报道,为验证其效果,本文试用15例,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年龄10~40岁。包皮过长6例,包茎9例。二、方法:韩培孝等(中级医刊1988,7:64)方法: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取已浸泡消毒的橡皮筋一条,(笔者喜用废手套上剪下的橡皮筋)。用中等张力环扎阴茎根部,柔捻阴茎数秒,则可见阴茎背浅静脉显露。用6号针头穿刺阴茎背浅静脉(朝龟头方  相似文献   

13.
成功穿刺锁骨下静脉是确保大量液体顺利输入烧伤患者使之平稳度过休克期 ,为烧伤治疗奠定基础的关键。本文是对67例烧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与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67例 ,其中男 4 4例 ,女 2 3例 ,年龄 5~ 5 8岁 ,置管时间最长 2 8d,最短时间 3 d,平均 2 1d。1.2 方法术者消毒铺巾 ,选择穿刺点 ,锁骨中点下缘 ,方向为胸锁乳突肌外缘。便于掌握穿刺部位 ,助手协助术者抽吸麻药 ,用 5m L 注射器抽取 2 %利多卡因 5 m L,8号针头局部麻醉并拭穿 ,成功后改用穿刺包内的穿刺针 ,吸取带有生理盐水 2 m L,进行穿刺 ,针刺…  相似文献   

14.
慢性咽炎并存上消化道疾病10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间门诊及住院 10 8例慢性咽炎并存上消化道疾病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10 8例 ,男性 48例 ,女性 6 0例 ,年龄 16~ 78岁 ,平均32 .8岁 ,以 2 8~ 5 0岁青、中年人多见 (6 8.2 % ) ,女性比例偏高(5 0 .5 % )。发病时间 2个月~ 18a,平均 4.8a,以 1~ 4a最多 ,占 6 2 .9% (6 8.0 8)。其中慢性咽炎单纯型 38例 ,肥厚型 2 0例 ,萎缩型 14例 ,混合型 (粘膜萎缩伴后壁淋巴组织增生 ) 36例 ,均经传统治疗效果欠佳。2 结果与分析经详细反复询问病史 ,除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瘙痒、干燥、灼…  相似文献   

15.
皮肤移植是临床烧伤整形外科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创面面积较大者,多只能采取分期刃厚皮片的移植,但分期植皮术往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负担;为此,笔者采用同时同部位取双层头皮的方法行一次性植皮修复3例,结果取皮区创面的修复和受皮区皮片的成活均满意,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2、23、70岁,受皮区(创面)分别为右上肢(跨过肘关节),左侧躯干,右小腿及内踝部,均为度火焰烧伤后形成的肉芽组织创面,均采用清创植皮术,受皮区创面面积分别为6%、8%及11%,均为一次性植入修复。1.2 …  相似文献   

16.
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手指再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基层医院开展此手术少有报道。我院自1988年11月~1996年4月成功施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手指再造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8~32岁,均为手外伤后拇手指缺损病例。拇指缺损5例(左侧1例,右侧4例),食指及3、4、5指缺损1例;损伤程度类4度损伤4例,类5度损伤1例,类损伤1例。1.2 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持续臂丛麻或高位硬外麻,切取第二足趾在硬外麻下进行。足部第二足趾游离取丫形切口,分别切取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趾神经及屈伸肌腱,在…  相似文献   

17.
波尔山羊精液高倍稀释受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羊进行人工授精时 ,选择何种稀释液 ,稀释倍数为多大 ,目前尚无定论。我们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试验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公母羊的选择公羊为滑县道口镇某个体户所饲养的 3头种用波尔山羊 ,年龄 2~ 3岁 ,体重 42~ 63kg ;射精量 0 .4~ 1 .2ml,精液密度 1 9.8~ 30 .4亿 /ml,精液活力 0 .7~ 0 .9级。母羊为当地农民散养的本地羊 ,年龄 8月龄至 5岁 ,胎次 0~ 8胎。1 .2 稀释液试验用稀释液有 3种 :① 0 .85 %生理盐水。②乳糖 6g ,柠檬酸三纳 1 .5 g ,加重蒸馏水 1 0 0ml;取其上清液 80ml,加卵黄 2 0m…  相似文献   

18.
面横裂又叫巨口症,为一种少见的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常用的修复方法有直线缝合法和Z字成形术。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Z字成形并改进修复面横裂11例,效果较佳。1 临床资料本组先天性面横裂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小1岁8个月,最大21岁。右侧3例,左侧6例,双侧裂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腭裂)。除1例来自外省,余均为本地区人。2 手术设计与操作方法2.1 口角定位(1)以健侧口角为标准,用圆规测量健侧口角至人中嵴最低点的间距,于患侧等距离定点。或由瞳孔正中作一垂直线,与口裂水平线相交处,即为口角位置。(2)正常唇红有纵向纤细的皱纹,裂…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1 993~ 1 998年对面部深度烧伤采用肉芽创面整张中厚皮分区移植法进行一期整形手术修复 ,共治疗 1 1例 ,对防治面部疤痕增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 39岁 ,烧伤面积 2 %~ 75%。烧伤原因 :各种火焰烧伤 9例 ,硫酸烧伤、热液烫伤各 1例。面部创面均为 度。1 .2 方法创面早期用 0 .0 3%碘伏清洗 ,暴露灯烤 ,待伤后 2~ 3周焦痂分离时 ,采用药物脱痂或手术时剥痂。手术时间为伤后 (1 9.2± 5.4) d。术中刮除增生水肿肉芽组织 ,使创基平整 ,彻底止血后用 3%双氧水、生理盐…  相似文献   

20.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在小儿较为常见 ,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为观察维生素 A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用维生素 A治疗 4 2例RRI,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符合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 ] 的患儿 8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0 .4~ 3岁 ,平均 (1.8± 0 .6 )岁 ;对照组 4 2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0例 ,年龄 0 .6~ 3岁 ,平均 (1.9± 0 .6 )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具可比性。1.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