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1]。有资料显示,哮喘患者普遍存在知识不足,依从性较差。哮喘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哮喘预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有赖于对疾病的正确认识[2]。我们调查了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实施了哮喘病的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掌握了正确的哮喘病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使病情得到了控制,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我院呼吸内科200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实施健康教育降低哮喘病人复发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5例,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护理。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较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教育后疾病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哮喘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哮喘复发较高;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十分必要,医护合作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降低哮喘病人复发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上机时机、通气模式、气道管理和脱机时机选择。方法:总结我院机械通气治疗22例危重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2例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18例治愈,治愈率为81.8%,4例因其它疾病或并发症死亡。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采用正确的通气模式、重视气道管理和药物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一种多病因、易复发的复杂性疾病,近年来,对哮喘机理的认识及治疗方面进展迅速,在发病机理方面突出了气道慢性炎症的重要性及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强调了免疫功能失衡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的重要性,临床治疗除传统的β受体激动剂及皮质类激素外,钙剂和免疫调...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气道反应性及炎症介质的研究进展项阳(综述)韩清韶(审校)(广东医学院呼吸内科,湛江524001)气道高反应性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气道反应性特点、与支气管哮喘的比较、形成机制及其有...  相似文献   

6.
边几 《新农村》2023,(3):44-45
<正>研究显示,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及空气污染等问题,目前全国已有6%~8%的儿童罹患哮喘。哮喘是一种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儿童因支气管未完全发育之前口径较小,当受到感染后易发生肿胀,进而阻碍呼吸空气的流畅度,所以患哮喘的几率往往高于成年人。哮喘病发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学习都会造成很大影响,而专家提醒:年龄低于3岁的严重哮喘儿即使长大成人后也较难摆脱哮喘的纠缠。因此家长要及早送孩子就医,并了解必要的哮喘病常识,当发现孩子有哮喘症状时及时帮助护理。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试验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辜汉清,韩清韶,全彩娟(广东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室,湛江524001)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文献上早有报道。Horn等(1975)发现多数哮喘的严重程度与哮喘患者的血、痰中的嗜...  相似文献   

8.
幼儿哮喘病,即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以1~6岁的小孩较高,学龄期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哮喘发作时间以冬季及不定期跨季节发作为主。发作时十分可怕:患者呼吸困难,说话不能成句(会停止进食、躁动、嗜睡或迷糊),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脉搏超过120次/分(婴儿超过160次/分)。婴儿期的哮喘可导致成年后肺功能降低20%。  相似文献   

9.
影响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药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药物因素王晖(综述)孙瑞元审校)广东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湛江524023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因其具有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其治疗指数较窄。支气管哮喘患者,如伴发其它疾病,常...  相似文献   

10.
我国 1 997年修订的哮喘病防治指南 (青岛会议 ) ,将哮喘按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和危重 4种类型。危重型哮喘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支气管极度痉挛 ,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 ,肺功能减损 ,甚至呼吸衰竭 [1 ] ,是引起哮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常规疗法加药物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危重型哮喘 2 2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本组均为 1 998~ 1 999年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 ,均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 4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2例 ,其中男 1 5例 ,女 7例 ,年龄 32~ 60岁 ,平均年龄 41岁 ,病程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哮喘常规治疗,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盂鲁司特钠。对比2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气道反应性IL-8因子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组胺气道吸入激发试验观察缓解期COPD,哮喘和健康人的气道反应性,同时测定气道激发前后血清IL-8水平变化。结果:COPD和哮喘患者均呈气道高反应性,且COPD组PD50FEV1与FEV1/Pre%(P〈0.02,P〈0.05),IL-8水平与PD20FEV1无显著相关性,气道激发后,COPD和哮喘血清I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痰液细胞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过程中痰液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发作之初、病情好转以及病情缓解时期的痰液,比较哮喘病程不同时相之间以及不同时相与13例正常自愿者之间痰液细胞成分的差异。结果:哮喘急性发作初期痰液脱落上皮细胞明显增多,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随着病情好转,脱落上皮细胞数显著下降,而嗜酸性粒细胞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仍无明显差别;当病情缓解时,脱落上皮细胞的数量接近正常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数也显著下降,而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支气管哮喘从起病到治疗后病情缓解这一连续过程中,上皮细胞由多到少,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则由正常到增多,然后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则由正常到不变至增多,这可能与不同病期各种细胞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管理、教育、治疗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5~14岁哮喘儿童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170名,对照组150名.2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管理组同时增加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随访等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频率及行为问题发生率等。结果:随访1年,管理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社会适应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儿及亲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预防哮喘发作及恶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哮喘患儿的特点,给予科学管理、心理干预等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血嗜酸性粒细胞(B-Eos)预测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方法 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研究组,50例轻中度AHR,46例重度AHR)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FeNO、B-Eos,分析FeNO、B-Eos与AHR相关性及预测效能.结果 研究组FeNO、B-Eos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花粉、猫狗的毛发、尘螨等,都可能诱发哮喘,而很多人的哮喘都是小时候种下的"祸根"。儿童哮喘,八九成是过敏性哮喘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洪建国教授指出,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100个孩子里有1人患上哮喘病;2000年,100个孩子里有1.97人患上哮喘病;2010年后的这几年,100个孩子里有3.02人患上哮喘病。在这些患哮喘的儿童中,八九成都是过敏性哮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状况,以便提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11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及知识来源进行调查。结果本组高血压病患者对自我保健知识的综合掌握率为36.9%,部分掌握率为14.3%,不掌握率高达48.8%,其中定期复查知识的掌握率仅为17.2%。了解高血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52例(占44.8%)和宣传资料24例(占20.7%),尚有来源于病人现身说教20例(17.3%),电化教育10例(8.6%),专题讲座10例(8.6%)。结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医院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指导的重要场所,医护宣教是提高其自我保健状况的重要途径。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实施院内外一体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状态的分布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对正常者(n=112)及哮喘患者(n=101)进行评估;同时检测哮喘患者血清总Ig E、EO#(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以及FEV1%预计值(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中抑郁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40.6%;哮喘患者的血EO#、血清总Ig E均较正常人群高,而FEV1%预计值则低于正常人群(P〈0.01);性别差异对哮喘患者合并抑郁心理状态的发生率无影响,且抑郁心理状态对哮喘患者血清总Ig E、FEV1%预计值及EO#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值与血EO#、FEV1%预计值相关(r=0.161,P〈0.05;r=-0.207,P〈0.01)。结论哮喘患者易引发抑郁情绪,且其抑郁状态会加重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19.
5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缓解期379例,发作期199例)及301名健康不吸烟者肺功能的测定。前2组各项指标的均值均低于健康组( P<0.01)。发作期组又明显低于缓解期组( P<0.01)。发作期患者在症状缓解之后少数病人肺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多数显示小气道功能障碍。缓解期患者虽然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约70%患者有小气道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辅助诊治难治性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对经7—14d常规治疗无效的56例重症哮喘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分析哮喘加重且难治的原因。结果56例患者支气管管腔内均有大量黏液痰栓,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管腔稍窄。56例深部痰培养中有50例(89.3%)出现一般细菌或(和)真菌生长,以真菌及多耐药细菌感染最常见(占86.0%),其中真菌64.0%,真菌和多耐药细菌二重感染22.0%。50例术后1h的血气分析示患者的PaO2及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45例哮喘控制出院,5例(8.9%)好转出院。结论真菌和多耐药细菌感染是重症哮喘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纤支镜诊治有利于通畅气道,加强目标性治疗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