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遥感影像特别是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农业工作成为遥感技术和农业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2011年RapidEye数据模拟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精度提高技术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肇东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中高分辨率卫星农作物提取结果进行系数扣除,对比分析三种扣除系数对肇东市水稻、玉米和大豆提高精度的效果,达到提高农作物提取精度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区,利用地面样方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在复杂种植结构种植区,利用多尺度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2.
粮食产量的估测对制定粮食政策和调整种植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利用2013年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9日三期冬小麦抽穗、灌浆时期的HJ小卫星NDVI数据,结合北京市实产地块数据建立了北京市冬小麦估产回归模型,并对北京市各区县和北京全市的冬小麦单产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分区县地块回归的北京市冬小麦主产区大兴、房山、通州和顺义的小麦单产分别为5148.96 kg/hm2、4849.30 kg/hm2、5350.64kg/hm2和5108.84 kg/hm2,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和0.001;北京市全市的冬小麦单产为5049.24 kg/hm2,精度验证的结果显示实测单产和预测单产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R2=0.92,RE=2.18%,RMSE=154.61 kg/hm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HJ小卫星的NDVI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估算北京市及其各区县的冬小麦单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预报系统将利用"3S"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四大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春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从而实现黑龙江当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本底调查。第2年以后每年间,利用分层抽样理论,结合地面样方的实地测量,同时利用积温带对四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进行划分,从而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预报系统。为黑龙江省建立现代农业空间统计技术体系和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保障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法,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农业空间统计技术和宏观农业科学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农业保险:北京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一年来,受到北京市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农业保险业内专家已把其作为"北京模式"应用于教学研究.结合"北京模式"启动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修改完善条款、引入再保机制、组建专门机构与理赔队伍等建议,以便更好地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黄岩  毕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00-4702,4786
通过建立地面太阳总辐射的Elman网络估算模型,利用北京市1971~1995年的气象数据训练网络,并对1996~2000年的数据进行估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lman网络的地面太阳总辐射估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4月26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举办"资源三号卫星及新型数据应用服务模式"技术交流会。会议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技术人员对资源三号卫星及数据应用情况、地面系统及数据获取、产品体系、全国数字正射影像库、全国数字表面模型库、应用服务及国际合作应用、新型数据产品应用服务模式、遥感影像即时发布与服务系统等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云服务平台和遥感影像动态监测云服务平台。宁夏农林科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科技现状分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北京农业科技基本状况与优劣势分析 1.1 北京农业科技基本状况 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聚集有多所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知识密集区,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这些宝贵的科技资源是构建北京农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体系的基础,是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有利条件."十五"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九五"末期的55%上升为60%以上.由于农业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使北京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北京农业节水设备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梳理,并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对北京市2020年农业用水供需缺口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提出了促进高效节水的建议,通过增强节水意识、集成关键技术、完善体系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促进北京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的北京国际鲜花港,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以花卉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也是国家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的重要先行试点,称为"北京农科城顺义园"。花卉产业作为高端高效农业,对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现代服务引领提水平2012年以来,北京国际鲜花港承担了北京科委委托的"高档花卉产业链服务模式研究与科技示范"课题,该课题是北京农科城二期"球根花卉新品种选育及花卉产业链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北京国际鲜花港为平台,通过整合  相似文献   

10.
最近,记者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获悉,通过“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监测及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2007-2008年度冬春季裸露农田监测的结果显示,北京冬春季农田覆盖面积达320.79万亩,覆盖率达91.96%,同比增加了53个百分点。其中,生物覆盖面积180.66万亩,覆盖率达51.79%,秸秆覆盖面积140.13万亩,覆盖率达40.17%,覆盖度同比均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