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枥乙女和维塔娜草莓品种的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和美国草莓品种维塔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2个品种草莓果实挥发物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枥乙女主要由香味醇(橙花叔醇、沉香醇)及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等决定;维塔娜主要香味物质有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5-庚基二氢-2(3H)-呋喃(、Z)-7,11-二甲基-3-甲叉-1,6,10-十二烷三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半地下日光温室栽培的7个草莓品种的生育期及生物特性的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1)‘甜查理’早熟性好,‘章姬’、‘红颜’和‘枥乙女’表现为晚熟;(2)株高最高的是‘章姬’,最低的是‘丰香’;(3)叶片数最多的是‘幸香’,最少的是‘美国2号’;(4)结果数最多的是‘幸香’,最少的是‘丰香’;(5)果梗长度最长的是‘枥乙女’,最短的是‘丰香’。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区主栽的‘红颜’、‘枥乙女’和‘章姬’草莓品种为试材,根据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分析了3个草莓品种的形态指标、感白粉病情况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枥乙女’的感病率、最高感病等级和病情指数均低于‘红颜’和‘章姬’,其抗白粉病能力最强,故选种‘枥乙女’品种,可以有效降低草莓白粉病的病情指数,为实现优质的草莓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甜查理”、“卡姆罗莎”、“红颜”和“天香”草莓的原种苗和一代苗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日光温室条件下各品种的畸形果率差异性.结果表明:“甜查理”、“卡姆罗莎”和“天香”草莓的原种苗作生产苗时畸形果率高,分别较一代苗的畸形果率高7.6、3.7和5.5倍,这3个品种选用一代苗作为生产苗较为适宜;“红颜”的一代苗的畸形果率高于原种苗.  相似文献   

5.
33个欧美草莓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3个欧美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果实香气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欧美品种分为6组,第1组包括17个品种,香气主成分是己酸乙酯和1-辛醇;第2组包括6个品种,香气主成分是辛酯类和橙花叔醇;第3组包括5个品种,香气主成分是1-辛醇、橙花叔醇和沉香醇;第4组和第5组均包括1个...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优质草莓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章姬’、‘甜查理’、‘红颜’和‘卡姆罗莎’5个优质草莓品种的无菌丛生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激素配比和活性炭对草莓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草莓品种,其最佳增殖配方存在显著差异,5种基因型草莓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0.8mg/L 6-BA+0.5mg/L NAA、MS+1.2mg/L 6-BA+0.8mg/L NAA、MS+0.8mg/L6-BA+0.8mg/L NAA、MS+0.8mg/L 6-BA+0.5mg/L NAA和MS+1.2mg/L 6-BA+0.5mg/L NAA,增殖系数分别为16.7、12.5、11.8、13.2和9.4。不同基因型草莓幼苗的适宜生根培养基有一定差异,‘丰香’、‘甜查理’和‘红颜’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NAA,‘章姬’和‘卡姆罗莎’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IBA,添加0.5%的活性炭可提高草莓的生根效果。草炭土+珍珠岩(1∶1)混合基质是理想的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7.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甜查理和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物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幼果期到绿果期挥发物产生的少,主要是小分子的烃类、醇和醛,从绿果期到白果期出现了乙酸乙酯和呋喃类,粉红期质量分数最多的挥发物是甲酸-1-甲基-乙酯,从粉红期到全红期挥发物急剧增加,其中酯增加最为明显,2个品种酯的种类增加了14倍以上。这表明从粉红期到全红期是草莓香味物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定草莓品种的耐热性,以‘红颜’‘宁玉’‘宁丰’‘丰香’‘章姬’‘甜查理’6个草莓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用30、35、40、45、50、55、60℃进行高温处理,根据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6个草莓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5.32℃(‘章姬’)、45.92℃(‘红颜’)、46.03℃(‘宁玉’)、46.20℃(‘丰香’)、47.21℃(‘宁丰’)、48.05℃(‘甜查理’),且与田间热害指数和死亡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朱恒  代汉萍  谭昌华  雷家军 《中国果树》2005,(4):19-20,i001
枥乙女是日本枥木县农业试验场枥木分场1990年用久留米49号与枥峰杂交,1993年选出优系枥木15号,1994.年申请品种登录,1996年正式定名为枥乙女(Tochiotome)。该品种果形漂亮、果实大、品质优、耐贮运,适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在日本是取代主栽品种女峰最具竞争力的品种,近年来已成为日本的主栽品种之一,在日本最大草莓生产县枥木县,该品种的栽植面积已占该县草莓面积的90%以上。目前,枥乙女也成为韩国的草莓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草莓组培脱毒室,专门开展草莓等果树脱毒快繁技术研究。常年为广大果农提供草莓优良品种脱毒原原种苗、原种苗、一代苗及生产用苗。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供应繁苗用种苗,8~10月供应生产用苗,全年开展种苗预定业务。对于销售的草莓苗,将通过物流、客运、铁路、空运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户手中。重点提供品种:适合保护地栽培品种红颜、章姬、日本1号、佐贺清香、幸香、改良幸香、贵美人、丰香、鬼怒甘、阿玛奥、枥乙女、甜查理、法兰地、太空2008、美  相似文献   

11.
3个杨桃品种的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取法(HS-SPME),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3个杨桃品种成熟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杨桃果实中的香气成分主要是乙酸-反-2-己烯酯、4,6,8-大柱三烯、β-紫罗兰酮、丁酸-反-2-己烯酯。此外还含有一些少量的1-壬醇、己酸-2-己烯酯、丙酸-反-2-己烯酯、丁酸-反-3-己烯酯、戊酸-反-2-己烯酯、茶螺烷、香叶基丙酮、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和乙酸辛酯等。不同品种的杨桃果实中的所含的香气成分及含量不同,B17杨桃含乙酸-反-2-己烯酯、丁酸-反-2-己烯酯、丁酸-反-3-己烯酯等青香型酯类最低而含β-紫罗兰酮、1-壬醇、乙酸辛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茶螺烷等花香型、果香型及木香型成分最高,因而其香气品质要优于B10和新加坡红肉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确定‘七月鲜’苹果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该品种不同着色度果实为试材,通过室内测定研究了果实主要组成成分在果实发育过程的变化动态。【结果】结果表明,绿熟、商熟、完熟3种成熟度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差异不明显,随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单宁含量、果皮花青苷含量显著升高,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果实呼吸速率在绿熟期和完熟期较低,商熟期达到最高。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醇类、醛类、酮类、萜烯类和苯类;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醇、苯乙烯、3-甲基-4-羰基戊酸、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结论】‘七月鲜’属"酯香型"品种,商熟期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有机栽培红富士苹果芳香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孝娣  史大川  宋烨  翟衡 《园艺学报》2005,32(6):998-100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秋施有机肥后, 花前和套袋前分别均施有机肥栽培或均施复合肥栽培(对照) 的‘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Fuji’) 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 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从有机肥栽培红富士苹果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出64种成分, 而对照中只有51种成分; 同时, 有机肥栽培红富士苹果主要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也比对照高。红富士苹果香气类型以酯类为主, 其中主要酯类为乙酸丁酯、2 - 甲基- 1 - 乙酸丁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己酯、丁酸- 2 - 甲基己酯, 后3种酯的相对含量有机肥栽培明显高于对照, 分别比对照高出62.51%、75.1%和40.57%; 检测到的醇类物质主要有1 - 丁醇、( S ) - 2 - 甲基- 1 - 丁醇、1 - 己醇, 而对苹果风味有贡献的( S ) - 2 - 甲基- 1 - 丁醇为对照所没有; 醛类化合物两种栽培方式相对含量差别较大, 有机肥栽培的相对含量是对照的2.5倍, 且多检测出一种成分( E ) - 2 - 己烯醛。  相似文献   

14.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果实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黑1与黑6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果实香气、糖、酸成分。结果表明,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含11类9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5类共22种,其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2–戊酮、甲基壬基甲酮、乙醇、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己醛、(E)–2–己烯醛、4–甲氧基–2 ,5–二甲基–3(2H)–呋喃酮是主要的香气物质,与东方草莓黑10(4x)、东北草莓吉12(2x)相比,3–甲基丁酸乙酯为自然五倍体试材所特有,而4–甲氧基–2 ,5–二甲基–3(2H)–呋喃酮、2–戊酮、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的相对含量较高;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糖成分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最少,山梨醇在两份野生资源中差异较大;苹果酸为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酸成分,其含量占总酸含量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金魁猕猴桃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谭皓  廖康  涂正顺 《果树学报》2006,23(2):205-20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HS-SPME),提取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发育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联机分析,在6、7、8、9、10月份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55、48、47、51、47种香气成分,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9.07%、96.33%、99.96%、99.99%、99.96%。分类分析表明,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以酯类、醇类、醛类为主。其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规律,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73.26%;而醇类和醛类物质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规律,最高值分别出现在7月份和8月份,为56.5%和27.95%。此外,还检测出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猕猴桃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6.
巴厘菠萝果实发育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48种成分,主要为酯类、烯烃,其中辛酸甲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等成分是菠萝果实的重要香气成分,是菠萝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巴厘菠萝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