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双氧水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以期提高黄芩育种效率。[方法]将干燥种子分为3组,每组50粒,称其干重后放入培养皿中,在室温下用蒸馏水浸种,水的高度淹过种子为宜,从浸种第30 min开始用重量法测定种子重量,以后每隔30 min测定一次,直至最后吸水种子重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浸种溶液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的双氧水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为32.0%;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浸种溶液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的赤霉素,黄芩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为64.0%。[结论]恒温在25℃的培养箱对种子的发芽率也有所提高;同时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要日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提高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萌发率,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统计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60 min时的发芽率最高,为45.1%。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为0∶1时,发芽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滤纸),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低温层积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组合处理下,赤霉素浓度在150 ~900 mg/L,种子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层积14 d、赤霉素浓度为0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4 %。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变温培养条件下温水浸种60 min,低温层积14 d,使用纯基质做萌发床。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丹参种子的发芽特性,找出种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浓度及浸种时间,探明丹参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用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和赤霉素对丹参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观察丹参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双氧水浓度为0.5%~1.0%,浸种12h可以明显促进丹参种子的萌发,赤霉素浓度为600mg·L-1浸种时间24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同时用赤霉素和双氧水处理丹参种子,前者丹参种子的发芽率要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贮藏时间不同的樟子松种子为材料,在光照恒温箱内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赤霉素浸种催芽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丙二醛含量提高,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降低;赤霉素浓度不同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作用不同,浸种浓度为200mg/L时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赤霉素处理樟子松种子作用大小与种子贮藏时间长短相关,其对1986采集的旧种子作用明显大干2010年采集的新种子.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的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且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其对细胞膜的修复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探讨赤霉素及浸种时间对丹参种苗建成以及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质量浓度赤霉素和浸种时间处理丹参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赤霉素浸种质量浓度为500 mg·L-1,浸种24 h,种苗长势最好,赤霉素质量浓度主效应对种苗株高、根长和茎粗呈显著差异,赤霉素浸种时间主效应对株高呈显著差异,对根长和茎粗未呈显著差异。赤霉素质量浓度和浸种时间的交互效应对株高呈显著差异,赤霉素质量浓度和浸种时间对根长和茎粗未呈显著差异,可见赤霉素对种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通过对产量各相关性状鲜质量、干质量、根长、侧根数及主根直径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性状间相关性显著,可以用来作为评价丹参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对藏波罗花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3 h后对藏波罗花种子发芽势均有促进作用,以400 mg/kg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的发芽时间最短,仅为7 d,较不浸种提前1 d;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最高,分别为10.67%和42.67%,较不浸种分别提高7.33和34.67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赤霉素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用300~1 000 mg/kg的赤霉素对托鲁巴姆种子在常温下进行浸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的种子萌发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浓度为700 mg/kg、浸种时间48 h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好,分别比清水对照高79.4%、92.5%、58.3%。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对甘青青兰种子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清水浸种试验,观测种子发芽时间,统计种子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后对种子发芽时间没有明显作用;采用赤霉素400mg/kg浓度处理后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聚乙二醇、赤霉素、硝酸钾在不同浸种时间下对碎米莎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聚乙二醇、硝酸钾单独处理可显著提高莎草种子发芽率,碎米莎草在0.3%硝酸钾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达到91.3%。硫酸对提高碎米莎草种子发芽率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2.
GA_3和6-BA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浸种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和6-B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延长浸种时间也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选用马铃薯青薯6号实生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对马铃薯实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以期提高马铃薯育种效率。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马铃薯实生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在800-1000mg/L时,马铃薯实生种子发芽率达到最大,之后发芽率下降,处理种子时以12h为佳。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曼陀罗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以黄色曼陀罗和野生曼陀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不同pH值溶液浸种处理以及不同温度水浴浸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处理对曼陀罗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250 mg/L、pH值为7等2个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状况均较同一处...  相似文献   

15.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L-1 GA3浸种8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mg·L-1 GA3浸种8h。  相似文献   

16.
2003~2009年以峨山县大龙潭乡花椒品种"麻到底"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方式对花椒种子寿命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花椒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风干贮藏的花椒种子发芽率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贮藏8个月后发芽率降为0;而湿沙贮藏的种子贮藏到第7个月时发芽率达最高,之后种子发芽率快速下降。花椒种子经过去油脂、酸蚀种壳和赤霉素浸种催芽后,可大幅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碱水去油脂+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和浓硫酸浸种5~10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萌发,能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56.78%~72.35%;用碱水去油脂+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5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10 min+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成苗,但成苗率与发芽率峰值存在较大的偏差。较高浓度赤霉素催芽时发芽率高,但不及较低浓度催芽的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不同浸种时间对芫荽种子进行处理,寻求提高芫荽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为反季节芜荽的生产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50mg/L赤霉素浸种4h处理最为理想,能很好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不同浸种时间对芫荽种子进行处理,寻求提高芫荽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为反季节芜荽的生产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50mg/L赤霉素浸种4h处理最为理想,能很好地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及浸种条件对高山杜鹃(Rhododendron)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商洛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美容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种子形态的观察,以及长度、宽度、千粒重的测定,明确高山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pH值、赤霉素、浓硫酸浸种等处理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从种子贮藏温度来看,低温贮藏的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室温贮藏的种子,-20℃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6%、64%;从浸种条件来看,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400 mg/L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佳,高达90%;根据pH值梯度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也呈现不同,以pH值为5.4时发芽势最高,pH值为6.2时发芽率最高,为68.67%。综合比较,以400 mg/L赤霉素处理时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普通丝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鄂丝瓜1号种子为试材,研究浸种时间、赤霉素处理和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丝瓜浸种12 h以上,可以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浸种2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39.30%和85.87%;赤霉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浓度300 mg/L、浸种8 h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52.92%和90.67%,赤霉素浸种时间以8 h为宜;丝瓜种子对高温反应较为敏感,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宜过高和过长,其中处理温度在50℃、时间为1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44.67%和64.75%,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丝瓜育苗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