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Bank中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副流感病毒(CPIV)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用于特异扩增犬瘟热病毒F基因、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和犬副流感病毒F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740 bp)、CPV(419 bp)和CPIV(559 bp)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对CDV、CPV、CPIV3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 ng/μL.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CDV、CPV、CPIV单个感染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以肠炎和心肌炎综合症为特征的犬科、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发病率最高,当犬被犬瘟热病毒感染发病后,淋  相似文献   

3.
为及时了解上海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06份宠物门诊的疑似样品、232份临床健康犬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为:疑似样品检出中,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阳性率为50.0%,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阳性率为72.6%;临床健康犬的样品中,CDV的阳性率的4.74%,CPV的阳性率3.88%。检测结果反映了上海市犬瘟热、细小病毒在宠物群体中的感染情况,为这些宠物疫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狗瘟。在观赏犬、食用犬饲养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该病已成为对犬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本病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不分年龄和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3月龄至1岁最易感,死亡率很高。临床症  相似文献   

5.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鼬科动物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多,致使犬瘟热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为掌握犬瘟热病毒感染情况,2006年7月笔者在青海省西宁、乐都、格尔木、德令哈等县(市),采集未经免疫的犬血清142份进行了感染检测。1材料与方法1.1诊断试剂北京世纪元亨公司生产的犬瘟热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1.2待检血清西宁、乐都、格尔木、德令哈4县(市)犬血样142份。采集后摆成斜面,放在室温待血清析出后收集血清,-20℃冷冻保存待…  相似文献   

6.
根据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和犬腺病毒2型(Canineadenovirus type2,CAV-2)GeneBank登陆的基因序列各设计一对引物,经试验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CAV-2的PCR方法和CDV的RT-PCR方法,CAV-2可扩增1108bp片段、CDV可扩增560bp的目的片段,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方法只能特异扩增CAV-2和CDV,不能扩增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钩端螺旋体和犬黄胆出血群、狂犬病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以扩增4.63ng总核酸量。在上述试验基础上继续优化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CAV-2和CDV两种病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来自辽宁、吉林等15家动物医院134份鼻液和眼眵样品,与商品化试纸条检测结果相比,本方法更加敏感和方便。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敏感、特异,适用于动物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2型的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严重危害犬及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且对濒危物种保护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快速检测CDV感染是有效防控疫病传播的关键技术手段.论文介绍了CDV基因组结构、犬瘟热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症状,综合论述了CDV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病毒分...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可以同时检测犬瘟热病毒(CDV)和犬细小病毒(CPV)的双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CDV N蛋白序列和CPV N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CDV阳性病毒株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和CPV的DNA模板进行双重PCR扩增,同时得到2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669 bp(CDV)和392 bp(CPV)特异性条带,建立了同时检测CDV和CPV的双重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而对犬腺病毒Ⅰ型、犬腺病毒Ⅱ型、狂犬病毒检测均为阴性;CDV和CP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8TCID50和101.4TCID50。采用该方法对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所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CDV阳性率为30%;CPV阳性率为23.33%,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犬瘟热病毒(CDV)自然感染宠物犬的不同部位样品进行检测,确定CDV在感染犬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对14只CDV阳性犬的血液、眼分泌物、鼻液、唾液、粪便和尿液进行检测,RT-PCR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2.9%、85.7%、100%、85.7%、100%和66.7%,结果显示粪便和鼻液样品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达100%,宜于作为检测对象取材。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Ⅱ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 Bank中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4对引物,用于特异性扩增CDV H基因、CPV VP2基因、CAV-2 E3基因和CPIV NP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扩增CDV(410 bp)、CPV(253 bp)、CVA-2(655 bp)和CPIV(868 bp)的多重PCR方法。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CDV、CPV、CAV-2、CPIV、CDV+CPV+CAV-2+CPIV和犬冠状病毒(CCV)的DNA或c DNA模板进行扩增,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与单一PCR方法进行敏感性比较,发现两者敏感性相差10倍,证明多重PCR方法敏感性良好。利用该方法对从北京市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发现CDV阳性率为63.33%(19/30)、CPV阳性率为33.33%(10/30)、CAV-2阳性率为6.66%(2/30)、CPIV阳性率为0(0/30)。检测结果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王新丽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3):58-59,65
犬瘟热(canine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nedistempervirus,C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犬最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遍及全世界。感染肉食兽中犬科,尤其是对幼犬有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疾病。恢复后的病犬可长时间向外排毒,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幼犬、纯种犬易感性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本实验通过对检测试纸条检测确诊为犬瘟热的病犬进行分组施行西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并对不同的疗法所作用的病理症状治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探究出一种对犬瘟热治愈率较高、稳定的治疗方法,为犬瘟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87~2003年,金华市婺城动物门诊部共治疗过CDl030例,其中治愈381例,占37%,死亡649例,占63%。该病是当代养犬中的大敌,严重威胁着养犬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荧光抗体技术在犬瘟热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是犬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临床表现不一,危害严重,因此及时确诊对控制其发生和传播十分重要。本文应用犬瘟热病毒(CDV)荧光抗体(FA)技术,对某犬群流行的犬瘟热进行了诊断,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CDV荧光抗体:Bioveta Nitra公司制,工作浓度1:26。二、免抗CDV阴、阳性血清:本室制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检测多种犬病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犬瘟热病毒(CDV)的N基因序列、犬细小病毒(CPV)的NS基因序列和犬腺病毒(CAV)的E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 (507 bp)、CPV (287 bp)、CAV-Ⅰ (590 bp)和CAV-Ⅱ(1 027 bp)的多重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以上4种病毒,而狂犬病病毒检测为阴性;CDV、CPV、CAV-Ⅰ和CAV-Ⅱ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9 TCID50、101.7 TCID50、101.7 TCID50和102.2 TCID50.利用该方法对由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所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CDV阳性率为23.33%(7/30)、CPV阳性率为20%(6/30)、CAV-Ⅰ和CAV-Ⅱ的阳性率均为3.33%(1/30),证明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CD)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主要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犬、狐、貉等)、鼬科(水貂、雪貂、黄鼬等)、灵猫科(果子狸)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经常引起大批犬、貂、狐等动物发病,病死率30%~80%,雪貂高达100%。而且该病经常引起混合感染(如与犬传染性肝炎、犬冠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对我国的各种犬及貂、狐等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危害最大。犬瘟热病毒(CDV)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CDV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大小约15Kb,由7个基因构成,编码顺序为3核蛋白(N)-磷酸化蛋白(P)—基质蛋白(F)—血凝素(H)—大蛋白(L)——5’,此外还有一个C蛋白基因。犬瘟热作为犬的重要传染病,可表现为多种复杂症状,由于其典型的双相热型在近期的临床病例中并不常见,致使临床确诊较为困难。因此,实验室诊断CDV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对于控制犬瘟热的有效方法是疫苗接种,而大规模使用的疫苗是弱活毒疫苗。弱毒疫苗对犬瘟热的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犬瘟热的发生,但是近年来CDV疫苗免疫存在失败现象。本文就近年来犬瘟热的诊断和防制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主要危害幼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1年夏秋季节,某警犬队犬群暴发犬瘟热,由于并发犬冠状病毒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以往历次发病。应用犬瘟热免疫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犬瘟热免疫血清  相似文献   

18.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病的后期常出现神经症状。本病多发生于3~6个月龄幼犬,青年犬也有感染。1病因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一种单股DNA病毒。病毒对上皮细胞有特殊亲和力,因而病毒的分布非常广泛,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2流行病学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以1岁以下及外引的纯种犬…  相似文献   

19.
宠物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随着宠物饲养量的逐年增加,也随之带来了不少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笔者曾对2010年余姚及周边地区犬烈性传染病中的犬瘟热(CDV)和犬细小病毒病(CPV)的发病及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胶体金试纸条是国内外检测CDV和CPV最为简便、快速的方法,目前已在宠物门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对犬瘟热病毒(CDV)进行组织定位检查,本实验利用犬瘟热抗CDV单克隆抗体(MAb),采用间接免疫酶组化法对6只人工感染的比格犬肠组织的病毒抗原进行定位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犬瘟热抗CDV MAb建立的间接免疫酶组化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原位检测病犬肠组织中CDV抗原的分布,其抗原的阳性表达主要在小肠绒毛和李氏隐窝的上皮细胞胞浆内,表明CDV主要侵害小肠的粘膜上皮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