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正安县紧紧围绕沼气配套工程建设新农村,一池配四改、带三小、兴两业、建一会,简称“4321”工程。“一池配四改”:建一口沼气池配套改厕、改厨、改圈、改院落,实现农民家舍条件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池带三小:农民建一口沼气池带动兴建小菜(果)园,小鱼池、小圈舍,促进农民庭院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池兴两业:农民建一口沼气池,促进畜牧养殖业和生态农业的兴旺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15日.河南省尉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再次召开交通管理农村网络建设动员会.从大会上传来喜讯:去年.这个农业大县共发生交通事故195起.死亡39人.其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损失比2003年分别下降49.35%、50%、50.49%、48.15%.尤其是农村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张锐 《农家致富》2006,(21):56-56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各类小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也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农村交通事故的增多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那么怎样预防和减少农村交通事故呢?  相似文献   

4.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全市面积882平方公里.人口47万人.辖区16个乡镇.363个行政村.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状况复杂.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国道107线和省道新范公路纵横卫辉市境内.此外还有2177公里的县乡道路。另外还管理着42582辆县管车辆和驾驶员.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卫辉市农村人口多,农村“三小”车辆多.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长期浩大的工程,既有“硬件”的要求,如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又有“软件,,要求.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其中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根本谈不上是新农村,也谈不上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大发展,目前大部分乡村都已修通公路,“喇叭一响,黄金万两”。于是,许多农民朋友把机动车视为致富的“先锋”。特别是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利用摩托、农用车搞农副产品运销发家致富后,使更多的农民都想“发车财”,一些经济条件差无法购买新车的农民,便凑合着购买那些“二手车”、“三手车”。这些旧车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在农村安家落户。据某县交警部门的统计,去年在乡村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36%以上是由于车辆状况差,仍在路上超期服役导致的惨祸。特别是由于农村的司机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或没行驶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福建省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认为目前影响福建省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包括:(1)生产条件;(2)生产管理;(3)医疗卫生教育化;(4)生态环境,提出了”十五“期间提高福建省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1)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发展农村科学、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3)加强农村精神明建设,丰富农民精神化生活;(4)改善农民膳食结构,提高农民健康水平;(5)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8.
观石     
7月2日,商丘市在民权县召开全市加强交通安全村建设现场会,商丘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孙建华、民权县县委副书记姬脉常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交通安全村建设是商丘打造的一块品牌,在全国都得到了普遍推广。但是,随着农村“村村通”建设发展迅速,各种农机具上路现象普遍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率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全市各级交管部门要认清形势,在管好城区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交通安全管理向农村转移。各级要明确交通安全村建设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要紧紧抓住预防农村交通事故发生这一核心,全力保证农村车辆人员的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元旦始,机动车保险市场向拖拉机变了脸,想要投保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称交强险),不容易。拖拉机交强险投保难,车主和驾驶员却因此吃尽了苦头,一边是保险公司承保说辞有理由,一边是交通警察查处罚款没商量。交警依据《道路交通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对拖拉机驾驶员查处罚款:  相似文献   

10.
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三农”建设相结合.开展“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是广东省科技厅在农村信息化领域探索的实践。四年来.他们建设了农村信息视频网、农贸交易商务网、农村手机短信网.“三农”信息免费定制网,在几十个村庄安排了信息点.成立了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广东村村通科技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目前受惠于“农村信息直通车”的农民多达数十万,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1月12日,中共海安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委农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四有”创建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为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文强调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 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等三类乡(镇)村建设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对这三类用地的范围,法律和政策都有准确界定,必须严格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企业。要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沼气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使农村面貌得到大的改观,使农村实现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道路硬化、生活污水无害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沼气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做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发展农村沼气,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的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最近,根据申维辰书记的批示精神,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办公室与综合办公室,向各县(市、区)印发了“农村信息服务调查表及问卷”,并深入小店区、阳曲县等乡村,就我市农村信息服务效果、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访谈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农民对各类致富信息的需求迫切,但制约农民使用网络信息服务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电脑”和“不会使用”,即使个别乡村有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也很少开发其信息作用。因此,如何以农民信息需求、信息利用习惯、信息价值取向为依据,建立农民会用、用得起、能受益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2月19日.“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驻华公使和中国科技部、农业部的官员及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如何开展实施UNDP(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差的农民通过科技种养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等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由共青团中央、水利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和全国青联共同组织开展的“第十二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评选近日在京揭晓。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称号的10位青年农民是(按姓氏笔划排序):大学生返乡创业,以良种繁育带领农民做大粮食产业的江苏省青年农民丁养锐:在马铃薯经纪人行业一帆领航,以订单种植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走上致富路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农民马玉龙(回族);发展订单洋芋种植业和肉牛养殖业,成为当地致富领头雁的甘肃省青年农民尹喜生;在苗木花卉领域打拼十几年,引领农户共同收获幸福之花的湖北省青年农民冯晓燕(女);身残志坚,创办农村民营学校,用爱心为农村特困生和聋哑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的河北省青年农民刘卫昌;勇闯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各项工作的侧重点始终着眼于农村、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城镇结合、以工带农、招商引资”正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1乡村清洁工程的内容
  乡村清洁工程是针对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村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立清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资源化利用粪便、污水、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把“三废”(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产生“三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三节”(节水、节能、节肥)促“三净”(净化田园、净化家园、净化水源),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乡村清洁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等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为了给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农民认为有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才是有效的。从微观层面上设计和实施了农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满意度评价调查,运用CSI-Probit模型对湖南省14个市(州)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满意度不高,农民满意度主要受农民受教育年限、是否为村组干部、自感收入水平、宽带入农户、接受信息化培训次数等因素影响。对此,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应切实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内心意愿,建立和完善农民信息需求表达机制,努力提高农民接受信息化服务的能力,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让农民受惠得利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关键在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也在农民。江苏省淮安市农村“学做建”行动的成功实践,使农民更新了思想观念,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转变了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收入水平,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做建”科普行动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开展“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创举,对当前各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