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微生物降解棉仁饼粕中游离棉酚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85-1987年,我们选用了一些微生物菌种接种到棉籽饼粕中,进行生物脱毒研究。结果表明,有的微生物菌种在4-6天内即可降解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在这一期间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棉籽饼粕含水量为50%。试验还表明,不同的微生物菌种脱毒效果有明显差异。N#-25菌种脱毒效果最佳,脱毒率达到96.9%。  相似文献   

2.
研究湿热法对棉籽饼粕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湿度下,棉粕游离棉酚脱毒率随着温度的提高呈显著线性上升(P0.05),随着湿度的提高,游离棉酚脱毒率未呈现显著的互作作用(P0.05)。结果提示,在湿度为50%,温度为120℃的条件下,棉籽饼粕脱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棉籽饼粕脱毒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棉籽饼粕的脱毒技术,如化学方法,膨化脱毒法,丙酮、己烷与水混合溶剂浸出法,液-液-固萃取法和微生物法等。并展望了棉籽饼粕脱毒的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棉籽饼粕的脱毒处理棉籽饼粕是棉籽用机械或溶剂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在我国是仅次于大豆饼粕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由于棉籽饼粕中含有游离棉酚等有害物质,在利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经过脱毒处理,提高其饲用价值.其脱毒处理主要有如下3种方法:1.浸泡法棉籽饼粕中含有的游离棉酚,可与亚铁离子形成难以被猪胃肠道吸收的络合物,从而产生致毒作用,必须脱毒.方法:称取硫酸亚铁(工业用)2.5千克,溶于250千克水中,然后将棉籽饼粕粉碎,称取100千克,浸泡于硫酸亚铁溶液中,每隔几小时搅拌1次,经24小时即可捞出饲喂.  相似文献   

5.
棉籽饼有毒物质及其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棉籽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含有对畜禽有毒害的游离棉酚,研究适宜的脱毒方法脱除或钝化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使之变成优质蛋白饲料,对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了棉籽粕的营养特性、有毒物质,目前主要的脱毒方法以及棉饼在畜禽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猪饲料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陟 《新农业》2011,(6):26-27
1.棉籽饼粕中毒 棉籽饼粕含有棉酚(有毒物质),发热霉败后毒性增大。猪对棉酚很敏感,易发急性或慢性中毒,表现为胸腹腔积水,部分器官和淋巴结充血,贫血、呼吸困难、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使用棉籽饼粕必须脱毒处理。我国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应小于120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不仅可去除棉饼、粕中的毒素,还可以将一部分植物蛋白转换为菌体蛋白,增加 B族维生素和活性酶,起到蛋白源和生物添加剂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其生物效价。因此,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饼粕脱毒的方法,把棉饼、粕变成可利用的饲料蛋白源,对促进我国饲养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棉饼脱毒研究的现状   我国在棉籽饼 (粕 )工业化脱毒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较为实用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1)化学脱毒法,包括溶剂脱除和药物钝化法,溶剂法虽有效,但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成本超过脱毒饼粕…  相似文献   

8.
棉籽饼(粕)脱毒技术棉籽饼(粕)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在养殖业中棉籽粕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源,含粗蛋白34%~38%,但是,我国种植的棉花品种属于腺体棉,棉仁中含有1.0%~2.0%的棉酚,对畜禽等单胃动物有多种毒害作用。在棉籽加工过程中,部分...  相似文献   

9.
用24头山西黑猪进行了饲喂脱毒棉籽饼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营养水平的饲中配合适量脱毒棉籽饼,可以差异显著地提高猪的日增重(P<0.05),较明显地提高饲料转化及养猪的经济效果。脱毒棉籽饼在较低营养水平饲粮中的配合适合度为20~30%,而其最佳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棉酚脱毒微生物的筛选及其脱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反复发酵脱毒试验,筛选出了一株棉酚脱毒菌(S9606)。试验结果证明,该菌能将含棉酚在0.045%~0.18%范围内的各种棉籽饼(粕)一次性脱毒,使游离棉酚残留量在0.026%以下,脱毒率随棉酚含量的升高而升高(49%~85.3%)。脱毒后的棉籽蛋白中有6种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增加,其中蛋氨酸提高了35.7%~40%,赖氨酸提高了19.4%~27.6%,同时精氨酸减少20%左右,使赖氨酸与精氨酸之比接近正常的吸收比值。发酵脱毒后的棉籽饼(粕)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棉酚降解酶对棉籽粕酶解脱毒的条件参数。【方法】采用4因子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以游离棉酚的含量为指标筛选出棉籽粕的最佳酶解条件参数。【结果】棉酚降解酶对棉籽粕酶解脱毒的最佳条件参数为温度35℃、时间1.5 h、添加量3%、底物水分35%。【结论】筛选出的酶解脱毒参数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最优酶解参数条件下,通过试验验证,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由341.02 mg/kg降至37.01 mg/kg,游离棉酚脱毒率可达89.15%,可以应用于对棉籽粕游离棉酚的酶解脱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离筛选具有降解棉酚能力的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性能及棉粕脱毒效果,为棉粕脱毒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新疆棉籽粕,以棉酚为唯一碳源分离筛选具有高效降解棉酚的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测定鉴定试验菌株,应用该菌株发酵棉粕,分析其棉粕脱毒效果。【结果】 菌株JD-1最适温度为37℃、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菌株的生长浓度逐渐升高,在22~24 h间趋于平稳。但随时间的延长JD-1菌株的pH逐渐降低,趋于平稳。在24 h内随盐浓度的升高,菌株生长逐渐缓慢到最后趋于平稳,且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而过酸或过碱都会抑制其生长。在最适条件下,JD-1发酵棉粕降棉棉酚降解率为40%,其在进化关系上与乳酸片球菌属(Pediococcus lactis)同源性高达99%,确定JD-1菌株为乳酸片球菌属。【结论】 本文以棉酚为唯一碳源,报道了一株具有具有较好降解棉酚能力的乳酸片球菌,对棉粕中棉酚的脱毒率达40%。  相似文献   

13.
棉粕是我国重要的饲用蛋白质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原棉粕脱毒是当前重要的高效技术手段。为了使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监测微生物发酵棉粕的过程,优化发酵工艺,试验先以脱色缓冲液去除棉粕发酵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及色素类杂质,继之以溶菌酶—SDS—蛋白酶K温和裂解,提取获得总DNA产量达1.8~6.4 μg/g棉粕样品(湿),DNA的提取效率达89%以上,片段大小均在23 kb左右,不经纯化即可直接进行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以该DNA为模板扩增16S rRNA V3区片段,可用DGGE分析棉粕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棉粕发酵样品总DNA提取的简便、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对提高棉粕固态发酵中游离棉酚降解的外源添加物水平(尿素添加量、碳酸钠添加量、菜粕添加量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对这2种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尿素、碳酸钠和菜粕的添加量分别为0.97%、2.47%和24.32%时,预测的游离棉酚最大降解率为77.71%,实际降解率为79.10%;3因素中,添加碳酸钠对棉酚降解的影响最显著;而采用神经网络协同遗传算法优化,当尿素、碳酸钠和菜粕的添加量分别为0.98%、2.45%和23.66%时,预测值和实际值分别为81.36%和80.09%;采用神经网络模拟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拟合度为99.91%,高于响应面法的91.91%,且均方差(RMSE)较低,为0.13,表明在棉粕固态发酵优化中,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比响应面法具有更好的结果拟合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刘志勤  彭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3-21754,21837
[目的]优化棉籽粕微生物脱毒条件,降低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方法]利用米曲霉3042固态发酵降解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接菌量、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发酵时间对棉籽粕脱毒的影响,确定棉籽粕微生物脱毒的最优脱毒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水比〉发酵温度〉接菌量〉发酵时间。正交试验表明,棉籽粕微生物最优脱毒条件为:米曲霉3042接菌量5%,发酵底物添加0.5%尿素和1%蔗糖,料水比1∶0.83,5℃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含量降至117 mg/kg,降解率达到78.13%,发酵棉籽粕粗蛋白含量达到40.16%,较发酵前提高了12.87%。[结论]该研究为生产能够达到饲用标准的棉籽粕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22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粕、菜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4种日粮.收集部分排泄物,测定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和AMEn.结果表明:豆粕和棉粕中,公鸡的AMEn显著高于母鸡(P<0.05);试鸡性别对玉米和菜粕的AME和AMEn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豆粕、棉粕、菜粕AME和AMEn利用率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AME和AMEn利用率在数值上有高于母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分别是14.82、12.10、11.17、9.79 MJ/kg.AMEn分别是14.80、11.81、10.81、9.60MJ/kg.  相似文献   

17.
龚秋红  刘玎  谭彦琦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45-7949,7953
[目的]对松乳菇固态发酵棉粕脱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获得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单因子法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含量以及温度、起始pH、料液比、接种量等因素对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评价了发酵温度、起始pH、料液比、接种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建立了松乳菇固体发酵棉粕发酵条件的数学模型。[结果]研究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棉粕与麦麸的比例6∶4,(NH4)2SO40.75%,KH2PO40.15%,MgSO4·7H2O 0.05%;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 6.6,料液比1∶1.4 g/ml,接种量10%。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 6.6,固水比1∶1.38 g/ml,接种量10.38%。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的降解率达到87.702 3%。[结论]研究可为棉籽饼粕的深度开发和生产棉籽蛋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爱拔益家肉鸡(AA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80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周期共42 d。试验期间自由采食饮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饲喂5%发酵棉粕、发酵菜籽粕及混合发酵棉粕(2.5%)和菜籽粕(2.5%)替代对照组中的豆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和42日龄发酵棉粕-菜籽粕组试验鸡的体重分别升高3.54%和4.52%,差异显著(P<0.05)。与发酵棉粕组、发酵菜籽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的试验鸡体重分别显著增加4.67%和3.96%(P<0.05)。1~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4.63%(P<0.05);与发酵棉粕组和发酵菜籽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分别升高4.76%和4.05%,差异显著(P<0.05)。与发酵棉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14.68%(P<0.05)。【结论】发酵棉粕-菜籽粕组试验鸡会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体重、屠宰率及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但对其他指标无影响。日粮中添加5%的混合发酵棉粕-菜籽粕的效果优于单一添加使用。  相似文献   

19.
发酵棉粕和普通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5±2)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进行生长期(65~130 d)和育肥期(131~162 d)两个阶段试验,通过在猪生长育肥期日粮中以不同比例的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探讨在猪日粮中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适宜的添加用量。生长期供试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10头。分别饲喂含豆粕日粮(对照组),5%或10%普通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10%或1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Ⅲ组和Ⅳ组)。在育肥期,对照组继续饲喂豆粕日粮外,试验Ⅰ组至Ⅳ组各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棉粕日粮,另外一组改用豆粕日粮。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5%时,猪的日增重有下降趋势;达10%时可显著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15%时对猪生长育肥期的生长性能尚无显著不良影响(P0.05),可以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生长期使用棉粕而在育肥期停用棉粕与全期使用棉粕相比,对猪在育肥期的生长有增加趋势,并且具有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棉粕水平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肉色、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挑选750尾初始体质量为(49.95±0.05)g的斑点叉尾鮰,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50尾鱼。以无棉粕替代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7%(M1组)和14%(M2组)棉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8%和51.7%的豆粕,配制3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天。实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棉粕替代豆粕对血清中补体3、补体4、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侧面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值以及腹部皮肤红度、黄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 但高棉粕组(M2)使其腹部皮肤亮度值显著升高(P<0.05);棉粕饲料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红度值(P<0.05),但各处理组间亮度与黄度值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棉粕饲料(M1)显著降低肠道梭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5)。综上,当饲料中的棉粕替代低于51.7%豆粕时,不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但会影响鱼体体色和肌肉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